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克氏海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克氏海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海龍魚目 Syngnathiformes
科: 海龍魚科 Syngnathidae
屬: 海馬屬 Hippocampus
種:
克氏海馬 H. kelloggi
二名法
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an & Snyder, 1902

克氏海馬(學名:Hippocampus kelloggi)也稱大海馬葛氏海馬琉球海馬線紋海馬,為一種近海暖水性魚類,屬於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海馬屬的其中一

分佈

[編輯]

本魚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紅海巴基斯坦中國台灣日本菲律賓越南澳洲等海域。

特徵

[編輯]

海馬中以此種體形最大,體長30-33公分。側扁,腹部頗凸出。背鰭鰭條18-19枚;臀鰭鰭條4枚;胸鰭鰭條18枚。體環11+39-40。軀幹部骨環呈七棱形,尾部骨環呈四棱形,尾端捲曲。除頭部及腹側棱棘較發達外,體上各棱棘均短鈍,呈瘤狀。頭冠低小,尖端具5個短小棘,略向後方彎曲。吻細長,呈管狀;吻長稍大於眶後頭部長度,約等於眼後緣頸背第一棘長。眼較大,側上位。眼間隔小於眼徑,微隆起。鼻孔很小,每側兩個,相距甚近,位於眼前方。口小,位於吻端;張開時,略呈半圓形。無牙。鰓蓋凸出,無放射狀脊紋。鰓孔小,位於頭側之背後方。緊靠於頸部背方第一棘基底。頸部背方中央脊紋較銳,具2突起狀棘;具頰下棘;胸鰭基部下前方,亦有短鈍粗強的棘。肛門位於軀幹第十一骨環的腹側下方。體無鱗,完全為骨質環所包。體上各環棱棘均不發達,呈短鈍瘤狀;唯腹側棱棘突出,腹下脊不甚突出。背鰭長,較發達,有18至19鰭條,位於軀幹最後2骨環及尾部最前2骨環背方。臀鰭短小,位於肛門後方。胸鰭短寬,略呈扇形,側位。無腹鰭及尾鰭。各鰭無棘,鰭條不分枝。體淡黃褐色,體側具不甚規則或呈囊紋狀的白色斑點及線紋。具有藥用價值。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生態

[編輯]

本魚棲息在深水域的礁石區,深度可達120公尺,屬肉食性,以小型[甲殼類]為食,卵胎生。

參考資料

[編輯]
  1. ^ Pollom, R. Hippocampus kellogg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2017: e.T41010A54908593 [15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7-3.RLTS.T41010A54908593.en可免費查閱. 
  2. ^ Appendices | CITES. cites.org. [2022-01-14]. 

外部連結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魚綱(Pisces,1988年版)
中文名 學名 保護級別
鱸形目(PERCIFORMES) 石首魚科
(Sciaenidae)
黃唇魚 Bahaba taipingensis II
(SCORPAENIFORMES) 杜父魚科
(Cottidae)
松江鱸魚 Trachidermus fasciatus II
刺魚目
(GASTEROSTEIFORMES)
海龍科
(Syngnathidae)
克氏海馬 Hippocampus kelloggi II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胭脂魚科
(Catostomidae)
胭脂魚 Myxocyprinus asiaticus II
鯉科
(Cyprinidae)
唐魚 Tanichthys albonubes II
大頭鯉 Cyprinus pellegrini II
金線䰾
(指名亞種)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II
扁吻魚 Aspiorhynchus laticeps I
大理裂腹魚 Schizothorax taliensis II
鰻鱺目
(ANGUILLIFOMES)
鰻鱺科
(Anguillidae)
花鰻鱺 Anguilla marmorata II
鮭形目
(SALMONIFORMES)
鮭科
(Salmonidae)
川陝哲羅鮭 Hucho bleekeri II
秦嶺細鱗鮭 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II
鱘形目
(ACIPENSERIFORMES)
鱘科
(Acipenseridae)
中華鱘 Acipenser sinensis I
達氏鱘 Acipenser dabryanus I
匙吻鱘科
(Polyodontidae)
白鱘 Psephurus gladius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