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華萊士1963年就職演說
喬治·華萊士就職阿拉巴馬州州長演說 | |
---|---|
美國民權運動的一部分 | |
日期 | 1963年1月14日 |
地點 | 阿拉巴馬州議會前 |
美國政治人物喬治·華萊士在1962年當選阿拉巴馬州州長後於隔年發表就職演説。[1]華氏時為堅定的種族隔離主義者,同時強調各州州權的不可侵犯性。基於上述立場,華氏任內對聯邦政府試圖在阿拉巴馬州內公立學校、政府機構實施禁止種族隔離法律提出挑戰。在該演講中最著名的一句話,即「種族今天隔離、明天隔離、永遠隔離!」(Segregation now, segregation tomorrow, segregation forever!)更成爲反民權運動與對抗美國聯邦一體化的標志性口號。[2]
背景
[編輯]喬治·華萊士在1958年首次競選州長之前任職阿拉巴馬州眾議院議員,後任第三司法巡迴法院法官。華氏支持種族隔離政策,但被視作是溫和派,也與阿拉巴馬政壇中的自由主義者和進步派常有來往。[3]在1958年阿拉巴馬州州長選舉中,華萊士公開反對3K黨,使他得到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的支持[4](相較於其他候選人,華萊士在該議題上屬相對溫和中間派);而其對手約翰·帕克森則接受3K黨支持,並在競選中着重宣揚種族問題。[4]
需注意的是,前幾任阿拉巴馬州州長都以溫和派或中間路綫立場當選。然而,當時民權運動風起雲湧,1955年發起的抵制蒙哥馬利公交車加劇了阿拉巴馬州部分選民的「危機感」[2],因此帕特森在該次選舉中以較大優勢獲勝。在華氏競選失敗後,他認定必須轉變其現有的政治立場才能贏得選民的認可。據信,當時他與一位官員説到「我輸給了帕特森,但我現在要告訴你,我不會再輸」。[2]
當選
[編輯]華萊士對於種族問題的立場轉變在1959年開始變得明顯,他是當時唯一一名拒絕聯邦委員會移交選舉登記記錄的地方巡迴法院法官(該聯邦委員會調查選舉中是否存有歧視問題)。[3]華萊士因該事件曾因涉藐視司法而面臨入獄風險,最終他選擇公佈相關文件;即使他的違命使其聲名狼藉,卻也標志着他對種族隔離問題轉向激進。華萊士於1962年競選州長時,更將反對有色人種登記投票的主張納入政綱。
在該次選舉中,華氏將失業率、犯罪率上升以及各州因種族問題引發的騷亂問題全部歸咎於聯邦政府試圖將「一體化的魔爪」伸入各州州內。華氏競選團隊聘請阿拉巴馬州3K黨分部組織創始人阿薩·卡特為競選演講撰稿者,但因後者曾涉入種族暴力事件,他的角色在整個競選過程中一直並不被強調;不過他確實成爲華式團隊中的得力幹將,成功營造了一種「結合創新、熱血與強硬的競選風格」。[3]之後的事實也證明,華萊士的演講在其支持者中廣受歡迎。該團隊政綱與強硬支持種族隔離的作風引起了阿拉巴馬州選民的強烈共鳴,更在之後以創下歷史新高的得票率當選。[5][4]
在華氏當選之後,他表示將實現競選承諾,反對廢除種族隔離。在他當選後,卡特特意花了幾周的時間為他的就職演説着墨潤色。於1963年1月14日,華氏在宣誓就職後於阿拉巴馬議會大廈前發表演説。此處正是美利堅聯盟國總統傑佛遜·戴維斯就職之地;華萊士在該演説中特別指出這點,以凸顯其「南方保守派民主黨人」的身份。
在該次演講中,新任阿克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宣佈:
我以行走於此地之偉大人民的名義,在飛揚的塵埃中劃出界線,向那暴政的腳邊投下戰書,我將對他說:種族今天隔離、明天隔離、永遠隔離!
- In the name of the greatest people that have ever trod this earth, I draw the line in the dust and toss the gauntlet before the feet of tyranny, and I say segregation now, segregation tomorrow, segregation forever.[6]
——喬治·華萊士,《1963年阿拉巴馬州州長就職演説》
在演說發表之後,華萊士清楚地認知到他的言論必將被銘記。其提到的「暴政」是對美國聯邦政府試圖在各州推行一體化政策的蔑稱。華氏巧妙地將「種族隔離」的議題列各州州權的一部分,從而避免了是否涉嫌種族歧視的爭議。他認為,聯邦政府試圖在全國範圍內廢除種族隔離的嘗試,是對各州州權的壓迫,剝奪了阿拉巴馬州人民的權力。在其擔任州長期間,他的政治立場受到全國範圍內的關注,其持續將「種族隔離」強調為「州權」,將聯邦政府的一體化政策視作是「對南方各州的強壓」。[2]
在該次演說中還提出了諸如「種族文化之間的差異就如同宗教、政治之間的分歧」之類觀點。[7]華氏認為,各個種族皆有權選擇待在自己的文化圈之中,不與其他種族融合;就如每人皆可堅持自己的宗教信仰或政黨般。他聲稱,「美國國父們所堅持的自由」便是「各種族都有在自己的框架內都有教育、指導以及發展的自由,可向不同種族的其他人要求和接受應有的協助」。[1]
反響
[編輯]華萊士憑藉此具有「種族主義與捍衛州權」色彩的演講,成功為其鞏固了在阿拉巴馬州的民意支持[8],也讓他登上全國各大傳媒的頭條; [9]《紐約時報》、《時代周刊》和《新聞周刊》皆有報道就職演說[10][11][12] 在他任職的一年內,華萊士聲望持續增長,直至1963年秋天,順勢宣佈參加1968年美國總統選舉。
儘管廣受支持者的歡迎,華萊士在演講中表達的政治觀點引起了民權運動人士的批評,同時也有一些人認為以直接反對聯邦政府為策略的做法並不可行。阿拉巴馬州司法部長列治文·弗勞爾斯就警告,如果對聯邦政府公然違令「只會為這個國家帶來恥辱」。[13] 也有不少商業人士擔憂「這群阿拉巴馬州的政客正試圖將這個南方州份的形象描繪稱一個『反動、叛亂、支持暴行與充斥着偏執、偏見和落後』的地方」。[13]
許多支持廢除種族隔離的人士認為華萊士的演說充斥着「無可辯駁的種族主義」與「蠱惑人心」[14] 知名的民權運動領袖約翰·路易斯後來回憶道「當我那天聽完這演講之後,我的心便沉了下去。我知道他所謂的『捍衛州權』實質上就是為維持阿拉巴州現狀的一種話術」[15]1963年年底,多位民運人士發起示威遊行,高呼「華萊士,你不可能將我們永久地禁錮住」並堅信「種族隔離必將倒下」。[16][17]
美國牧師、社會運動者,馬田·路德·金博士為了駁斥華萊士的論點,於1963年前三個月連續到16個不同的城市發表演說,他認為必須採取行動以反對種族隔離。[18] 該年年底,馬田·路德·金在林肯紀念堂前,向數萬民權運動者發表了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演說。在那次演講中並沒有直接提到華萊士的名字,但特別提到了「我夢想,那充滿種族歧視者的阿拉巴馬州及其政府能不再介入種族,以使黑人的權益無效。我希望有朝一日,阿拉巴馬州能讓黑人的孩子和白人的孩子情同手足,攜手共進!」。[19]
馬田·路德·金在兩年後的1965年特別選在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前發表演講,直接回應華萊士所謂「種族今天隔離、明天隔離、永遠隔離!」,他宣稱「我相信能確定,種族隔離必將在阿拉巴馬州不復存在;而我唯一不確定的,就是華萊士及那群種族隔離主義者的葬禮是什麼樣的」。[20]
最終
[編輯]曾採訪華萊士的傳媒記者鮑勃·英格拉姆回憶道,當前者第一眼看過演說中的「種族今天隔離、明天隔離、永遠隔離!」,便高興的對卡特說「我對這句話很是喜歡,我必將用它」[21] 然而,華萊士本人卻在其晚年改變了自身對種族隔離的看法,並表示他對說出這句「名言」感到悔恨:[22]
我其實並未曾寫過「今天隔離、明天隔離、永遠隔離」之類的文字,那並不是我寫的。我在那篇為我寫的演講稿中看到了這些文字,打算越過。但當我發表演講時,我卻不假思索地讀了出來。而我一生都在後悔。
——喬治·華萊士
參考來源
[編輯]- ^ 1.0 1.1 The 1963 Inaugural Address of Governor George C. Wallace. Alabama Department of Archives and History. [200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6).
- ^ 2.0 2.1 2.2 2.3 Riechers, Maggie. Racism to Redemption: The Path of George Wallace. 2000 [200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7).
- ^ 3.0 3.1 3.2 Mccabe, Daniel; Paul Stekler; Steve Fayer. George Wallace: Settin' the Woods on Fire (transcript).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PBS. 2000 [200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08-20).
- ^ 4.0 4.1 4.2 Alabama Governor George Wallace, Gubernatorial History. Alabama Department of Archives and History. [200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2).
- ^ Donaldson, Gary. Liberalism's Last Hurrah: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 of 1964. M.E. Sharpe. 2003: 97. ISBN 978-0-7656-1119-2.
- ^ Michael J. Klarman. Brown v. Board: 50 Years Later. Humanities: The Magazine of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March–April 2004 [200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1).
- ^ Rohler, Lloyd Earl. George Wallace: Conservative Populis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4: 15–16. ISBN 978-0-313-31119-2.
- ^ Lesher 1995,第174頁
- ^ On This Day - August 4, 1972. BBC News. 1972-08-04 [200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0).
- ^ North Denounced by Gov. Wallace. The New York Times. 1963-01-15: 16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New Note In Dixie. 時代雜誌. 1963-01-25: 15.
- ^ Now ... Forever. Newsweek. 1963-01-28: 34.
- ^ 13.0 13.1 Klarman, Michael J. From Jim Crow to Civil Rights: The Supreme Court and the Struggle for Racial Equa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407. ISBN 978-0-19-512903-8.
- ^ Torricelli, Robert G.; Andrew Carroll; Doris Kearns Goodwin. In Our Own Words: Extraordinary Speeches of the American Century. Simon and Schuster. 2000: 228. ISBN 978-0-7434-1052-6.
- ^ Lewis, John. Forgiving George Wallace. The New York Times. 1998-09-16 [2009-01-01].
- ^ Boone, Christian; Ernie Suggs. Reverend James Orange, Civil Rights Activist, Dies at 65. Operation Hope. 2008-02-21 [200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30).
- ^ Aiken, Charles S. The Cotton Plantation South Since the Civil War: Since the Civil War. JHU Press. 2003: 257. ISBN 978-0-8018-7309-6.
- ^ Burns, Roger. Martin Luther King, Jr: A Biography.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6: 75. ISBN 978-0-313-33686-7.
- ^ Rohler 2004,第18–19頁
- ^ Davis, Townsend. Weary Feet, Rested Souls: A Guided History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 47. ISBN 978-0-393-31819-7.
- ^ Mccabe, Daniel; Paul Stekler; Steve Fayer. George Wallace: Settin' the Woods on Fire - Asa Carter.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PBS. 2000 [200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8).
- ^ Rowan, Carl T. The Rehabilitation of George Wallace. The Washington Post. 1991-09-05: A21 [2009-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