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光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光逸(3世紀—4世紀),孟祖樂安郡人。晉朝名士。

生平[編輯]

初為博昌小吏,縣令命他送客,他冒着寒冷全身凍濕,回去時縣令不在,他就脫下衣服烤火,睡在縣令的被子裏。縣令回來後,大怒,將要加以嚴罰。光逸說:「家貧衣單,沾濕了沒有可換的了。若不暫且溫暖身體,勢必凍死,奈何惜一被而殺一人!君子仁愛,必不會這樣,所以睡了而不疑。」縣令以為奇而饒了他。後為門亭長,迎新縣令到京師。胡毋輔之荀邃共同去新縣令家拜訪,望見光逸,胡毋輔之對荀邃說:「那人似奇才。」便呼上車,與他交談良久,果然是卓異的人才。縣令奇怪客人為何不入內,小吏說在和光逸說話。縣令大怒,除光逸名,斥責他並打發他走。

後舉孝廉,為州從事,棄官投靠胡毋輔之。胡毋輔之任樂安太守,與光逸晝夜酣飲,不視郡事。胡毋輔之後為太傅東海王司馬越從事中郎,向司馬越推薦光逸,司馬越認為他是寒門而不召。司馬越後來在閒宴上責怪胡毋輔之無所舉薦。胡毋輔之說:「之前舉薦光逸,公以非世家不召,不是我不舉薦。」於是光熙元年(306年)八月司馬越就徵辟光逸。文書到郡縣,郡縣都以為發錯了,知道是徵辟光逸,就備禮遣之。與雍州刺史王澄親善。不久因天下大亂,避亂渡江,又依附胡毋輔之。初到時,正逢胡毋輔之與謝鯤阮放畢卓羊曼桓彝阮孚散發裸袒,閉門酣飲已多日。光逸將要推門而入,守門者不讓,光逸就從戶外脫衣露頭從狗洞中窺探而大叫。胡毋輔之驚道:「他人決不能如此,必是孟祖。」急忙呼入,遂與他一起喝酒,不分晝夜。時人謂之八達。

琅琊王司馬睿以光逸補軍諮祭酒。司馬睿建立東晉後,光逸為給事中,卒於任上。

唐末楊夔《溺賦》有「光逸則獨竇求入」語;羅隱《謝崔舍人啟》中稱自己「門寒於光逸」,在《投鹽鐵裴郎中啟》中稱自己「薦光逸之材,以地寒為累」,在《辭宣武鄭尚書啟》中稱自己「光逸門寒,無因自進」。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晉書·卷049》,出自房玄齡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