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12月12日) |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繆斯(muse)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
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在不同文化和社會,對於音樂的過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
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節奏和音色。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但每種種類的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的,而不同種類的音樂會不同程度地強調或忽略某些音樂元素。至於何謂聲音,或者樂音和噪音的區別,則沒有公認的標準,也因着文化與社會背景而有所不同。許多在當時代具突破性或前衛的音樂被時人批評為「非音樂」,例如貝多芬的大賦格以及早期的爵士樂等等。但近代有不少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認為任何聲音和靜默皆是音樂。
音樂可以用樂譜描述,依據樂譜演奏,但也有不少音樂類型如民歌或爵士樂是由演奏者即興創作的。樂譜作為一種符號的語言,只能描述聲音的屬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卻無法記錄聲音本身。因此在錄音技術出現之前,欣賞音樂必需現場聆聽,或自己親身參與演奏。傳統上欣賞音樂有特定的場所,從古時的宮庭、教堂、廟宇到今天的音樂廳、酒吧等等。十九世紀末,留聲機的發明令聲音可以記錄和複製,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模式;一般認為錄音、通訊技術和大眾媒體是流行音樂形成的主要因素,從早期的唱片、音樂錄像及無線電,到當今的影音網站或串流平台,都是人們接觸音樂的管道。
演奏音樂需要透過歌唱或樂器。廣義的樂器包括一切可以發出聲音的工具,在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製作原始的樂器。今天電腦和不少電子音樂產品可以透過MIDI製作音樂。
音樂是一種需要學習的技能,而在不少國家的基礎教育中包括有音樂課,而一些音樂學院則提供專業的音樂教育。音樂學是一個歷史的科學的研究音樂的廣闊領域,其中包括音樂理論和音樂史。另外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民族音樂學,研究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而音樂產業也包含了許多面向:音樂的創造者(作曲家與填詞人),音樂的演奏者(樂團樂手、歌手或指揮),音樂的錄製者(包含音訊工程師),音樂活動的籌備者,以及音樂資源(唱片或樂譜)的販售者。
要素
[編輯]音樂要素的不同組合組成了每首音樂獨特的性格,使人在聆聽不同音樂時能瞭解其結構及表情,盡可能察覺是哪個民族、地區、時代與類型的音樂。每個國家對於音樂要素的官方定義不盡相同,但大致共有的要素包括:
不同頻率的聲音在不同時間所發出,形成旋律;不同頻率的聲音在同一時間或在極短時段內發出,形成和弦。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音符之間的連貫狀況則謂之銜接。
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若要豐富音樂的織體,可以藉由對位法與和聲法。對位是令多條不同的旋律線同時和諧奏出,和聲則探討多個和弦的連續搭配,這兩種手法某程度是相對的。
音樂的織體主要有三種類型。單音音樂(Monophony)是最簡單的音樂織體,僅有單一旋律線,只包含了旋律和節奏兩項要素。如果有一條居支配地位的主旋律配以不同的和弦,便是主音音樂(Homophony)。若有兩條以上彼此獨立的旋律線交織,則是複音音樂(Polyphony)。
最後,每種樂器和每個人聲都有自己獨特的音色,不同音色的樂器組合賦予音樂獨特的音響效果、情緒,以及象徵意義;安排這些樂器的組合叫做配器。
功能
[編輯]音樂是一種符號,一種聲音符號,表達人的所思所想。是人們思想的載體之一。音樂是有目的的,是有內涵的,其中隱含了作者的生活體驗,思想情懷。音樂從聲波上分析它介於噪聲和頻率不變的純音之間,從效果上講它可以帶給人美的享受和表達人的情感。
音樂是社會行為的一種形式,通過音樂人們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體驗。在歌曲中這種作用表現得最為突出。
在中國古代就有完善的樂禮制度,古代聖賢的君主會通過『樂』、『禮』來歸順百姓身心與言行,達到治理國家作用。儒家講,「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人們也能通過音樂與天地及萬物溝通,從而得到智慧的提升與身心的淨化。現在的科學家研究,古典音樂對調理人的身心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莫扎特的音樂,對人的大腦有益處,還可以減少癲癇病患者的發病的機率[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所以好的音樂對人會起到調理身體,減少疾病發作的功效。
理論
[編輯]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將音樂解釋為「數」的和諧在時間中的表達。
古代偉大音樂家的創作和民歌的流行基本是憑藉靈感產生的,後來的學者在研究這些能流行多年的音樂,逐漸總結出理論,其後的音樂家就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創作。
音樂理論證明哪些音樂能被大多數人接受,使人感到悅耳。現代並結合物理聲學的研究結果,使理論不斷發展完善。
形式
[編輯]音樂主要有兩種形式:用人聲唱的聲樂和用樂器奏的器樂,不論是聲樂或器樂都有許多種結合的方式,如獨唱、合唱、對唱,獨奏、協奏,交響樂等。兩者也可以混合,聲樂用樂器伴奏,或在器樂交響樂中混入人聲等等。
聲樂
[編輯]聲樂是由一個或多個歌手表演的音樂形式,使用樂器伴奏與否皆可,而人聲是作品的重點。含有人聲但重點不在其上的樂曲一般稱作器樂(如古斯塔夫·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中沒有歌詞的女聲合唱)。沒有樂器伴奏的合唱曲則通常稱為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又稱阿卡貝拉)。
對於聲樂而言,相當多聲樂作品(部份或全部)為模仿其他聲音或純粹內容抽象,而運用非語言音節甚或是噪音,然而一般人特別注意歌詞的使用。較短小且含有歌詞的聲樂作品常稱為歌曲。
聲樂也許是最古老的音樂形式,因為它不需要任何樂器,僅僅人聲便可。在各種音樂文化中都存在着某種形式的聲樂。語言和音樂目的雖不同,皆有共同的音樂因子。
人聲又因性別、音域的高低、音質等不同,分成以下幾種聲部:
- 女高音(soprano)
- 女中音(Mezzo-soprano,又作次女高音)
- 女低音(alto/contralto)
- 男高音(tenore/tenor)
- 男中音(baritone)
- 男低音(basso/bass)
器樂
[編輯]器樂是相對於聲樂而言,完全用樂器演奏而不用人聲或人聲處於附屬地位的音樂。演奏的樂器可以包括所有種類的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有的器樂曲也應用部分人聲,一般沒有歌詞只是作為效果,但部分作曲家有時也加入一些人聲,例如貝多芬寫作的《第九交響曲》中也加入合唱部分《歡樂頌》,但正確來說交響曲大部分為器樂而做,較少為了聲樂而做。
各地區音樂
[編輯]西方
[編輯]西方音樂主要指歐洲的音樂,由於歐洲歷史上統治階層比較重視音樂,因此許多音樂家都得到了貴族的資助和保護,由此而發展出了相對較完善的音樂理論。目前西方的音樂理論在全世界的音樂界佔有主導地位,歐洲音樂界發展的記譜法和作曲的程式得到世界的公認。
中國
[編輯]先秦時代,禮樂制度被賦予維繫社會秩序的功能。在中國傳統思想裏,音樂與人心情感間的關係受到很大的重視,尤其儒家思想認為音樂對人性具有教化啟迪的作用,這在《詩經》大序、《禮記・樂記》、《荀子・樂論篇》、《史記・樂書》等作品中均可了解。甚至十三經中的《樂經》對音樂的功能也做了更深入的說明,惜今已失傳。
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繁多,各地的民間音樂素材非常豐富。現代中國吸收了西方音樂的理論來整理古代的文獻和民間音樂,編寫民族樂器的曲目,使中國音樂有了很大的發展。
中國古代音樂家的地位不高,沒有統治階級對音樂的有效保護,所以雖然很早就發明了記譜法,但許多有名的作品沒有能夠流傳下來,大部分流傳下來的作品都是依靠民間藝人口傳心授。但另一方面,古代大量士人官僚本身卻精通音樂,如孔子、周瑜、阮籍、蘇軾等皆是有名的琴人。
- 中國音樂史
- 秦、漢以前音樂
- 漢、唐時期音樂
- 宋、元時期音樂
- 明、清時期音樂
- 中國近代音樂
- 中國現代音樂
- 中國民族樂器
中國音樂分類
其他地區
[編輯]音樂是自從人類出現後就伴隨着人類的進化而發展的,因此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形式和樂器,雖然世界各地的音樂理論發育並不平衡,但音樂風格各異,都有自己的發展道路。現代音樂廣泛吸收了世界各地的音樂素材,各地的音樂對世界音樂的發展都有自己的貢獻。
二十世紀中期以後的流行音樂
[編輯]二十世紀中期以後發展起來的流行音樂違背了古典音樂的理論,吸收了世界各地的地方音樂成分,強調了群眾參與,聽眾再也不是靜靜地聆聽音樂的旁聽者,而是熱烈的參與者。音樂回歸到原始的載歌載舞的形式,更能調動人們的情緒,因此受到年輕人的熱烈歡迎,打破地域、民族、國界的限制,在全世界廣泛流行。
- 節奏藍調(Rhythm and blues)
- 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常被稱為Electronica或EDM(Electronic Dance Music)、或是錯誤的泛稱為鐵克諾(Techno)
- 嬉蹦音樂或嘻哈(Hip-Hop)
- 新世紀音樂或新紀元音樂(New Age music)
- 搖滾樂(Rock & roll)
- 爵士樂(Jazz)
媒體和技術
[編輯]作曲家創作的音樂可以通過幾種媒體傳播;最傳統的是現場體驗,作為觀眾或者演奏者之一。現場音樂也可以通過無線電、電視或者互聯網廣播。有些音樂風格注重為表演而發音,有些則注重產生錄音然後用於後期混響合成,它們從不被「直播」。現場表演風格的音樂在錄製時也經常採用編輯和分離的功能以產生聽起來比實際演出「更好」的效果。
由於引入了保護演奏者,作曲家,發行商和製作人的法律,譬如美國的1992年家庭錄製法案(Home Recording Act),以及英國1979年修訂的用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的Berne規範,錄音和現場演出也變得更易通過計算機,設備,和互聯網用一種通常稱為音樂隨選(music-on-demand)的形式獲得。
在很多文化中,有些音樂的表演和聆聽沒有很大的區別,因為現場每個人都以集體形式通過某種方式涉及到音樂活動中來。在工業化的國家,通過錄製形式,譬如聽音樂錄音或是觀看音樂錄像,成了最為普遍的感受現場演出的形式,這種形式大致開始於20世紀中葉。
有時,現場演出採用了預先錄製的聲音。例如,DJ可以使用唱片來製造刮碟效果,而有些20世紀的作品用獨唱或獨奏表演和預製的磁帶音樂同時進行。計算機和或多鍵盤樂器可以用來編程產生和播放MIDI音樂。聽眾也可以通過卡拉OK成為演出者,這種形式為日本人創造,它採用錄像和無聲樂的音軌,這樣演出者就可以將他們自己的聲音加上去。
教育
[編輯]音樂是初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孩子們藝術素養的有效工具,在世界各地一般從幼兒園音樂教育都已經開始了。古代中國將音樂視為士大夫應具備的六藝才能之一,至於現今中國正規音樂教育持續到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即初中畢業。普通高中一般也開設音樂課。
作為專業音樂人員一般要經過專門的高等音樂教育,不過在目前從事通俗歌曲和流行音樂的專業人員,大部分都沒有經過音樂專門的高等教育,都是依靠本身的才能和自我學習。
參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Harwood, Dane (1976). "Universals in Music: A Perspective from Cognitive Psychology", Ethnomusicology 20, no. 3:521-33.
- Johnson, Julian (2002). Who Needs Classical Music?: Cultural Choice and Musical Valu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4681-6.
- Kertz-Welzel, Alexandra. "Piano Improvisation Develops Musicianship." Orff-Echo XXXVII No. 1(2004):11-14.
- Kertz-Welzel, Alexandra. "The Singing Muse: Three Centuries of Music Education in Germany." Journal of Historical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XXVI no. 1(2004):8-27.
- Kertz-Welzel, Alexandra. "Didaktik of Music: A German Concept and its Comparison to American Music Pedag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Practice)22 No. 3(2004):277-286.
- Kertz-Welzel, Alexandra. "General Music Education in Germany Today: A Look at How Popular Music is Engaging Students." General Music Today 18 no. 2(Winter 2005):14-16.
- Lee Yuan-Yuan(1979),An Amazing Discovery in Chinese Music, Chinese Music ISSN 0192-3749, 2, 16.
- Lee Yuan-Yuan(1979),Follow-up on "An Amazing Discovery in Chinese Music", Chinese Music ISSN 0192-3749, 2, 39.
- Lee Yuan-Yuan(1980),The Music of the Zenghou Zhong, Chinese Music ISSN 0192-3749, 3, 3.
- Lee, Yuan-Yuan and Sinyan Shen(1999),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Chinese Music Monograph Series), Chinese Music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Press, Chicago. ISBN 1-880464-03-9.
- Molino, Jean (1975). "Fait musical et sémiologue de la musique", Musique en Jeu, no. 17:37-62.
- Nattiez, Jean-Jacques (1987). Music and Discourse: Toward a Semiology of Music (Musicologie générale et sémiologue, 1987). Translated by Carolyn Abbate (1990). ISBN 0-691-02714-5.
- Owen, Harold (2000). Music Theory Resource Boo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1539-2.
- Shen, Sinyan(1987),Acoustics of Ancient Chinese Bells, Scientific American, 256, 94.
- Shen, Sinyan(1990),The Acoustics of Wind Instruments – A Study in Resonator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Guanyue, Chinese Music ISSN 0192-3749, 13/4, 71.
- Woodall, Laura and Brenda Ziembroski, (2002). Promoting Literacy Through Musi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form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in Taiwan Heart Musi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