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撒丁王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撒丁王國
Regnum Sardiniae拉丁語[1]
Regne de Sardenya加泰羅尼亞語
Reino de Cerdeña西班牙語
Rennu de Sardigna撒丁語
Regno di Sardegna意大利語
Regnu di Sardegna科西嘉語
1720年—1861年
撒丁國旗 (1816–1848)[2][3]
國旗
(1816–1848)[2][3]
撒丁國徽
國徽
格言:FERT
1815年的撒丁王國
1815年的撒丁王國
首都卡利亞里(法律上)
都靈(實際上)
常用語言意大利語法語皮埃蒙特語奧克語
宗教
羅馬天主教
政府君主制
國王 
• 1720年-1730年
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二世
• 1849年-1861年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
立法機構議會
參議院
眾議院
歷史 
• 建立
1720年8月24日
1803年—1815年
1815年6月9日
• 頒佈憲法
1848年3月4日
1859年11月10日
1861年3月17日
面積
1838年70,000平方公里
人口
• 1838年
4650368
貨幣撒丁斯庫多
(通行於撒丁島,1720年-1816年)
皮埃蒙特斯庫多
(通行於撒丁王國在歐陸的領土,1720年-1816年)
撒丁里拉
(1816年-1861年)
前身
繼承
薩伏依王朝
撒丁
皮埃蒙特
中意大利聯合省
薩瓦省
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
上薩瓦省

撒丁王國[4]意大利語Regno di Sardegna)是意大利歷史上的一個王國,後來成為意大利統一運動的主導國。撒丁在1861年統一意大利半島,成立意大利王國

早期歷史

[編輯]

在撒丁王國建立以前,撒丁島上傳統的獨立部落不是受熱那亞就是受到比薩的影響。 1297年,教宗博義八世在調停安茹王朝阿拉貢王朝的爭端時建立了一個「撒丁和科西嘉領地」,而這個領地的領主正是教宗本人。教宗對阿拉貢國王海梅二世提出了一個建議:假如海梅同意接受這個領地而放棄爭奪西西里島的話,教宗將支持他征服當時附屬於比薩的一些撒丁島部落。

1323年,海梅開始了他征服撒丁島的戰爭,經過一年多的戰火他終於佔領了附屬比薩的卡利亞里加呂那薩薩里。他將他的這個新領地稱為「撒丁和科西嘉王國」。 1353年阿拉貢再次對撒丁島用兵,試圖征服剩下的獨立部落,但是一直到1410年才完全征服全島。

1409年,阿拉貢國王馬丁一世終於完全征服撒丁島,但他卻沒有繼承人,他在卡利亞里因瘧疾逝世後,撒丁島的王位隨同阿拉貢的王位由西班牙國王繼承,而鄰近的另一個島嶼,始終處於無主狀態的科西嘉則排除在這個王國之外。

雖然後來撒丁和科西嘉王國受阿拉貢國王的統治,但是從形式上它仍保持獨立王國狀態,而沒有併入阿拉貢,而是由阿拉貢國王委任的副王來治理。為了削弱島上部落的反抗勢力,阿拉貢國王佩德羅四世答應保障這個獨立王國的立法自主權,所以這個王國擁有當時歐洲最好的立法體制。

1720年薩伏依王室讓出其西西里王國的統治權,作為交換,薩伏依王室將成為撒丁王國的國王。但是實際上薩伏依王朝18世紀和19世紀的主要領地卻依然是薩伏依,而首都是都靈

1743年皮埃蒙特併入撒丁王國。

1796年拿破崙佔領了意大利北部的皮埃蒙特,其國王卡洛·伊曼紐四世逃亡避難的地方就是撒丁島。

恢復和意大利統一

[編輯]

1814年撒丁王國恢復並且擴大,改為一個公國的原熱那亞共和國併入撒丁王國,這個王國是法國奧地利之間的一個緩衝區。19世紀時又稱撒丁-皮埃蒙特王國

作為對拿破崙的反應當時的國王都是非常保守的:維克多·伊曼紐一世卡洛·腓力切。卡洛·腓力切親自率兵幫助保守的斐迪南七世奪取西班牙王位。1831年比較開明的卡洛·阿爾貝托登基,從1830年開始撒丁王國開始工業化。1848年在自由派的壓力下卡洛·阿爾貝托設立了一部憲法並對奧地利開戰。雖然一開始撒丁軍隊獲勝但是後來戰局轉換撒丁敗北。

如同意大利其他地區,撒丁王國的政治也不穩定,政府更變經常。卡洛·阿爾貝托再次與奧地利作戰大敗後宣佈退位,他的兒子維托里奧·艾曼努爾二世登基。1850年一個比較開明的政府組閣,撒丁王國成為意大利統一的核心。

1855年撒丁王國與鄂圖曼帝國大英帝國和法國聯盟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對抗俄羅斯帝國。1859年法國與撒丁王國聯盟對抗奧地利,但是拿破崙三世違約佔領了倫巴第。1860年撒丁王國以薩伏依尼斯與法國交換倫巴第。

1860年3月5日帕爾馬公國托斯卡納大公國摩德納羅馬涅公投決定加入撒丁王國。同年朱斯卑·加里波第開始以撒丁王國的名義征服意大利南部。他很快就佔領了兩西西里王國。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王國宣佈成立。撒丁,尤其是皮埃蒙特成為意大利最重要和最富饒的地區。1946年意大利宣佈成為共和國為止。

註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The Kingdom was initially called Regnum Sardiniae et Corsicae, in that it was originally meant to also include the neighbouring island of Corsica, until its status as a Genoese land was eventually acknowledged by Ferdinand II of Aragon, who dropped the last original bit mentioning Corsica in 1479 (Francesco Cesare, Casula. Italia, il grande inganno 1861–2011. Carlodelfino Editore. pp. 32, 49). However, every king of Sardinia continued to retain the nominal title of Rex Corsicae ("King of Corsica").
  2. ^ Bandiere degli Stati preunitari italiani: Sardegna.. [2022-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31). 
  3. ^ Flags of the World: Kingdom of Sardinia – Part 2 (Italy).. [2022-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5). 
  4. ^ 撒丁王國[M/OL]//陳至立. 辭海. 7版.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20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0)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