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吊莊移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吊莊移民寧夏回族自治區西海固特困區的農民按照村莊集體搬遷到平川引黃灌區(衛寧灌區青銅峽灌區)、揚黃灌區的政府開發性移民扶貧方式。與之相對的是「插花移民」,即投親靠友、分散安置。[1]

歷史

[編輯]

西海固作為移民遷出地,生存條件極端惡劣、自然資源貧乏、難以解決基本溫飽問題。由於歷史原因,西海固山上有大量農耕居民定居。按照低水平的扶貧標準,耕地資源超載人口20%。寧南山區12縣的人均GDP只有灌區8縣的1/6,糧食單產只有灌區的1/8。[2]

「吊莊」一詞的最初含義是一家人走出去一兩個勞動力,到外地開荒種植,就地再建一個簡陋僅供暫棲的家,這樣一戶人家住在兩處,一個莊子吊兩個地方。[3]

1982年,國務院確定為解決「三西」(指甘肅河西地區、甘肅定西地區和寧夏西海固地區共47個縣38萬km2)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農民溫飽問題開展農業建設項目。1982年12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簽發《關於成立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地區農業建設領導小組的通知》(國辦發〔1982〕85號),稱「為加快甘肅河西走廊商品糧基地建設,改變甘肅定西、寧夏西海固地區的貧困面貌,國務院決定成立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地區農業建設領導小組。主要任務為:「組織各方面的力量,制定建設規劃,合理使用國家撥給的專項資金,協調解決建設中的有關問題。」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牧漁業部,負責辦理日常工作[4]。1983年中央設立了「三西」農業建設專項補助資金,用於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

1983年1月,「三西」地區農業建設規劃會議上,寧夏回族自治區採用了「吊莊」這一地域性特色的詞彙,以調動農民異地遷移的積極性,使思想動員工作順利進行,賦予了這個詞全新的內涵。1983年5月1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在中寧縣長山頭農場會議室召開自治區首次扶貧移民協商會議,決定西海固山區50餘萬特困人口「以川濟山,山川共濟」實施吊莊移民,緩解寧南山區人口與資源的基本矛盾。會議確定首批吊莊移民8萬人口移民開發灌區20萬畝土地:

  • 隆德縣:在平羅縣潮湖建立移民基地,安置8988人。以「農工開發」模式,「興工富區」。1992年成立寧夏隆湖扶貧經濟開發區。2003年移交石嘴山市,2004年轉交大武口區屬地管理,2009年2月設立星海鎮
  • 涇源縣:涇源縣政府在永寧縣蘆草窪移民基地,搬遷安置15345人,全部是回族,來自涇原縣所有8個鄉。設立「涇源縣蘆草窪農業建設指揮部」(簡稱「涇源縣農建辦」)、涇源縣公安局蘆草窪經濟開發區公安分局。2001年移交銀川市郊區屬地管理。2002年11月銀川市三區重新劃界時劃歸西夏區管轄設立,當時共開發土地6.8萬畝,植樹530萬株,修建大小渠溝231公里;形成固定資產3億多元,相當於國家全部投資的10倍;移民3.5萬人,人均產糧564公斤,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330元。[5]教育水平從1983年蘆草窪只有1所學校、3名教師、30多名學生發展到2008年擁有14所小學、2所中學(包括1所回族完全中學)、在校生6034人。
  • 固原縣彭陽縣:在中寧縣大戰場、馬家梁,利通區扁擔溝建立移民基地,安置26021人。

1984年5月開始首批移民進駐。

1985年起,寧夏的吊莊移民工程進入大規模實施階段。第二批增加了:

1995年底國務院批准立項投資33億元,規劃灌溉耕地200萬畝,用6年時間為解決山區100萬農民貧困問題,稱為「1236工程」。

  • 閩寧鎮:1997年後自治區政府組織下由西吉縣海原縣山區貧困地區搬遷到永寧縣吊莊移民[6][7][8]1997年,閩寧兩省(區)第二次聯席會議決定成立閩寧村,2000年改為閩寧鎮,由永寧縣管轄。[7]搬遷安置18500人,回族佔72%。是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的重點區域。鎮名來源於福建省的簡稱「閩」,及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寧」。[6]
  • 寧夏華西村(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鎮華西村):1995年,江蘇華西村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從寧夏南部山區的固原、海原、西吉、同心等縣移民1000戶6000人,在鎮北堡林草場管理區域內援建了寧夏華西村。從1996年開始兩年時間安置500多戶3000人山區特困移民。開發荒地233公頃。2000年初,寧夏華西村交由屬地銀川市郊區政府管理,江蘇華西村停止資金支持,至此江蘇華西村共累計向寧夏華西村提供了400萬元的扶貧資金。

2001年國家扶貧工作會議確定了生態移民,對居住在生存條件極端惡劣、自然條件頻發地區的特困人口,採取易地扶貧開發搬遷安置的扶貧政策。寧夏被確定為國家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四個試點省區之一。主要是針對六盤山水源涵養林區、封育區、水庫建設區、地質災害發生區採取整村搬遷的方式,先開發後搬遷,實行屬地管理。寧夏的生態移民工程從2001年至2005年,從南部山區的八縣28.5萬多人:

遷出地 遷出人口
固原縣 6800
鹽池縣 31000
彭陽縣 10013
涇源縣 46400
西吉縣 20000
同心縣 53000
隆德縣 23150
海原縣 75300
沙坡頭區 18000

至2008年,寧夏建立移民吊莊25處,搬遷42萬餘人,開發耕地83萬畝,其中60.7%的移民是回族。具體可分為三類:

  • 縣外移民吊莊模式:將南部山區被遷移民,跨縣跨地區遷生活生產條件較好的川區。安置移民13萬人。
  • 縣外插戶吊莊模式:南部山區的部分群眾經協商在灌區縣內吊莊插戶並由遷入縣的屬地管理。共完成插戶7300人
  • 縣內移民吊莊模式:在本縣內易灌溉、地寬人少利於生產生活的地方建設移民吊莊點。安置移民19.8萬多人。如同心縣的河西、河東灌區;海原縣的興隆、高崖、李旺灌區;固原七營灌區 
遷入地 遷入人口
石嘴山市 25546
鹽池縣 450
沙坡頭區 4500
賀蘭縣 5321
中寧縣 11000
中寧縣 32389
銀川市 40379
紅寺堡鎮 51000
利通區 1217
永寧縣 18250
平羅縣 8988
紅寺堡區 115660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李寧主編:《寧夏吊莊移民》,民族出版社,2003年精裝第一版,ISBN 9787105057061
  2. ^ 陳忠祥:「寧夏吊莊移民的理論分析」,《乾旱區地理》, 1998(04):22-27.
  3. ^ 文妮:「寧夏「吊莊移民」工程與民生效益」[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01):45-48.
  4.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成立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地區農業建設領導小組的通知》(國辦發〔1982〕85號),發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83年01期
  5. ^ 記者王文革:《吊莊—寧夏40萬農民大遷徙》,中廣網 2008-11-10
  6. ^ 6.0 6.1 陳紅梅. 城鎮化與伊斯蘭教門宦組織的變遷——以寧夏銀川市閩寧鎮為例[J]. 《回族研究》, 2015 (4): 34-39.
  7. ^ 7.0 7.1 卞瑩瑩. 不同生計方式農戶的土地利用變化與效率分析--以典型生態移民區閩寧鎮為例[永久失效連結][J]. 《農業科學研究》, 2013, 34(4): 18-23.
  8. ^ 納慧. 優勢產業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寧夏閩寧鎮勞務經濟產業發展調研[J]. 《內蒙古農業科技》, 2009 (6): 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