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雙節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鋼製雙節棍
各種雙節棍

雙節棍,又稱雙截棍,(英語:nunchaku, nunchukschainsticks)史稱大小盤龍棍、太祖盤龍棍,大小掃棍,傳聞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宋太祖發明的雙節棍是現代雙節棍的前身。雙節棍由兩支中間以短鐵鏈或繩索連在一起的鐵棍或木棍所組成,既可以放長擊遠,又可以近身防護,攻防兼備,用於作戰時攻擊馬腳和騎兵破甲,史書有記載,直至明朝時期,戚繼光仍然使用這種兵器。

起源

[編輯]

傳說宋太祖趙匡胤發明大盤龍棍(又稱大掃子、長小棒)和小盤龍棍(小掃子)兩種,與現在雙節棍不同的地方是大掃子是一長一短,用以長截破盾,與現在雙節棍應用技法上均大異其趣[1]。但從宋代起連枷即成為中原地區的制式武器,[2],但名稱隨地區與朝代不同各有演變,如宋代與西夏的鐵鍊夾棒,[3],元明的馬上鞭棍、鞭棍,一直沿續到清代的虎頭棒、哨子棍等,皆有演練之法。雙節棍的英文名稱為「Nunchaku」,由琉球語nunchyaku」直譯而來。琉球語「ヌンチャク」(nunchyaku)據說來自於閩南語「兩節棍」的發音「nng-chat-kun」,指長小棒。

琉球馬轡

由於雙節棍的特殊構造,得以衍生出各種華麗動作,加上攜帶便利,因此現受到很多武術運動愛好者的練習,且常用於武術。

雙節棍真正名揚世界是始於武打明星李小龍,因為在電影中多次使用,許多文獻都聲稱他是向菲律賓著名武術家伊諾山度學習雙節棍,但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則否認此一說法,並澄清其父的雙節棍功夫全為自學。

法條規範

[編輯]
  • 雙節棍不屬於中華民國《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規範的武器。
  • 在《香港法例》中,鐵鍊雙節棍被列入「重力操作鋼棒」類(警用伸縮警棍也屬此類)[4]
  • 中華人民共和國管制刀具認定標準》中,雙截棍不屬於被管制的武器。廉價的松木質地雙截棍並無攻擊性,可作為體育器材。

結構

[編輯]
耍法

由棍體和棍鏈組成,通常一根叫龍棍,另一根叫陽棍,又或叫青棍和白棍。對於單節棍體來說,靠近棍鏈一端稱為內端,另一端為外端。

握法

[編輯]

共分為正握、反握、疊握、垂棍、架棍、夾棍、背棍、藏棍、舉棍等。

  • 正握:虎口朝向棍的內端
  • 反握:虎口朝向外端稱為反握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楊武. 《简明武术辞典》. 中國: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6 (中文(簡體)). 
  2. ^ 《武經總要》
  3. ^ 《天盛改舊新定律令》
  4. ^ 《香港法例》第217章附表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