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宗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宗侃
出生858年
唐朝
逝世923年8月27日
前蜀
職業前蜀軍事人物

王宗侃(858年—923年8月27日[1]),本姓,名師侃[2][3]中國五代十國時期政權前蜀開國皇帝王建養子和大將。[4]

助建前蜀

[編輯]

田師侃是許昌人,[5]世為鄉里豪族。隸名忠武軍籍,時王建亦為忠武軍部將。光啟元年(885年),當權宦官田令孜唐僖宗西幸,路過陳倉,王建率田師侃一同護駕。王建被出為利州刺史後,起兵攻佔閬中,田師侃隨之,被王建收為養子,賜姓名王宗侃。[4]

光啟三年(887年)閏十一月,時田令孜已為西川軍監軍,其兄西川節度使陳敬瑄擔心東川節度使顧彥朗與時割據閬州自稱防禦使的王建相親,會合兵圖謀自己,與田令孜合計,遣使以書召王建,王建大喜,率麾下精兵二千,與從子王宗鐬、養子王宗瑤王宗弼、王宗侃、王宗弁一同西進。但陳敬瑄又反悔了,想阻止王建,王建怒,破鹿頭關前進。陳敬瑄遣漢州刺史張頊領萬餘人來迎戰,王宗侃擊破之,攻克漢州,又敗陳敬瑄部將句惟立於學射山。[2][4]

宰相韋昭度被任為西川行營招討制置使兼行營招撫使統領諸軍討陳敬瑄,陳敬瑄遣將山行章率兵六萬拒戰,王宗侃破之於浣寨。後來王建迫韋昭度回京、陳敬瑄投降,奪取西川。王建奪取西川的戰鬥中,王宗侃先登略陣。大順二年(891年)十二月,綿州刺史楊守厚截奪東川節度使、顧彥朗弟顧彥暉旌節,發兵攻東川軍部梓州。顧彥暉求救於王建,王建遣其將華洪李簡、王宗侃、王宗弼救東川,秘密對他們說:「爾等破賊,顧彥暉必犒軍,你們在行營回宴,趁機抓住他,就不用再打一仗來奪取東川了。」王宗侃破楊守厚七砦,楊守厚逃奔回綿州。[4][6]顧彥暉準備了犒軍禮物,王建諸將回宴,但因王宗弼告密,顧彥暉稱病沒赴宴。[7]

王建奏授王宗侃雅州刺史。[4]景福元年(892年)二月,王宗侃奉命與王建族子嘉州刺史王宗裕、威信都指揮使華洪、茂州刺史王宗瑤率軍五萬攻打威戎軍節度使楊晟。七月,威戎軍軍部彭州久攻不下,軍士王先成揣度西川諸將只有北寨的王宗侃最賢,就前去遊說,指出楊晟是陳敬瑄、田令孜所命,百姓不從楊晟,等的是王建的招安,但王建一直不招安,軍士還和盜賊一樣掠奪,只能使民心倒向楊晟。王宗侃惻然,不知不覺多次前移坐具問他,王先成說:「更有甚者,現在諸寨每天白天出六七百人,入山淘虜(劫掠),薄暮才回來,無守備之意,只是依賴城中無人,萬一有智者為之畫策,讓對方乘虛奔突,先在門內伏精兵千人,登城望見淘虜者稍走遠,出弓弩手、炮手各百人,攻寨的一面,以役卒五百相隨,背着柴草泥土填壕造路,然後出精兵奮擊,焚寨;再於三面城下各自出兵,諸寨都只能自守而無暇相救,城中得以增兵繼續殺出,如此,能不敗嗎!」王宗侃驚道:「確實如此,怎麼辦?」王先成請求一條條列出以告王建,王宗侃就命王先成起草,說:「現在所說之事,須四面溝通,宗侃所管的只有北面,如果所說的可以聽從,請求施行。」於是王先成列出七條,其中第三條是請求置容納數千人的招安寨以安置所招百姓,王宗侃請求選嚴謹能幹的所部將校為招安將,命率三十人晝夜執兵器巡衛;第四條,招安之事須委任一人總領,榜帖下達後,諸寨必各自遣軍士入山招安,百姓見之無不驚疑,不肯來,欲招之必有其術,請求降帖付王宗侃專掌其事。王建採納,百姓果然歸附王建。[8]乾寧元年(894年)五月,王建克彭州,殺楊晟。[9]

王宗侃遷眉州團練使,不久授武信軍節度使。二年(895年)十一月,攻佔利州,擒斬刺史李繼顒[9]不久,王建奏署王宗侃充決雲都知兵馬使。四年(897年)二月,王建遣邛州刺史華洪等攻東川軍,別遣王宗侃為應援開峽都指揮使,率兵八千趨渝州。王宗侃取渝州,降其刺史牟崇厚,[10][11]光化二年(899年)八月,王建遣王宗侃率三指揮使克閬州,進克巴、蓬、壁三州。三年(900年)三月,移王宗侃鎮渝州。[12]又轉龍台鎮使。天復元年(901年)閏六月,道士杜從法誘昌、普、合三州民作亂,七月,王宗侃等討平之,[13]有功。[6]

效力王建

[編輯]

天復七年(907年)九月,王建建立前蜀,以王宗侃有佐命功,進太保兼侍中、城內外都指揮使,武成初年,拜兼中書令永平元年(911年)三月,王建與岐國交惡,彰義軍節度使劉知俊等領大軍分路來攻,由階、成路奪固鎮糧,成州刺史李彥琛寇漢川,王宗侃請效力,即被命充北路行營都統,與三面招討使兼侍中王宗祐、王建養子太子少師王宗賀山南節度使唐道襲及王宗祐副使左金吾大將軍王宗紹等禦敵。王宗侃等從成都出發,此戰蜀軍步騎十二萬人,旌旗綿亙數百里,但在八月的青泥嶺之戰,王宗侃兵被劉知俊和岐國天雄軍節度使李繼崇大敗,退保安遠軍軍部西縣,為岐軍所圍,後來與應援招討使昌王王宗鐬等三將同破岐軍,戰於鳧口,斬李彥琛。[4][10][14]十月,王建親率援軍到利州,王宗侃遣禆將林思諤從中巴走小道到泥溪見王建告急,王建命開道都指揮使王宗弼率兵救安遠,破劉知俊於斜谷。十一月,到興元,安遠軍望見其旗,王宗侃等鼓譟而出,與援軍夾攻岐兵,大破之,拔二十一寨,斬其將李延志等。岐軍解圍遁走,又被唐道襲伏兵斜谷再破。[15][16]王建召責王宗侃:「你今又狂妄輕率,難道不怕赫雷嗎?」赫雷是王建的刀名。[17]王宗侃害怕。[6]次年,杜光庭為王宗侃妻越國夫人作還願謝恩醮詞。[18]

永平三年(913年)七月,皇太子王元膺攻殺時任樞密使唐道襲,王建急召王宗侃、王宗賀、前利州團練使王宗魯及諸軍使平亂,[19]於是王宗侃等列陣於西球場門,兼侍中王宗黯等諸軍自大安門登陴以入,攻作亂者太子親信大昌軍使徐瑤常謙等,與之交戰於會同殿前,殺數十人,餘眾皆潰。徐瑤被殺,太子與常謙奔龍躍池,後太子亦被殺。十月,王建想重立太子,最幼子鄭王王宗衍之母徐賢妃有寵,欲立其子,派飛龍使唐文扆說服宰相張格上表請立王宗衍。張格在夜間以寫就的表文給王宗侃等功臣看,詐稱受了密旨,王宗侃等便都署了名。王建令看相者給諸子相面,看相者也希旨,說鄭王的面相最貴。王建雖然懷疑王宗衍幼懦不能堪其任,但以為眾人真的想立王宗衍,不得已答應。[15]

永平五年(915年)十一月,蜀宮火災,蜀軍攻佔成都以來貯於百尺樓的寶物都被燒盡。時任諸軍都指揮使兼中書令的王宗侃等率衛兵想進入救火,王建閉門不納。次早,火還未熄,王建出義興門見群臣,命有司聚太廟神主,分巡都城,交代完畢後再入宮閉門。將相皆獻帷幕飲食。[20]十二月,晉封樂安郡王[21]

天漢元年(917年)七月,王建以王宗侃為東北面都招討。光天元年(918年)二月,以時任東面招討使王宗侃為東、西兩路諸軍都統。[22]

五月,王建病重,時任內飛龍使唐文扆謀亂,事敗。[22]

效力王衍

[編輯]

光天元年六月,王建崩,王宗衍改名王衍,繼位,殺唐文扆,張格也受到連累被貶,內樞密使庾凝績又奏徙張格於合水鎮,令茂州刺史顧承郾尋張格罪過。王宗侃妻張氏因和張格同姓,欲保全他,對顧母說:「警告你兒子,不要替他人報仇,他日他人將歸罪於你。」顧承郾從之。庾凝績怒,在公事中尋隙歸罪顧承郾。[22]

七月,王衍進封王宗侃為樂安王[21][22]乾德二年閏六月,進封魏王[21]。乾德五年(923年)七月十三日卒,[1][21]年六十六,[4]王衍輟朝七日,與太后太妃親臨弔喪,贈尚父、梁雍秦三州牧,諡景武[21]

家庭

[編輯]

王宗侃前妻崔氏,後妻張氏。王宗侃去世後,前蜀加諡張氏為明德夫人[21]

  • 長子王承綽,左靜遠第二軍使檢校太保[21]
  • 三子王承肇,崔氏所生,賜忠貞佐命宣力功臣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瑯瑘郡開國公[21],官至武定節度使,後唐伐蜀時,以洋、蓬、壁三州投降,[23]入後唐都城洛陽,為行軍司馬。[4][6]
  • 王承遵,賜懷忠秉義匡佐功臣特進檢校太傅瑯瑘郡開國公[21]
  • 女王氏,嫁右扈蹕軍使守嘉州團練使檢校太傅顧在珣,封瑯瑘郡夫人[21]

腳注

[編輯]

註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二
  2. ^ 2.0 2.1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七
  3. ^ 《九國志》作田師。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九國志·王宗侃傳》
  5. ^ 《十國春秋》作雅州人。
  6. ^ 6.0 6.1 6.2 6.3 《十國春秋》卷三十九
  7.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八
  8.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
  9. ^ 9.0 9.1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
  10. ^ 10.0 10.1 《新五代史》卷六十三
  11.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一
  12. ^ 《十國春秋·前蜀高祖本紀上》
  13.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二
  14. ^ 《九國志·王宗鐬傳》
  15. ^ 15.0 15.1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八
  16. ^ 《十國春秋·前蜀高祖本紀下》
  17. ^ 《蜀檮杌·逸文》亦載此事,但誤將王宗侃記作山南節度使。
  18. ^ 杜光庭《越國夫人為都統宗侃令公還願謝恩醮詞》
  19. ^ 《九國志》作王宗侃等率官軍平亂時逐殺唐道襲。胡三省認為是誤記,若唐道襲是官軍所殺,日後不可能得到贈諡。
  20.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九
  21. ^ 21.00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21.07 21.08 21.09 《王宗侃墓誌銘》,載《成都出土歷代墓銘券文圖錄綜釋》第51頁。
  22. ^ 22.0 22.1 22.2 22.3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
  23.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