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幻和科幻故事
《未來科幻》(英語:Future Science Fiction)和《科幻故事》(Science Fiction Stories)是1939至1943年和1950至1960年間發行的美國科幻雜誌,其間多次更名。兩種刊物前期由查爾斯·霍尼格主編,羅伯特·朗茲1941年下半年接手主編直到停辦。科幻紙漿雜誌在20世紀30年代末蓬勃發展,包括《未來科幻》和《科幻故事》在內的各種雜誌如雨後春筍。1941年,兩種雜誌合併成《未來幻想與科幻》,但1943年就因紙張短缺停刊,出版商路易斯·西爾伯克萊特決定集中資源經營偵破或西部雜誌。1950年市場局面顯著改善,西爾伯克萊特把《未來科幻》復刊且繼續採用紙漿雜誌規格。50年代中期他又復刊《科幻故事》,10年間僅用非常薄弱的預算維持兩種雜誌運作。1960年,分銷商突然不再經營西爾伯克萊特旗下雜誌,兩本科幻雜誌隨即停刊。
兩本雜誌刊登的作品平淡無奇,值得一提的小說很少,早期雜誌表現更差。朗茲竭力為雜誌營造友好且頗具特色的氣氛,用讀者來信和互動欄目吸引科幻迷。他與許多知名或新生代作家關係友好,選登的作品質量比霍尼格時期要高。雜誌所刊名家作品包括威廉·泰恩的《解放地球》,以及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若我忘記地球》。
出版史
[編輯]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
1939 | 1/1 | 1/2 | 1/3 | 1/4 | 1/5 | |||||||
1940 | 1/6 | 2/1 | 2/2 | |||||||||
1941 | 2/3 | 2/4 | 2/5 | 2/6 | ||||||||
1939至1941年《科幻》出版詳細資訊,左側是年份,上方是月份,其他數 字代表「卷號/期數」,均由霍尼格主編 |
科幻文學作品早在20世紀20年代前就開始出版,但起初沒有獨立發行,直到1926年雨果·根斯巴克推出歷史上第一本純科幻雜誌《驚奇故事》才改變局面。到了30年代末,科幻雜誌市場呈現井噴,[1]根斯巴克的僱員路易斯·西爾伯克萊特(Louis Silberkleit)於1934年自立門戶創辦溫福德出版公司(Winford Publishing Company)[2]。他在30年代末決定以藍絲帶雜誌(Blue Ribbon Magazines)新推科幻紙漿雜誌《科幻》[3]。查爾斯·霍尼格(Charles Hornig)曾於1933至1936年主編根斯巴克推出的《神奇故事》(Wonder Stories),經老東家推薦,他在1938年10月獲西爾伯克萊特聘請[4][5][6]。霍尼格沒有專用辦公室,只能在家工作,需要時把文稿和書樣帶去雜誌社,或把排好版的文稿拿回家校對[6]。西爾伯克萊特手下總編艾伯納·桑德爾(Abner J. Sundell)對科幻文學缺乏了解,沒有參與新雜誌運營,所以霍尼格在作品拍板上完全自主[6][7]。《科幻》創刊號是1939年3月號,計劃辦成雙月刊但根本做不到,第二期是1939年6月號[3]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
1939 | 1/1 | |||||||||||
1940 | 1/2 | 1/3 | 1/4 | |||||||||
1941 | 1/5 | 1/6 | 2/1 | 2/2 | ||||||||
1942 | 2/3 | 2/4 | 2/5 | 2/6 | 3/1 | 3/1 | ||||||
1943 | 3/3 | 3/4 | 3/5 | |||||||||
1939至1943年《未來幻想》出版詳細資訊,左側是年份,上方是月份,其他數 字代表「卷號/期數」,藍色方格代表霍格尼主編(1939至1940年11月),黃 色代表朗茲(1941年4月至1943年7月)。最後兩期雜誌名稱是《科幻故事》 |
為分攤成本,西爾伯克萊特很快決定再推出兩本雜誌[8],他曾向根斯巴克建議發行《未來幻想》(Future Fiction),但老東家最後敲定的雜誌名是《驚奇故事》,西爾伯克萊特自立門戶後打算用上昔日提議的名稱[9]。《未來幻想》創刊號於1939年11月問世,隨後是1940年7月的《科幻季刊》,三本雜誌均由霍尼格主編。1940年10月,身為和平主義者的霍尼格收到服役通知,然後決定遷居加利福尼亞州並登記為良心拒服兵役者。他在西海岸繼續覆行主編職責,但西爾伯克萊特對此不滿,決定只讓霍尼格繼續主編《科幻》,邀請山姆·莫斯科維茨(Sam Moskowitz)執掌另外兩本雜誌。[2][3][8]莫斯科維茨沒有接受,事後還稱他「永遠不會搶別人的工作」[10][注 1]。未來派(Futurians)作家唐納德·沃爾海姆(Donald Wollheim)聽聞西爾伯克萊特招主編的消息後轉告同好羅伯特·朗茲(Robert W. Lowndes),建議他儘快致信西爾伯克萊特。據朗茲事後回憶,沃爾海姆建議他自薦主編科幻雜誌,並且薪酬上可以比霍尼格低一點,同時在信中標出當時所有科幻雜誌存在的失誤,特別是霍尼格有責任的那些。[8][11]1940年11月,西爾伯克萊特聘請朗茲,但據霍尼格回憶,這實際上是他移居加利福尼亞州後各方協商的結果,朗茲事後同意他的看法,覺得這很可能才是老闆請他取代霍尼格的真正原因[12][13]。朗茲接手後兩本雜誌發行的第一期分別是1941年春的《科幻季刊》和同年四月的《未來幻想》[3][14]。他為1941年9月號的最新一期《科幻》所挑素材與霍尼格之前所選大同小異,把詹姆斯·陶拉西(James Taurasi)主持的科幻迷欄目《奇幻時代》(Fantasy Times)換成類似欄目《未來派時代》(Futurian Times),但面向的科幻迷人群與之前針鋒相對,即朗茲所在的未來派[15][注 2]。起初西爾伯克萊特對朗茲不像對霍尼格那樣放權,新主編為1941年4月《未來幻想》選擇的七篇文章有五篇遭拒。據朗茲回憶,為同年八月雜誌挑選素材時,東家「已經對我的工作能力放心,不再覆審我認可的小說」。[16]
《科幻》銷量疲軟,西爾伯克萊特1941年末將其與《未來幻想》合併[8],新雜誌名《未來與科幻》(Future Combined with Science Fiction)[17]。採用《科幻》書名的最後一期是1941年9月號[3],合併後首期是1941年10月號[17]。合併雜誌在1943年4月和6月的最後兩期又改名《科幻故事》[17],以期引起《科幻》讀者注意,提升銷量,但西爾伯克萊特尚未堅持到取得足夠銷量數據確定改名是否有效就決定停刊[18]。《科幻故事》在1943年6月後銷聲匿跡,戰時紙張短缺迫使西爾伯克萊特停辦部分刊物,集中資源經營偵破或西部雜誌[17]。
20世紀50年代捲土重來
[編輯]春 | 夏 | 秋 | 冬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
1950 | 1/1 | 1/2 | 1/3 | 1/4 | ||||||||
1951 | 1/5 | 1/6 | 2/1 | 2/2 | 2/3 | 2/4 | ||||||
1952 | 2/5 | 2/6 | 3/1 | 3/2 | 3/3 | 3/4 | ||||||
1953 | 3/5 | 3/6 | 4/1 | 4/2 | 4/3 | 4/4 | ||||||
1954 | 4/5 | 4/6 | 5/1 | 5/2 | 5/3 | |||||||
1955 | 28 | |||||||||||
1956 | 29 | 30 | 31 | |||||||||
1957 | 32 | 33 | 34 | |||||||||
1958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1959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
1960 | 47 | 48 | ||||||||||
1950至1960年《未來科幻》出版詳細資訊,左側是年份,上方是月份,其他 數字代表「卷號/期數」,均由朗茲主編。下劃線代表該期是以季節而非月份 標示,第28到30期雜誌標頭沒註明發行時間,故按大概時段標示 |
1950年,西爾伯克萊特為《未來幻想》復刊,並且更名《未來與科幻故事》後還能保持兩種老雜誌的版權[17],第一期是1950年5至6月號。1952年1月雜誌更名《未來科幻故事》,[19]稿費標準是每字一到三美分[20]。1953年夏,《未來科幻故事》繼續沿用紙漿雜誌規格,西爾伯克萊特推出單本無期號和日期的《科幻故事》文摘規格雜誌,此後又在1954年春推出一期,書名相同而且也沒有期號和日期[21]。這兩期實驗刊物銷量見長,發行商認為文摘雜誌規格功不可沒,所以從1955年1月開始把《未來科幻故事》改成文摘規格,並根據讀者反饋更名《科幻故事》。雜誌卷號和期數繼續沿用紙漿雜誌《未來科幻故事》,與30年代末推出的《科幻》無關。[22]1955年下半年,西爾伯克萊特認為市場足以支撐兩種雜誌,又決定再推《未來幻想》,但《科幻故事》已沿用紙漿雜誌《未來科幻故事》 的卷號和期數,於是他決定新《未來幻想》只留期號,不用卷號,首期就定為第28期,意指1950年5至6月號是第一期[23]。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
1955 | 5/4 | 5/5 | 5/6 | 6/1 | 6/2 | 6/3 | ||||||
1956 | 6/4 | 6/5 | 6/6 | 7/1 | 7/2 | 7/3 | ||||||
1957 | 7/4 | 7/5 | 7/6 | 8/1 | 8/2 | 8/3 | ||||||
1958 | 8/4 | 8/5 | 8/6 | 8/7 | 9/1 | 9/2 | 9/3 | 9/4 | ||||
1959 | 9/5 | 9/6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
1960 | 10/6 | 11/1 | 11/2 | |||||||||
《科幻故事》出版詳細資訊,不包括1953和1954年的實驗刊物,均由朗茲主編 |
20世紀50年代下半葉,《科幻故事》和《未來幻想》基本保持穩定發行周期。《科幻故事》是雙月刊,僅1958年中期和1959年初短暫改成月刊。《未來幻想》前三期沒有標註時間,1956年開始按季刊周期發行,1958年起又改成雙月刊。[3][19]《科幻故事》從1955年9月號開始修改標題圖面,封面上的雜誌名顯示《原版科幻故事》,旨在強調這是延續1939年版《科幻》的雜誌,此舉反而導致部分讀者誤以為是全新雜誌。朗茲為此在《科幻故事》讀者來信專欄表示:[24]
經常有人問我,1954年10月第五卷第三期《未來科幻》之後應該接哪本雜誌,是第五卷第四期(1955年1月的《科幻故事》),還是第28期《未來科幻》。對此我覺得你想選哪個都行,兩個都選也沒問題!老實說吧,咱們科幻小說迷能無比沉着冷靜地接受其他時間線,又怎麼會對這種事感到摸不着頭腦。
1960年,分銷商突然不再經營西爾伯克萊特旗下雜誌,《科幻故事》和《未來幻想》隨即停刊。兩種雜誌最後一期分別是1960年4月的《未來科幻》和1960年5月的《科幻故事》,上面沒有任何停刊說明。[25][26]陶拉西從西爾伯克萊特手中買下《科幻故事》出版權,在1961至1963年各推出一期半專業雜誌[27][28],但銷量不足以繼續[29]。
內容和評價
[編輯]《科幻》創刊號明顯體現出根斯巴克對科幻雜誌領域的影響,主編曾是他的下屬,內有根斯巴克執筆的特邀社論,繪製封面彩圖的弗蘭克·保羅(Frank R. Paul)也是根斯巴克時代大將[5][30],《科幻》首輪發行的全部12期都是保羅創作封面[31]。《科幻》與《未來幻想》創刊後預算一直很少,霍尼格的朋友朱利葉斯·施瓦茲(Julius Schwartz)是文學經紀人,代理作家的作品均可供霍尼格選擇,但施瓦茲要求的稿費下限是每字一美分,否則文章不能標出作者姓名。霍尼格付不起這個價格,他從施瓦茲手中買來的作品大多署化名刊載,稿酬為每字半美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買到的大部分文章都曾被稿酬更高的出版物拒收,所以作品質量平平,即便出自名家也不例外。[2][32]另外,兩本雜誌不像別家那樣只要確定接受就支付稿費,必須等到刊載雜誌出版才付款,進一步導致作家不願投搞[33]。
雷·布萊伯利是霍尼格的朋友,《科幻》第二期刊登他的來信,鼓勵霍尼格選登情節更複雜的文章。霍尼格自稱「希望雜誌更吸引心智成熟的讀者」,但科幻史學家麥克·阿什利認為這不過是說說而已。[2][32]霍尼格可能是批判雷蒙德·帕爾默(Raymond A. Palmer)主編《驚奇故事》和《奇妙歷險》的手法,但阿什利指出,霍尼格用化名刊登的文章作者同樣在向帕爾默供稿[34]。《未來幻想》創刊號包含卡普蘭(M.M. Kaplan)、哈維·哈格德(J. Harvey Haggard)、邁爾斯·布勞爾(Miles J. Breuer)的作品,三人都是多年前的活躍作家,阿什利認為霍尼格所選部分小說源自帕爾默1938年接掌《驚奇故事》後退稿的作品[9]。
1950年《未來幻想》復刊時,科幻雜誌市場還不像30年代那樣人頭涌動,朗茲得以從名聲不顯或還在力爭打開局面的作家手中買到佳作。第一期刊有詹姆斯·布萊什(James Blish)、雷斯特·德爾·雷伊(Lester del Rey)和默里·倫斯特(Murray Leinster)的小說,在早期雜誌發文的其他寫手包括弗里茨·萊伯、朱迪思·梅里爾(Judith Merril)、亨利·比姆·派珀(H. Beam Piper)和里昂·斯普拉格·德·坎普(L. Sprague de Camp)。這段時間雜誌偶有名作,如德爾·雷伊的《有光了》(And There Was Light)、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若我忘記地球》(If I Forget Thee, Oh Earth),威廉·泰恩的《解放地球》(The Liberation of Earth)[35]。達蒙·奈特稱讚《解放地球》是泰恩最有趣的小說[36]。朗茲還選登許多50年代活躍女作家的文章,其中有好幾部卡羅爾·艾姆許威勒(Carol Emshwiller)的早期作品[27]。朗茲認識許多科幻名家,能靠交情邀稿,但20世紀50年代中期科幻雜誌市場迅速擴張令好作品供不應求[37]。他為吸引讀者竭力營造友好且頗具特色的雜誌氛圍,用讀者來信和互動欄目吸引科幻迷[27][37]。布萊什於1953年通過化名小威廉·阿瑟林(William Atheling, Jr.)指出,朗茲主編《未來幻想》的工作表現「好到出人意料」,特別是考慮到雜誌稿酬那麼低,付款又慢[38]。
1953和1954年的《科幻故事》實驗刊銷量不錯,但內容平淡無奇,刊有波爾·安德森、阿爾吉斯·布德里斯(Algis Budrys)和菲利普·狄克等名家的作品[21]。1955年雜誌更名《科幻故事》後出版商又重推《未來幻想》,質量更好的文章大多登上《科幻故事》,餘下的歸《未來幻想》[35]。《科幻故事》按月刊發行期間刊有連載小說,如德·坎普的《扎尼德之塔》(The Tower of Zanid),沃德·摩爾(Ward Moore)與羅伯特·布拉德福德(Robert Bradford)的《卡迪庫斯·懷特德》(Caduceus Wild)。阿什利還特別稱讚托馬斯·斯科蒂亞(Thomas N. Scortia)的短篇小說《天才位置》(Genius Loci)。[27]
50年代末《未來幻想》偶有廣受好評的作品,如狄克小說《火神之錘》(Vulcan's Hammer)的早期同名中篇版,克利福德·西馬克(Clifford D. Simak)的《無盡世界》(Worlds Without End),還有梅里爾的《打電話回家》(Homecalling)。《打電話回家》曾在60年代的《科學奇幻》(Science Fantasy)雜誌轉載,主編凱里爾·邦菲格利奧利(Kyril Bonfiglioli)稱讚文中對「完全陌生思維方式的想像」無與倫比。[39]朗茲竭盡所能提升非小說欄目的品質,50年代初新增書評專欄,50年代末雜誌刊登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大量科學文章,朗茲還親自撰寫科幻作品史評論文章[35]。1960年1月號《科幻故事》刊登R·A·拉夫爾提的處女作,雜誌不久停刊[27]。兩本雜誌的預算一直不高,停刊前進一步縮水,朗茲只能重新刊登過去用過的小說和插圖節約成本[25]。
書目詳細資訊
[編輯]《科幻》創刊後直到中斷發行的12期,還有前五期《未來幻想》均由霍尼格主編,此後都是朗茲接手。兩本刊物起初是紙漿雜誌,1953年的《科幻故事》實驗刊採用文摘雜誌規格,1955年下半年的第28期《未來幻想》也採用文摘格式。兩本雜誌初步定價15美分,《未來幻想》1943年7月號漲至20美分但隨即停刊,1950年復刊時又降回15美分。1950年11月號開始漲至20美分,1953年1月25美分,1954年6月35美分。《科幻故事》1953年復刊時定價35美分,此後沒有改價。[3][14]
1939年3月創刊的《科幻》共132頁,同年11月面世的《未來幻想》112頁。《科幻》1940年3月減至116頁,合併後的《未來與科幻》和《未來幻想》一樣是112頁。1950年《未來幻想》復刊時繼續採用紙漿雜誌規格,但縮水至96頁。兩本雜誌改為文摘規格後都是128頁,但《科幻故事》1956年1月到1957年5月共九期增至144頁。[3][14]
以下列出兩種雜誌的更名過程。《科幻》復刊後封面顯示的名稱大部分是《原版科幻故事》,但實際雜誌名一直是《科幻故事》:[21][3][注 3]
起 | 止 | 書名 | 期數 |
---|---|---|---|
1939年3月 | 1941年9月 | 《科幻》 | 12 |
1953年 | 1960年5月 | 《科幻故事》 | 38 |
起 | 止 | 書名 | 期數 |
---|---|---|---|
1939年11月 | 1941年8月 | 《未來幻想》 | 6 |
1941年10月 | 1942年8月 | 《未來與科幻》 | 6 |
1942年10月 | 1943年2月 | 《未來奇幻與科幻》 | 3 |
1943年4月 | 1943年7月 | 《科幻故事》 | 2 |
1950年5月 | 1951年11月 | 《未來與科幻故事》 | 10 |
1952年1月 | 1952年5月 | 《未來科幻故事》 | 3 |
1952年7月 | 1960年4月 | 《未來科幻》 | 35 |
兩本雜誌均由路易斯·西爾伯克萊特出版,其間兩次變更出版社,先是用麻省霍利奧克的藍絲帶雜誌出版。1940年3月,《未來幻想》和《科幻》均改為芝加哥的雙動雜誌(Double Action Magazines)發行。1941年3月的《科幻》和同年4月的《未來幻想》又開始換成麻省霍利奧克與春田市均有辦事處的哥倫比亞出版社(Columbia Publications)出版。[3][19]
1941年10月至1942年6月,《科幻》共推出六期加拿大版紙漿雜誌,定價25美分,原計劃發行月刊,但1941年12月、1942年4至5月均未發佈。前兩期由多倫多「上等雜誌」出版,剩下四期是多倫多「公爵夫人印刷品」發行。雜誌所列主編叫威廉·布朗-福布斯(William Brown-Forbes),但文章全部轉載美國原版。加拿大版帶有不同的插圖,如約翰·希爾克特(John Hilkert)和埃德溫·肖(Edwin Shaw)等人所繪封面。[41][42]
阿特拉斯出版社(Atlas Publications)在英國發行1939年10月和12月《科幻》雜誌的重印刪減版,共96頁,採用紙漿雜誌規格[3]。《未來幻想》首輪發行沒有推出英國重印版,復刊後索普與波特出版社(Thorpe & Porter)從1951年11月到1954年6月重印14期,上面只有編號,沒有日期,大致對應1951年3月至1954年3月的美國雜誌。11期均為96頁紙漿雜誌,定價一先令六便士。[19]1957年11月至1960年2月,斯特拉托出版社(Strato Publications)重印11期,同樣沒有日期,對應1957年夏到1959年8月(漏掉1958年2月)的美國雜誌,採用128頁文摘雜誌規格,定價兩先令。斯特拉托出版社還從1957年10月到1960年5月重印12期未標明日期的《科幻》,同樣是128頁文摘雜誌,定價兩先令,前11期對應1957年9月至1959年5月(沒有重印1958年1、3、9月)的美國雜誌但有刪減,最後一期直接在1960年5月的美國雜誌上加印英國定價。[3]
《未來科幻》和《科幻故事》都沒有單獨的選集,不過伊萬·霍華德(Ivan Howard)曾於20世紀60年代為西爾伯克萊特的貝爾蒙特圖書(Belmont Books)編著選集,所有內容都選自西爾伯克萊特的雜誌,其中包括:[3][19][43]
- Howard, Ivan (編). The Weird Ones. New York: Belmont Books. 1962.:包含《未來幻想》的三篇小說;
- Howard, Ivan (編). Escape to Earth. New York: Belmont Books. 1962.:包含《未來幻想》的三篇小說;
- Howard, Ivan (編). Rare Science Fiction. New York: Belmont Books. 1963.:包含《科幻》的四篇小說;
- Howard, Ivan (編). Novelets of Science Fiction. New York: Belmont Books. 1963.:包含《未來幻想》的四篇小說;
- Howard, Ivan (編). 6 and the Silent Scream. New York: Belmont Books. 1963.:包含《科幻》的三篇小說;
- Howard, Ivan (編). Masters of Science Fiction. New York: Belmont Books. 1964.:包含《科幻》的四篇小說;
- Howard, Ivan (編). Things. New York: Belmont Books. 1964.:包含《未來幻想》的三篇小說;
- Howard, Ivan (編). Now and Beyond. New York: Belmont Books. 1965.:包含《未來幻想》和《科幻》的各四篇小說。
此外,道格拉斯·林賽(Douglas Lindsay)1970年編輯、五月花書局(Mayflower Books)出版的《藍月》(Blue Moon)包含1942年8月《未來與科幻》的六篇小說,還有1942年冬《科幻季刊》的一篇小說[19]。
註釋
[編輯]腳註
[編輯]- ^ Edwards & Nicholls (1993), pp. 1066–1068.
- ^ 2.0 2.1 2.2 2.3 Ashley & Thompson (1985), p. 512.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Ashley & Thompson (1985), pp. 518–519.
- ^ Ashley (2000), p. 260.
- ^ 5.0 5.1 Davin (1999), p. 102.
- ^ 6.0 6.1 6.2 Davin (1999), pp. 111–112.
- ^ Davin (1999), p. 121.
- ^ 8.0 8.1 8.2 8.3 Ashley (2000), pp. 147–149.
- ^ 9.0 9.1 Ashley (1975), p. 44.
- ^ Knight (1977), p. 64.
- ^ 11.0 11.1 Ashley (1985a), p. 278.
- ^ 12.0 12.1 Davin (1999), pp. 122–123.
- ^ Davin (1999), p. 115.
- ^ 14.0 14.1 14.2 Ashley (1985a), p. 284.
- ^ 15.0 15.1 Davin (1999), p. 118.
- ^ Davin (1999), p. 119.
- ^ 17.0 17.1 17.2 17.3 17.4 Ashley (1985a), p. 280.
- ^ Ashley (1975), p. 55.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Ashley (1985a), p. 283.
- ^ de Camp (1953), p. 112.
- ^ 21.0 21.1 21.2 Ashley (2005), pp. 60–61.
- ^ Ashley & Thompson (1985), p. 514.
- ^ Ashley (1985a), p. 281.
- ^ Ashley & Thompson (1985), p. 515.
- ^ 25.0 25.1 Ashley & Thompson (1985), p. 517.
- ^ Ashley (1985a), p. 282.
- ^ 27.0 27.1 27.2 27.3 27.4 Ashley (2005), pp. 194–195.
- ^ Edwards, Parnell, & Nicholls (1993), p. 894.
- ^ Ashley & Thompson (1985), pp. 517–518.
- ^ Kyle (1977), p. 108.
- ^ Ashley (2000), p. 276.
- ^ 32.0 32.1 Ashley (2000), pp. 147–148.
- ^ del Rey (1979), p. 123.
- ^ Ashley (1976), p. 42.
- ^ 35.0 35.1 35.2 Ashley (1985a), pp. 281–282.
- ^ Knight (1974), p. 120.
- ^ 37.0 37.1 Ashley (1975), p. 51.
- ^ Atheling (1967), p. 47.
- ^ Boston & Broderick (2012), p. 296.
- ^ 40.0 40.1 雜誌目錄.
- ^ Ashley (1985b), pp. 519–520.
- ^ Moskowitz (1990), p. 89.
- ^ Rhoades (2008), p. 72.
來源
[編輯]- Ashley, Mike. The History of the Science Fiction Magazine: Vol. 2: 1936–1945. Chicago: Henry Regnery Company. 1976 [First edition 1975]. ISBN 0-8092-8002-7.
- Ashley, Mike. Future Fiction. Tymn, Marshall B.; Ashley, Mike (編).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nd Weird Fiction Magazines.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85a: 277–284. ISBN 0-313-21221-X.
- Ashley, Mike. Science Fiction (Canadian). Tymn, Marshall B.; Ashley, Mike (編).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nd Weird Fiction Magazines.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85b: 519–520. ISBN 0-313-21221-X.
- Ashley, Mike. The Time Machines: The Story of the Science-Fiction Pulp Magazines from the beginning to 1950.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85323-865-0.
- Ashley, Mike. Transformations: The Story of the Science-Fiction Magazines from 1950 to 1970.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21-03-11]. ISBN 0-85323-779-4.
- Ashley, Mike; Thompson, Raymond H. Science Fiction. Tymn, Marshall B.; Ashley, Mike (編).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nd Weird Fiction Magazines.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85: 511–519. ISBN 0-313-21221-X.
- Atheling, Jr., William. The Issue at Hand. Chicago: Advent: Publishers. 1967 [First edition 1964].
- Boston, John; Broderick, Damien. Strange Highways. Wildside Press. 2012. ISSN 0891-9623.
- Davin, Eric Leif. Pioneers of Wonder: Conversations with the Founders of Science Fiction. Amherst NY: Prometheus Books. 1999 [2021-03-11]. ISBN 1-57392-702-3.
- de Camp, L. Sprague. Science-Fiction Handbook: The Writing of Imaginative Fiction. New York: Hermitage House. 1953.
- del Rey, Lester. The World of Science Fiction: 1926–1976: The History of a Subculture. New York: Del Rey Books. 1979 [2021-03-11]. ISBN 0-345-25452-X.
- Edwards, Malcolm; Nicholls, Peter. SF magazines. Clute, John; Nicholls, Peter (編).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3 [2021-03-11]. ISBN 0-312-09618-6.
- Edwards, Malcolm; Parnell, Frank; Nicholls, Peter. The Original Science Fiction Stories. Clute, John; Nicholls, Peter (編).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3 [2021-03-11]. ISBN 0-312-09618-6.
- Knight, Damon. In Search of Wonder: Essays on Modern Science Fiction 2nd (1967). Chicago: Advent: Publishers. 1974 [First edition 1956] [2021-03-11]. ISBN 0-911682-15-5.
- Knight, Damon. The Futurians. New York: John Day. 1977.
- Kyle, David. A Pictorial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London: Hamlyn Publishing Group. 1977 [First edition 1976]. ISBN 0-600-38193-5.
- Moskowitz, Sam. Canada's Pioneer Science-Fantasy Magazine (La première revue canadienne de science fantaisie).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1990-03, 17 (1): 84–92. JSTOR 4239976.
- Rhoades, Shirrel. A Complete History of American Comic Books. New York: Peter Lang. 2008.
- Future/Future Combined with Science Fiction – Issue Grid. Al von Ruff. [202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