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永只仁
持永只仁 | |
---|---|
出生 | 1919年3月3日 日本東京市神田錦町 |
逝世 | 1999年4月1日 日本 |
職業 | 日本動畫專家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持永 只仁 |
假名 | もちなが ただひと |
平文式羅馬字 | Mochinaga Tadahito |
持永只仁(1919年3月3日—1999年4月1日),中文名方明,日本動畫片導演,祖籍日本佐賀縣,日本東京人。曾在中國參與製作木偶片《皇帝夢》和動畫片《瓮中捉鱉》。後於1985年接受邀請到北京電影學院為動畫專業講課,對後來的中國動畫業界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力。[1]
生平
[編輯]1919年3月3日持永只仁生於東京市神田錦町。1938年3月在日本美術學校應用美術科畢業後,他在東京女子美術工藝學校、東京寶塚劇場舞台課等地方工作。[2]。1939年12月15日進入藝術映畫社工作[2]任職於漫畫映畫班負責動畫製作。在瀬尾光世的指導下開發日本第一個多層式動畫攝影台。[3]
1945年持永只仁到達滿洲國加入滿洲映畫協會。日本戰敗後他留在中國,協助10月1日成立的東北電影公司的籌辦工作,1946年10月1日東北電影公司改稱東北電影製片廠,他在那裏協助製作電影。他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木偶動畫《皇帝夢》的動畫設計和動畫片《瓮中之鱉》的導演。後來他改中文名方明。
1950年3月17日,東北電影製片厂部分工作人員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協助創辦「美術片組」(也就是後來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時候,他們開始製作木偶動畫電影(定格動畫)[4],並培養電影製作人員[4]。擔任美術片組總技師的持永只仁,參與了《謝謝小花貓》、《小鐵柱》、《小貓釣魚》等動畫片的製作。
1953年4月11日持永只仁等東北電影製片廠工作的日本技術人員回國。[4]。
1955年,他進入稲村喜一創辦「人形映畫製作所」,為電通映畫社協助製作教育電影[5]。
1956年日本第一部木偶動畫《瓜子姬和天之斜鬼》完成。田中喜次參與演出的這部作品受到電通映畫社的提攜。同一年,木偶動畫《ちびくろさんぼのとらたいじ》在溫哥華國際電影節兒童電影單元獲得最高獎。[3]
1960年隨着稲村喜一的去世,「人形映畫製作所」停止運作[5]。1961年持永只仁與大村英之助、松本酉三等成立MOMプロダクション。1967年他離開MOMプロダクション。[3]
1979年持永只仁再次到達中國,加入中國通信社[4]。協助製作動畫及培養動畫製作專業人才。
1985年第一屆廣島國際動畫節,持永只仁是該動畫節的主席。他帶着一批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工作人員造訪川本喜八郎,談起中島敦的《名人傳》中的《不射之射》故事。並由此牽動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動畫《不射之射》。[1]
1999年4月1日去世,享年80歲。
參與作品
[編輯]- 「アリチャン」(芸術映畫社、1941年)動畫
- 「桃太郎的海鷲」(芸術映畫社、1942年)技術構成
- 「フクちゃんの潛水艦」(朝日映畫社、1944年)腳本
- 「瓜子姬和天之斜鬼」(電通映畫社=人形映畫製作所、1956年)
- 「五隻小猴子」(電通映畫社=人形映畫製作所、1956年)監督
- 「ちびくろさんぼのとらたいじ」(電通映畫社=人形映畫製作所、1956年)監督
- 「ビールむかしむかし」(電通映畫=人形芸術プロ、1956年)人形操作
- 「ふしぎな太鼓」(電通映畫社=人形映畫製作所、1957年)監督
- 「こぶとり」(電通映畫社=人形映畫製作所、1957年)監督
- 「ペンギン ルルとキキ」(電通映畫社=人形映畫製作所、1958年)監督
- 「少年と子だぬき」(1992年)監督
參考
[編輯]- ^ 1.0 1.1 一位让中国人民难忘怀的日本动画专家持永只仁. [2012-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9).
- ^ 2.0 2.1 アニメーション日中交流記 持永只仁自伝[永久失效連結]
- ^ 3.0 3.1 3.2 「アニメーション日中交流記 持永只仁自伝」(東方書店、2006年)
- ^ 4.0 4.1 4.2 4.3 持永只仁プロフィール. [2012-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5.0 5.1 「日本のアニメーション・スタジオ史」 第五回報告 財団法人徳間記念アニメーション文化財団事業課学芸係 学芸員 三好寛 「財団法人徳間記念アニメーション文化財団年報 2006−2007」 (PDF). [2012-02-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