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無限科幻[編輯]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無限科幻
羅伯特·恩格爾繪製的創刊號封面
主編拉里·肖
發行者皇家出版社
首發日期1955年11月,​69年前​(1955-11
最後發行日期1958年11月 (1958-11)
創刊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無限科幻》(英語:Infinity Science Fiction)是拉里·肖主編、皇家出版社發行的美國科幻雜誌。創刊號於1955年11月面世,刊有亞瑟·查理斯·克拉克講述新星摧毀行星,揭示新星就是伯利恆之星的短篇小說《星辰》,獲當年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獎。肖拿到的許多稿件作者都是當時科幻文學界名家,如布賴恩·阿爾迪斯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謝克里,但作品質量參差不齊。1958年,皇家出版社業主歐文·斯坦決定停刊,同年11月刊成為絕響。

十年後,斯坦旗下的藍瑟圖書出版社重新啟用書名《無限》,出版平裝本選集。1970至1973年共出版五,均由羅伯特·霍斯金斯(Robert Hoskins)主編,第六卷本已備齊素材,但因藍瑟圖書1973年底出現財政困難取消。

出版史

[編輯]

科幻文學作品早在20世紀20年代前就開始出版,但起初沒有獨立發行,直到1926年雨果·根斯巴克推出歷史上第一本純科幻雜誌《驚奇故事》才改變局面[1][2]。到了30年代末,科幻雜誌市場呈現井噴,第二次世界大戰引發的紙張短缺雖導致多家雜誌停刊[3],但市場到20世紀40年來後期已開始復甦[3]。1946年,美國市場仍在發行的科幻雜誌降至八種,但到1950年已提升到20種,此後十年又有數十種問世[4],《無限科幻》便是其一[5]

1954年,歐文·斯坦(Irwin Stein)和海倫·斯坦(Helen Stein)創辦皇家出版社(Royal Publications)並推出《名流》(Celebrity)和《我們的生活》(Our Life),均由拉里·肖Larry Shaw)主編。肖之後離職主編汽車雜誌,但在第二年《無限科幻》創刊後回皇家出版社擔任新刊物主編。創刊號於1955年9月開始在報推銷售,但封面標識的日期是11月。[5]斯坦夫婦還在同月推出罪案文學雜誌《可疑偵探故事》(Suspect Detective Stories),同樣由肖主編,但在五期後改成科幻雜誌並更名《科幻歷險》(Science Fiction Adventures[6]

20世紀50年代末,歐文·斯坦決定創辦兩種媒體雜誌,分別是《怪物遊行》(Monster Parade)和《怪物與怪形》(Monsters and Things),從當時興起的恐怖片科幻片熱潮中分一杯羹[7]。銷量不佳的《科幻歷險》停刊,最後一期是1958年6月刊,《無限科幻》也逃不過同樣命運,同年11月刊成為絕響[7][8][9]。為削減最後兩期的發行成本,斯坦從肖手中收回文章拍板權,購買並刊登低價素材[10]

1961年,歐文·斯坦和沃爾特·扎查柳斯(Walter Zacharius)創辦藍瑟圖書(Lancer Books[11][12],肖於1963年獲聘擔任主編,後在1968年被羅伯特·霍斯金斯(Robert Hoskins)取代[12]。霍斯金斯建議斯坦重啟《無限科幻》,但財務預測結果表明圖書需發行五萬本才能盈利,斯坦覺得雜誌基本不可能賣出這麼多,平裝本選集倒還有希望。《無限一號》(Infinity One)於1970年1月面世,之後三年又發行四卷,最後一卷是1973年的《無限五號》(Infinity Five)。第六卷本已備齊素材,但出版社在11月破產[12][13],圖書取消,霍斯金斯將手稿退回作者[13]

內容和評價

[編輯]
埃德·艾姆許威勒繪製的1957年2月刊封面

肖非常了解科幻文學,與許多名家關係友好[14],所以不時拿到高品質素材[5]。創刊號雜誌登有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短篇小說《星辰》(The Star),講述行星被新星摧毀,地球上看到新星的光芒,表明它就是伯利恆之星。1956年6月,《無限科幻》刊登貝蒂·柯蒂斯(Betsy Curtis)執筆的續作。[5][15]《星辰》獲當年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獎[5],克拉克曾將該文投至英國《觀察家報》,但未獲任何獎項肯定[15],後又被美國多家出版物退稿,直到肖看到後買下。據克拉克回憶,《星期六晚郵報》就曾以「褻瀆神明」為由退稿。[16]

第二期雜誌刊登哈蘭·艾里森賣出的第一部科幻作品《螢火蟲》(Glowworm[17],肖還找來羅伯特·西爾柏格的許多早期文章發表[10]。其他名作包括達蒙·奈特Damon Knight)的《迪歐》(Dio)和布賴恩·阿爾迪斯Brian Aldiss)的《誰能代替人》(Who Can Replace a Man?[10][18]。雖然肖能買到當時許多名家的作品,如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謝克里雷斯特·德爾·雷伊Lester del Rey)、阿爾及斯·布德里斯Algis Budrys)和傑克·萬斯,但在科幻史學家約瑟夫·馬爾凱薩尼(Joseph Marchesani)看來,許多作品都配不上作者的大名[10]。最後兩期雜誌的主編權被出版社東家收回,肖對此頗為不滿,而且雜誌品質不佳, 馬爾凱薩尼認為「令人鬱悶都可以算是往好聽的說」[10]

達蒙·奈特為雜誌書評專欄撰筆[5],他的評論文集《尋找奇蹟》(In Search of Wonder)有相當一部分文章是在《無限科幻》首發[19]。1958年,奈特為主編《如果》(If)雜誌離職,最後三期的書評由西爾柏格接手[10]。肖還開辦定期專欄「號角」(Fanfare),轉載科幻愛好者雜誌的文章[10]。除創刊號封面畫作由羅伯特·恩格爾(Robert Engle)提供外,其他各期均由埃德·艾姆許威勒Ed Emshwiller)繪製[20][21]

《無限一號》是藍瑟圖書重啟「無限」書名後出版的第一本選集,封面自稱「圖書形式的推想小說雜誌」,但內容全部是虛構作品及簡短介紹,完全沒有之前雜誌上刊登的非虛構內容和評論[13]。《無限一號》再版克拉克的《星辰》,除此以外所有選集都沒有轉載或再版小說[12]。第一卷還登有喬治·澤布羅夫斯基George Zebrowski)的處女作《233號站的水雕師》(The Water Sculptor of Station 233[13]。無限系列選集共有五本,每本都刊有西爾伯格和巴里·納撒尼爾·馬爾茨伯格Barry N. Malzberg)的小說,貢獻作品的其他名家包括波爾·安德森戈登·迪克森Gordon R. Dickson)和克利福德·西馬克Clifford D. Simak),同時也不乏愛德華·布萊恩特Edward Bryant)和迪安·雷·孔茨這樣嶄露頭角的新人[12]

科幻史學家對《無限科幻》看法不一。邁克·阿什利Mike Ashley)認為它「本質上是針對青少年讀者的冒險雜誌」[22],馬爾凱薩尼認為肖的主編水平處在「中等梯隊」[10]。馬爾科姆·愛德華茲(Malcolm Edwards)認為,《無限科幻》在「20世紀50年代早到中期新科幻雜誌洪流中非常出眾」[19],已經成為當時業界領先的科幻雜誌[14]。大衛·凱爾稱讚雜誌成就非凡[23],作家兼評論家阿爾及斯·布德里斯聲稱,拉里·肖主編的《無限科幻》「雖然短命,但卻是不朽的雜誌」[24]。愛德華茲認為,20世紀70年代出版的選集「過得去,但也就那樣兒」[25]

書目詳細資訊

[編輯]
年份 十一 十二
1955 1/1
1956 1/2 1/3 1/4 1/5 1/6
1957 2/1 2/2 2/3 2/4 2/5 2/6 3/1
1958 3/2 3/3 3/4 3/5 3/6 4/1 4/2
《無限科幻》出版詳細資訊,最左側是年份,上方是月份,其他數字代表「號/期數」,所有雜誌均為拉里·肖主編。

《無限科幻》共發行20期,均由拉里·肖主編,皇家出版社發行。創刊號是1955年11月刊,發行周期不定,1956年6月至1957年6月是雙月刊,此後一年多基本保持每六周一期。1958年10月停刊時,肖還期望能改成月刊。[10]號保持規則,前三卷均為六期,最後一卷兩期[26]。所有雜誌均為文摘尺寸,128頁,定價35美分[10]

五本選集均由羅伯特·霍斯金斯主編,1970、1971和1973年各一本,1972年兩本[27]。《無限一號》定價75美分,另外四本漲至95美分[13]

腳註

[編輯]
  1. ^ Stableford (1993), pp. 25–26.
  2. ^ Nicholls & Clute (1993), pp. 483–484.
  3. ^ 移至: 3.0 3.1 Edwards & Nicholls (1993), pp. 1066–1069.
  4. ^ Magazine publishing dates for the period are tabulated in Ashley, History of the Science Fiction Magazine Vol. 3, pp. 323–325.
  5. ^ 移至: 5.0 5.1 5.2 5.3 5.4 5.5 Ashley (2005), pp. 73–74.
  6. ^ Ashley (2005), p. 165.
  7. ^ 移至: 7.0 7.1 Ashley (2005), pp. 186–187.
  8. ^ Ashley (2005), p. 330.
  9. ^ Ashley (2005), p. 338.
  10. ^ 移至: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Marchesani (1985), pp. 352–355.
  11. ^ Grimes 2011.
  12. ^ 移至: 12.0 12.1 12.2 12.3 12.4 Ashley (2007), pp. 135–139.
  13. ^ 移至: 13.0 13.1 13.2 13.3 13.4 Ashley (1985), pp. 789–790.
  14. ^ 移至: 14.0 14.1 Edwards (1981), p. 541.
  15. ^ 移至: 15.0 15.1 Ashley (2005), p. 143.
  16. ^ McAleer (2013), p. 114.
  17. ^ Clute 2020.
  18. ^ Ashley (2005), p. 148.
  19. ^ 移至: 19.0 19.1 Edwards 2017.
  20. ^ Summary Bibliography: Robert Engle & The Internet Speculative Fiction Database.
  21. ^ Weinberg (1988), p. 105.
  22. ^ Ashley (2005), p. 162.
  23. ^ Kyle (1977), p. 144.
  24. ^ Budrys (1987), p. 23.
  25. ^ Edwards 2011.
  26. ^ Issue Grid: Infinity Science Fiction & The Internet Speculative Fiction Database.
  27. ^ Summary Bibliography: Robert Hoskins & Internet Speculative Fiction Database.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