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珊卓斯·斯圖爾金斯基斯
亞歷珊卓斯·斯圖爾金斯基斯 Aleksandras Stulginskis | |
---|---|
第2任立陶宛總統 | |
任期 1920年6月19日—1926年7月7日 | |
前任 | 安塔納斯·斯梅托納 |
繼任 | 卡齊斯·格里紐斯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科夫諾省(今 立陶宛) | 1885年2月26日
逝世 | 1969年9月22日 蘇聯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考納斯(今 立陶宛考納斯) | (84歲)
國籍 | 俄羅斯帝國(1885年—1918年) 立陶宛(1918年—1940年) 蘇聯(1940年—1969年) |
政黨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 |
宗教信仰 | 羅馬天主教 |
亞歷珊卓斯·斯圖爾金斯基斯(立陶宛語:Aleksandras Stulginskis;1885年2月26日—1969年9月22日),立陶宛政治家。1918年,斯圖爾金斯基斯參與簽署了立陶宛獨立法案,宣佈立陶宛獨立建國,並於1920年至1926年出任該國第二任總統,1926年政變後曾短暫出任代理總統,斯梅托納再度上台後隨即淡出政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圖爾金斯基斯遭到蘇聯囚禁,直到1956年才獲釋並回到立陶宛。
早年生涯
[編輯]斯圖爾金斯基斯生於俄羅斯帝國科夫諾省卡爾蒂內奈的庫塔利艾,是家中的第十二個子女,早年在家鄉的學校就讀,後來在拉脫維亞利耶帕亞、考納斯神學院就讀[1],隨後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神學哲學系學習[2]。後來,他轉入哈雷-維滕貝格大學就讀農學,並於1913年畢業,隨即回到立陶宛阿利圖斯擔任農藝師,期間,他參與了立陶宛的秘密結社,出版拉丁字母撰寫立陶宛語的《農民》雜誌,以對抗俄國的立陶宛書刊禁令[3][4]。1917年9月,斯圖爾金斯基斯在維爾紐斯會議上被選入立陶宛國民大會,並與其餘19人開始承擔建立獨立的立陶宛國的任務,翌年,他們一同簽署了《立陶宛獨立法案》,宣告立陶宛恢復獨立,期間,斯圖爾金斯基斯也反對覬覦立陶宛統治權的德國貴族威廉·馮·烏拉赫,而德國於1918年底因戰敗而自立陶宛撤軍後,立陶宛也正式宣佈獨立[5]。他也隨即成為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的發言人,並在1920年組建了立陶宛農民協會,同年,他成為立陶宛制憲會議的發言人,實質上擔任了該國的國家元首[3]。1922年,立陶宛憲法通過後,斯圖爾金斯基斯當選為總統[6]:72-73。
擔任總統
[編輯]斯圖爾金斯基斯就任總統後,立陶宛於1922年10月舉辦了第一屆國會議員選舉,該國形成了以國會為基礎的政體,由一院制的立陶宛國會掌握政府主要權力,政府也開始着手進行土地、經濟與教育改革[6]:72,但政局仍然不穩,其在任期間,政府就曾多次改組內閣[7]。而他領導的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也受到了立陶宛人民農民聯盟與立陶宛社會民主黨等組成的左翼聯盟的挑戰,在1926年的大選中,基督教民主黨遭到後者擊敗,成為在野黨[3]。在外交上,立陶宛與波蘭的關係也相當緊張,波蘭佔領了立首都維爾紐斯並於1922年將其併入維爾諾省[8],立陶宛因此被迫遷都考納斯,並斷絕與波蘭的外交關係[6]:73,但立陶宛也在1922年透過克萊佩達起義佔領了克萊佩達地區,國際聯盟承認既成事實,故在1923年2月17日將克萊佩達移交給立陶宛,作為其與波蘭戰爭中失去維爾紐斯地區的非正式補償,1924年5月簽署《克萊佩達協定》後,波蘭正式承認立陶宛對該地區的主權[9]。
卸任及逝世
[編輯]1926年,斯圖爾金斯基斯卸任總統,並將職務和平移交給卡齊斯·格里紐斯,但格里紐斯隨即在當年12月被軍方推翻,安塔納斯·斯梅托納奪取了政權,當年12月19日,斯圖爾金斯基斯當選為新任國會議長,成為正式的立陶宛國家元首,並在當天將總統一職移交給斯梅托納[5]。1927年,國會解散後,斯圖爾金斯基斯隨即辭去國會議長一職並淡出政壇[10],隨即回到他在克雷廷加的農場務農,在此期間,他也曾呼籲在小國家實行民主政治[3],1940年,蘇聯入侵立陶宛後,斯圖爾金斯基斯遭到內務人民委員部逮捕,並被流放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一座集中營從事體力勞動,1952年,他又被蘇聯判囚25年,但在史太林死後,赫魯雪夫釋放了他和他的妻子,1956年,他們被允許回到立陶宛,此後,斯圖爾金斯基斯繼續從事園藝師的工作,直到1969年逝世,而他的獨生女阿爾多娜·斯圖爾金斯凱特-約澤維切內(Aldona Stulginskaitė-Juozevičienė)則移居到美國,逃過了蘇聯的逮捕[3][11]。
參考文獻
[編輯]- ^ ALEKSANDRAS STULGINSKIS.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2024-07-28] (英語).
- ^ Alfonsas Eidintas. President of Lithuania: prisoner of the Gulag : a biography of Aleksandras Stulginskis. Vilnius, Lithuania: Genocide and Resistance Research Center of Lithuania ; Lithuanian Research and Studies Center. 2001: 330 [2024-07-28]. ISBN 9789986757412 (英語).
- ^ 3.0 3.1 3.2 3.3 3.4 Wojciech Roszkowski; Jan Kofma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UK: Taylor & Francis. 2016: 3745 [2024-07-28]. ISBN 9781317475934 (英語).
- ^ Sigitas Jegelavičius. Vasario 16-osios Akto signatarai. Vilnius University - Lithuanian Electronic Research Academic Network. [2007-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28) (立陶宛語).
- ^ 5.0 5.1 Eidintas, Alfonsas; Vytautas Žalys; Alfred Erich Senn. Chapter 1: Restoration of the State. Ed. Edvardas Tuskenis (編). Lithuania in European Politics: The Years of the First Republic, 1918-1940 Paperback.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eptember 1999: 24–31. ISBN 0-312-22458-3 (英語).
- ^ 6.0 6.1 6.2 張明珠. 《波羅的海三小國史》. 台北市: 三民書局. 2004. ISBN 9789571439563.
- ^ Laučka, Juozas B.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Lithuania's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1920–1939. Lituanus. Fall 1986, 32 (3) [2008-03-04]. ISSN 0024-50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8) (英語).
- ^ Iškauskas, Česlovas. Č.Iškauskas. Vidurio Lietuva: lenkų okupacijos aidai.... DELFI. [2012-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立陶宛語).
- ^ Senn, Alfred Erich. The Great Powers, Lithuania and the Vilna Question 1920–1928. Studies in East European history 11. E.J. Brill. 1966: 111 [2021-07-30]. OCLC 3982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0) (英語).
- ^ III Seimas (1926–1927 m.). LRS.lt. [2017-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立陶宛語).
- ^ Šimtmetį švenčianti prezidento A. Stulginskio dukra: jaučiuosi aštuoniasdešimties. Bernadinai. 2021-05-10 [2024-07-28] (立陶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