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電痙攣療法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電痙攣療法
1960年代西門子製電痙攣儀器
ICD-10-PCS英語ICD-10 Procedure Coding SystemGZB
ICD-9-CM94.27
MeSHD004565
OPS-301英語OPS-3018-630

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又稱電休克療法(electroshock therapy,EST),簡稱電療,指經由電擊腦部來誘發痙攣,以治療精神疾患的療法。當所有心理和藥物療法都無效時,精神科用來治療嚴重重性憂鬱障礙躁鬱症精神分裂症。過程通常是從外部向患者頭部施加70至120伏特的電壓,導致約800毫安直流電流在電極之間通過,持續時間為100毫秒至6秒,從太陽穴到太陽穴(雙側ECT)或從頭部前部到後部的一側(單側 ECT)。只有約 1% 的電流穿過顱骨進入大腦,因為顱骨阻抗比皮膚阻抗高約 100 倍。[1]

它起源於1930年代,現代在麻醉肌肉鬆弛劑的輔助下已相當安全,並成為患有精神病的懷孕婦女之較安全的療法(因為抗精神病藥物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和畸胎,而電療法只作用在腦部,因而相對較安全)。早年則因沒有麻醉而易有抽搐造成的骨折牙齒斷裂的併發症。

醫師和患者認為它會造成心智功能的傷害。目前的電療法因先須麻醉和肌肉鬆弛,所以病患在治療過程不會感覺到痛苦和不適。相對地,若未經麻醉和肌肉鬆弛,則稱為直接電療,在大部份國家被認為是非法的,但在少數國家仍被用來治療精神病患。

電擊型式

[編輯]

電療的形式大致可區分為雙側和單側電療,雙側電療又可再細分為雙側顳葉和雙側額葉電痙攣療法。在雙顳葉電療,電流經由通過雙側大腦顳葉達到療效,電擊放置在頭部兩側。單側療法多將電擊放置在右側顳葉。

經由多次的大型臨床研究,單側電療造成長時期記憶喪失的概率較高。[2][3]然而,大部分的臨床醫師發現單側電療法較沒效力且效果較慢,尤其是對重症的憂鬱症及躁症患者特別無效。

在雙側電療法中,一旦誘發出痙攣後即具療效,再多的電流都是多餘的,而且會造成較多的副作用。但在單側電療法中,只有造成痙攣是不夠的,還必須往上加強電量才可產生療效。

雙側額葉電療法是雙側顳葉電療法的改進方式,它將兩個導極放在兩個眼窩的上外側,它比較沒有記憶喪失的副作用,而且它可促進大腦額葉的血液循環。[4]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

[編輯]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5](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或稱改良電休克治療[6],是在傳統電休克的基礎知識上,使用心電、腦電、血氧飽和度監測儀及備用搶救器械,在電擊前使用靜脈抗膽鹼藥麻醉藥肌松劑氧氣口腔保護器,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入睡且全身肌肉放鬆。由於使用了肌松劑,電擊時患者幾乎沒有軀體抽搐的癲癇發作。醫師通過腦電圖監測腦波的癲癇發作情況並輔助通氣,發作過後幾分鐘,自主呼吸恢復,大約5-10分鐘內就會甦醒。此方法可顯著提高患者舒適性及安全性。

副作用

[編輯]

大部份的副作用是因為全身麻醉所造成的,最常見的是電療後的短暫意識混淆和回溯性記憶喪失,此外還有因為肌肉抽搐造成的肌肉痠痛和頭痛,但多可由藥物解除這些不適。早年電療法造成的骨折已不復見。

禁忌症

[編輯]

雖然有些精神科醫師認為電療法並沒有特別的禁忌症,但一般認為腦壓過高、最近曾有腦中風腦腫瘤的病患不宜進行電痙攣療法。因為在電療中有可能因腦壓偏高而造成這些疾患形成腦脫疝的風險。

療效

[編輯]

2003年一項薈萃分析認為,ECT在短期內對抑鬱症具有一定療效,甚至可能優於藥物治療。但是其中檢出的624項研究中僅有73項(12%)符合納入標準,且這些研究質量普遍較差,普遍缺乏對照組。[7]

根據2010年的一項研究,共有十項研究比較了ECT與對照組對抑鬱症的療效,其中五項認為ECT有效,四項認為無效,另有五項發現兩組間無顯著差異。即便在有效的研究中,ECT也未對所有抑鬱症類型產生一致療效,僅在某些量表上觀察到改善。此外,在所有研究中,安慰劑組都表現出良好效果,即便是對器質性患者也是如此。涵蓋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僅有一項顯示ECT在短期內可能帶來改善,其餘均無顯著效果。因此,該研究認為證據顯示ECT可能導致長期甚至永久的腦功能障礙,特別表現為逆行性和順行性遺忘症,且存在輕微但顯著的死亡風險。從成本效益分析來看,ECT的療效極低,因而其使用缺乏依據。[8]

同意書

[編輯]

同意書是電痙攣療法實施之前必備的文書。執行的醫師必須和病患及其家人朋友討論病情、所需的療效、可能的副作用和可能的替代療法後,再簽署同意書。

非自願電療

[編輯]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5年出版的刊物中,特別強調電痙攣療法必須有同意書才有執行。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非自願電療是不允許的,即使家屬和醫療人員同意,但病患本人不同意即不可以執行。但有特例,若病患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如有嚴重精神分裂症的病患,出現不吃不喝反抗治療的狀況時,立即電療是合法。

英國,只要是精神科醫師評估病情嚴重符合適應症的病患,即可不須同意書實施電痙攣療法。估計在英國一年約有二千名病患接受非自願電療。

在2006年,國際心智失能人權組織公佈在土耳其的調查,表示在土耳其非自願電療常是在沒有麻醉的狀態下執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精神病醫生楊永信在沒有任何麻醉的情況下,用抽搐型電療來強制治療其自行定義的所謂網癮患者,這種治療方法在醫學上稱為電刺激厭惡治療,是一種通過刺激性懲罰,患者對其不良行為和刺激懲罰建立條件反射,以期消除不良行為的治療方法,患者中,既有12歲的未成年,也有30多歲的成年。2009年7月,由於電擊療法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禁止用於戒網癮,楊永信宣佈停用電擊。而改用帶鐵片並且會在患者人中處扎針的低頻脈衝療法,繼續治療網癮。

歷史

[編輯]

電痙攣療法產生於1930年代。1934年,由L. Von Meduna在匈牙利首次運用於臨床。L. Von Meduna觀察到兩位同時患有癲癇的精神病患者,在癲癇大發作之後,精神病徵狀有明顯的好轉;於是採用一種叫cardiazol的藥物人工引發癲癇大發作治療精神病。但是由於cardiazol的毒副作用,這項技術很快被放棄。1938年意大利神經科醫師和他的助手繼承了前人的經驗,並改進了技術,採用電流引發癲癇大發作,並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上,取得較好的療效[9]

當電療法開始被使用時,它是直接用在清醒的病患身上,而沒有麻醉或經由肌肉鬆弛,病患經由電流的作用和陷入昏迷,而且會經歷強大的肌肉收縮力量。因此大部份的病患害怕接受這項治療,也因而它常被當時的精神科用來懲罰不合作的精神病患。

近半世紀以來,因為抗精神病藥物的一一發明問世,電痙攣療法的需求因而降低,但它並沒有消失。它仍被保留給藥物治療無效的病患。尤其1970年代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電痙攣療法在治療憂鬱症上有顯著的療效[10]。隨着科技的進步,它的副作用已愈來愈低,目前使用正弦波短時間的有效電波,僅為當年發明時所使用電量的三分之一,如此可減少短期記憶的喪失和電療後的精神混亂狀態。經由併用"極短時間"、"高頻率"′和"長效刺激"的方式,已使電療法更為有效並使副作用降到最低。

爭議

[編輯]

電療法仍然有爭議,而且有少數的精神科醫師反對它。有很多民眾認為它是不人道和原始、甚至可說是野蠻的治療方式。反對者宣稱它的治療方式乃是經由殺死腦細胞,但很多接受過電療法的病患認為他們自己的心智狀態因而變得更好,但也有的病患覺得更糟。在斯洛文尼亞,更有團體在推動禁止這項治療方式。

反電療法的團體認為大部份病患沒有被告知治療的好處與壞度。因此目前在治療前,都需經由病患的同意並簽署同意書。

科幻作品中的電療法

[編輯]

電療法在小說、歌曲及電影中經常出現,而且大部份都是負面的表現。 大部份反對電療法的觀點多是受到1975年的電影《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之影響,這是一部翻拍自Ken Kesey的小說,而這位作者在小說中的描述,多是他在1960年代參觀精神病院的片面經驗所集結虛構的情節。這電影中主要強調醫護人員用電療法來懲罰不合作的精神病患。 在電影《移魂女郎》(Girl,interrupted)一片中,安祖蓮娜·祖莉(Angelina Jolie)飾演的角色因為害怕將被電療而逃離精神病院。

大部分小說和電影中對電療法都是抱持負面的看法,但在伊利莎白.弗洛克(Elizabeth Flock)的小說『But Inside I'm Screaming』中,書中的主角伊莎貝爾一開始並不願接受電療以治療她的重度憂鬱症,但書中也提到電痙攣療法是她復原相當重要的因素。

在2014年電視劇《康斯坦汀》(Constantine)中,主角約翰因為一次事件患上重度憂鬱症,並自願進入精神病院接受電療法。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olano J.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PDF): 4. 2009-04-20 [2022-05-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2-18). 
  2. ^ Horne R, Pettinati H, Sugerman A, Varga E. Comparing bilateral to unilateral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a randomized study with EEG monitoring.. Arch Gen Psychiatry. 1985, 42 (11): 1087–92. PMID 3901956. 
  3. ^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1985); Rudorfer et al. (1997)
  4. ^ Blumenfeld et al. (2003)
  5. ^ 朱盼盼,何磊,劉春曉,等.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醫刊,2023,50:(05):61-64. DOI:10.3760/cma.j.cn115689-20221030-05235
  6. ^ 高可潤,蔡亦蘊,陳海瑩,等. 改良電休克治療在高齡老年抑鬱症患者中的應用[J]. 中華精神科雜誌,2016,49:(4):247-250. DOI: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6.04.010
  7.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depressive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2003-03, 361 (9360). doi:10.1016/S0140-6736(03)12705-5 (英語). 
  8. ^ Read, John; Bentall, Richard. The effectiveness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A literature review. Epidemiology and Psychiatric Sciences. 2010-12, 19 (4). ISSN 2045-7960. doi:10.1017/S1121189X00000671 (英語). 
  9. ^ 《La place de l'électroconvulsivothérapie dans le traitement des schizophrènes》 H.Fablet-Vergnaux.
  10. ^ (Review) Tharyan P, Adams CE,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永久失效連結],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5 Apr 18;(2):CD00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