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里城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Gusuku Site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the Kingdom of Ryukyu(英文) Sites Gusuku et biens associés du royaume des Ryukyu(法文) |
位置 | 日本 |
標準 | 文化:(ii)(iii)(vi) |
登錄年份 | 2000年(第24屆會議) |
座標 | 26°13′1.31″N 127°43′10.11″E / 26.2170306°N 127.7194750°E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首里城 |
假名 | しゅりじょう |
平文式羅馬字 | Shuri-jō |
首里城(琉球語:御城 ‧ 首里城/ウグシク ‧ スイグシク Ugusiku ‧ Suigusiku[1])是位於琉球群島的沖繩島內南部,那霸市以東一座琉球式城堡,建造於13世紀末至14世紀之間,從15世紀至19世紀是琉球國都城和王宮的所在地,至今有500多年的歷史,公元2000年由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2019年10月31日凌晨2點40分左右發生大火,包括正殿、北殿和南殿等7棟建築物燒毀。
歷史
[編輯]起始
[編輯]首里城確切創建年代尚未可考。根據近年考古發掘推定,在三山時代(11世紀 - 14世紀),首里曾是中山王國(首里按司)都城所在地。1426年首里按司尚巴志統一三山、建立琉球國後,以首里城成為王城。第二尚氏王朝亦以此為都城,國王尚真曾對首里城加以擴建。此後450餘年間,首里城一直是琉球的都城所在,也是琉球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貿易的中心。據史書記載,首里城曾數度被焚毀和重建(1453年、1660年、1709年、1945年、2019年)。
1453年,第一尚氏王朝國王尚金福死後,王子志魯與王弟布里為爭奪王位發生內訌,首里城內建築完全燒毀,為首里城第一次毀壞,1456年完成重建。
1609年(明萬曆三十七年、日本慶長十四年),薩摩藩發起球日戰爭,首里城內文物珍寶曾遭劫掠。
1660年,首里城發生火災,為首里城第二次毀壞,重建用了11年的時間。
1709年,首里城的正殿、南殿、北殿被燒毀,為首里城第三次毀壞,其後由於財力窘迫,直至1712年薩摩藩贈送19,525根原木後才得以修復。
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後,曾一度將首里城改為熊本鎮台沖繩分遣隊的兵營。
1923年,首里市議會曾通過拆除首里城正殿的決議,但因伊東忠太、鎌倉芳太郎在文部省交涉,方才被保留下來。後於1925年將首里城定為國寶級文物,內設沖繩神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陸軍第32軍在首里城地下挖掘坑道設置指揮所,導致該城在1945年3月的沖繩戰役中被美國海軍飛機及戰列艦多次轟擊。1945年3月29日,美國海軍「密西西比」號戰列艦開火炮轟首里城,使其完全摧毀,為首里城第四次毀壞。
戰後
[編輯]首里城址在二戰結束後被用作琉球大學的校址。
1958年,守禮門重建。1992年開始主體建築復原工作。2000年首里城跡(不含修復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019年火災
[編輯]2019年10月31日凌晨2時40分左右,首里城發生火災,大火從木結構的正殿開始延燒,和北殿、南殿、鎖之間、黃金御殿與二階御殿等六棟建築物幾乎焚毀,奉神門則部分焚毀,火勢至同日下午1點漸被撲滅,估計焚毀約4800平方公尺,無人受傷,為首里城第五次毀壞[2][3]。
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在大火後指出,首里城堡是琉球王國的象徵和文化,並發誓要重建它。
歷代城主
[編輯](第一尚氏王朝)尚巴志→尚忠→尚思達…中略…(第二尚氏王朝)尚圓→尚宣威→尚真…中略…尚育→尚泰
佈局
[編輯]首里城位於一塊高約120公尺的石灰岩台地上,東西長約350公尺,南北約200公尺。城池北為末吉山、虎頭山、弁之岳,南為金城川和識名丘陵,城下為市區。日本考古學界對首里城的最初建造者身份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中山王察度首先建造首里城堡,也有學者認為首里城是尚巴志將都城從浦添遷至首里後營建的。
入口
[編輯]由那霸港至首里城,首先經過第一道正門——中山門(又稱「國門」,於1908年被毀壞),之後為中國風格的牌樓式建築守禮門,建造年代比中山門晚約100年,建於第二尚氏王朝國王尚清在位時期。門上的牌匾題額為「守禮之邦」,取自明神宗萬曆帝冊封琉球國王尚寧詔書中的制詞「足稱守禮制邦」。守禮門於1933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在二戰期間被炸毀,1958年修復。
首里城結構複雜,大致可分為外廓和內廓兩部分。外廓有歡會門、繼世門、久慶門、栧門等四座城門,內廓有瑞泉門、漏刻門、廣福門、左掖門、右掖門、淑順門、美福門、白銀門等多座城門。
由守禮門向東,依次為依壁而建的歡會門(又稱御門、正門)和瑞泉門。瑞泉門內有龍樋(泉水名),有「中山第一甘露」石碑,以及中國使臣所書「中山第一」、「雲根石髄」、「陽穀靈源」、「活潑潑地」、「源遠流長」、「飛泉漱玉」、「靈脈流芬」等七塊碑刻。瑞泉門之內為漏刻門,有日晷、漏刻、報時鼓,及「萬國津梁」鍾。漏刻門內為木結構的廣福門(中御門)和下之御庭。下之御庭南為「京之內」,被視為首里城的發祥地,是琉球王國的宗教聖地。經下之御庭的奉神門,可達首里城正殿。
正殿
[編輯]首里城正殿是琉球最大的建築物,有三層,寬29公尺,進深17公尺,高約16公尺,十一間七進,前面有五間一進的抱廈,重檐歇山頂中央為唐破風。
一層內部國王御座正上方的匾額是清聖祖康熙帝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御賜「中山世土」匾,左為清世宗雍正帝在雍正二年(1724年)御賜「輯瑞球陽」匾,右為清高宗乾隆帝在乾隆四年(1739年)御賜「永祚瀛壖」匾。
正殿的基石是用從中國進口的的大青石建造的。王宮正殿一層 「下庫里」為國王日常理政之處。中央為國王御座(御差床)。二層大庫里,為禁止國王之外的男子入內的房間。在這裏舉行為琉球國以及王族祈福的儀式。中央是國王的寢室,設有寶座(御差床)和御床,右側小間為王妃寢室。三層「小屋裏部屋」,通風用。
值得一提的是,首里城正殿方向向西。除了首里城南北有山、風向常年為東西向流通的原因外,另一個原因是琉球的宗主國——中國在琉球的西面,所以採取正殿向西的方式來表現自己「事大」的誠意[4]。第三個原因是琉球國王的御座面向西方,則臣子早朝拜時可見太陽從正殿的方向升起,具有神聖的宗教意味。首里王宮的建築上龍的形象為蟒(四爪,次於皇帝的五爪龍)。與日本城池(代表建築如江戶城、大阪城、姬路城)不同,首里城在建築外觀和屋脊、柱頭、石獅等建築小品上帶有濃厚的中國閩南地區的風格。
正殿之前為奉神門和御庭,兩旁有南殿和北殿。正殿之後,經右掖門可進入內廷——御內原,御內原有二層御殿、世添殿、世夸殿、女官殿、金藏、西之內藏、書院、白銀門、寢廟殿等建築。
首里城外西南側有玉陵,是1501年由琉球王尚真修建的王族墓。在墓穴中安葬有當時國王、王妃等歷代王族的遺骨。首里城南為建於1799年的識名園,面積為7,038坪(23,225平方公尺),是琉球王室游賞和招待中國使臣用的園林,別名「南苑」。此外在首里城周邊還有王家園林龍潭、王家寺廟圓覺寺、國學孔子廟、弁財天堂等古蹟。
附近景點
[編輯]- 首里城公園
參考文獻
[編輯]- ^ 首里・那覇方言音声データベース:ウグシク.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沖繩那霸首里城起火 正殿等主要設施全部燒毀.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首里城で火災「正殿」などが全焼 那覇. NHK. [2019-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周煌《琉球國志略》卷六·王府:王殿在山頂。康熙元年毀,五十一年重建(前使臣張學禮時,殿尚未建,預題曰「東南屏藩」;受封在世子殿)。前為奉神門,左右三門並峙,在廣福門內;與殿皆西向。山形本南北向,以中國在海西,表「忠順面內」之意故也
外部連結
[編輯]- 首里城公園 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facebook專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首里城介紹(日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OpenStreetMap上有關4828423125 首里城的地理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