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目寺
外觀
甚目寺 | |
---|---|
本堂 | |
基本資訊 | |
別稱 | 鳳凰山 甚目寺 甚目寺観音 |
位置 | 愛知縣海部市甚目寺東門前24番地 |
座標 | 35°11′42.5″N 136°49′22.4″E / 35.195139°N 136.822889°E |
宗教 | 日本佛教 |
宗派 | 真言宗智山派 |
本尊 | 聖觀音 |
山號 | 山號:鳳凰山 |
札所等 | 東海三十六不動尊靈場第五番禮所 尾張三十三觀音靈場第十六番禮所 尾張四觀音 |
文化遺產 | 南大門等等(重要文化財) |
開基 | 甚目龍麿(甚目龍麻呂) |
開山時間 | 據傳推古天皇5年(597年) |
地圖 | |
甚目寺(日語:じもくじ)是位於日本愛知縣海部市的真言宗智山派佛寺,山號為鳳凰山。關於鎮守,曾有式內社漆部神社(日語:ぬりべじんじゃ,原為八大明神社),但神佛分離令後,從境內分開了。其所在的甚目寺町之名,即因為該寺的原因。
通常被稱為「甚目寺觀音」,這個名字比起正式名稱更常被提到。所祭祀的本尊是聖觀音,為高度一尺一寸五分的秘佛,是奉祀在本堂的十一面觀音 (50年公開一次的秘佛)的胎內佛。屬於東海三十六不動尊靈場的第五朝聖所、尾張三十三觀音第十六號朝聖所和尾張四觀音之一。位於從大須觀音看來的丁 (亥和子之間)的方向,當惠方在丁壬方向的當年(丁壬年,最近一次是在2007年和2012年)節分 ,會十分熱鬧。
歷史
[編輯]根據傳承,在推古天皇5年(597年)[1],伊勢國[2]的漁夫甚目龍麿(甚目龍麻呂,日語發音為はだめたつまろ)在捕魚時,於當時海域附近打撈到了觀音像,將這個觀音像供奉在附近沙濱上的堂舍為本寺的開端。有一說認為這個觀音像,是敏達天皇14年(585年),由物部守屋、中臣勝海投向海裏的三尊佛像之一(聖觀音)。其餘兩尊,分別為善光寺的阿彌陀佛,安樂寺(太宰府天滿宮)的勢至菩薩。龍麻呂以自己的名字「はだめでら」作為寺堂名稱,寫作「波陀米泥良」,被寫作「甚目寺」則應該是中世起。但根據傳說,透過上述的創建經緯,佛教考古學者石田茂作的研究認為,實際上該寺歷史可追溯到奈良時代以前,天智天皇生病時,曾至甚目寺祈禱而病癒。因為此事,甚目寺成為勅願寺。
沿革
[編輯]- 597年(推古天皇5年) - 創建。
- 679年(天武天皇7年) - 整建寺堂,有鳳凰山山號[3]。
- 853年(仁壽3年)8月8日 - 進行堂宇建設工程,但有短暫的衰退。
- 1103年(康和5年) - 因藤原連長和僧人智能、大江重房而再興。
- 1124年(天治元年) - 因地震損壞。
- 1126年(大治元年) - 大江為道和他的女兒長谷部氏復興。
- 1196年(建久7年) - 進行南大門再建。
- 1201年(建仁元年) - 聖觀上人的勸進再興[4]。
- 1586年(天正13年) - 遭遇天正地震而損害。此時的復興重建,參考模仿了大和國長谷寺的伽藍。重建本堂,和仁王門的大規模修繕。因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的保護而繁榮。
- 1627年(寛永4年) - 進行三重塔的重建。
- 1634年(寛永11年) - 東門重建。
- 1644年 (正保年間) - 進行仁王門的修復工程。
- 1873年(明治6年)7月19日 - 發生了本堂全被燒毀的火災。
- 1875年(明治8年) - 興建暫時的本堂。
- 1891年(明治24年) - 因濃尾地震造成建築倒塌、損壞。
- 1992年(平成4年) - 重建本堂。
文化資產
[編輯]- 重要的文化資產(國家指定)
- 南大門 - 1196年(建久7年)的重建。因源賴朝命令,梶原景時奉行建立。仁王門也是,而其所供奉的仁王(金剛力士)像,是 1597年(慶長2年)福島正則所捐獻的。[5]
- 三重塔 - 1627年(寬永4年)重建。高為25公尺。為吉田半十郎的捐贈。[6]
- 東門 - 1634年 (寬永11年)重建。[6]
- 絹本着色不動尊像 [7]
- 絹本着色佛涅槃圖 [8]
- 木造愛染明王座像- 鎌倉期期所作。在2011年解體維修時,發現了胎內合子(日語:ごうす)中的愛染明王像(木造彩色,鎌倉時期)。[9] [10]
- 其他文化資產(縣指定)
- 燒毀的文化資產
主要活動
[編輯]- 正月的第一次祈禱會(1月1日〜3日)
- 節分會(2月3日)
- 桃十日節(8月)
- 甚目寺觀音手作市集(12個月)
位置
[編輯]- 愛知縣海部市甚目寺東門前24番地
周圍
[編輯]- 海部市立甚目寺小學
- 甚目寺歷史民俗資料館
- 愛知縣道124號西條清須線
交通方式
[編輯]- 名古屋鐵道 津島線甚目寺駅 下車步行5分鐘
- 名古屋第二環狀自動車道 甚目寺北IC或甚目寺南IC往東約5分鐘
其他
[編輯]註腳
[編輯]- ^ 根據寺傳、丹羽稿本記載,是推古天王6年,但這是錯誤的。(『甚目寺町史』pp.406 - 407)。
- ^ 根據加藤稿本(『甚目寺町史』p.408)
- ^ 此記載根據加藤稿本,其他寺傳包括曾被賜予「法皇寺」三字匾額(『甚目寺史』p.410)。
- ^ 關於此日期,諸說紛紜(『甚目寺町史』p.410)。
- ^ 甚目寺南大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愛知縣
- ^ 6.0 6.1 甚目寺三重塔・東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愛知縣
- ^ 絹本着色不動尊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愛知縣
- ^ 絹本着色佛涅槃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愛知縣
- ^ 「新指定の文化財」『月刊文化財』585號、第一法規、2012。
- ^ 木造愛染明王座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愛知縣
- ^ 根據寺傳,之前據說是鎌倉時代運慶的作品 ,但在2011年解體修復中,在阿形雕像發現了安土桃山時代慶長2年(1597)的年號和佛師2人的姓名,以及「奉造立甚目寺仁王大檀那藤原朝臣福嶋左衛門大夫正則敬白」、「寺中安全之助也」等墨跡
- ^ 木造仁王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愛知縣
- ^ 梵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愛知縣
- ^ 瑞花雙鸞八稜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愛知縣
- ^ 重要文化財指定解除的公告,為平成13年6月22日文部科學省告示第117號。觀音菩薩像的所有人名義改為塔頭成就院。
參考文獻
[編輯]- 甚目寺町歷史匯編委員會"甚目寺町歷史",1975年
外部連結
[編輯]- 鳳凰山甚目寺官方H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日本愛知的官方網站:文化財導航愛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