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緬甸佛教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宗教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宗教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宗教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漥寺[編輯]

@Foamingz伐吒(vāṭa)的代入意似乎是「場、境界、圍」,古文中翻譯成「場」、「圍」的都有,如maṇḍala-vāṭa、cakravāḍā等。「圍欄」過於具體,似有不妥。--173.68.165.114留言2019年3月7日 (四) 20:43 (UTC)[回覆]

都行,只要突出「圍」的概念即可。我的查證來源是:
  • 《簡要巴漢詞典》【vāṭa】【vāṭam】:柵欄,圍欄,被圍起來的土地;圍繞,圓,輪,眾會
  • 《巴漢詞典》【vāṭa】【vāṭaka】:圍欄—小丹枝 WhoTalk 2019年3月8日 (五) 01:36 (UTC)[回覆]
( ✓ )同意。--173.68.165.114留言2019年3月9日 (六) 03:08 (UTC)[回覆]

羅興亞人[編輯]

本條目從有關條目大段複製了關於羅興亞人的文字,已經偏離了佛教條目的主題,需要清理,留下緬甸佛教的學說、信仰、組織、宗教人士等在此事件上有直接影響的內容,沒有直接關係的就不要在此記述過多緬甸的軍政和民族衝突。寒蟬退士留言2019年3月8日 (五) 07:33 (UTC)[回覆]

( ✓ )同意:晚些時候改。—小丹枝 WhoTalk 2019年3月8日 (五) 08:26 (UTC)[回覆]
  • 雖然不贊同西方媒體,但文中一些觀點確有偏頗。尤其是「爲伊斯蘭教和佛教的衝突埋下禍根」一句極其不妥,說的好像佛教徒與穆斯林無法共存似的,既是對佛教徒的侮辱,也是對穆斯林的侮辱。我已經改過一次了,後來又被加上了。事實上,若開邦歷史上佛教徒與穆斯林共同存在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問題,衝突是近現代的事情。--173.68.165.114留言2019年3月9日 (六) 03:08 (UTC)[回覆]
「禍」是近現代宗教和族群衝突,「禍根」指衝突的歷史原因,如果沒有大量穆斯林移民,就不會存在如此激烈的衝突,這是對事實的描述,並無不妥。只要保持了中立,不必太多考量政治因素,縛手縛腳,不然每句話都可以挑漏眼;同理,佛教徒佔比也是世界公認的事實,又不會因為這麼說了其他族群會反對說「這是假數據,我們不同意」,就好比說「漢族是中國人數最多的民族」,如果回族跳出來說「我們不認同,我們回族人數就快超過漢族了,所以你們不能提漢族的人數」,這就是過分的政治正確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完善內容和補充來源,用不着去「審查」其中的政治性,畢竟這只是論述宗教的條目。—小丹枝 WhoTalk 2019年3月9日 (六) 03:39 (UTC)[回覆]
  • 詞典示例中,禍根具有導致禍害的必然性,屬於根源而不是推波助瀾性質的原因,屬貶義詞。它的近義詞是禍端、禍胎,沒一個好詞。「如果沒有大量穆斯林移民,就不會存在如此激烈的衝突」這種不足以將歷史事件定為禍根,因爲「如果沒有人類的存在,就不會存在如此激烈的衝突」依然成立,同理則可在文中說「猩猩在非洲進化出古猿爲伊斯蘭教和佛教的衝突埋下禍根。」--173.68.165.114留言2019年3月9日 (六) 05:06 (UTC)[回覆]
  • 另外,我從不反對提供佛教徒佔比數據,衹是不贊同將其放入首段。比如「漢族是中國人數最多的民族」本身沒問題,但是如果在中國條目的首段上寫「漢族佔中國人口90%以上,比第二大民族高出1200%,比第三大民族高出2600%」之類佔據整段60%文字,就是誘導讀者將中國理解成單一文化國家POV段落。--173.68.165.114留言2019年3月9日 (六) 05:12 (UTC)[回覆]
  • 另外,您從何處得到來源說「來自中國雲南的潘泰人、來自馬來亞的帕術人被予以緬甸國籍」?——173.68.165.114留言2019年3月9日 (六) 06:09 (UTC)[回覆]
  • 引用三民自的新聞、風傳媒的博客是否合適?這些新聞抄襲現象嚴重而且毫無底綫,既有「聲援羅興亞人」唾駡緬甸的,又有「聲援緬甸人」唾駡羅興亞的,兩頭攪混水唯恐天下不亂。建議引用一些具有政府背景的亞洲第三方媒體,比如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政府媒體、新華社、中央社,或者日本媒體也可以,他們説話比較收斂一點。--173.68.165.114留言2019年3月9日 (六) 06:25 (UTC)[回覆]
內容一添上又多了,還是那個偏離主題的問題。原文是其他條目複製過來的,這次我再縮減內容,有些無直接關聯的方面用不着說太多,從簡從簡。—小丹枝 WhoTalk 2019年3月9日 (六) 07:13 (UTC)[回覆]
同意,説的越多,越麻煩。--173.68.165.114留言2019年3月9日 (六) 08:30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回應可以這樣:

    • (!)意見建議登入首頁前先改善下這個章節:「阿拉干」似為英語維基百科的一個POV fork,Arakan是若開的英語名稱,Arakan之於Rakhine就像Burma之於Myanmar。若開地區確實有穆斯林歷史,也有孟加拉的保護國,但從未出現所謂「阿拉干王國」。
      • 關於問題的提出,後面那個明顯更好:緬甸是否是東南亞佛教的起始地不好說,東南亞的島國可能有直接傳自南印度的佛教。緬甸的重要性在於,他是東南亞大陸現存上座部佛教形式(老撾泰國柬埔寨雲南)的起源國、繼承國以及中心,私以為這也是緬甸能成功舉行兩次上座部結集的原因。至於「佛教徒佔到本國人口比例達世界第三」我覺得沒有太多可以説的。建議:
      • 另外圖片會不會太明顯了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緬甸?換個五塔寺什麽的,衹有緬甸才有的,但是猜不出來的,如何?--173.68.165.114留言2019年3月8日 (五) 03:17 (UTC)[回覆]
  • (+)支持:經過多日補充告成,現在條目應該符合標準了。問題不改。請諸君最終審核。—小丹枝 WhoTalk 2019年3月9日 (六) 12:11 (UTC)[回覆]

範疇問題[編輯]

這個條目的主題是「緬甸佛敎」(Burmese Buddhism)而不是「緬甸境內的佛敎」(Buddhism in Myanmar),所以條目在範疇上不應是綜攝性質的條目。私以爲,,作爲一個佛敎傳承(如同漢傳佛敎),條目的內容應當包括:

  1. 緬族地區、孟族地區、若開族地區、Barua及Chakma族地區、傣龍族地區以及克倫、克耶族地區的佛敎等
  2. 緬甸境外這些民族地區的佛敎文化,如德宏佛敎、陀羅缽地佛敎、大吉港山區(CHT)佛敎、Barua佛敎等

而以下內容不屬於條目的討論範疇:

  1. 緬甸華人的佛敎
  2. 緬甸境內的傣沅族佛敎

--173.68.165.114留言2019年3月10日 (日) 04:5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