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姆哈勒法戰役
阿拉姆哈勒法戰役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場的一部分 | |||||||
戰場地圖 | |||||||
| |||||||
參戰方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
埃托雷·巴斯蒂科 埃爾溫·隆美爾 弗里茨·拜爾萊因 | ||||||
兵力 | |||||||
英軍第8軍團(埃及軍團):4個師(約略45,000人) | 非洲裝甲集團軍:6個師 | ||||||
傷亡與損失 | |||||||
1,750人陣亡、重傷或被俘 67輛戰車 67架戰機[1] |
2,930人陣亡、重傷或被俘 49輛戰車 36架戰機 395輛軍用車 |
阿拉姆哈勒法嶺戰役(英語:Battle of Alam el Halfa)在1942年8月30日-9月5日期間於阿萊曼南部的沙漠中爆發,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北非戰場諸戰役的一部分,由陸軍元帥埃爾溫·隆美爾指揮的德國非洲軍團對伯納德·勞·蒙哥馬利中將指揮的英軍第8軍團發起的一次旨在圍殲後者的行動。這是北非戰場上軸心國軍隊在埃及、敘利亞地區主動發起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攻勢,隆美爾原計劃在同盟國增援到來而導致軸心國無法在非洲獲得勝利之前藉由這次戰役擊敗第8軍團。
由於德國非洲軍團的計畫事先被盟軍「超級機密」破獲並提前告知蒙哥馬利,蒙哥馬利決定在南部戰線上留開一個缺口,並在距離前線32公里的阿拉姆哈勒法嶺附近部署了他手頭大部分的裝甲部隊和火砲。在這種新的戰術中,蒙哥馬利刻意讓己方的戰車成為固定火力點來執行反戰車任務,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在運動戰中集中使用來輸出火力。在此次戰役中,隨着德國非洲軍團對阿拉姆哈勒法嶺進攻的失敗,以及後勤補給的情況愈發短缺,隆美爾最後不得不下令德國非洲軍團撤離戰場。蒙哥馬利並沒有利用這次防守的勝利來擴大戰果,而是繼續有條不紊地為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艾爾阿拉敏戰役增強自身實力;而紐西蘭第2步兵師則在伯納德·弗萊博格中將的帶領下,對意大利軍陣地發起了一次未遂的反擊,損失慘重。
本場戰役以軸心軍的進攻失敗而告終,在李德·哈特所編纂的《隆美爾戰時文件》中,隆美爾將戰役的失敗歸因於三點:1. 英軍陣地構築的堅固性與偵察報告不符、2. 英國皇家空軍對制空權的完全掌握、3. 軸心國承諾的燃料補給不曾運達。(隆美爾並沒有意識到盟軍「超級機密」的作用)。根據該書記載,在這次進攻失敗之後,隆美爾自己也承認軸心軍攻佔蘇伊士運河地區的最後希望破滅了,並且得出「由於英美兩國強大的工業力量,我們非失敗不可了。」的結論。該書中的弗里茨·拜爾萊因將軍附註,認為盟軍的空中優勢和地毯式轟炸對隆美爾的作戰觀點產生了重大影響,以至在接下來的1944年中影響了他對於軸心國「大西洋防線」的戰略防禦部署。隆美爾也提及這次失敗的進攻,對北非軸心國軍隊的機動力量形成巨大的削弱,迫使他終止了進攻行動,而為了適應盟軍日益增長的空中力量,他不得不將部隊在一定範圍內分散佈置,而這次戰役的失利也遠不僅是戰術失敗和戰術後撤。阿拉姆哈勒法嶺戰役的失敗使得隆美爾失去了主動進攻的運作能力,也讓他失去了保住軸心國在非洲勢力的能力——軸心國對非洲的戰略目的將永遠無法達成。
戰役背景
[編輯]第一次阿拉曼戰役後軸心國和同盟國都十分疲憊,1942年7月雙方在阿拉曼地區開始進入了對峙階段,這是隆美爾非常不願意看到的現狀——「在向阿拉曼的進軍之中,我最努力要避免的事情就是使戰爭在阿拉曼一線『停滯』下來,而變成一個具有固定防線的機械化靜態戰爭。」他認為英軍曾受過這種「機械化靜態戰爭」的高度訓練,並能充分發揮自身堅持忍耐的優勢而避免缺乏機動性和彈性的劣勢。在8月9日和空軍元帥阿爾貝特·凱塞林的交流後隆美爾似乎對於戰局還抱有一絲希望——事後來看這種希望當然是賭徒式的一種僥倖心理,但不得不承認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這種僥倖讓隆美爾率領非洲軍對阿拉曼地區的英軍再次發起賭博式的阿拉姆哈勒法嶺戰役。
戰役發起的另一部分重要原因還是在於雙方對峙階段的軍備競賽讓隆美爾和非洲軍處於巨大的補給壓力和裝備劣勢中——如果不在9月同盟國的大量補給與裝備到來之前發起進攻,情況會更加糟糕。非洲軍在對峙過程中得到的補充遠遜於英軍,造成這一窘境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進入阿拉曼地區大大拉伸了非洲軍的補給線,從托布魯克、班加西港、的黎波里距離前線的距離分別長達640公里、800公里和1300公里(的黎波里因距離太遠幾乎無法作為補給點使用);二是港口補給的組織及其低下,在《隆美爾戰時文件》一書中詳細地描述了德意聯軍在協調補給方面的混亂,例如地中海船隻的調派權被意大利最高統帥部控制、兩軍物資和人員的運輸優先存在矛盾、船隻裝卸的速度緩慢導致港口的吞吐量受到困擾,而港口的防空問題又讓補給的裝卸與運輸效率進一步打折(不過因為隆美爾始終沒有意識到「超級機密」在幫助英軍接獲情報方面的幫助,隆美爾在書中把這種情況歸因於「意大利內部腐朽的政治體制原因」或者是誇張的「意大利人通敵」的結論並不具備說服力);三是英國皇家空軍的持續空襲
但是非洲軍團的軍事物資在地中海被盟軍馬爾他島派出海軍空軍攻擊後越來越少;不僅如此,所有非洲軍團軍事物資須遠從班加西車運至,德軍特工偵知即將有10萬噸英國軍車抵達北非戰場增援助戰[2],在知悉英軍補給越來越豐沛時,隆美爾決定先攻擊英埃聯軍。
盟軍的防禦計劃
[編輯]從8月13日起,英國第8軍團改由伯納德·勞·蒙哥馬里陸軍中將(後來被晉升為英國陸軍元帥)指揮,蒙哥馬里預計軸心國一輪新的進攻即將來臨,他在視察前線後簡化盟軍的計劃。
北部地區(大約從阿拉姆哈勒法嶺至海岸線)由英國第30軍防守以迎擊軸心國的主要進攻,在阿拉姆哈勒法嶺以南的一個堅強的哨所(新西蘭哨所)由英國第13軍之北翼防守,由於南面平坦的地形令守軍難以對抗一次裝甲突擊,蒙哥馬里選擇在由新西蘭哨所至奎塔拉窪地附近的奎塔拉哨所的15英哩防線上以部署輕度防禦以迎擊隆美爾的進攻。
前線上佈置地雷及鐵絲網而英軍第7裝甲師則在此區提供機動防禦,由於只部署火炮及輕型坦克,他們沒有預計可以粉碎一次裝甲突擊,但可以騷擾軸心國軍隊的側翼及補給線,當進攻部隊轉向北面及指向在第8軍團戰線側邊的阿拉姆哈勒法嶺時,它們將進入主要防禦區域,在這裏蒙哥馬里選擇集中他手中的大部份中型及重型坦克(集中在英軍第22裝甲旅)和反坦克炮以等待軸心國的進攻,在英軍裝甲部隊背後的高地上,是英軍第44步兵師的兩個旅及集中師團及軍的火炮[3],而英軍第10裝甲師已經在尼羅河三角洲整補以裝備配有有效的75毫米火炮的M3李/格蘭特坦克,當完成後便前往阿拉姆哈勒法嶺佈防,大部份英軍第8裝甲旅在8月30日到達以部署在第22裝甲旅的左邊,而第23裝甲旅則最遲在9月1日填補在其右邊的空隙[4]。
克勞德·奧金萊克自己的計劃和蒙哥馬里的方向大致相同,但他亦有一系列的應急計劃,以應付防線被突破後的局面,包括在亞歷山卓港及開羅的防守工作,這做成了指揮官之間對防守艾爾阿拉敏或撤退的意向的不一致(這在6月底時就有關防守馬特魯港的問題已經出現過),蒙哥馬里的簡化是放棄其它選擇及強調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其選定之地區,這影響他解釋其意圖給其上司及部署一些單位到前線圈(如英軍第44步兵師),而這是之前保留下來以應付應急計劃。
之後,Ultra截聽證實了英國有關隆美爾進攻方向的情報。
戰鬥序列
[編輯]參與戰役的陸上兵力是[5]:
同盟國
[編輯]軸心國
[編輯]- 意大利第20裝甲軍
- 意大利第10摩托化軍
坦克力量
[編輯]在1942年8月非洲裝甲軍團共有34輛輕型及193輛中型坦克,其中有27輛是配備了一門75毫米KwK 40 L/43炮的新型四號坦克F2型,這比盟軍的坦克有更大的射程範圍,另有243輛意大利坦克,但大部份均是落伍的M13/40坦克[6]。
同時,盟軍共有712輛坦克[7],其中500輛將參加該戰役,其中大約170輛是M3李/格蘭特坦克,是當時盟軍最好的坦克;餘下的是輕型及其它中型坦克(斯圖亞特坦克、十字軍坦克)和步兵坦克(維克斯坦克)。
進攻
[編輯]進攻在8月30日晚上展開以取得滿月的優勢,開始時戰況已對隆美爾不利;英國皇家空軍對軸心國車輛集結地進行猛烈轟炸,皇家海軍的大花青魚式魚雷轟炸機投下照明彈給威靈頓式重型轟炸機及火炮照射目標;還有,地雷陣密度是由稀疏到密集,英軍在地雷區的單位是第7裝甲師的兩個旅(第7摩托化旅及第4裝甲旅),它們得到命令在撤退前給予敵軍最大殺傷,它們完成任務及軸心國的損失開始上升,包括內林將軍在空襲中受傷及第21裝甲師師長馮·俾斯麥少將在迫擊砲攻擊中陣亡。
雖然面對這些困難,隆美爾的部隊在翌日中午突破盟軍的戰線,英軍慎重地後撤,但隆美爾因非洲軍燃料短缺而被阻延,這個原因加上英軍第7裝甲師繼續其側翼進攻令隆美爾轉向北面指向蒙哥馬里的側翼,這比原定的偏向西面及直接陷入英軍在阿拉姆哈勒法嶺的預定防區內,堅守嶺內的是英軍第22裝甲旅的92輛M3李/格蘭特式和74輛輕型坦克,加上有英軍6磅反坦克炮及英軍第44步兵師和新西蘭第2師的戰防炮支援[8]。
當裝甲部隊到達阿拉姆哈勒法嶺時,四號F2型坦克在遠距離開火及擊毀一些英軍坦克,英軍的M3李/格蘭特坦克受制於裝在車身的大炮,這限制了必須等待敵人進入正面範圍內,它才能從車身上開火,當德軍進入射程範圍內,英軍立即開火及德軍坦克被擊中,德軍意圖攻擊英軍側翼的行動被反坦克炮挫敗,到夜幕降臨時德軍裝甲部隊後撤,在戰事中,德軍損失了22輛坦克而英軍損失了21輛[9]。
入夜後,大花青魚式魚雷轟炸機及威靈頓式重型轟炸機重臨攻擊軸心國軍的補給線,令它們沒有喘息之機,這增加了隆美爾的物資運輸困難,令他不能得到意大利人承諾供應的汽油,因此跟着,在9月1日的進攻行動只有第15裝甲師發動,它的進攻開始時尚且順利,但很快便被英軍第8裝甲旅的側翼進攻所阻止,德軍損失較少,因為英軍根據命令留下其坦克以應付即將來臨的進攻。
空襲在整天持續及直至9月2日早上,由於明白到進攻已經失敗及其部隊留在突出部內只會令損失增加,隆美爾決定撤退[10]。
隆美爾撤退
[編輯]在給予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的報告中,隆美爾解釋其放棄進攻的決定是由於缺乏燃料、盟軍的空中優勢及突然增加的損失,在9月2日對軸心國的不利戰況依然持續,第8輕騎兵團第4營(屬於第4裝甲旅)的裝甲車突入軸心國的補給線及攻擊300輛軍車,擊毀了其中的57輛,結果,意大利的裝甲部隊被調來保護補給線及阻止新的進攻。
雙方在第二日不太積極,除了在空中,在這裏沙漠空軍共有167架轟炸機及501架戰鬥機[11]。
蒙哥馬里明白到德國非洲軍已經撤退,他策劃英軍第7裝甲師及新西蘭第2師進行反攻,但要避免出現重大傷亡。
當第7裝甲師的行動只是騷擾性的襲擊時,新西蘭第2師發起重大進攻,共有2個旅參加,在裝甲部隊支援下,向南越過非洲軍的補給線及在盟軍戰線以東弧立它們,在9月3日晚上開始,進攻開始受阻及完全失敗,皇家坦克旅的46輛維克斯坦克在黑暗中被擊毀,其中12輛是因為陷入地雷區而損失的,第90輕步兵師在步兵兇猛進攻下損失了972人,因而不能阻止隆美爾逃脫[12]。
新西蘭師的另一個旅在晚間的進攻被弗里茨·拜爾萊因中將的部隊挫敗,[4]當時的印度第10步兵師正在塞浦路斯,因此在新西蘭師北面佈防的是印度第5步兵師(這個師在9月9日被印度第4步兵師所取代):
我們德意志國防軍對印度第10步兵師的進攻,主要是集中在敵人為對戰線中央進行反攻而集結的地區,導致集結在這裏的敵人單位分散,還有,由其它單位為攻擊我軍側翼的進攻,特別是新西蘭人,因為太弱而未能做成突破—他們因而被挫敗,另一個針對意大利第10軍的晚間進攻導致英國人的大量損失,數不清的敵人在戰場上倒臥死亡及俘虜了200人,包括新西蘭第6步兵旅的指揮官克利夫頓少將。
當為消滅掩護德軍撤退的意大利第185閃電傘兵師及第132阿里亞特裝甲師失敗後,蒙哥馬里決定停止進攻,非洲軍因而可以撤退,但遭到沙漠空軍的攻擊,在24小時內損失了957人[13],到9月5日,軸心國的軍隊幾乎退回到原出發地及戰役結束。
總結及損失
[編輯]在戰役中盟軍共損失了1,750人,而軸心國損失了2,930人,盟軍坦克的損失數字比軸心國的多,但雙方在坦克損失數字上的差距比過去小得多,而英國皇家空軍的猛烈攻擊令非洲裝甲軍團損失了很多運輸車輛。
這是軸心國在北非戰場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攻勢,最後盟軍在強大的空中火力及取得制空權下獲得勝利。
在戰役中對蒙哥馬里之領導的批評很多[14],特別是他選擇避免損失,當非洲軍被困在地雷區及阿拉姆哈勒法嶺之間時,他阻止英軍坦克攻擊非洲軍,在弗里德里希·馮·默爾勒辛的裝甲戰役一書中描述了一幅有關裝甲師團戲劇性的圖晝,因缺乏燃料、遭受猛烈轟炸及受到英軍猛然反擊而撤退。
蒙哥馬里的回應指出英國第8軍團正在改革之中,加上他剛剛到達、部隊缺乏訓練,沒有作好發動攻勢的準備,因此蒙哥馬里堅持不將其裝甲力量投入沒有希望的戰鬥中以對抗隆美爾的反坦克炮火,而這些是以往經常發生的,令主動權落入軸心國手中,隆美爾也確實向阿爾貝特·凱塞林抱怨說:「豬玀現在不進攻了!」 [15]
新西蘭的進攻失敗證明了蒙哥馬里之戰術的正確,他拒絕跟着敵人的節奏戰鬥令他可以保留力量以進行決定性之進攻,這就是第二次阿拉曼戰役。
參考
[編輯]- Buffetaut, Yves. Operation Supercharge-La seconde bataille d'El Alamein. Histoire Et Collections. 1995 (法語).
- Carver, Michael. El Alamein. Wordsworth Editions. 1962. ISBN 1-84022-220-4.
- Conetta, Carl; Knight, Charles & Unterseher, Lutz. Defensive Military Structures in Action: Historical Example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onfidence-Building Defens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Security & Stability in the New Era, Study Group on Alternative Security Policy and Project on Defense Alternatives, Commonwealth Institute, Cambridge, MA., May 1994. September 1997 [2008-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1).
- Roberts, Major-General G.P.B.; Bayerlein, Generalleutnant Fritz. Basil Liddell Hart , 編. U.S. Combat Studies Institute Battle Report: Alam Halfa. [2007-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1).
- Walker, Ronald.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New Zealan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1939–1945. Alam Halfa and Alamein CHAPTER 11 — Summary of the Battle. New Zealand Historical Publications Branch, Wellington. 1967 [2007-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6).
附錄
[編輯]- ^ Buffetaut pp.90-91
- ^ Carver p.48
- ^ Walker, Ronald p. 45. [2008-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6).
- ^ 4.0 4.1 Roberts and Bayerlein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10-21.
- ^ Buffetaut pp. 85-86
- ^ Buffetaut p. 85
- ^ Conetta et al.
- ^ Carver p.58
- ^ Carver p.62
- ^ Carver p.67
- ^ Carver p.67
- ^ Carver p.70
- ^ Buffetaut p. 90
- ^ Carver p.181
- ^ Walker, Ronald p. 180. [2008-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2).
參閱
[編輯]- Latimer, Jon (2002); Alamein; John Mu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