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拔·馬古沙
夏拔·馬古沙 | |
---|---|
出生 | 1898年7月19日 柏林 |
逝世 | 1979年7月29日 (81歲) 施塔恩貝格 |
墓地 | 多榮帖恩小鎮墓園 |
母校 | |
職業 | 哲學家、社會學家、政治理論家、大學教師、政治學家 |
僱主 | |
政黨 | 德國社會民主黨、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 |
兒女 | Peter Marcuse |
簽名 |
系列條目 |
法蘭克福學派 |
---|
夏拔·馬古沙(德語:Herbert Marcuse;1898年7月19日—1979年7月29日),德國裔美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政治理論家,法蘭克褔學派社會批判方向的一員。他主要研究資本主義和科學技術對人的異化。在20世紀60年代和20世紀70年代的他作為新左翼和西德、法國和美國的學生運動的傑出理論家而聞名,一些人更將其稱為「新左翼之父」[1]。
生平
[編輯]1898年7月19日,馬古沙生於柏林一個猶太人家庭[2]。1916年應徵入伍,但並未到前線。1919年曾參加柏林一月革命。1922年通過研究德國「藝術家小說」拿到了弗萊堡大學的博士學位,隨後回到柏林,從事出版行業。1928年他重回弗萊堡,和海德格爾一起在埃德蒙德·胡塞爾指導下做研究。1933年納粹政府不允許他完成論文,他加入了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同麥克斯·霍克海默合作。同年他寫了自己第一部綜述性的專著,討論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古沙從此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3]。
1933年馬古沙離開德國,先前往瑞士,隨後前往美國。1940年獲得美國國籍。雖然他有生之年再沒回到德國定居,但他仍和法蘭克福學派的研究者保持着緊密的聯繫。二戰中,他先在美國戰爭信息辦公室工作,負責反納粹的宣傳。1943年到戰略情報局(中央情報局的前身)工作。二戰結束後他被美國國務院任命為中歐部門負責人,直到1951年退休。
1952年他開始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和布蘭代斯大學教授政治理論。1965-70年擔任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在此期間寫下了他最著名的一本書單向度的人。
1979年夏天,在德國演講的旅途中因為中風去世,2003年他的骨灰由德國柏林移至美國重新下葬。
哲學思想
[編輯]馬古沙的哲學思想深受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和弗洛依德的影響,同時也受馬克思早期著作(特別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異化論)的很大影響。早年試圖對馬克思主義作一種黑格爾主義的解釋,並以此猛烈抨擊實證主義傾向。從50年代開始,主要從事對當代資本主義的分析和揭露,主張把弗洛依德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
他認為現代工業社會技術進步給人提供的自由條件越多,給人的種種強制也就越多,這種社會造就了只有物質生活,沒有精神生活,沒有創造性的麻木不仁的單向度的人。他試圖在弗洛依德文明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一種理性的文明和非理性的愛欲協調一致的新的烏托邦,實現「非壓抑升華」。
馬古沙的美學思想是其社會批判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單向度的人》中,他指責藝術的大眾化和商業化使之成為壓抑性社會的工具,從而導致人和文化的單向度。在《審美之維》中則認為,藝術(主要指先鋒派)自動地對抗現存社會關係並加以否定和超越;傾覆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及普遍經驗,促成完整人的再生。在《反革命與反叛》裏,他強調藝術既是一種美學形式又是一種歷史結構,是充滿詩情畫意的美的世界與滲透價值意義的現實世界的統一。他認為藝術具有對現實的肯定性和保守性以及對現實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的兩重性,藝術的肯定性力量同時也是否定這一肯定性的力量。馬古沙認為藝術和革命可統一於改造世界和人性解放的活動中,它用新的美學形式來表現人性,以喚來一個解放的世界。美學是擺脫壓抑社會的唯一學科,是單向度社會中雙向度的批判形式。
總體性社會主義
[編輯]馬古沙在1972年發表的《反革命和造反》一書中提出「總體性社會主義」的概念。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本質上是罪惡的,言論集會自由等「民主」制度是統治階級的手腕,決不是真正的個人自由、個性解放;當代西方工人階級已經被資本主義社會「融合」,科學技術成為剩餘價值的主要來源;社會主義生產必須增加生產和服務的數量,以便廢除一切貧困;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必須為改變人的生存性質,為滿足人在物質、文化、渴望和美感方面的需要,使人獲得徹底解放;社會主義的新型模式是高度民主和人道主義;社會主義是一個道德的社會,充滿了美的和諧。他還認為,資本主義是極權統治,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個領域實行「總體性專政」,因此必須用「總體性革命」推翻它;但這一革命不是暴力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而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內部,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同時並進,對資本主義社會實行全面的、結構性的改革,以實現「總體性社會主義」;實現這一革命的主體力量,不是傳統的產業無產階級,而是「新工人階級」,即知識分子,尤其是技術知識分子[4][5]。
主要著作
[編輯]- 黑格爾本體論與歷史性理論的基礎(Hegel's Ontology and Theory of Historicity)(1932)
- A Study on Authority (1936)
- 理性和革命:黑格爾和社會理論的興起 (Reason and Revolution: Hegel and the Rise of Social Theory) (1941)
- 愛欲與文明:對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學探討 (Eros and Civilization: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 (1955)
- 蘇聯的馬克思主義 : 一種批判的分析 (Soviet Marxism: A Critical Analysis) (1958)
- 《單向度的人》 (又譯《單維人》、《一維的人》)(One-Dimensional Man) (1964)
- A Critique of Pure Tolerance (1965) (與 羅伯特·保羅·沃爾夫 and 巴靈頓·摩爾 合著)
- Negations: Essays in Critical Theory (1968)
- 論解放 (An Essay on Liberation) (1969)
- 反革命和造反(1972)
- 審美之維(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a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1978)
參考文獻
[編輯]- ^ Rothman, Stanley.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e Rise of Cultural Elites and the Decline of America's Civic Culture. Routledge. 2017: 177 [2017-10-31]. ISBN 9781351295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 ^ Herbert Marcus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9-04-10 [2018-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1).
According to Marcuse, his childhood was that of a typical German upper-middle class youth whose Jewish family was well integrated into German society
- ^ Douglas Kellner. Herbert Marcus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1).
- ^ 新编世界社会主义词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6年12月. ISBN 9787532603800.
- ^ 论马尔库塞的总体性批判社会理论. [2024-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1-27).
延伸閱讀
[編輯]- 馬古沙
- John Abromeit and W. Mark Cobb, eds. (2004), Herbert Marcuse: A Critical Reader,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 Andrew Feenberg and William Leiss (2007), The Essential Marcuse: Selected Writings of Philosopher and Social Critic Herbert Marcuse, Boston: Beacon Press.
- Technology, War and Fascism. Collected papers of Herbert Marcuse, volume 1. (London: Routledge 1998)
- 評論和分析
- C. Fred Alford (1985), Science and Revenge of Nature: Marcuse and Habermas, Gainesville: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 Harold Bleich (1977), The Philosophy of Herbert Marcuse,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 Paul Breines (1970), Critical Interruptions: New Left Perspectives on Herbert Marcuse,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 Douglas Kellner (1984),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Crisis of Marxism. London: Macmillan. ISBN 978-0-520-05295-6.
- Paul Mattick (1972), Critique of Marcuse: One-dimensional man in class society Merlin Press
- Alain Martineau (1986). Herbert Marcuse's Utopia, Harvest House, Montreal.
- Alasdair MacIntyre (1970), Herbert Marcuse. An exposition and a polemic, Viking, New York
- Eliseo Vivas (1971), Contra Marcuse, Arlington House, New Rochelle. ISBN 0-87000-112-4
- Andrew T. Lamas, Todd Wolfson, and Peter N. Funke, editors (2017), The Great Refusal: Herbert Marcuse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Movemen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17.
- Raffaele Laudani, editor (2013), Secret Reports on Nazi Germany. The Frankfurt School Contribution to the War Effort by Franz Neumann, Herbert Marcuse & Otto Kirchheim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Kurt H. Wolff and Barrington Moore, Jr., editors (1967), The Critical Spirit. Essays in honor of Herbert Marcuse. Beacon Press, Boston.
- J. Michael Tilley (2011). "Herbert Marcuse: Social Critique, Haecker and Kierkegaardian Individualism" in Kierkegaard's Influence on Social-Political Thought edited by Jon Stew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