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連載小說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連載小說是小說寫作和出版的一種形式。具體指的是一篇小說(通常是篇幅較長的敘事體小說)分為多個部分(其中有章、節、回、集等)並接連在報紙雜誌期刊網站上發表。圖書館資訊科學中,則更廣泛地定義連載小說為任何「將不同的部分定期或不定期地以相同名字在任何媒體上發表的尚未結尾的故事性素材」。

歷史

[編輯]

按照較為廣泛的定義,連載小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阿拉伯文學中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是由一系列的連續小說組成的。該小說的總體架構是雪赫拉莎德每夜為撒桑王國的國王山努亞講故事,讓國王想聽下去而不殺她。每夜的故事都是獨立的,但在每個故事的末尾,雪赫拉莎德總為下一個故事埋下伏筆,使得國王想在下一個夜晚繼續聽下去。其中很多故事是分不止一個夜晚講完的,比如《三個蘋果》講了5個晚上,《辛巴達的故事》講了30個晚上,而《阿拉丁神燈》則講了78個晚上。

而真正意義上的連載小說則出現在17世紀的歐洲。隨着活字印刷的普及,以及出版業的興盛,閱讀休閒小說和浪漫小說的風氣開始在貴族之間流行。最早的連載小說有法國作家於爾菲(Honoré d'Urfé)的長篇小說《阿斯特蕾》。全書分為5個部分,先後在1607年、1610年、1617年、1627年和1628年出版。稍後馬德萊娜·德·斯居代里夫人的《阿塔梅納,或居魯士大帝》長達10卷,超過15000頁。

英語文學中,連載小說的出現不晚於十七世紀七十年代,而到1750年時,英語的連載小說已經有幾百部,而單本的發行量有時可達兩千本以上[1]。這些連載小說有原創的,也有的是多載已經發表過的小說。連載小說是分批出版的,因此可以減輕出版人和讀者的經濟壓力。讀者購買每一章的花費要小於購買全本小說的費用,而出版人從已出版的章節獲得的收入,也可以用作支援出版以後章節的費用。這些小說也被稱為「編號小說」或「雜誌小說」[2]

十九世紀

[編輯]

英國,小說在維多利亞時代開始大量湧現,成為了當時英語文學的主流。而隨着當時出版業、報業的發達,這些小說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以每周一載或每月一載的方式出版的。英國雜誌在十八世紀下半葉開始興盛,其中大眾雜誌在1790年已有30餘種。最出名的有《鄉鎮雜誌》(1769-1796年)和《女士雜誌》(1770-1837年)。這些雜誌的內容大多是靠着言情類的連載小說來賺取銷量,最多時一份雜誌的月訂閱量可以達到10000份。

而這其中最為成功的要數查爾斯·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傳》。《匹克威克外傳》講述的是老紳士匹克威克與他的俱樂部中的另外三位成員走出倫敦,在英格蘭鄉鎮間漫遊的所見所聞。由於小說以遊記為主線,每一章節基本都敘述匹克威克在一地所見或遇到的某一事件,因此內容十分適合分期連載出版。《匹克威克外傳》的成功將連載出版的風潮帶向了一個新的高峰。維多利亞時代的許多優秀的作家都以連載的方式發表他們的小說。這一時期的小說的取材和風格也更貼近中產階級的趣味,以反映社會現實和平民生活為主。

美國的雜誌初時以刊登英國作家的連載小說為主,但很快也積累出本土的作家群體。《哈潑斯雜誌》、《大西洋月刊》等注重本土創作的雜誌開始出現。為雜誌寫作連載可以使作家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而雜誌社也能因此保持穩定的銷量。十九世紀後期最優秀的作家都是先將作品在雜誌上連載發表,寫完後再單獨發行。如《斯克里布納月刊》在1878年所記載的,「只有二流乃至於三流的小說家,才會因為找不到連載的雜誌而選擇直接出版完本的小說,最好的小說家總是首先在雜誌里展露才華。」[3]十九世紀後期最好的小說家如斯托夫人亨利·詹姆斯吉卜林赫爾曼·梅爾維爾等都是連載小說作家。對於作家來說,在雜誌上連載小說可以擁有更廣泛的讀者群,從而使他們正式出版的作品也更為暢銷。

美國十九世紀的連載小說中,最著名的有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自1851年6月5日起在當時的一本廢奴主義雜誌《民族時代》上發表,連載了四十周。

連載的發表形式也對小說本身的內容產生了影響。作家為了顧及連載發表的時間和數量,常常將故事的起承轉合與回目的分隔相聯絡,甚至發展出了連載體的體裁。喬治·杜·莫里耶的一篇小說就沒有章節,而是以分成等長的十回,讓雜誌可以每期刊登一回[4]

在歐洲,連載小說同樣盛行。法國的福樓拜所著之《包法利夫人》就是從1856年起在《巴黎月刊》連載。在俄國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也是從1875年1月開始連載於《俄羅斯通訊》。1879年起《俄羅斯通訊》還連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

中國的連載小說始於十九世紀晚期。一方面鴉片戰爭清朝被迫開放通商口岸,歐美的傳教士、商人進入中國,另一方面洋務運動激起了學習西方的潮流,在此影響下,中國開始出現了最早期的報紙和雜誌。與歐美一樣,機器印刷工業的發達和大眾傳媒的出現,導致了十九世紀末期中國報刊業的快速繁榮。其中對連載小說的出現影響最大的是文學雜誌與報紙中的文藝副刊。1892年韓子云為了發表自己的小說《海上花列傳》,創立《海上奇書》文學期刊,分期連載,是最早的連載小說的雜誌[5]。而同時的《申報》也已經在文學副刊中刊登詩詞文章。

二十世紀

[編輯]

進入20世紀後,由於廣播和電視媒體的蓬勃發展,歐美的報紙雜誌逐漸由供人休閒消遣的媒介,轉變為報道時事和評論的平台。同時,隨着新的文學思潮的誕生,作家們也開始尋求擺脫連載對於小說自身內容和形式的拘束。相應的,以連載形式發表小說的熱潮也逐漸降低。然而,依然有許多著名的小說是由連載發表的,比如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等等。

20世紀初期的中國則仍處在連載小說的熱潮中。作家文學家以辦報辦雜誌的方式來宣傳自己的文學、藝術或政治思想。如19世紀的歐美一樣,新生的報紙雜誌使得小說能夠快速擁有大量而廣泛的讀者群。所謂的晚清四大譴責小說就都是以連載形式發表的。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連載於《繁華報》、劉鶚的《老殘遊記》連載於《繡像小說》、曾樸的《孽海花》連載於《小說林》、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則連載於《小說叢報》[5]。中國的連載小說與明清章回小說形式暗合,因此繼承了章回小說中的各種題材:言情、諷喻、偵探、武俠,又融合了西方文學的特色。其中最為流行的要數「鴛鴦蝴蝶派」和黑幕小說。「鴛派」代表作品有張恨水的《啼笑姻緣》,徐枕亞的《玉梨魂》,吳雙熱的《孽冤鏡》,李定夷的《玉怨》等,而黑幕小說則以《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為代表[5]

五四」運動後,左翼作家的連載小說則注重於探討現實社會的問題,並產生了報告文學的連載小說,如瞿秋白的《俄鄉記程》、冰心的《寄小讀者》、范長江的《中國的西北角[6]

1950年代,香港爆發了武俠小說的熱潮。被譽為文壇三劍客的梁羽生金庸百劍堂主在報紙上連載的新派武俠小說在香港引起巨大轟動。而之後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連載更是長盛不衰。而六十年代除了武俠小說外,台灣瓊瑤的連載言情小說亦是風靡華人社會[6]。 1980年代後,隨着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大陸的報紙與雜誌逐漸重拾連載小說的方式。其中以報告文學、自傳與現實小說為主。

互聯網時代與連載小說

[編輯]

互聯網普及之後,基於網絡的連載小說開始興起。連載小說由於適應互聯網的快速傳播特性與現代的快餐文化而成為網絡文學的基本模式。成功的網絡連載小說包括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後被改編為電影和遊戲)、黃易的《尋秦記》(後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蕭鼎的《誅仙》(被多次改編為大型網絡遊戲)等等。

參見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Law, Graham. Serializing Fiction in the Victorian Press. New York & Hampshire, UK: Palgrave. 2000: 3 [October 23, 2011]. ISBN 0312235747. 
  2. ^ Law, Graham. Serializing Fiction in the Victorian Press. New York & Hampshire, UK: Palgrave. 2000: 4 [October 23, 2011]. ISBN 0312235747. 
  3. ^ Lund, Michael. AMERICAS CONTINUING STORY An Introduction to Serial Fiction, 1850-1900.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3: 51 [2011-11-25]. ISBN 0814324010. 
  4. ^ Lund, Michael. AMERICAS CONTINUING STORY An Introduction to Serial Fiction, 1850-1900.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 [2011-11-25]. ISBN 0814324010. 
  5. ^ 5.0 5.1 5.2 顏琳 於可訓. 报刊的出现与连载小说的兴起.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3,. 2001年01期. 
  6. ^ 6.0 6.1 无连载不报纸 重回那些影响一代人的连载事儿. 《 錢江晚報》. [2011-11-25].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