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伍達德
大衛·伍達德 David Woodard | |
---|---|
出生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芭芭拉 | 1964年4月6日
職業 | 指揮家,作家 |
國籍 | 美國 加拿大 |
母校 |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新社會研究學院 |
體裁 | 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諷刺文學 |
配偶 | 索尼婭·韋奇托莫夫 |
簽名 |
大衛·詹姆斯·伍達德(英語:David James Woodard,英國 i/ˈwʊdɑːrd/, 美國 /ˈwʊdərd/;1964年4月6日—)是一位美國作家和指揮家。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他創造了一個由靈音和安魂曲組合而成的新詞彙「靈音安魂曲」。他用這個詞來形容他以佛教思想譜寫的專用音樂,這些音樂將在主體死亡或臨死時呈現[1][2]。
伍達德作為一位指揮家和音樂指導供職於洛杉磯追思禮拜,參與了包括在現已解散的天使鐵路於2001年舉行的民間儀式,以紀念事故死者里昂·帕拉博和他受傷的遺孀羅拉[3][4]:125。他同樣指揮過野生動物安魂曲,包括悼念一隻在海灘護堤頂上喪命的加利福尼亞棕褐鵜鶘[5]。
伍達德同樣因為複製造夢機器而聞名,造夢機器是一種溫和的作用於人類精神的照射燈具,它曾在全世界的大博物館裏巡迴展出。在德國和尼泊爾,他因為著有文學期刊朋友而被人熟知,包括寫作有關物種間因果報應、植物自我意識和巴拉圭的殖民地新日耳曼尼亞的文章[6]。
教育經歷
[編輯]伍達德曾就讀於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和新社會研究學院[7]。
新日耳曼尼亞
[編輯]在2003年,伍達德被選為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杜松山的議員。在任職期間,他提議與巴拉圭的新日耳曼尼亞市結為姐妹城市。為了推進他的計劃,他動身前往曾經的的素食者/女權主義者烏托邦,並會見了其市政領導。在初次會見後,雖然他選擇不再繼續這段關係,但是他在這個社區里找到了一個可供日後寫作研究的對象。使他格外感興趣的是兩位先驅策劃者理查德·瓦格納和伊利沙伯·福斯特-尼采的那些原始超人類主義觀點;伊利沙伯·福斯特-尼采曾和她的丈夫伯恩哈德·福斯特一起建立了這個殖民地並在1886年到1889年之間居住在那裏[7]。
2004-2006年間,伍達德曾領導了許多人前往新日耳曼尼亞探險,並得到了時任美國副總統迪克·切尼的支持在2011年[9],伍達德准許瑞士小說家克里斯蒂安·克拉赫特出版他們之間關於新日耳曼尼亞的大量通信[10]:113–138,此書分為兩卷,由威漢出版社在漢諾威大學出版[11]:180–189。法蘭克福匯報,伍達德和克拉赫特之間的信件來往,「打破了生命與藝術的邊界」[12]。《明鏡周刊》認為,本書的第一卷《五年,第1卷》[13],是克拉赫特後來創作的小說《人類帝國》的「精神準備」[14]。
根據安德魯·麥凱恩所說,「克拉赫特陪伴伍達德旅行到了那個地方,去尋找當地的遺產,可惜那裏的原住民已經不剩幾人了。根據信件顯示,克拉赫特打消了伍達德想要在伊利沙伯·福斯特-尼采故居原址上建立一個小型拜羅伊特節日劇院興社區文化的念頭」[15][a]。近年來,新日耳曼尼亞嘗試了變成一個更宜居的地方,可以提供住宿、早餐和一所臨時搭建的歷史博物館。
造夢機器
[編輯]從1989年到2007年,伍達德建造了造夢機器的複製品[16]。造夢機器是一件由布里昂·基森和伊安·薩默維爾設計發明的頻閃裝置,由黃銅或紙製成,圍繞一個電燈轉動——當閉目觀察機器時,它可以觸發類似於藥物中毒或是做夢所帶來的心理異常[b]。
在伍達德貢獻了一台造夢機器給威廉·柏洛茲於1996年在洛杉磯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視覺回顧展《進入之門》後[17],伍達德和伯洛茲成為了好友,並為了慶祝他的第83個、也是最後一個生日而展示了「波西米亞風模型」(紙質)造夢機器[18][19]:23。在2002年,蘇富比拍賣行將前一台機器拍賣給了一位私人收藏家,而後一台機器則一直留在斯賓塞藝術博物館的寶來公司財產的超期貸款里[20]。
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S·卡朋特,《在殺人者死亡的音樂會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1年5月9日洛杉磯時報。
- ^ A·拉平,伍達德肖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西雅圖:蓋蒂圖片社,2001)。
- ^ K·賴希,《家庭起訴城市:天使鐵路背後的公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1年3月16日洛杉磯時報。
- ^ J·道森,洛杉磯的天使之戰(南卡羅萊納州芒特普萊森特:阿卡迪亞出版公司,2008年)125頁。
- ^ T·門澤,《鵜鶘的告別是一首悲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98年10月2日電報出版社。
- ^ I·卡洛奇,《新日耳曼尼亞的故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1年10月13日職業郵報。
- ^ 7.0 7.1 C·瑞尼科,《五年一書中的著述階段和演說失常》J·博爾頓和al.,編者,德國人監視者79(萊頓:布里爾,2016)。
- ^ Chandarlapaty,R.,"Woodard and Renewed Intellectual Possibilities",Seeing the Beat Generation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傑斐遜: 麥克法蘭公司出版社,2019年),142–146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J·愛普斯坦,《在叢林中重建家園》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5年3月13日三藩市紀事報。
- ^ J·施樂特,《對作者的闡釋困難、自我加工和敘述者》,在Birke,Köppe,編者,《作者和敘述者》(柏林:德格魯伊特,2015),113-138頁。
- ^ D·伍達德,《攔腰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1年夏天032c,180-189頁。
- ^ M·林克,《就像湯力水和琴酒一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1年11月9日《法蘭克福匯報》。
- ^ C·克拉赫特和伍達德,《五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漢諾威:威漢出版社,2011)。
- ^ G·迪茲,《克拉赫特的死亡意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2年2月13日明鏡。
- ^ A. L. 麥凱恩,《寓言和(一半)德國的世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5年8月28日悉尼書評。
- ^ M·艾倫,《蒂莫西·利睿設計的裝飾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5年1月20日紐約時報。
- ^ C·奈特,《隨意的藝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96年8月1日洛杉磯時報。
- ^ 美國駐捷克大使館,《文學百年紀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4年10月。
- ^ 伍達德,《摩羯座的伯洛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4年3月Schweizer Monat,23頁。
- ^ 斯賓塞藝術博物館,《歡迎來到斯賓塞藏品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堪薩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