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峡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今地名

[编辑]

依本条目先后顺序排列

  • 鹄尾山 : 位于三峡区溪南里
  • 土地公埔 : 位于三峡区嘉添里第八邻
  • 圳头 : 位于三峡区圳头里
  • 三角躅、三角涌 : 三峡区
  • 鸡笼 : 基隆
  • 海山庄 : 三峡区、莺歌区树林区为其范围
  • 南靖厝 : 莺歌区南靖里
  • 大嵙崁溪 : 大汉溪
  • 隆恩庄、刘厝埔、麦子园 : 均位于三峡镇龙埔里
  • 莺歌石 : 莺歌镇
  • 桃仔园 : 桃园市
  • 公馆尾 : 三峡镇秀川里
  • 公馆后 : 位于三峡镇永馆里
  • 礁溪 : 位于三峡镇礁溪、介寿、中正、安溪四里
  • 八张 : 三峡区八张里
  • 中埔 : 位于三峡区中埔里
  • 大嵙崁 : 桃园市大溪区
  • 缺仔庄 : 位于大溪区瑞兴里
  • 中庄 : 位于大溪区中新里
  • 桥仔头 : 位于莺歌区二桥里
  • 石头溪、海山口 : 位于树林区
  • 二甲九 : 位于莺歌区
  • 横溪:三峡区溪南里与溪东里、溪北里各一部分
  • 柑林陂 : 位于土城区
  • 海山堡 : 原海山庄升格而成,三峡区、莺歌区、树林区 + 大溪区为其范围
  • 枋寮 : 位于中和区
  • 摆接 : 板桥区

本镇最早有文献的旧名其实是三角躅,后来才演变成三角涌,乃至今日的三峡。

史前时期

[编辑]

台湾开始有文献纪录距今大约只有400年,在此之前统称史前时代。目前为止,本镇共计发现有鹄尾山、土地公埔、圳头等十处遗址,经过系统特征判断,三峡属于圆山文化

17世纪前

[编辑]

三峡一带的平地地区,在汉人尚未来前,便是雷朗族人的居地,以游耕农业与狩猎采集维生,种植小米、玉米等作物。仅使用简单的工具,没有引水灌溉与施肥。等到土壤肥沃度降低后,就另寻新地,故名游耕农业。此外对于土地也没有私有概念,为聚落族人所共有。山麓地区则由泰雅族人所有。

17世纪

[编辑]

据说在十七世纪中叶,郑中贵(一说王中保)从南部步行来到鸡笼,曾途经淡水河上游,看到鸢山狮头山之山形奇特。当时三峡平原地区(海山一带)尚属雷朗族村落,高山上则隶属大豹,靠近河岸边的地方则有数个泰雅族村落。

荷西时期明郑时期,已有渡海来台开垦的移民,坐着船沿淡水河,逐渐往上游大汉溪畔的三峡地区开垦,不过真正开发到三峡,据文献记载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移民们为了取水及灌溉方便,大都住于水边,所以三峡移民最早开发的地区是横溪、三峡河、大汉溪附近(三峡古称三角涌由来)。[1]

汉人初入三峡开垦时,先向雷朗族部落瞨耕;瞨耕通常是由汉人出价承买,再依议缴纳‘番大租’。瞨耕有由平埔族社番主动招垦者,亦有立卖契,实则仅承认汉人之租佃权,汉人仍须依例向其缴租。[2]

相传在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泉州安溪人陈瑜获得开垦海山一带之垦照,及雷朗族四社的首肯,而海山庄之垦拓、有古契可查者,则以1713年鸡笼通事赖科与郑玲、王谟及朱焜侯等四人,请垦海山庄为最早,其垦户名为‘陈和议’。早期垦拓路线,由南靖厝,慢慢开拓至三角涌,并命名为海山庄。

汉人移民来台入垦后,被泰雅族人视为入侵者,时常挥军下山出草越界汉人。因此对于汉人来说,开垦与防御必须同时进行,其措施乃在山壁旁的路径上设隘门,两旁则以刺竹破(劈)大皮后的竹片编成双层“虎并篱”往溪边及沿山棱而上布设,隘防由庄民共同出资雇请隘丁防守;白天将门开启,入夜则关闭,利用地形优势结合人为屏障构成侵垦线,日后移民的开垦行动继续往南推展。

汉人移民以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开凿水圳方便引水灌溉来种植水稻,生产力因而大增。为了分享用水或受粮食等利诱,当地的雷朗族人陆续将原有土地或租或卖或换给汉人,久而久之,便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被迫迁族往山地。

18世纪

[编辑]

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以后陆续有移民由南靖厝越过大嵙崁溪到隆恩埔开垦,,即时有汉人向霄里、龟仑、摆接,武崂湾四社承瞨埔地垦耕,此地渐成三角涌开垦中心。公元1743年,官方于本地设龙恩租馆,并将此地划为淡水厅淡水堡海山庄,三峡海山一带平地地区始入清帝国版图。[3]

公元1745年海山庄庄民开挖龙恩陂(刘厝埔圳)灌溉隆恩庄、刘厝埔、麦子园等农地。公元1747年张敦仁召集垦丁、庄民倡修三角涌经莺歌石至桃仔园的道路。公元1752年安溪人李国开,选择在三角涌溪旁的公馆尾一带开垦。公元1755年安溪人董日旭随后也来开拓本地,遍及三角涌、公馆尾、公馆后、礁溪、八张、中埔等地。公元1756年陈金定、李朝盛、董张三人倡议建造三角涌至柑园的道路,乾隆二十四年由陈金定、廖张江等续筑大嵙崁经缺仔庄、中庄、桥仔头之道路延伸至三角涌。

在经过漫长的时间打拼后,此时海山庄的人口已初具规模,日渐繁荣。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都有移民,其中以泉州人最多,特别是安溪县人。

公元1767年(乾隆32年)三角涌、石头溪、海山口、莺歌石、中庄、二甲九、桥仔头等地安溪人倡议兴建三峡长福岩(清水祖师庙),供奉乌面祖师(祖师公),三角涌因地理位置适中,成为建庙所在地。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长福岩正式落成,至此成为三峡安溪人的信仰中心。根据姓氏分成陈姓李姓刘姓林姓王姓、大杂姓、中庄杂姓等七股,轮值庙务,负责每年正月初六祖师爷诞辰祭祀大典。直到今天,这个传统活动依然存在,每年总能吸引大批信徒与观光客来此躬逢其盛。公元1770年李朝盛等人修筑三角涌至横溪的道路。横溪地区亦有安溪人林姓、陈姓、刘姓、苏姓等入垦,合称横溪四姓,到了今天依然是横溪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四大家族。

公元1773年,佃人吕班在横溪方面认垦之地,即系前述四社所有的公共捕鹿埔地。汉人在此开垦须经四社同意,并缴纳租粟(大租)。四社乃招垦以收取大租充为诸社番众口粮。[4]

公元1775年泉州府永春县的住民义捐兴建兴隆宫,供奉妈祖(天上圣母)。由当时参与的十二姓氏,依序分设为林姓、颜姓王姓李姓吕姓、陈姓、大集姓、黄姓周姓郑姓等七股,每年‘妈祖’圣诞日,轮值奉祀、主持庆典。公元1777年公馆尾的李姓族人集资于其地创建宰枢庙(上帝宫庙)供奉由原籍家乡的玄天上帝公神像。李姓同宗七大房之后裔为参与筹建者,每年由各房轮值祭典,订农历三月初三为祭典日,祭典后则开族亲会并于会后宴叙,有别于他庙所没有的宗族色彩。公元1785年,庄民在长福岩右后方兴建福安宫(土地公庙)。至此三角涌周边,已有四间超过200年历史的庙宇比邻而居,这在台湾是相当罕见的。

公元1777年开垦柑园、刘厝埔方面的安溪人与客家人因争地造成闽粤械斗,粤人败北迁往中坜杨梅,三角涌、莺歌石成为泉州人村落。此后近百年泉州人与客家人、漳州人械斗不断。

公元1787年林爽文反清事变时,其部下林小文于三月十二日~十六日及二十二日连攻海山庄。住民黄日勉调众合力堵御,清军亦率师来救,双方大战于柑林陂。可见当时三角涌已开垦发展成为一重要地区。隔年福康安将军平定林爽文之役,雷朗族诸社民颇为清兵所用,遂奏请屯番。

三角涌早期主要产业为一般农耕,副业为山林产物。公元1792年时清廷开放八里坌港,北部商业活动开始兴起,艋舺以优越的水运条件成为台北盆地货物的集散中心,三角涌亦转型成为河港城镇。当时一般百姓所穿的布衣是由大菁这一种染料植物所制成的,完成后的衣物颜色为蓝色,因此又称蓝染。三角涌所产的大菁可经由水运输出到上游交易买卖,又有得天独厚的清澈河水可供漂洗染布,带动了三角涌染布业的兴起。大菁也成为淡水河流域最早的大宗经济作物。

19世纪

[编辑]

乾隆末年、嘉庆初年间三角涌地区人口与日俱增,商业日渐兴盛。在可通行中小型帆船的航运优势下,三角涌市街成为附近聚落农产品与日用品交易买卖的集散地与转运站,码头位置大约就在宰枢庙前方。

公元1796年(嘉庆初年)开拓台北盆地西南中坑的陈金声也转移“阵地”,前来开垦原隶泰雅族的八张、中埔及对岸的礁溪,不久黄登龙、黄再春、白明朗、苏秀颜、刘生金、秦裕密(一说刘裕密)等相继入垦刘厝埔、麦仔园、十三添、大埔、麻园等地区。

公元1808年陈茂善、陈淑绵造横溪通往成福庄的道路。公元1822年(道光二年)翁添在成福种菁树,从事制染。公元1825年三峡近郊开始从事樟脑制造。 公元1833~1834年,桃仔园一带闽、粤各庄械斗,亦波及海山堡。公元1840年三角涌经成福、暗坑到新店的道路贯通。

公元1853年(咸丰三年)北部四县泉漳械斗,混乱长达三年。公元1859年三角涌、员树林、龟仑口、桃仔园、埔仔等处泉漳械斗,同年九月新庄、枋寮,摆接的泉漳再起械斗,三角涌、成福相助泉州人击退。直至三年后,清廷派兵镇压,械斗才停止。械斗结束后,三角涌、柑园一带除成福地区有泉、漳人混居外,其他地方几乎为泉州人所居住,安溪人在三角涌的地位也更形稳固。

1875年设淡水县以后,海山一带改隶淡水县海山堡;三角涌街置总理、董事及保长。

1886年四月,因应开山抚番政策,三角涌一带设三角涌抚垦分局,并于狮子头(在新店方面)、加久岭(在三角涌方面)设防番屯所,由林维源任总局总办,仿勇营制,组织番勇,设北路隘勇五营,右营于三角涌,加强边境防御,并监视大豹共同体活动。[5]

1894年,海山地方计划改归南雅厅海山堡,惟遇福建台湾省割让予日本而不及实现。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三峽概述. 新北市三峡区公所. 2016-07-11 [201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9). 
  2. ^ 《十三添开辟古契及隆恩海山庄古契》,第一○七号及第四号契字文
  3. ^ 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之五城池:坊里,1740年
  4. ^ 《三峡镇志》,卷之二:开辟拓殖
  5. ^ 林兴仁,《台北县文献丛辑》第一辑,19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