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靈長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靈長目
化石時期:55–0 Ma
日本獼猴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演化支 獸形類 Theriimorpha
演化支 獸型類 Theriiformes
演化支 Trechnotheria
演化支 歧獸類 Cladotheria
演化支 原磨楔齒類 Prototribosphenida
演化支 Zatheria
演化支 磨楔齒類 Tribosphenida
亞綱: 獸亞綱 Theria
下綱: 真獸下綱 Eutheria
演化支 有胎盤類 Placentalia
高目: 北方真獸高目 Boreoeutheria
總目: 靈長總目 Euarchontoglires
大目: 真靈長大目 Euarchonta
上目: 靈長形上目 Primatomorpha
目: 靈長目 Primates
Linnaeus, 1758[1]
亞目
非人靈長目動物分佈範圍
異名

更猴目 Plesiadapiformes

靈長目學名Primates)是哺乳綱的一個,在生物分類學上,可以再細分原猴簡鼻亞目(包括[1]。靈長目的始祖住在熱帶雨林的樹上,許多靈長目的特徵表現了其適應三維立體環境的能力,大部份的靈長目至少有部份樹棲的能力。

大部份人以外的靈長目住在美洲、亞洲及非洲的熱帶或是亞熱帶區域[2],只有人類可以住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地區[3]。靈長目的體型差異很大,如伯特夫人狐猴英語Madame Berthe's mouse lemur體重只有30克,而東部大猩猩體重達200公斤。依照化石的證據,最早已知的靈長目是德氏猴,其年代可以追溯到5580萬年以前[4]分子鐘認為靈長目的分支可能起源於白堊紀-古近紀界線,約六七千萬年前[5][6][7][8]

靈長目過去一般會分為二類:原猴類人猿。原猴的特徵接近最早期的靈長目,包括馬達加斯加狐猴懶猴跗猴。類人猿包括人族。最近的生物分類學會將靈長目分為原猴亞目(Strepsirrhini)及簡鼻亞目(Haplorhini)。原猴亞目是指鼻部濕潤的靈長目,包括跗猴以外的原猴,簡鼻亞目是指鼻部乾燥的靈長目,包括跗猴型下目(Tarsiiformes)及類人猿下目(Simiiformes)。

類人猿下目也可以分為狹鼻小目(非洲及東南亞的)及闊鼻小目(中美及南美的新世界猴)。狹鼻小目包括舊世界猴(像狒狒屬獼猴)、長臂猿人科。新世界猴包括捲尾猴吼猴松鼠猴屬。人類是其中唯一成功在非洲、南亞及東亞以外地區繁衍的狹鼻小目動物,不過有化石證據指出其他狹鼻小目動物也曾出現在歐洲。現在仍有發現新的靈長目物種,在2000年代找到了超過25個物種,在2010年代也已找到了11個物種。

靈長目是適應性良好的哺乳類動物,有許多不同的特點。有些靈長目(包括一些大猿和狒狒)主要是陸棲動物,不是樹棲動物。但其他的靈長目都可以爬樹。行動方式包括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用二隻或四隻腳行走,指關節行走英語knuckle-walking、在樹枝上擺盪(握枝現象英語brachiation)或是透過捲纏尾於樹上攀爬。

相對於其他的哺乳類,靈長目的大腦大了許多,靈長目也比較依賴立體視覺,而其嗅覺就不如大多數動物。在身上這類的特徵更加明顯,但在懶猴及狐猴身上就不太明顯。有些靈長目有三色視覺,大部份也有對生拇指,甚至有些會有適於抓取的尾巴。許多靈長目會有兩性異形,差異包括體重、犬齒大小及顏色。靈長目的發育比其他體型相當的動物要晚,也較晚成熟,但其壽命也較長。依物種的不同,成年的靈長目可能是獨自生活、成對生活,或是成群生活。

歷史和現代術語

[編輯]

靈長目中不同群體之間的關係一直到現代才比較清楚,因此一些常用的詞可能會令人困惑,例如在英語中,ape(意即「」)可能只是monkey(意即「」)的另一種稱呼,但也可能只指沒有尾巴,比較接近人的靈長目動物[9]。不同語言中對靈長類的劃分可能不同,像在中文中,「猿」及「猴」有分別;但在日語中,「猿」一詞被用以統稱猴子及包括猩猩在內的其他靈長類動物。

威爾弗里德·樂·格羅斯·克拉克英語Wilfrid Le Gros Clark爵士是一位靈長類學家,他和其他靈長類學家發展了有關靈長目演化趨勢的概念,並將未滅絶的靈長目依升序方式排序,最末端(即演化程度最高)的為人類[10]。常用的名稱像prosimian(原猴亞目)、monkeys()、lesser apes(長臂猿)、great apes(人科)就是這種方法論下的產物。根據目前對靈長目演化的了解,這種分類是並系群,也就是該群中並不包含有最近共同祖先之所有後代[11]

和克拉克的理論相反的,現代的分類會將靈長目用單系群分類,該群中包含有最近共同祖先之所有後代[12]

特徵

[編輯]

比較解剖學

[編輯]

靈長目動物的眼睛在臉的前面,有眉骨保護眼窩。視覺敏銳,類人猿有辨色能力,但是許多原猴沒有。鼻子比其他的哺乳動物短,嗅覺退化。靈長目動物的相對於自身體重、大且構造複雜。大部分靈長動物上下頜前方都有一排牙床。位於中間的叫門齒,之後是犬齒。犬齒之後是前臼齒,最後是臼齒。靈長目動物四肢會抓握,而且四肢都有5個趾頭。

生物化學

[編輯]

根據對蛋白質的化驗,黑猩猩大猩猩最接近於人類。黑猩猩的染色體除了第22對和額外的一對,其他的都與人相近。

分類

[編輯]

本目屬於靈長總目的演化支,屬於真靈長大目,現存生物中與本目關係最親的可能是皮翼目,兩者組成靈長形上目。本目與其它靈長總目動物的演化關係如下:

北方真獸高目

 勞亞獸總目 Laurasiatheria

真魁獸齧型總目
齧型類
 ?†𰡓獸目 Anagalida

 †北柱獸目 Arctostylopida

 齧形大目 

 齧齒目 Rodentia

 兔形目 Lagomorpha

Glires
 Gliriformes 
真魁獸大目

 攀獸目 Scandentia

靈長形上目

 皮翼目 Dermoptera

靈長目
 †近兔猴型目 Plesiadapiformes
幹群

 真靈長類 Euprimates 冠群

 Primates 
 Primatomorpha 
 Euarchonta 
 Euarchontoglires 
 Boreoeutheria 

內部分類

[編輯]

靈長目可以分為兩個亞目

社會行為

[編輯]

人類與其他靈長目動物不僅體質特徵很相似,而且社會行為也很相近。一般認為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的大腦很發達,因此他們的行為方式也比其他動物複雜。

靈長目動物大多是社會性動物。他們的生活遷徙都是成群結隊進行的。其規模大小根據種類的不同而不同。在群體中,有一隻成年雄性的個體是整個群體的領導者

靈長目動物個體之間也有相互影響。最值得注意的是修飾對方的活動。他們彼此去除同伴身上的寄生蟲,雜物等。此外,靈長目動物的未成年個體之間經常遊戲。研究者認為這是在了解周圍環境,或者是在訓練力量,因為如想爭得領導者的地位往往取決於力量。

靈長目動物能夠發出聲音,彼此進行信息交流。他們用一系列的喊叫聲或者身體某部位的動作來傳遞信息。

靈長目動物一般都有一個「居住區」,就是通常活動的一定區域。居住區周圍經常有群體成員進行巡邏。在居住區內,還按照群的大小以及食物的獲取方式分成不同的小區域。居住區經常根據季節的改變而改變。有些種群會遷徙到經常去的區域,稱為「核心區」。

靈長目動物的嬰兒與其他動物不同,他們 在剛出生時一直跟隨母親,生活完全由母親來照顧,依偎在母親的懷裏。當然,不同的靈長目動物之間的母親行為也不相同。許多靈長目種類的雄性對嬰兒往往起到父母的責任,一起照料和保護嬰兒。靈長目動物的一個重要的社會行為是侵略行為。這種行為一般是通過姿勢來恐嚇對手,而不是通過激烈的搏鬥來表現。搏鬥一般只用於爭奪在群體中的領袖地位時才用。靈長目動物具有很強的等級制度。雄性領袖具有優先挑選食物、選擇雌性,並且有下級的成員服侍。但是在他受傷或生病時,他就有可能失去這種地位。

靈長目會對去世的同伴感到悲傷,悲傷的時間長短和強度因物種而異,同時,它們還表現出失去同伴後的抑鬱。甚至一些靈長目個體會照顧瀕臨死亡的同伴[13]

由於靈長目動物與人類有很近的親緣關係,其生活方式也可能與最早的人類相仿。因此對研究人類的祖先有很大的幫助。

起源

[編輯]

在靈長目中最早出現的是一些發現於歐洲北美的近猴類化石。多發現於古新世地層。自始新世開始狐猴類出現,早期的都歸入已絕滅的兔猴科,它們的分佈範圍廣,亞洲、北美、歐洲均曾發現,但是在非洲沒有發現化石證據。到漸新世,已經出現猴,並且朝不同的方向進化。

保育狀況

[編輯]

牠們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Groves, C.P. Wilson, D.E. & Reeder, D.M. , 編. 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 (3rd ed.).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5: 111–184. ISBN 978-0-8018-8221-0. LCCN 2005001870. OCLC 62265494. OL 3392515M.  NLC 001238428.
  2. ^ Primat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08 [2008-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2). 
  3. ^ Who lives in Antarctica? - The Antarctic Population. [2016-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2). 
  4. ^ O'Leary, Maureen A.; Bloch, Jonathan I.; Flynn, John J.; Gaudin, Timothy J.; Giallombardo, Andres; Giannini, Norberto P.; Goldberg, Suzann L.; Kraatz, Brian P.; Luo, Zhe-Xi; Meng, Jin; Ni, Xijun. The Placental Mammal Ancestor and the Post–K-Pg Radiation of Placentals. Science. 2013-02-08, 339 (6120) [2022-07-26].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12292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英語). 
  5. ^ Springer, Mark S.; Meredith, Robert W.; Gatesy, John; Emerling, Christopher A.; Park, Jong; Rabosky, Daniel L.; Stadler, Tanja; Steiner, Cynthia; Ryder, Oliver A.; Janečka, Jan E.; Fisher, Colleen A. Stanyon, Roscoe , 編. Macroevolutionary Dynamics and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of Primate Diversification Inferred from a Species Supermatrix. PLoS ONE. 2012-11-16, 7 (11). ISSN 1932-6203. PMC 3500307可免費查閱. PMID 23166696. doi:10.1371/journal.pone.0049521 (英語). 
  6. ^ Jameson, Natalie M.; Hou, Zhuo-Cheng; Sterner, Kirstin N.; Weckle, Amy; Goodman, Morris; Steiper, Michael E.; Wildman, Derek E. Genomic data reject the hypothesis of a prosimian primate clade.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11-09, 61 (3) [2022-07-26]. doi:10.1016/j.jhevol.2011.04.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6) (英語). 
  7. ^ Pozzi, Luca; Hodgson, Jason A.; Burrell, Andrew S.; Sterner, Kirstin N.; Raaum, Ryan L.; Disotell, Todd R. Primat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divergence dates inferred from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4-06, 75 [2022-07-26]. PMC 4059600可免費查閱. PMID 24583291. doi:10.1016/j.ympev.2014.0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7) (英語). 
  8. ^ Finstermeier, Knut; Zinner, Dietmar; Brameier, Markus; Meyer, Matthias; Kreuz, Eva; Hofreiter, Michael; Roos, Christian. Stanyon, Roscoe , 編. A Mitogenomic Phylogeny of Living Primates. PLoS ONE. 2013-07-16, 8 (7). ISSN 1932-6203. PMC 3713065可免費查閱. PMID 23874967. doi:10.1371/journal.pone.0069504 (英語). 
  9. ^ Anon., Ap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XIX 11th, New York: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11 [2011-07-10] 
  10. ^ Dixson, A.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Gorilla, London: Weidenfeld & Nicholson, 1981, ISBN 978-0-297-77895-0 
  11. ^ Definitions of paraphyly vary; for the one used here see e.g. Stace, Clive A., Classification by molecules: What's in it for field botanists? (PDF), Watsonia, 2010, 28: 103–122 [2010-02-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26) .
  12. ^ Mishler, Brent D. Species are not Uniquely Real Biological Entities. Ayala, Francisco J. (編).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Philosophy of Biology. Oxford, UK: Wiley-Blackwell. 2009-11-13: 110–122 [2022-07-26]. ISBN 978-1-4443-1492-2. doi:10.1002/9781444314922.ch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6) (英語). 
  13. ^ 灵长目动物也会悼念死去的同伴,并表现出悲伤情绪. [2019-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3). 
  1. 威廉·A·哈維蘭著,王銘銘等譯,《當代人類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ISBN 7-208-00082-4

延伸閱讀

[編輯]
  • David J. Chivers, Bernard A. Wood & Alan Bilsborough (編). Food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in Primates. New York & London: Plenum Press. 1984. ISBN 0-306-41701-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