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樹 (電影)
生命樹 The Tree of Life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泰倫斯·馬力克 |
監製 | Dede Gardner Sarah Green Grant Hill Brad Pitt Bill Pohlad |
編劇 | Terrence Malick |
主演 | 畢·彼特 辛·潘 謝茜嘉·謝西婷 |
配樂 | 亞歷山大·達士勒 |
攝影 | 艾曼紐爾·盧貝茲基 |
剪接 | Hank Corwin Jay Rabinowitz Daniel Rezende Billy Weber Mark Yoshikawa |
製片商 | 畢·彼特 River Road Entertainment |
片長 | 138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2011年5月16日(康城影展) 2011年5月27日(美國) 2011年7月7日(香港) |
發行商 | 福斯探照燈影業 (美國) 歐羅巴影業 (法國) |
預算 | $3200萬美元[1] |
票房 | $5430萬美元[1]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生命之樹 |
香港 | 生命樹 |
臺灣 | 永生樹 |
《生命樹》(英語:The Tree of Life,中國大陸譯《生命之樹》,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譯《永生樹》)是泰倫斯·馬利克自編自導的2011年美國劇情片,畢·彼特、辛·潘、謝茜嘉·謝西婷主演,彼特是本片監製。潘扮演中年建築師傑克回首童年往事,以此探究生命的起源和意義。他質疑自身信仰,想要找到存在的目標,同時嘗試理解和接受霸道的父親(彼特飾),與母親的關係一直不溫不火。亞歷山大·達士勒為本片作曲,艾曼紐爾·盧貝茲基任攝影指導。[2][3][4]
電影攝製預算約3200萬美元[5],2011年5月16日在第64屆康城影展首映[6],影評人評論兩極分化[7][8]。《生命樹》2011年5月27日開始院線發行,全球票房5840萬美元[3][5]。評論匯總網站爛番茄共收集本片289篇評論,認可度達八成四[3]。影評入圍上百獎項,勝出六十餘項,涉及領域全面開花,導演、編劇、攝影、剪接、視覺效果、配樂、彼特與雀絲坦的表演均有斬獲。
2023年,爛番茄滿25週年特別專題中,本片在該站名列「影評家選出過去25年的最佳電影」排行榜第22名[9]。
故事
[編輯]一道神秘的光在閃爍,又像黑暗中的一團搖曳着的火焰。
歐布萊恩太太(謝茜嘉·謝西婷飾)內心有些許彷徨,人生究竟是該選擇恩典之路,還是遵循本性之途。故事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她收到了一封電報,通知她19歲的從軍幼子突然死去。 隨後,歐布萊恩先生(畢·彼特飾)也通過電話得知這一消息。整個家庭也陷入了一片混亂,歐布萊恩先生對未能實現幼子彈鋼琴的願望而感到萬分遺憾。鏡頭隨後切換到現在,長子傑克·歐布萊恩(辛·潘飾)已成為一名建築師。當他看到高凶浩劫前的一棵樹時,他開始回想起自己在20世紀50年代的童年生活。
宇宙正在進化,銀河系擴張,行星逐漸成型。這時傳來一個聲音,詢問各種存在主義的問題。早期的地球上,火山爆發,微生物開始形成。一隻蛇頸龍身上有一個大傷口,痛苦地凝視着大海。在森林中,一隻年輕的鴨嘴恐龍警惕地瞭望四周。後來,這隻鴨嘴恐龍受傷倒在河邊淺灘。不久,一隻似鳥龍出現,看着受傷倒地的鴨嘴恐龍,隨後一腳踩踏鴨嘴恐龍的脖子,準備殺死獵物,但鴨嘴恐龍有所掙扎,似鳥龍猶豫之間放棄了鴨嘴恐龍而離去。鏡頭切換到太空,一顆小行星猛烈地撞擊地球,造成巨大的衝擊波。
歐布萊恩夫婦就定居在德克薩斯州韋科鎮。這對年輕夫婦正欣喜地接受長子傑克的誕生。不久,他們又有了兩個兒子。在長子傑克成長過程中,他面臨着人生道路關於恩典(Grace)和本性(Nature)的抉擇,這正是他的父母所各自所代表的衝突。歐布賴恩太太是恩典的代表,溫柔、呵護,又不失權威,向孩子們展現外面的世界充滿神奇。 歐布萊恩先生則是本性的代表,嚴厲、專制,時常因為對孩子的教育和愛之間的內心衝突而性情大怒,他告誡孩子們外面的世界充滿腐敗和剝削。他感嘆,寧願成為一名工程師而放棄他成為音樂家的熱情,而當下他更希望通過各種發明申請專利來追求致富之夢。
某年夏天,歐布萊恩先生為兜售其各項發明而環球旅行。在他離家的這段時間,孩子們和歐布萊恩太太感受到無拘無束的自由天地,而傑克則體驗着叛逆的快感。受他同齡夥伴的蠱惑,傑克內心的破壞慾望開始作亂,他甚至溜進鄰居的家,竊取女主人的內衣。傑克試圖藏匿這件內衣,最後他將內衣擲入河中,看着這件內衣漸漸沉入水中漂走。歐布萊恩先生隨後失落地回到家中,他的發明一件也沒有賣出去。此後不久,他的工廠關閉,他要麼選擇保留公司搬遷異地,要麼選擇破產。 歐布萊恩先生同意轉讓工廠,舉家遷走。 歐布萊恩先生感嘆自己的人生之路,並懷疑自己是否是個好人。他妥協了,請求傑克寬恕以前的粗暴行徑。
未來50億年後,太陽變成紅巨星,炙烤着大地,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被摧毀。地球變成一個荒涼、冰冷而死氣沉沉的行星,依舊孤獨地圍繞太陽旋轉。太陽隨即轉變成一個微弱的白矮星。鏡頭又切回到現在,傑克乘坐電梯離開辦公室,似乎行走在一片荒岩上。他四處探尋,眼前的岩石上豎立一個木製門框。他穿越這道門,又來到一片沙洲上。傑克與他的家人、鄰居、朋友在記憶中重逢了。他的父親高興地擁抱他,還有他死去的弟弟也復活了。他的母親也喜出望外,她感謝傑克,親吻他的手臂,一家人又團聚了。傑克的幻想隨後結束了,他微笑着離開辦公大樓。
而那道神秘的光線繼續在黑暗中閃爍。
角色
[編輯]- 畢·彼特 - 歐布萊恩先生(Mr. O'Brien)
- 辛·潘 - 傑克(Jack)
- 謝茜嘉·謝西婷 - 歐布萊恩夫人(Mrs. O'Brien)
- 杭特·麥克拉肯 - 少年傑克(Young Jack)
- 拉拉米·艾普勒 - R.L.
- 泰伊·謝里丹 - 史蒂夫(Steve)
- 凱莉·梅契特 - 傑克的前女友(Jack's Ex)
- 喬安娜·高茵 - 傑克的妻子(Jack's Wife)
- 金柏莉·惠倫 - 皇室別戀(Mrs. Brown)
- 傑克森·赫斯特 - 羅伊叔叔(Uncle Roy)
- 費歐娜·蕭 - 奶奶(Grandmother)
- 克莉絲塔兒·曼特康 - 愛麗莎(Elisa)
- 塔瑪拉·喬萊因 - 史東夫人(Mrs. Stone)
- 達斯汀·艾倫 - 喬治·華爾許(George Walsh)
獎項
[編輯]影片獲康城影展金棕櫚獎,是米高·摩亞2004年的紀錄片《華氏911》過後首部獲得該獎的美國電影[10]。《生命樹》獲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導演、攝影三項提名但均未勝出[11],另獲第16屆衛星獎最佳女配角(查斯坦)、原創劇本、攝影、音效四項提名,拿下女配角和攝影獎。本片獲非裔美國人影評人協會[12]、芝加哥影評人協會[13]、在線影評人協會[14]、三藩市影評人協會[15]、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授予本片最佳影片獎[16]。美國電影學會、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IndieWire影評人獎、國際在線影評人協會、《鄉村之聲》電影民調都把本片選中入年十大佳片。
參考
[編輯]- ^ 1.0 1.1 The Tree of Life. The Numbers. [2011-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5).
- ^ Scott, A. O. Heaven, Texas and the Cosmic Whodunit.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5-26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2).
- ^ 3.0 3.1 3.2 The Tree of Life. Rotten Tomatoes.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6).
- ^ Nathan, Ian. The Tree Of Life Review. Empire. 2011-06-27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1).
- ^ 5.0 5.1 The Tree of Life (2011).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 ^ Lim, Dennis. Pursuing Imperfection in Malick’s Eden.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5-16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Higgins, Charlotte. Cannes 2011: Terrence Malick's The Tree of Life is talk of the town. The Guardian. 2011-05-16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6).
- ^ Kilday, Gregg. Brad Pitt's 'Tree of Life' Sets Off Mixed Frenzy of Boos, Applause (Cannes 2011).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1-05-16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2).
- ^ CRITICS PICK THE BEST MOVIES OF THE LAST 25 YEARS.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0).
- ^ McClintock, Pamela. 'Tree of Life' Gets Box-Office Boost from Palme d'Or.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1-05-29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1).
- ^ The 84th Academy Awards (2012)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2-02-26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Kaufman, Amy. African American critics name 'The Tree of Life' best film of 2011. Los Angeles Times. 2011-12-12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 ^ Knegt, Peter. 'The Tree of Life' Leads Chicago Critics Awards. IndieWire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2011-12-19 [2021-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 ^ Knegt, Peter. ‘The Tree of Life’ Leads 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IndieWire. 2012-01-03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 2011 San Francisc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San Francisco Film Critics Circle. 2011-12-11 [2019-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3).
- ^ ‘The Tree of Life’ named best picture of 2011. Toront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1-12-14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