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追擊赤色風暴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追擊赤色風暴
Red Dawn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丹·布拉德利英語Dan Bradley
監製
劇本
原著追擊赤色風暴
奇雲·雷諾斯
約翰·米利厄斯作品
主演
配樂拉民·賈瓦迪
攝影米切爾·阿蒙森英語Mitchell Amundsen
剪接李察·皮爾遜英語Richard Pearson (film editor)
製片商
片長93分鐘
產地 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12年9月27日 (2012-09-27)(原檔期)
  • 2012年11月21日 (2012-11-21) 美國[1]
  • 2012年11月29日 (2012-11-29) 香港
發行商FilmDistrict英語FilmDistrict
美高梅
預算6500萬美元[2]
票房4810萬美元[3]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赤色黎明
香港追擊赤色風暴
臺灣紅潮入侵

追擊赤色風暴》(英語:Red Dawn,中國大陸譯《赤色黎明》,香港譯《追擊赤色風暴》,台灣譯《紅潮入侵》)是由丹·布拉德利英語Dan Bradley執導的一部2012年美國戰爭片。劇本由卡爾·埃爾斯沃斯英語Carl Ellsworth和謝洛美·帕斯(Jeremy Passmore)改編自1984年同名電影。演員陣容有基斯·咸士禾夫佐殊·佩克祖舒·夏捷臣阿德琳妮·帕里奇伊莎貝爾·魯卡斯康納·告魯斯謝菲·迪恩·摩根。影片聚焦於一群幫助家鄉抵禦北韓入侵的年輕人。

2008年5月,美高梅宣佈了其重拍《追擊赤色風暴》的意圖,之後僱傭了布拉德利和埃爾斯沃斯。次年,主要角色確定,同年9月在密芝根州芒特克萊門斯開始製作。影片原定於2010年11月24日上映,但由於美高梅出現財政問題而導致影片被擱置。在後期製作中,侵略軍和反派從中國改為北韓,其中中國標誌改為北韓,使得影片有望進入中國市場。2011年9月,FilmDistrict英語FilmDistrict購買了美國發行權,影片最終於2012年11月23日在美國上映,隨後於11月29日登陸香港。

劇情

[編輯]

開場剪接片段展現了歐盟經濟危機的後果和勢力減弱的北約,期間日益好戰的北韓和極端民族主義者控制的俄羅斯加強了合作。美國海外駐軍部署增加(網絡戰威脅突出)導致本土脆弱不堪。

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傑德·埃克特在華盛頓州斯波坎的家中度假。他與身為斯波坎警長的父親湯·埃克特和高中欖球運動員的弟弟馬特·埃克特團聚。一個早餐神秘停電後,入侵的北韓傘兵和運輸機襲擊了城市。兩批人攻佔了房子外面。他們坐皮卡車準備離開時,馬特目睹一架F-16擊落了一架北韓運輸機。父親囑咐兩人在他幫助鄉民時,逃到他們在林中的小屋。兩人後來加入馬特的同學羅拔、達利、東尼、丹尼、茱莉、格雷特和皮特。緊張局勢加劇,孩子們試着決定是向侵略者投降還是反抗,而皮特最終作出背叛暴露了他們的位置。北韓士兵在趙上尉的指揮下帶領埃克特警長和市長出去說服人們投降,但埃克特拒絕服從,積極鼓勵人們抵抗(或自殺)而被趙上尉處決。

傑德打算反抗,得到他人支持。他們將自己自稱為金鋼狼[4]——他們學校的吉祥物。獲得武器並在廢棄的礦井建立基地後,金鋼狼們由傑德培訓,開展了一系列針對軍人和皮特在內的叛徒的游擊戰。在一次游擊戰中,葛瑞格走掉,但被馬特的女朋友艾麗卡救出。北韓軍轟擊周遭的樹林,摧毀了金鋼狼們的基地,丹妮和茱莉不幸陣亡。剩下的倖存者逃進了森林。金鋼狼碰到海軍軍士長安德魯·坦納和海軍陸戰隊員史密夫和霍奇斯。他們透露稱,俄羅斯支持北韓使用電磁脈衝(EMP)武器廢掉美國的電力網和軍事基礎設施後,在整個東海岸和西海岸登陸入侵。美國人的反擊最終阻止他們挺進,留下了一個從密芝根州到蒙大拿州、阿拉巴馬州到亞利桑那州的「自由美國」。他們還透露,趙上尉帶着一個裝有能讓美國指揮部監控入侵軍隊無線電並為反攻重振旗鼓的反EMP無線電手提箱。金鋼狼幫助坦納、史密夫和霍奇斯滲透到北韓設在當地警察局的指揮中心。他們成功盜走無線電手提箱,傑德也殺死趙上尉為父親的死復仇,但霍奇斯身負重傷。

金鋼狼們帶着無線電逃跑,在他們的基地重新集結。金鋼狼被俄羅斯特種部隊伏擊,傑德被窗外一名狙擊手射殺殺死。馬特和剩下的金鋼狼帶着無線電逃到海軍陸戰隊員的撤離點。第二天,羅拔發現從警察局逃跑時,達利爾被貼上追蹤發射器,自那時起俄羅斯人一直在跟蹤他。經過一番思考,達利爾接受了不能和他們一起逃跑的事實。羅拔把他的M249班組自動武器英語Squad automatic weapon給了達利爾。達利爾留下來,大概是為了伏擊追蹤的人,但很可能在交戰中身亡。

一行人把無線電交給了坐直升機離開的坦納和史密夫。剩下的金鋼狼留下來繼續戰鬥。有一幕展現出金鋼狼招募更多成員並襲擊了戰俘集中營。馬特利用傑德的演講說服其他人加入自己的事業。影片結尾處,金鋼狼在馬特的命令下襲擊了一處北韓戰俘營,釋放了數百名戰俘。

主演

[編輯]

製作

[編輯]

2008年5月,在康城影展上,美高梅的哈利·斯隆(Harry Sloan)和瑪麗·佩倫特(Mary Parent)宣佈《追擊赤色風暴》重製版進入前期製作初期階段,重拍將由此前在《叛諜追擊》、《蜘蛛俠3》、《天煞-地球反擊戰》和《大破量子危機》等片中擔任第二單元導演英語Second unit動作指導丹·布拉德利英語Dan Bradley導演。美高梅後來宣佈電影將被重製得「牢記我們所處的後九一一時代[5][6]。」當月的晚些時候,美高梅宣佈丹·布拉德利已被確認為導演,《長途嚇機》和《窺兇殺人》編劇卡爾·埃爾斯沃斯英語Carl Ellsworth負責創作改編劇本[5][7]。埃爾斯沃斯將與謝洛美·帕斯默共同編劇。文森特·紐曼英語Vincent Newman(《單刀直入》)宣佈擔任製作人[8]。澳洲演員基斯·咸士禾夫被選為主角[9]。其他演員陣容包括佐殊·佩克祖舒·夏捷臣阿德琳妮·帕里奇伊莎貝爾·魯卡斯康納·告魯斯謝菲·迪恩·摩根[10]

影片於2009年9月在密芝根州芒特克萊門斯開拍[11]。密芝根州(大底特律都市區)的哈珀伍茲市英語Harper Woods諾特丹高中英語Notre Dame High School被關閉用作取景地[12]。《待在底特律城》(Detroit City Is the Place to Be)的作者馬克·比內利(Mark Binelli)寫道,學校食堂被用作劇組成員飯堂[13]。根據拍攝於該地的劇照,電影出現的宣傳小冊子、海報和橫幅帶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徽或旗幟。海報意在爭取對中國侵略的支持,標語諸如「重建你們的聲譽」、「恢復你們的經濟」和「打擊企業腐敗」之類[14][15]

2010年6月,影片發行由於美高梅陷入財務危機而被擱置。擱置之際錐子網英語The Awl泄露的劇本摘錄在中國引發越來越大的爭議。影片引發中國官方媒體之一《環球時報》的尖銳批評。該報撰寫題為《美國重拍冷戰片妖魔化中國》和《美國電影播種針對中國的敵對種子》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指出:「中國依然能感受到美國的不信任和恐懼,特別是其人民之間。美國對中國的懷疑是鷹派傳播恐懼和懷疑的最佳理由,這是這部電影《追擊赤色風暴》最大的關注點[16][17]。」

2011年1月,第一批劇照發佈,伴隨而來的是一旦美高梅的第十一條重組完成,影片將發行的消息。影片是美高梅三部預計於2011年發行的已完成作品中的其中一部[18]

2011年3月,《洛杉磯時報》報道稱,美高梅已將電影中的反派從中國改成北韓,確保影片能獲得中國利潤豐厚的票房。據稱改動成本不超過100萬美元,涉及概括劇情虛構背景的開頭片段(放棄了中國在美國違約侵略北韓後收回資產英語repossession的原本劇情)、重新剪接了兩個鏡頭、利用數碼技術將中國標誌和對白改成北韓的[19]。監製特里普·文森(Trip Vinson)表示:「我們最初非常不願意作任何改變,但經過慎重考慮,我們構建了製作一部更加可怕、更具有智慧且更有威脅感的《追擊赤色風暴》的辦法,我們相信這提升了電影的水準[20]。」

發行

[編輯]
丹·布拉德利英語Dan Bradley阿德琳妮·帕里奇佐殊·佩克、特里普·文森(Tripp Vinson)與奇幻電影節創辦人添·里格(Tim League)在影片於德克薩斯州柯士甸的全球首映禮上。

2011年9月,據報道美高梅正在與獨立工作室FilmDistrict英語FilmDistrict完成電影美國發行權的交易[21]。2011年12月,FilmDistict透過開路電影達成將電影包含在其2012年發行片單中的協議[22]。2012年9月,據宣佈影片將於2012年9月27日在奇幻電影節閉幕當日,在德克薩斯州柯士甸阿拉莫庫房電影院英語Alamo Drafthouse Cinema首映[23]。影片於2012年11月21日在美國影院上映。

票房

[編輯]

影片首映首兩日收益740萬美元,首周末憑藉1460萬美元位居票房榜第七位[24][25]。影片於2013年2月21日在影院下線,全球總票房約4817萬美元[2][3]

專業評價

[編輯]

影片受到影評人的強烈批評。評論聚合網站爛番茄根據131條評論給影片打出12%的新鮮度,平均得分3.8分(滿分10)。網站共識指出:「重製的《追擊赤色風暴》缺乏原版的時事性,但向對角色發展和總體邏輯傳遞做出的不夠重視至少是一次致敬[26]。」Metacritic根據33條評論給影片打出31分(滿分100),表示「非常差」。影片獲得金酸梅獎最差前傳、重製、惡搞及續集電影提名[27]

荷里活報道者》的法蘭克·舍克英語Frank Scheck表示:「這部不明智的1984年約翰·米利厄斯熱門動作片重拍版笨手笨腳地對待了已經傻透了了的前車之鑑[28]。」《紐約時報》的馬諾拉·達吉斯英語Manohla Dargis表示:「布拉德利......處理低成本動作片很棒,這有利於從廉價的特效、糟糕的演技和政治題材中轉移注意力[29]。」《洛杉磯時報》的馬克·奧臣(Mark Olsen)認為,「合乎情理地迷迷糊糊地沉醉了自身,重拍版《追擊赤色風暴》就像踩中地雷一樣根本無法在現實問題中站穩腳跟[30]。」《芝加哥太陽報》的羅渣·埃伯特表示,「劇情的時間框架很容易混淆模糊。北韓花了多長時間才登陸並開始執行計劃?他們的遊戲計劃是什麼?這是一次國家入侵嗎?我們還不知道美國其他地方發生了什麼事[31]。」

相反,《綜藝》的喬·雷伊頓(Joe Leydon)給予影片積極評價,寫道:「戰爭場面充滿了推動性的緊迫感,因此布拉德利(一位認真的動作指導和第二單元導演)往往給影片一種半紀錄片的影子」[32]

家用媒體

[編輯]

影片於2013年3月5日發行DVD和藍光[33]

延伸閱讀

[編輯]

Mark, Binelli. Detroit City is the Place to Be First Edition. New York: Metropolitan Books, 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12. ISBN 978-0-8050-9229-5. 

相似電影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Red Dawn Remake Finally Gets A Release Date. ScreenRant.com. 2011-11-24 [201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8). 
  2. ^ 2.0 2.1 Red Dawn (2012). Box Office Mojo.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2013-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3). 
  3. ^ 3.0 3.1 Red Dawn (2012) (PG-13). Boxoffice.com. [2013-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7). 
  4. ^ 隊名其實出自於高中欖球隊隊名
  5. ^ 5.0 5.1 Fernandez, Jay A.; Borys Kit. 'Red Dawn' redo lands director, scribe; MGM will remake the 1984 action drama.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8-07-09 [2016-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0). 
  6. ^ Zeitchik, Steven. MGM: Two up for a remake treatment — MGM may remake the '80s action film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8-05-17 [2016-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5). 
  7. ^ Bartyzel, Monika. 'Red Dawn' Remake Finds Writer and Director. Cinematical. 2008-07-09 [2009-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2). 
  8. ^ Ellsworth Penning Red Dawn Remake. ComingSoon.net. [2009-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3). 
  9. ^ Nikki Finke’s Deadline Hollywood Daily » EXCLUSIVE: Chris Hemsworth Is 'Thor'. Deadlinehollywooddaily.com. [2009-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10. ^ Fernandez, Jay A. Two cast in 'Red Dawn' remake. Hollywoodreporter.com. [2009-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0). 
  11. ^ Pics From The Set Of The RED DAWN Remake!!. Ain't It Cool News. 2009-09-15 [2009-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2). 
  12. ^ Binelli, p. 260.
  13. ^ Binelli, p. 260-261.
  14. ^ 好莱坞翻拍冷战时大片 "中国军人"穿07迷彩"入侵美国". 鐵血網. [2009-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3). 
  15. ^ 好莱坞翻拍冷战时大片 剧情变为中国“入侵美国”. 鳳凰網. 2009-09-30 [200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16. ^ Russ Fischer. More MGM Fallout: Red Dawn Delayed, Perhaps Indefinitely?. /Film. 2010-06-10 [201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8). 
  17. ^ Jonathan Landreth. Chinese press rails against 'Red Daw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0-06-01 [201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8). 
  18. ^ Pietro Filipponi. New Cast Photo & Release Info for RED DAWN Starring Chris Hemsworth & Jeffrey Dean Morgan. The Daily Blam!. 2011-01-03 [2011-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2). 
  19. ^ Brodesser-Akner, Claude. The Long-Delayed Red Dawn Remake Could Have Been Scarily Topical. Vulture. 2011-01-11 [2013-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20. ^ Fritz, Ben & Horn, John. Reel China: Hollywood tries to stay on China's good side. Los Angeles Times. 2011-03-16 [201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9). 
  21. ^ Fritz, Ben & Horn, John. 'Red Dawn' remake to come out next year from FilmDistrict. Los Angeles Times. 2011-09-26 [2011-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22. ^ Frankel, Daniel. FilmDistrict has reached deals to distribute its 2012 titles through Open Road. Reuters. 2011-12-06 [2011-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7). 
  23. ^ Clark, Noelene. ‘Red Dawn’: Controversial remake to debut at Fantastic Fest in Austin. Los Angeles Times. 2012-09-02 [201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24. ^ Subers, Ray. 'Twilight,' 'Skyfall' Devour Newcomers on Turkey Day. Box Office Mojo. IMDB. November 23, 2012 [201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4). 
  25. ^ Subers, Ray. Weekend Report: 'Twilight,' Bond Dominate Fruitful Thanksgiving. Box Office Mojo. IMDB. 2012-11-25 [201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7). 
  26. ^ Red Dawn (2012).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2012-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27. ^ The 33rd Annual RAZZIE® Awards. Razzies.com. [2013-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7). 
  28. ^ Scheck, Frank. Red Dawn: Film Review.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2-11-15 [2012-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9). 
  29. ^ Dargis, Manohla. He’s Lost the Game. Can He Beat the Koreans?.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0, 2012 [2012-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30). 
  30. ^ Olsen, Mark. Review: 'Red Dawn' remake won't win hearts and minds. Los Angeles Times. November 20, 2012 [2012-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30). 
  31. ^ Ebert, Roger. Red Dawn. Chicago Sun-Times. November 20, 2012 [2012-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32. ^ Leydon, Joe. Red Dawn. Variety. 2012-09-27 [2012-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5). 
  33. ^ Red Dawn Blu-ray and DVD. 2013-03-05 [2016-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