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条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条簪
福州传统梳妆技艺
鼓楼区 (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州汉承华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分类传统技艺
序号6
登录2024年
第七批区级非遗项目
三条簪
福州传统梳妆技艺(三条簪)
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州市鼓楼区
分类传统技艺
序号11
编号项目VII-86
登录2024年
第八批市级非遗项目

三条zān闽东语三條簪实际读音/saŋ˥˥ nɛu˥˥ ʒaŋ˥˥/;日语:三把簪[1]、三本剱簪[2]),又称“三把刀”。是古代福州女性的一种发饰,盘髻于后脑,正左、正右、正中各插一簪,俗称三条簪

三条簪于2024年6月,入选福州鼓楼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1月初,以“福州传统梳妆技艺(三条簪)”入选福州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

[编辑]
旧时福州妇女头戴“三条簪”的发簪回外家送拗九粥的路上
福州的船只,船上为福州民系的农民,其妇女头戴典型的福州“三条簪”的发簪
旧时福州劳作妇女

关于三条簪的历史来历,有诸多说法:

说法一

[编辑]

汉国武帝时期,闽越国被汉国出征的军队亡国。汉军进驻闽越国之后,无恶不作,屠杀闽越国的所有男人,并且强娶闽越国本土妇女为妻。但是闽越国的妇女誓死不从,便在发髻上插刀子以防身。后来发展成为在福州地区的妇女发髻上的头饰三条簪。[3]

说法二

[编辑]

大明嘉靖年间,倭寇时常来袭扰福州城。福州妇女不甘屈辱,在身上随身携带着短小锋利的铁器,用以防御沿海袭来的倭寇。后来,为了携带方便与隐蔽,福州妇女就把这种小铁器改制成簪子,插戴在发髺内,用来防身和杀敌,如果日子实在难过,甚至可以用于自杀。后来渐渐地演变成使用银器打制,后期慢慢变成象征性装饰意味强烈的刀剑形头饰。


但在福州文史专家黄启权在《古时福州的一道风景线——“三条簪”》中介绍说,“(三条簪)溯其形制,实晋人旧俗之遗传,后乃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了。”认为“三条簪”的来历渊源可追溯到约公元2世纪末的晋代,后来晋人衣冠南渡,把这种头饰带到福州,延续到近现代。比闽太祖入闽的年代还要久远。甚至福州历史掌故前辈郑丽生先生考证“三条簪”正是从“五兵佩”而来,不过从斧、钺、戈、戟变为刀、剑罢了。[4]

样式

[编辑]

头饰呈刀剑形,多数是银质,也有使用白铜,每条长约20厘米,重约七八钱至一两,中间一刀竖插,刀尖朝天。左右两刀横插,刀尖朝外,相互对称,插戴在发髻上。乡下地方的贫户也有用削竹制成的,个别富户中簪也有用黄金制成。簪的形状扁平如剑,上尖,剑身镂刻有花纹。中簪剑刃向上,左右两支簪交叉,剑刃向外,三簪同插于发髻之间。[5][6]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亜东印画辑,昭和四年(1929年)
  2. ^ 军舰北上南支警备纪念,昭和七年(1932年)
  3. ^ 蛇头簪插田螺髻——袁绶笔下的福州农妇妆饰. 台海网. 2018-12-09 [202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4. ^ 《晋书·五行志二·服妖》(卷二十七)载:“惠帝元康中,妇人之饰有五兵佩,又以金银玳瑁之属,如斧、钺、戈、戟以当笄。”
  5. ^ 蛇头簪插田螺髻——袁绶笔下的福州农妇妆饰(2). 台海网. 2018-12-09 [202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6. ^ 福州女人头上的「三把刀」. 平话. 2024-06-17 [2024-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