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陳洪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洪謐(1600年—1668年),龍甫默庵[1]福建晉江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編輯]

天啓七年(1627年)丁卯科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進士,都察院觀政,授南京戶部主事,遷員外郎,八年(1635年)擢蘇州府知府,十年被降級留任。起遷副使,晉太僕寺少卿 [2],轉升兵部右侍郎

隆武帝時,授兵部左侍郎,改禮部侍郎。與蔣德璟黃景昉黃道周,同召拜文淵閣大學士。因母老乞歸。年六十九歲卒。

有子陳俞侯。孫陳元焻、陳元焱[3]

盧若騰蔡肱明、張朝綖、吳韓起、黃錫袞、辜胤奇、丁胤甲、梁玉蕤、郭符甲、楊明琅、沈佺期許吉燝何運亮、史贊聖、蘇國瓓王命岳、施顯等人並稱「魯東同朝十八名士」。

註釋

[編輯]
  1. ^ 《崇禎四年辛未科三百五十名進士履歷》:陳洪謐,默菴,易二房,庚子十一月二十二日生。晉江人,丁卯五十七,會二百三十六,二甲十四名。都察院政,授南戶部主事,升湖廣司員外,乙亥升蘇州知府,丁丑革職。曾祖杲。祖照。父陽春。
  2. ^ 《蘇州府志》:陳洪謐字龍甫,晉江人,崇禎辛未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遷員外郎,擢蘇州知府。郡多逋賦,時考成嚴切,方就道已降級。及至任,咸勸之亟催科,笑曰:倘有餘力,自樂輸將,不然徒敲扑無益也。吾寧以民命博一官哉!由是終任,竟無一胥役至民間者。時四方多故,議兵議餉無虛日,東南數郡旱蝗頻仍,謐處以寧靜,蠲一切煩苛,吳民安之,無異太平日也。性慈和,生平無怒容,豐頤修髯,終日含笑坐堂中。遇大事,毅然能斷。十四年歲飢谷涌,貴豪家多閉糴,群不逞輩聚黨數百人,以告糴為名,直入人家劫倉粟,人情洶洶。洪謐密捕渠魁三人杖殺之,亂遂息。於是開常平倉,發積穀,身往諸豪家勸令出粟,不三日價平。乃大興工役,修學宮,繕城垣,濬濠河,日役千餘人,使少壯者藉以得食,其老弱婦女不能力作者,設粥食之,民賴以生。吳江民變,撫按敕洪謐行勘,單騎往諭,皆羅拜伏罪。流寇犯安慶,督撫檄撤閶門傍城民居萬家為防禦汁,洪謐恐擾民,白勿撤,即有變,願以百口保,卒不奉檄。嘗閱舊牘,見有請以九學書院為魏忠賢祠者,當遣戍,罵曰:惡有甚於此者乎!趣具獄論死。奸民張漢儒訐奏常熟瞿式耜等不法,下三府會鞫,同事者難之,洪謐正色曰:豈有奸民妄上書,而守附會以成獄耶?即有罪,當獨承之耳。比讞上,獨署押,但私念曰:不當驚吾母。乃命其子奉母歸。會廷議已白其事,竟報可,時稱循良第一,然以逋賦削級幾盡。每自言吾級不及一簿尉,與松江守方岳貢同以逋賦積歲不遷。方十三載,洪謐九載,方清而介,洪謐清而和,議者兩賢之。後卒舉卓異,升山東副使,備兵登萊,入為太僕卿。
  3. ^ ·周學曾等,《晉江縣誌》(卷38):「陳洪謐,字龍甫。崇禎辛未進士,授南戶部主事,遷員外郎,擢守蘇州。嘗閱舊牘,見倡毀九學書院為閹祠者擬戍,曰:「罪有大於此乎?」趣具獄論死。恆言天下亂,皆吏不恤民所致。故守蘇九載,一以恕為政。扞災患,勤撫綏,民稱陳母,所在肖像祀之。遷登萊副使,晉太僕寺少卿,轉升兵部右侍郎。唐王時,授兵部左侍郎,改禮部。與蔣德璟、黃景昉、黃道周,同召拜文淵閣大學士。以母老乞歸。年六十九卒。子俞侯。孫元焻、元焱。」

參考文獻

[編輯]
  • 周學曾等,《道光晉江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