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甲
孔甲 | |
---|---|
本名 | 姓:姒 氏:夏后氏 名:孔甲(日名) |
活躍時期 | 夏朝 |
知名於 | 國君 |
兒女 | 皋 |
父母 | 父:不降 |
孔甲(?—?),姒姓,名孔甲,中國上古夏朝的第十四任君主,是不降的兒子、扃的侄子。在扃的兒子廑去世後,立不降之子孔甲為帝。《史記·夏本紀》認為孔甲是一個昏君,喜歡自扮鬼神,「事淫亂」,因此諸侯離棄他。傳說中,天帝曾賞給孔甲雌雄各兩條龍,孔甲請唐堯的後裔劉累給自己養龍,一條雌龍意外死了以後,劉累把龍烹調後騙孔甲吃了,等孔甲追要這條龍時,劉累就逃到了魯縣[1][2]。《列仙傳》記載孔甲還找了個叫師門的人來養龍,卻惹怒了孔甲,孔甲就把師門給殺了,天地間風雨交加,雨停後又有大片樹木被焚燒殆盡,孔甲覺得這是天災,想要出去祈禱,結果死在了半路上[3]。《國語·周語下》則認為「孔甲亂夏,四世而隕」,把孔甲亂政視為導致夏朝滅亡的開端。《呂氏春秋·音初》中又稱孔甲在養子被斧斷足後,感嘆而吟詠〈破斧〉歌,是中國東方音樂的初始[4]。
清華簡《厚父》中將孔甲視為「再夏之哲王,乃嚴寅畏皇天上帝之命,朝夕肆祀,不盤於康,以庶民,惟政之恭,天則弗斁,永保夏邦」,認為夏桀是由於「弗用先哲王孔甲之典刑」才導致亡國,顛覆了中國後世兩千多年來孔甲的昏君形象。郭永秉等學者指出,孔甲在先秦時期其實更多是正面的明君形象,是作為「守司刑法」的明君哲王登場的,但這與儒家不主張刑殺的政治理想是明顯不合的,所以儒家系統的文獻,除了《左傳》記有古老的孔甲豢龍的故事,基本不反映正面的孔甲,《國語》則直接否定孔甲,孔子刪減後剩下的百篇《尚書》也不選入《厚父》,制典刑的孔甲後來就被安排為黃帝的大臣著有《盤盂》二十六篇了。漢代以後的《史記》和《列仙傳》中記載的孔甲的負面荒淫事跡是古史累積的產物,而在一些雜家著作如《呂氏春秋》和清華簡中比較古老的文獻中,尚保存有早期的說法,這對認識夏代歷史彌足珍貴。[5]《呂氏春秋·音初》記載孔甲、夏禹、河亶甲和辛余靡、秦穆公分別導致了「東音」、「南音」、「西音」、「北音」的產生,孔甲以外的發明音樂的其餘四人都是正面人物,作者在此是讚賞他們有音樂才華,且該故事中孔甲進入民舍而民眾卻能自由討論問題。清代學者梁玉繩認為,《史記·夏本紀》說孔甲淫亂,是參照了《左傳》的「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 ,但這裏的「擾於有帝」的「擾」是拜會之意而非打擾之意,天帝能夠嘉獎孔甲,反而說明孔甲是賢君,杜預則在此注「孔甲,少康之後九世君也,其德能順於天」[6]。《國語·周語下》不可盡信,其中後面接着又說「帝甲亂商,七世而殞」,然而商王祖甲其實賢明而並非亂君。對於孔甲的惡評,亦當做如是觀。[7]
在位時間
[編輯]- 宋人邵雍所著的《皇極經世》稱孔甲在位31年。夏帝孔甲 BC 1879 – 1849 (紀元通譜 民初東吳大學教授史襄哉編)
參見
[編輯]- ^ 《史記·夏本紀》:「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使求,懼而遷去。」
- ^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
- ^ 劉向《列仙傳》卷上:師門者,嘯父弟子也。亦能使火,食桃李葩。為夏孔甲龍師。孔甲不能順其意,殺而埋之外野。一日一風雨迎之,訖,則山木皆焚。孔甲祠而檮之,還而道死。師門使火,赫炎其勢。乃豢兒龍,潛靈隱惠。夏王虐之,神存質斃。風雨既降,肅爾高逝。
- ^ 《呂氏春秋·音初》:「夏后氏孔甲田於東陽萯山。天大風,晦盲,孔甲迷惑,入於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後來,是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勝也,於是必有殃。』後乃取其子以歸,曰:『以為余子,誰敢殃之?』子長成人,幕動圻橑,爺斫斬其足,遂為守門者。孔甲曰:『嗚呼!有疾,命矣夫!』乃作為〈破斧〉之歌,實始為東音。」
- ^ 郭永秉:试论东周至汉代对夏史的传承与构建.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
- ^ 杜預《春秋左傳註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 ^ 梁玉繩《史記志疑(套裝共3冊)》,中華書局,1981年
- 《史記·夏本紀》
前任: 堂兄弟廑 |
中國夏朝國君 第14代 |
繼任: 子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