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亞坤

座標1°18′N 103°48′E / 1.3°N 103.8°E / 1.3; 103.8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18′N 103°48′E / 1.3°N 103.8°E / 1.3; 103.8

Ya Kun Kaya Toast
亞坤咖椰多士
公司類型私人
成立新加坡直落亞逸 Basin
1944年,​80年前​(1944)
創辦人黎亞坤
代表人物Adrin Loi (Executive chairman)
Algie Loi
總部237 Alexandra Road, Singapore
業務範圍柬埔寨中國大陸印尼日本緬甸新加坡南韓台灣菲律賓阿聯酋馬來西亞香港澳門
產業飲食業
產品咖椰土司
員工人數300 (As of 2012)[1]
網站Official website

亞坤咖椰多士 (英語:Ya Kun Kaya Toast簡體中文: 亚坤咖椰面包;簡稱亞坤),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大眾市場、復古情調的連鎖咖啡店,專門售賣多士食品(特別是咖椰多士)、半熟水煮蛋咖啡。亞坤在1944年由黎亞坤創立,幾十年來是由黎家經營的小檔口,不過自從黎亞坤的小兒子在1999年接手生意後,生意迅速擴張。他們在新加坡和其他七個國家有超過70家店面,大多數屬於特許經營。亞坤是新加坡的文化標誌,以其傳統品牌形象[2][3][4][5]以及保守、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而聞名。[6]

歷史

[編輯]

1926年,黎亞坤從中國海南移民到新加坡,在一家咖啡檔口擔任助手,[7]然後與其他兩個移民一起在直落亞逸泊船處開始擺攤,售賣咖啡梳打餅多士[2]後來那兩個移民退出,讓黎亞坤自己經營檔口。[7][8]他在海南探親時娶親,後來妻子與他在新加坡安頓下來。她建議將每片麵包切成兩半,並用她自製的咖椰與多士結合,這便成了他們的招牌咖椰多士[7][9]該檔口在1944年以英文名「Ya Kun Coffeestall」(亞坤咖啡檔)登記,[2][10]漸漸開發了美味咖椰多士與友善服務的聲譽。[7][9]夫妻倆、八個孩子和另外七戶家庭共同居住在馬路對面的一棟三層店屋內,那裏是豐隆大廈的現址。[11]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幫忙攪咖椰、跑腿、[10]烤多士,最終管理攤位運作。[7]

產品和店面

[編輯]
咖椰多士與水煮蛋和咖啡是亞坤的招牌菜。

亞坤在新加坡擁有超過40家店面,並在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緬甸韓國台灣菲律賓這七個國家經營30多家海外分店。[12]有約一半的新加坡店面[3][4]和所有的海外分店他們將來有意把業務擴張到汶萊柬埔寨印度馬來西亞馬爾代夫泰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地。[12][3]各店都帶着復古情調,[5][13]店內擺放着木桌和木凳,[5]並展示着店名「亞坤」二字的書法[6]張貼着陳列出公司歷史的海報,[11]亦帶出了準備食物的傳統方式,以及反映着中華家庭價值觀的客戶服務。[5][13]與主要競爭對手不同的是,他們的菜單限於並環繞着核心產品咖椰多士,[5]顧客也可以另選在薄又脆的焦黃色麵包上塗上芝士花生醬雪糕[11]為了照顧到更廣大的顧客群,亞坤也出售法國多士和「多士文治」(三明治的另類);[4][5]同時顧客套餐也可以結合半熟水煮蛋與任何一種多士,再加上一種飲料,這一般是咖啡或拉茶[11][4]

新加坡當地亞坤店面的物價稍微比咖啡店Kopitiam)來得高,但是價格卻比在新加坡經營的西式連鎖咖啡店同類產品來得低,[4][5]而海外的亞坤分店售賣的食品相對較貴。[14][4]所有店面從同一供應商採購食材,部分食材如咖椰、咖啡粉更是亞坤在勿洛的工廠自製的,[15]所使用的配方只有黎家幾個成員知道。[10]連鎖店「普遍被認為是製造出優質咖椰多士的商家」以及「新加坡的文化標誌」,[14]使新加坡旅遊局推廣其作為旅遊景點。[5]明報》撰文稱頌多士「脆而不堅、香而不焦」,而且咖椰新鮮,[13]海峽時報》上也給予好評,形容多士「切片均衡」、「質感到位」,雞蛋「煮到完美」,而拉茶「不含太多奶也不太甜」。[1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Expansion plans a-brewing at Ya Kun. Asia One. October 29, 2012 [February 22,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2). 
  2. ^ 2.0 2.1 2.2 Teo, Pau Lin. Kaya war spreads. 海峽時報. 2003年8月17日 (英語). 
  3. ^ 3.0 3.1 3.2 胡, 淵文. 品牌助企业打开海内外市场. 聯合早報. 2010年8月10日. 
  4. ^ 4.0 4.1 4.2 4.3 4.4 4.5 徐, 伏鋼. 品牌就是对客户的承诺. 聯合早報. 2009年5月14日.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Koh 2010, pp. 7–19.
  6. ^ 6.0 6.1 Koh 2010, pp. 81–96.
  7. ^ 7.0 7.1 7.2 7.3 7.4 譚蕾. 60年烘焙出来的商誉. 聯合早報. 2003年6月29日. 
  8. ^ Toast of the town. 商業時報. 2003年6月24日 (英語). 
  9. ^ 9.0 9.1 Koh 2010, pp. 1–6.
  10. ^ 10.0 10.1 10.2 Tan, Yi Hui. Toast to sweet success. 海峽時報. 2009年3月9日 (英語). 
  11. ^ 11.0 11.1 11.2 11.3 Ya Kun wants to keep the old charm. 商業時報. 2002年7月5日 (英語). 
  12. ^ 12.0 12.1 The Ya Kun Family [亞坤大家庭]. 亞坤. [2014年7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2月23日). 
  13. ^ 13.0 13.1 13.2 陳, 俊偉. 咖椰吐司有心. 明報. 2008年9月18日. 
  14. ^ 14.0 14.1 Low Shi Ping, "A toast to expansion in Asean", The Edge Singapore, 3 December 2007.
  15. ^ 15.0 15.1 Leong, Sandra. Toast to toast. 海峽時報. 2006年4月16日 (英語). 

參考書目

[編輯]
  • Koh, William. The Top Toast: Ya Kun and the Singapore Breakfast Tradition. Cengage Learning Asia. 2010. ISBN 981428165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