跳至內容

世界正義院

座標32°48′50″N 34°59′12″E / 32.813779°N 34.986552°E / 32.813779; 34.98655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位於以色列海法的世界正義院

世界正義院波斯語بیت‌العدل اعظم‎)是巴哈伊信仰的九人最高統治機構。巴哈伊信仰的創始人巴哈歐拉將其設想為一個可以就巴哈伊聖作中尚未解決的問題進行立法的機構,為巴哈伊信仰提供靈活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情況。 [1]它於 1963 年首次由世界各地巴哈伊國家靈理會成員組成的代表選舉產生,隨後每五年選舉一次。

世界正義院作為宗教領袖,主要通過一系列多年期計劃以及在里茲萬節期間發佈的年度文告,為全球巴哈伊社區提供指導。 這些信息的重點是增加地方靈體會的數量、翻譯巴哈伊文獻、建立巴哈伊中心、完成巴哈伊靈曦堂、舉行國際會議、發展教育系統以提高識字率、婦女的作用、兒童和青年的精神、家庭生活、社會和經濟發展以及社區崇拜。 世界正義院還通過吸引全世界媒體的關注,在應對伊朗境內對巴哈伊的系統性迫害方面發揮了作用。[2]

世界正義院出版的書籍和文件被認為具有權威性,巴哈伊認為其決定絕對正確。 儘管世界正義院有權對巴哈伊聖作中未涉及到的問題進行立法,但是它很少行使這一職能。[3]

世界正義院的所在地及其成員居住在以色列海法的卡梅爾山坡上。 最近一次選舉是在2023年4月29日。 雖然巴哈伊信仰中所有其他選舉和任命的職位都對男性和女性開放,但是世界正義院的成員只有男性; 巴哈伊的著作表明,其原因將在未來變得清晰。

歷史

[編輯]
1963年第一屆世界正義院九名成員

巴哈伊信仰的創立者巴哈歐拉,在祂的至聖經(《亞格達斯經》,又被稱為ta的律法書)中,首次命諭了正義院制度,界定了它的職能。在巴哈歐拉的其他著作中,比如他的《巴哈歐拉書簡集》,這一機構的功能被進一步闡述和提及。在這些著作中,巴哈歐拉寫到世界正義院對整個巴哈伊教擁有統轄權,對於他沒有明示的問題予以裁決,他說世界正義院的成員要對神聖的啟發懷有信心,為所有的民眾考慮,捍衛他們的榮譽。

後來,巴哈歐拉的兒子和繼承人阿博都巴哈,在他的《遺囑》中闡釋了世界正義院的功能、構成和選舉方法。他寫到世界正義院將會處於巴哈歐拉的保護之下,將會免於謬誤,信徒有服從世界正義院的義務。阿博都-巴哈首次使用「世界正義院」,使最高機構區分於各個社區的地方「正義院」以及第二級的「正義院」(現在的巴哈伊國家靈體會)。他指出世界正義院可以通過多數票的方式決策,但一致的決策更可取,它將由第二級的正義院選舉產生。他確認了巴哈歐拉的如下聲明——世界正義院成員限於男性,他說這一決策背後的原因會在將來顯明(見巴哈伊信仰和性別平等)[4]

儘管巴哈歐拉之後的宗教領袖阿博都巴哈和守基·阿芬第都曾考慮建立世界正義院,但他們都拒絕這樣做。守基·阿芬第的理由是,他認為現有巴哈伊機構有薄弱之處——國家靈體會和地方靈體會的數量非常有限。因此,守基·阿芬第在其一生中,通過在地方和國家層面建立強有力的行政結構,為世界正義院的選舉做準備。 1951年,當國家靈體會有9個時,守基·阿芬第任命了國際巴哈伊理事會成員,並將其描述為國際正義院的雛形。 1957 年守基·阿芬第意外去世後,聖輔領導了宗教事務,並宣佈將於 1963 年在守基·阿芬第制定的國際傳導計劃「十年遠征」結束時選舉出世界正義院。 [1]

1961年,國際巴哈伊理事會改為選舉機構,由所有國家靈理會的成員投票選舉其成員。1963 年 4 月,在守基·阿芬第去世六年後,56 個國家靈理會選出了第一屆世界正義院。選舉日期恰逢十年遠征計劃徵結束,也是巴哈歐拉於1863 年 4 月在里茲萬花園公開宣示一百周年。從那時起,世界正義院作為宗教首腦行事——個別成員沒有權力,只有作為一個集會才有權力。 1972 年,世界正義院公佈了其章程。 [1] [5]

選舉過程

[編輯]

世界正義院由世界各地成年巴哈伊通過三階段選舉的無記名投票和多數投票選舉產生的。正義院的選舉無需提名或競選,所有巴哈伊信仰的成年男性成員都有資格當選為正義院成員。[6] 該機構每五年在世界各地國家或地區靈理會(NSA) 成員大會上選舉產生。各國家靈體會成員投票給九名成年男性巴哈伊,且每位國家靈體會成員也均由本國巴哈伊選舉出來。缺席選票由代表郵寄或攜帶。得票最多的九個人被選入世界正義院。

2013年,除了海法的選票之外,還有大約400張缺席選票,使投票總數超過1500張。[7] 這次選舉標誌着1963年世界正義院首次選舉50周年。 [8] [9] 最近一次全面選舉於 2023 年 4 月 29 日舉行。[10] [11]

職責

[編輯]
世界正義院所在地

今天,世界正義院引導着全球巴哈伊社群的成長和發展。正如巴哈歐拉所說,世界正義院的一般職能包括傳播上帝的聖道、維護法律、管理社會事務、教育人民的靈魂、保障兒童的教育、整個世界繁榮(消除極端的財富和貧困),並照顧貧困的老人和病人。

[12]根據世界正義院憲法,其部分權力和職責包括: [12]

  • 提升巴哈伊個人和集體生活的精神品質
  • 保存、翻譯和出版巴哈伊聖典
  • 保衛和保護全球巴哈伊社區免受鎮壓和迫害
  • 保護和發展巴哈伊信仰的世界精神和行政中心
  • 鼓勵巴哈伊社區和管理機構的成長和成熟
  • 保障個人權利、自由和主動性
  • 應用巴哈伊原則和法律
  • 根據時代要求制定、廢除和改變巴哈伊聖典中未記載的法律
  • 宣佈對違反巴哈伊律法的行為實施制裁
  • 裁決和仲裁所涉及的爭議
  • 管理所有宗教基金和捐贈基金,例如委託其管理的胡古古拉

此外,巴哈歐拉指示世界正義院對人類的普遍福祉發揮積極影響,促進世界各國之間的永久和平,確保「教化人民、建立國家、保護人類和捍衛其榮譽」。 [12] [13]

管轄權

[編輯]
世界正義院所在地

世界正義院還被賦予了隨着社會進步而調整巴哈伊信仰的責任,並因此被賦予了對巴哈伊聖典中未明確涵蓋的事項進行立法。雖然世界正義院有權根據情況的變化而調整或廢除它自己的立法,但它不能解散或改變任何明確寫在神聖文本中的法律。 [1] [12]

刊物

[編輯]

雖然世界正義院有權立法,但自 1963 年成立以來,它一直限制行使這一職能。相反,它為世界各地的巴哈伊提供一般性指導,而不是具體的法律;這種指導通常是通過信件和信息的形式,就像守基·阿芬第的通信一樣。其中許多信件已匯編出版,被視為神聖的授權和權威;巴哈伊認為其決定是絕對正確的。 [14] [15]這些信件涵蓋了一系列主題,包括教學、祈禱、家庭生活、教育和巴哈伊管理。 [14]每年里茲萬節的第一天(可能是 4 月 20 日或 21 日,具體取決於諾魯孜節的日期),世界正義院都會向全世界巴哈伊社區致辭,稱為里茲萬信息。 [16]

該機構還收集並出版了巴孛、巴哈歐拉和阿博都巴哈的著作摘錄。 1992 年,他們出版了《亞格達斯經》 (Kitáb-i-Aqdas) ,即巴哈歐拉的法律書英文版,此後又出版了更多譯本。 [14]在這些努力中,他們在巴哈伊世界中心設立了研究和檔案部門,截至 1983 年,已收集了巴哈歐拉、阿博都巴哈和守基·阿芬第的 60,000 多封信件。這些作品集已被用作世界正義院審議的基礎。 [14]

向 160 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提交了題為「致世界人民」的聲明。它概述了建立世界和平的主要先決條件以及所面臨的障礙。

為紀念巴哈歐拉逝世一百周年,這份聲明是對祂的一生和工作的回顧。

關於巴哈伊教義背景下的全球繁榮概念的聲明。

回顧 20 世紀,重點關注巴哈伊信仰的巨大變化和從默默無聞中崛起。

解決宗派仇恨問題的信函。呼籲所有宗教運動「超越從遙遠的過去繼承下來的固定觀念」。

該文件主要面向巴哈伊,其中指出傳播宗教一體性原則和克服宗教偏見是巴哈伊社區面臨的主要挑戰。

成員

[編輯]

現在世界正義院的所有成員,之前都有在國研習中心服務的經歷。他們是: [18]

  • 保羅·蘭普爾 (2005)
  • 佩曼·莫哈傑 (2005)
  • 沙赫里亞爾·拉扎維 (2008)
  • 艾曼·魯哈尼 (2013)
  • 春古·馬利通加 (2013)
  • 胡安·弗朗西斯科·莫拉 (2018)
  • 普拉文·馬利克 (2018)
  • 阿爾伯特·恩希蘇·恩松加 (2023)
  • 安德烈·多諾瓦爾 (2023)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1.0 1.1 1.2 1.3 Smith 2000,第346–350頁.
  2. ^ Javaheri, Firaydoun. Constructive Resilience. The Journal of Bahá'í Studies (Association for Bahá'í Studies). December 2018, 28 (4): 7–22 [Jan 5, 2023]. ISSN 0838-0430. doi:10.31581/jbs-28.4.2(2018)可免費查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5). 
  3. ^ Khan, Peter J. Some Aspects of Bahá'í Scholarship. The Journal of Bahá'í Studies (Association for Bahá'í Studies). Dec 1999, 9 (4): 51 [Jan 5, 2023]. ISSN 0838-0430. doi:10.31581/jbs-9.4.3(1999)可免費查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5). 
  4. ^ Smith, Peter.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A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the Bahá'í Faith. Oxford, England: Oneworld Publications: 346–350. 2000. ISBN 1-85168-184-1. 
  5. ^ UHJ 1972.
  6. ^ World 1995.
  7. ^ http: name=BWC//news.bahai.org/story/950
  8. ^ Bahá'í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aha'is elect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Bahá'í World News Service. 2013-04-29 [2013-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5). 
  9. ^ Bahá』í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Elected. Bahá』í World News Service. 2013-04-30 [2013-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6). 
  10. ^ 13t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Representatives from 176 countries cast ballots to elect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 BWNS. Bahá』í World News Service. 2023-04-29 [2023-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1) (英語). 
  11. ^ i24NEWS. Over 1,300 representatives convene from 170 countries for Baha'i convention in Israel. I24news. 2023-05-01 [2023-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7) (英語). 
  12. ^ 12.0 12.1 12.2 12.3 Momen 1989.
  13. ^ Baháʼu'lláh 1994,第125頁.
  14. ^ 14.0 14.1 14.2 14.3 Smith 2000,第350頁.
  15. ^ The World of the Bahá'í Faith… The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2022.
  16. ^ Ridván Messages. Baháʼí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30 March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1). 
  17. ^ Smith, Todd, The Writings of the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The World of the Bahá'í Faith 1 (London: Routledge), 2021-11-26: 151 [2023-07-17], ISBN 978-0-429-02777-2, doi:10.4324/9780429027772-14 (英語) 
  18. ^ 13t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elected | BWNS. Bahá』í World News Service. 2023-05-01 [2023-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4) (英語). 

來源

[編輯]
書籍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

32°48′50″N 34°59′12″E / 32.813779°N 34.986552°E / 32.813779; 34.98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