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162826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 |
---|---|
星座 | 武仙座 |
星官 | |
赤經 | 17h 51m 14.02204s[1] |
赤緯 | +40° 04′ 20.8772″[1] |
視星等(V) | 6.55[1] |
特性 | |
光譜分類 | F8V[1] |
U−B 色指數 | 0.05[1] |
B−V 色指數 | 0.48[1] |
R−I 色指數 | ? |
變星類型 | None |
天體測定 | |
自行 (μ) | 赤經:-16.86[1] mas/yr 赤緯:11.01[1] mas/yr |
視差 (π) | 29.76 ± 0.36[1] mas |
距離 | 110 ± 1 ly (33.6 ± 0.4 pc) |
絕對星等 (MV) | 3.92 |
詳細資料 | |
質量 | 1.15 M☉ |
半徑 | 1.11 R☉ |
溫度 | 6,210 ± 13 K |
金屬量 [Fe/H] | 0.03 ± 0.01 dex |
年齡 | 4.5 Gyr |
其他命名 |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資料 |
HD 162826,又名BD+40 3225,SAO 47009、HR 6669,是一顆位於武仙座的恆星[1],位於銀經66.06,銀緯28.06,其B1900.0坐標為赤經17h 47m 59.1s,赤緯+40° 28.06′ 50″,距地球110光年[2][3]。視星等為6.46[1],可用雙筒望遠鏡或低倍望遠鏡參照相鄰的天琴座織女一而觀察到[4]。 比太陽大15%,表面溫度略高[5][6] 。它沒有已知的行星,目前天文學家已排除該恆星周圍熱木星存在的可能性,並認為距離較遠的與木星類似行星不太可能存在[7],但是類地行星卻可能存在[3]。先前已有該恆星的光譜觀測紀錄[8]。
HD 162826被天文學家認為幾乎可說是和太陽在同一個星際雲氣中同時形成,並且曾經和太陽在同一個星團內的恆星[9]。
相關研究
[編輯]2014年5月,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天文學家宣佈發現HD 162826「幾乎確定」是在45億年前和太陽在同一個恆星形成區形成的成千上萬個「兄弟姊妹」其中一個。這項結論是透過該恆星與太陽有相同化學成分而確定的,其中包含較稀少的元素鋇和釔;並且天文學家也透過確認並回推該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的軌道而做出上述結論[2][3][10]。藉着檢測稀少元素發現首顆和太陽同時期且同區域形成的恆星讓未來發現其他同類型恆星更加容易[11]。然而,HD 162826可能是這類恆星中距離太陽最近的,這是因為如有其他更接近太陽的這類恆星,就可能會更早被確認。目前天文學家並不預期會有其他位於相對較近距離的這類恆星發現,而這項研究只對10萬顆恆星進行研究。而未來5到10年內蓋亞任務將會收集約10億顆恆星資料[12]。
領導該研究的研究人員伊萬·拉米瑞茲(Ivan Ramirez)透過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發表新聞稿以解釋發現HD 162826這顆和太陽幾乎同時同地誕生恆星的意義。拉米瑞茲表示「我們想要知道我們在哪裏誕生。如果我們能指出太陽在銀河系的哪個部分誕生,就可以對早期太陽系的狀態設下更多條件。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為什麼我們在這裏」。他還表示,這類恆星周圍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機會不大,但並非0」;因為行星形成時的小天體多次撞擊,許多物質可能會從一個行星系統遷移到另一個。並且和太陽同時同地誕生恆星可能是尋找外星生命時的「關鍵候選者」[5]。以此種方式傳遞的生命或生命前體分子也許需要在能屏蔽宇宙輻射數百萬年的物體中存在,像是在隕石撞擊產生的脫離行星引力的直徑一米以上碎塊內休眠的生命體,直到這塊新產生的隕石撞擊另一顆行星為止。這樣可能性不高的事件也許會從其他行星傳播生命到地球,反之亦然[13]。
現在認為形成HD 162826和太陽的星團類型是疏散星團,因為這讓恆星隨時間推移而廣泛散佈。並且在疏散星團內的恆星之間距離不會過近,使恆星周圍岩屑盤中行星形成其間受到其他恆星重力擾動;但是恆星距離又不會過遠,使附近超新星產生的放射性元素無法散播到地球或其他行星[14]。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HD 162826 – Star.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May 9,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7).
- ^ 2.0 2.1 Garber, Megan. Our Sun Has a Sister. The Atlantic. May 8, 2014 [May 9,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3.0 3.1 3.2 Irene Klotz. Our Sun's Long Lost Stellar 'Sister' Found. Discovery News. May 9, 2014 [2014-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7).
- ^ Alexander Saltarin. Meet HD 162826, the sister star of our Sun. Tech Times. May 10 [201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3).
- ^ 5.0 5.1 Astronomers Find Sun’s Long Lost Brother.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May 8, 2014 [May 9,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0).
- ^ Astronomers Discover Sun's 'Sibling'. Voice of America. May 9, 2014 [201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8).
- ^ PTI. First solar 'sibling' discovered. India Times. May 10, 2014 [2014-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9).
- ^ 鋰的豐度對數值:2.55±0.05 Parent stars of extrasolar planets. X. Lithium Abundances and vsini Revisited April 2, 2010 GONZALEZ G., CARLSON M. & TOBIN R. MNRAS, 403, 1368 paper.
- ^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14, May 10).Astronomers find sun's 'long-lost brother,' pave way for family reun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cienceDaily. Retrieved May 12, 2014
- ^ Ramirez, I.; et al. Elemental Abundances of Solar Sibling Candidates (PDF). [2014-05-13]. Bibcode:2014arXiv1405.1723R. arXiv:1405.1723 .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5-12).
- ^ Astronomers Find Sun's Sibling 'HD 162826'. Nature World News. May 9, 2014 [2014-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Deborah Netburn. Our sun's long-lost stellar sibling found at last, astronomers say. Los Angeles Times. May 9, 2014 [2014-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Sara Gates. Sun's 'Long-Lost Sibling' Star Identified By Texas Astronomers. The Huffington Post. May 10, 2014 [2014-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2).
- ^ Pete Spotts. Scientists make a positive ID: Nearby star is a 'sibling' of our sun.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May 9, 2014 [May 10,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