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大玩偶
《兒子的大玩偶》為台灣作家黃春明第一本出版的短篇小說作品集,內容主要描寫台灣社會中,小人物的無奈和困境,為黃春明寫實主義代表作品之一。
內容
[編輯]《兒子的大玩偶》為臺灣作家黃春明第一本出版的短篇小說作品集,內容主要描寫臺灣社會中,小人物的無奈和困境,為黃春明寫實主義代表作品之一。1969年由仙人掌出版社發行,收錄有〈魚〉、〈溺死一隻老貓〉、〈看海的日子〉、〈青番公的故事〉、〈癬〉和〈兒子的大玩偶〉;2000年皇冠改版後收錄〈兒子的大玩偶〉、〈蘋果的滋味〉、〈小琪的那頂帽子〉、〈我愛瑪莉〉、〈甘庚伯的黃昏〉、〈玩火〉、〈兩萬年的歷史〉、〈鮮紅蝦——下消樂仔的掌故〉、〈把瓶子升上去〉和〈清道伕的孩子〉。其中1956年寫成的〈清道伕的孩子〉為黃春明第一篇發表的作品[1]。
黃春明透過短篇小說中不同時代、職業和性別的角色探討臺灣從農業社會步入現代化的過程和問題,展現其對人性的觀察、對臺灣鄉土的關懷。例如在〈蘋果的滋味〉中被汽車撞斷腿的工人阿發,因肇事者是美國上校而能住進現代化醫院,並收到高級的蘋果作為慰問,反映臺灣社會中的階級差距。〈甘庚伯的黃昏〉描寫年近70歲的花生田老農如何照料從南洋回來後精神失常的兒子,兒子如何受到歧視以及老父所採取的措施等。〈我愛瑪莉〉則直指當代社會崇洋媚外的心態。《兒子的大玩偶》故事主軸就圍繞在早期臺灣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諸多無奈的主題,也反映出人心及當時社會文化[2]。
短篇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原載於1968年2月25日《文學季刊》第六期。[3]1969年收錄於同名小說集《兒子的大玩偶》內。故事描寫小鎮上突然出現一個小丑模樣的「廣告人」。原來是失業的坤樹,為了兒子的誕生願意「醜化」自己,毛遂自薦打扮成「小丑」,模仿國外電影上的「sandwich-man」(三明治人,人身前後各掛一片廣告看板,似三明治),背上戲院的廣告牌, 成為電影院宣傳噱頭以維持一家妻小的生活。坤樹回家後總是以小丑的臉蛋跟孩子玩,抱着孩子。直到有天戲院要他改以踩三輪車的廣告方式,卸了妝的坤樹,不用再忍受鄉人議論,但其兒子反而認不得自己為了讓兒子認出自己,竟然又在自己的臉上塗抹起來。1983年,本篇作品與〈蘋果的滋味〉 、〈小琪的那頂帽子〉由吳念真編劇,侯孝賢、曾壯祥、萬仁分任導演改編合拍成電影《兒子的大玩偶》,是為臺灣新電影打響了頭陣,形成一股小說改編成電影的浪潮[4]。
創作背景
[編輯]黃春明於1950年代創作至今,多被歸類為鄉土文學作家、寫實主義作家。據報導黃春明自述自己的創作目的為:「我寫作就像農夫一樣,我種出來的米誰都可以吃,國王可以吃,乞丐也可以吃,米對人是有用的。所以你問我創作的意義是什麼?我的回答是:是農夫種米給人吃。」[5]表達其認為文學應對社會有用,且人人皆能讀懂。而《兒子的大玩偶》是在1960-1970年代創作,屆時臺灣文壇剛好是現代主義與寫實鄉土主義興盛發展的年代。鄉土文學是指反映臺灣人民生活樣貌之書寫,以文學實踐人文關懷[6]。因此黃春明在其創作中用字遣詞易讀易懂,題材多為社會小人物、社會議題,用以傳達其對土地的情感與關懷。
版本
[編輯]- 《兒子的大玩偶》(臺北:仙人掌出版社,1969)
- 《兒子的大玩偶》(臺北:大林,1983)[2]
- 《兒子的大玩偶》(臺北:水牛,1987)
- 《兒子的大玩偶》(臺北:皇冠出版社,2000)
- 《兒子的大玩偶》(臺北:聯合文學,2009)[7]
參考資料
[編輯]- ^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 兒子的大玩偶. [2022-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7).
- ^ 2.0 2.1 國立臺灣文學館. 兒子的大玩偶. 臺灣文學主題平台. [202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 ^ 國立臺灣文學館. 文學季刊6期(春季號).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 ^ 徐秀慧. 兒子的大玩偶. 臺灣文學辭典資料庫.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22-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7).
- ^ 聯合報. 【駐版作家答客問】常看好小說讓心靈活動活動. 2016-04-24 [202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 ^ 翁聖峯. 臺灣鄉土文學.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11-07-22 [202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 ^ 國立臺灣文學館. 兒子的大玩偶. 臺灣文學主題平台. [202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