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替代效應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替代效應(英語:substitution effect)指是物品價格變化對消費者對另一物品需求量的影響。另一個類似的效應是收入效應。

當一種物品的價格下降時,如果假設要保留相同的消費數,那麼一部分收入將被得以被重新使用,可以用於更多的每種物品的組合。因此,與舊的總消費束相比,新選擇的總消費束反映了兩種物品相對價格變化的影響(一單位一種物品現在可以交易與以前不同數量的另一種物品,作為比率(也可稱作機會成本)他們的價格發生了變化)以及被重新使用的收入的影響。相對價格變化的效應稱為替代效應,而由於收入被釋放而產生的效應稱為收入效應。

如果收入隨着價格變化而變化,從而通過舊的消費束繪製一條新的預算線,但斜率由新價格決定,並且消費者的最優選擇在這條預算線上,由此產生的消費變化是稱為斯盧茨基替代效應(英語:Slutsky substitution effect)。

相反,如果找到一條新的預算線,其斜率由新價格決定,但與穿過舊束的無差異曲線相切,則新切點與舊束之間的差異就是希克斯替代效應(英語:Hicks substitution effect)。此替代效應的意思為,消費者獲得的收入剛好足以在新價格下實現她的舊功用,以此看她的選擇如何變化。

一些作者將這兩個概念之一簡稱為替代效應。哈爾·范里安的著名教科書主要講述斯盧茨基變化,沒有涉及希克斯變化,但是明確講述了這種變化的起因和影響[1]

延伸閱讀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Varian, H.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9th Edition. New York: W.W. Norton,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