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溫哥華地區的華裔加拿大人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華裔加拿大人大溫哥華人口中佔有相當的比例,特別是溫哥華市列治文市本拿比市華裔的影響無處不在[1]。當中絕大部份是來自香港的移民,佔約50%,其次是來自中國大陸以及台灣

華人在大溫地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溫哥華建市的1886年。與北美其他地區一樣,溫哥華最初的華人主要來自廣東省。從20世紀中期起,新一輪移民潮一直延續到現在。這次移民潮中第一波移民主要來自香港,隨後是臺灣和中國大陸的移民潮。這波移民中因為是在東亞出生居多,語言與飲食較為道地。溫哥華雖然不是華裔人口最多的城市,卻是佔比最高的城市。

大溫華裔社區持續增長,202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顯示當地華裔人口達51萬2260人,佔大溫地區總人口19.38%[2]。根據加拿大統計局預測,2031年當地華裔人口將增長到高達80萬人左右,佔大溫地區總人口的23%之多。屆時白人的比例將低於50%,成為少數民族[3]

歷史

[編輯]

19世紀

[編輯]

溫哥華建市前2年的1884年,布勒內灣地區就生活着114名華人,其中包括60名鋸木工、30名廚師和洗衣工、10名店員、5名商人、3名已婚婦女和1名妓女[4]。鋸木工主要於喜士定鋸木場工作,而隨着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於1885年宣佈西岸總站將設於福溪以北,更多華人亦遷至當地[5]。與此同時,新西敏亦發展出一個華人社區,1881年有485名華人居於當地,三年後該數目已增長三倍[6]。新西敏華埠成為卑詩省維多利亞後的第二大華埠,華人亦因此稱新西敏為「二埠」[6]

隨着鐵路開通,坐落其總站附近的溫哥華華埠亦急速發展,到1889年溫市已有29家華人商戶[7]。到1890年代,溫哥華華埠的華裔居民數目已超越一千人,並取代新西敏成為省內第二大華埠,部分華人因此開始稱溫哥華為「二埠」[7]。為了區別兩個二埠,坐落菲沙河匯入佐治亞海峽所在的溫哥華被稱為「鹹水二埠」,而坐落菲沙河較上游處的新西敏則被稱為「淡水二埠」。「鹹水二埠」逐漸縮短成「鹹水埠」,並成為溫哥華的中文別稱;「二埠」則改回專指新西敏並沿用至今[7]

歧視華人的行為在溫市早期歷史中屢見不鮮,包括街頭暴力、以及報章撰文要求禁止華人在市內居住[8]。據《荒山海中英語In the Sea of Sterile Mountains》筆者摩頓(James Morton),排華情緒幾乎一致顯現於當時的主流報章[9]。當時承判商近乎清一色聘請單一族裔勞工,引致白人和華人間之薪金差距。據《鹹水埠:溫哥華華人歷史圖解英語Saltwater City: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Vancouver》筆者余兆昌,華人獲取之較低薪酬為白人排華情緒的「經典解釋」[10]

20和21世紀

[編輯]
溫哥華華埠商店在排亞騷亂期間遭受破壞,商戶以木板封蓋受毀的窗戶。圖為片打街夾卡路街一景。

排亞聯盟於1907年在溫哥華發起反對亞裔人種大巡遊,其後演變成騷亂,華埠和鄰近的日本城皆遭受破壞[11]

1911年人口普查顯示溫哥華有3559名華人居民,令該市成為加拿大全國華人人口最多的城市[12],當中約3500人居於華埠 [4],令其成為全國最大華埠[12]。1919年一傳道會報告顯示7%溫市華人在加拿大出生,而市內則有210個華人家庭[13]。到了1921年,市內華人人口增至6500人,當中包括約600名婦女,並有超過500名兒童就讀公校。1920年代,共有六間學校、一間醫院和兩間中式劇院為溫市華人社區服務[14]

1923年華人入境法令》(華人稱之為「排華法」)通過後,除個別情況外完全阻止華人移民到加拿大,為溫市華人社區發展帶來窒礙。然而隨着經濟大蕭條展開,不少居於卑詩內陸小鎮的華人遷居溫哥華和維多利亞以尋找機遇[15];1931年溫哥華和維多利亞兩市的華人居民數目合計較全省其他地區為多[16]。「排華法」於1947年廢除,而大溫地區到了1961年-62年則約有18000名華人[15]

聯邦政府於1967年開放入境政策,為大溫帶來更多華人居民。1980和90年代香港移民潮期間大批港人遷居大溫地區[17],除溫市外亦有不少人落戶列治文本拿比等周邊城市。當中位於溫市以南的列治文迅速成為華人熱門聚居點,更獲「小香港」之稱[18]。1997年香港政權交接後港人移民潮有所減退[19],取而代之為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移民。

聚居

[編輯]
溫哥華華埠千禧門
列治文黃金村的亞裔商戶

根據2016年加拿大統計局人口普查,大溫哥華地區有47.5萬華裔人口,佔大溫地區總人口246萬的19.3%[20]。由於華裔人口眾多,溫哥華獲得了「最有亞洲風情城市」的稱號[21]。位於大溫哥華地區列治文在2013年的華人人數已經比加拿大高加索人人數多,且被描述為「北美最具中國風情的城市」[22]

區域分佈

[編輯]

1980年代之前,大溫地區絕大部分華人皆居於溫哥華市境之內。當時華人主要聚居於溫市東端,尤其是華埠士達孔拿[23]。此外,溫市東南部(包括域多利-菲沙圍)約有40%居民是華人,而南溫哥華的加蘭護街夾49街一帶也有華人聚居[24]。到1990年代中期,華人則逐漸遷至嘉利士杜桑拿斯等傳統豪宅區,並在當地興建大型現代風格住宅,取代20世紀初落成的新都鐸式和其他風格房屋[25]。時至今日,溫哥華市內各區都有華人分佈[26]

溫市以南的列治文於1981年只有少量華人,當時列治文多數普查地段華人只佔居民總數少於5%,更沒有一個普查地段的華人佔居民總數多於10%。到了1986年,列治文華人數目已增至八千人,佔當地居民總數8.3%,並佔大溫華人9%[23]。到1991年,列治文華人佔總人口16.4%。現時列治文黃金村英語Golden Village (Richmond, British Columbia)居民約有80%為華人;該區沿三號路發展,並有大量華人商戶[24]

祖籍來源

[編輯]

1964年,大溫哥華地區有16,700名華人,大部分為四邑廣府人客家人約佔50人,中國北方人約佔50至60人[27]。1992年,大溫哥華地區為繼三藩市之後,北美第二多華裔分佈的地區[28]。至2009年,約有30%的大溫哥華居民有部分或更多的華人血統,祖先為純華人血統的最常見[29]。在2012年中國內地已經超越香港成為最多華人的來源地,第二多的來源地則是臺灣[19]卑詩大學Dan Hiebert 在2013年研究預測,到2031年時,溫哥華的華人人口將達到80.9萬人[22]

語言

[編輯]

粵語大溫哥華華人的主要使用的漢語。粵語擴及到華人社區的廣播和電視節目製作中使用的廣告[30]。截至1964年,華裔客家人都會使用客家話廣東話[27]截至1970年,大溫哥華使用客家話人數少於100人。[31]到2003年,由於來自中國內地非粵語區的移民人數增加,官話在媒體上開始出現[30]。到2012年,官話在大溫哥華已經超過了廣東話列治文常見的漢語有官話廣州話[32]

大溫華人分佈情況

[編輯]

2016年人口普查數據

[編輯]
序號 城市 總人口(2016年) 華裔人口(2016年) 華裔比例(2016年)
1 列治文 198,309 104,185 52.5%[33]
* 大溫A選區 16,133 5,995 37.2%[34]
2 本拿比 232,755 78,025 33.5%[35]
3 溫哥華市 631,486 167,180 26.5%[36]
4 高貴林 139,284 28,935 20.8%[37]
5 西溫哥華 42,473 7,680 18.1%[38]
6 安莫爾 2,210 250 11.2%
7 高貴林港 58,612 6,430 11.0%[39]
8 滿地寶 33,551 3,430 10.2%[40]
9 新西敏市 70,996 7,020 9.9%[41]
10 素里 517,887 39,890 7.7%[42]
11 三角洲 102,238 7,685 7.5%[43]
12 貝卡拉 643 45 7.0%
13 北溫區 85,935 5,820 6.8%[44]
14 白石 19,952 1,190 6.0%
15 北溫市 52,898 2,290 4.3%
16 蘭里區 117,285 4,810 4.1%[45]
17 匹特草原 18,573 575 3.1%
18 楓樹嶺 82,256 2,340 2.8%
19 獅子灣 1,334 35 2.6%
20 蘭里市 25,888 450 1.7%
21 寶雲島 3,680 25 0.7%

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

[編輯]
序號 城市 總人口(2011年) 華裔人口(2011年) 華裔比例(2011年)
1 列治文 189,305 91,890 49%[46]
2 本拿比 220,255 73,645 33%
3 溫哥華市 590,210 163,230 28%
4 高貴林 125,015 23,750 19%
5 西溫哥華 42,040 4,970 12%
6 滿地寶 32,975 2,900 8.8%
6 高貴林港 55,958 4,835 8.6%
7 新西敏市 65,090 5,500 8.4%
8 北溫區 83,555 5,270 6.3%
9 素里 463,340 28,480 6.1%
10 三角洲 99,863 5,690 5.7%
11 蘭里區 103,140 3,055 3.0%
12 楓樹嶺 75,140 2,050 2.7%

名人

[編輯]

華裔聯邦國會議員

[編輯]

華裔省議員

[編輯]

華裔市長及市議員

[編輯]

公職人員

[編輯]

政黨領袖

[編輯]

僑團及社區領袖

[編輯]

商人

[編輯]

藝人

[編輯]

其他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温哥华华人:十年变迁 (PDF). 溫哥華太陽報. [20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4-24). 
  2. ^ Government of Canada, Statistics Canada. Profile table, Census Profile, 2021 Census of Population - Greater Vancouver, Regional district (RD) [Census division], British Columbia. www12.statcan.gc.ca. 2022-02-09 [2022-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9). 
  3. ^ 温哥华,多伦多的中国人数量2031年将翻一番. 南華早報.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1). 
  4. ^ 4.0 4.1 咸水埠:温哥华华人社区的故事. Paul Yee.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1). 
  5. ^ Ng, p. 29.
  6. ^ 6.0 6.1 Lai, David Chuenyan. Chinatowns: Towns within Cities in Canada. UBC Press, October 1, 2007. ISBN 0774844183, 9780774844185. p. 49.
  7. ^ 7.0 7.1 7.2 Lai, David Chuenyan. Chinatowns: Towns within Cities in Canada. UBC Press, October 1, 2007. ISBN 0774844183, 9780774844185. p. 81.
  8. ^ Yee, p. 18.
  9. ^ Morton, p. 149.
  10. ^ Yee, p. 21.
  11. ^ Lim, Imogene L. "Pacific Entry, Pacific Century: Chinatowns and Chinese Canadian History" (Chapter 2). In: Lee, Josephine D., Imogene L. Lim, and Yuko Matsukawa (editors). Re/collecting Early Asian America: Essays in Cultural History.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1439901201, 9781439901205. Start: 15. CITED: p. 17
  12. ^ 12.0 12.1 "1886 - 1920" (Archive). Vancouver Chinatown 1886-2011. 西門菲沙大學. Retrieved on December 27, 2014.
  13. ^ Ng, p. 14.
  14. ^ "Seeking a New Home" (Archive). Royal BC Museum. Retrieved on January 27, 2015.
  15. ^ 15.0 15.1 Willmott, "Some Aspects of Chinese Communities in British Columbia Tow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 27-28.
  16. ^ Ng, p. 147. "19 In 1931, for the first time, more Chinese in British Columbia reportedly resided in the two cities of Vancouver and Victoria than in the scattered smaller settlements in the province. Wickberg, From China to Canada, 303-4, Tables 7 and 8."
  17. ^ Marlow, Iain and Brent Jang. "Vancouver’s real estate boom: The rising price of 『heav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Globe and Mail. Friday October 10, 2014. Retrieved on March 28, 2015. "The twentieth century's geopolitical turmoil sent wave after wave[...]sought a more stable home ahead of the 1997 handover."
  18. ^ 列治文為加國「小香港」 樓價硬淨 毒品注射屋恐破壞治安 老華僑批「第一次聽人鬧『滾回香港』」. 星島頭條. 2024-02-16 [2024-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2). 
  19. ^ 19.0 19.1 Bhatty, Ayesha. "Canada prepares for an Asian fu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rchive). BBC. May 25, 2012. Retrieved on October 20, 2014. "Mandarin is edging out Cantonese on the streets of the city."
  20. ^ 2016年大温哥华地区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1). 
  21. ^ FlorCruz, Michelle. "Vancouver Anti-Chinese-Language Movement Focused On Chinese Language Signs, Advertisemen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July 17, 2014. Retrieved on October 20, 2014.
  22. ^ 22.0 22.1 Young, Ian. "Chinese numbers in Vancouver, Toronto to double by 203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aturday April 6, 2013. Updated Tuesday April 9, 2013. Print title: "Chinese in two cities to double by 2031." Retrieved on October 20, 2014.
  23. ^ 23.0 23.1 Ray, Halseth, and Johnson, p. 88.
  24. ^ 24.0 24.1 Todd, Douglas. "Mapping our ethnicity Part 2: China comes to Richmo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rchive). Vancouver Sun. May 2, 2012. Retrieved on October 24, 2014. "Ethnic Chinese are also focused in south Vancouver around Granville and 49th, in central Burnaby around Kensington and Halifax streets and in pockets of northern Coquitlam."
  25. ^ Ray, Halseth, and Johnson, p. 82. "Vancouver's elite inner neighbourhood of Shaughnessy, as well as its upper middle class neighbour Kerrisdale,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media and academic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due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hinese residents and the replacement of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homes inspired by traditional English architecture (often neo-Tudor or Arts & Crafts styles) with monster homes that draw heavily on postmodern architectural styles." - The sources in footnote 4 date to 1993 and 1995
  26. ^ Bloemraad, p. 62. "As evident in Map 2.2, those of Chinese ethnicity are 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city,[...]"
  27. ^ 27.0 27.1 Willmott,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in Vancouver, p. 33.
  28. ^ "Vancouver: Gateway to Alaska." Cruise Travel. March/April 1992. Lakeside Publishing Co. ISSN 0199-5111. Vol. 13, No. 5. p. 13.
  29. ^ Bloemraad, p. 52.
  30. ^ 30.0 30.1 Teo, p. 3.
  31. ^ Willmott,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in British Columb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 39.
  32. ^ Crowe, Paul. "Dharma on the Move: Vancouver Buddhist Communities and Multiculturalism" (Chapter 6). In: Harding, John S., Victor Sōgen Hori, and Alexander Soucy. McGill-Queen's Press (MQUP), June 1, 2014. ISBN 0773590498, 9780773590496. Google Books PT 112.
  33. ^ 2016年列治文市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34. ^ 2016年大温A选区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35. ^ 2016年本拿比市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3). 
  36. ^ 2016年温哥华市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37. ^ 2016年高贵林市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7). 
  38. ^ 2016年西温哥华市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39. ^ 2016年高贵林港市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0). 
  40. ^ 2016年满地宝市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41. ^ 2016年新西敏市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42. ^ 2016年素里市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8). 
  43. ^ 2016年三角洲市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0). 
  44. ^ 2016年北温区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45. ^ 2016年兰里区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統計局. 2017. 
  46. ^ 列治文市种族概要 (PDF). 列治文市政府. 20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