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门特·艾德礼
克莱门特·艾德礼阁下 The Rt Hon. Clement Attlee | |||||||||||||||||||||||||||||||||||||||||||||||||||||||||||||||||||||||||||||||||||||||||||
---|---|---|---|---|---|---|---|---|---|---|---|---|---|---|---|---|---|---|---|---|---|---|---|---|---|---|---|---|---|---|---|---|---|---|---|---|---|---|---|---|---|---|---|---|---|---|---|---|---|---|---|---|---|---|---|---|---|---|---|---|---|---|---|---|---|---|---|---|---|---|---|---|---|---|---|---|---|---|---|---|---|---|---|---|---|---|---|---|---|---|---|
联合王国首相 | |||||||||||||||||||||||||||||||||||||||||||||||||||||||||||||||||||||||||||||||||||||||||||
任期 1945年7月26日—1951年10月26日 | |||||||||||||||||||||||||||||||||||||||||||||||||||||||||||||||||||||||||||||||||||||||||||
君主 | 乔治六世 | ||||||||||||||||||||||||||||||||||||||||||||||||||||||||||||||||||||||||||||||||||||||||||
副职 | 赫伯特·莫里森 | ||||||||||||||||||||||||||||||||||||||||||||||||||||||||||||||||||||||||||||||||||||||||||
前任 | 温斯顿·丘吉尔 | ||||||||||||||||||||||||||||||||||||||||||||||||||||||||||||||||||||||||||||||||||||||||||
继任 | 温斯顿·丘吉尔 | ||||||||||||||||||||||||||||||||||||||||||||||||||||||||||||||||||||||||||||||||||||||||||
联合王国副首相 | |||||||||||||||||||||||||||||||||||||||||||||||||||||||||||||||||||||||||||||||||||||||||||
任期 1942年2月19日—1945年5月23日 (战时内阁) | |||||||||||||||||||||||||||||||||||||||||||||||||||||||||||||||||||||||||||||||||||||||||||
君主 | 乔治六世 | ||||||||||||||||||||||||||||||||||||||||||||||||||||||||||||||||||||||||||||||||||||||||||
首相 | 温斯顿·丘吉尔 | ||||||||||||||||||||||||||||||||||||||||||||||||||||||||||||||||||||||||||||||||||||||||||
前任 | 职位创立 | ||||||||||||||||||||||||||||||||||||||||||||||||||||||||||||||||||||||||||||||||||||||||||
继任 | 赫伯特·莫里森 | ||||||||||||||||||||||||||||||||||||||||||||||||||||||||||||||||||||||||||||||||||||||||||
反对党领袖 | |||||||||||||||||||||||||||||||||||||||||||||||||||||||||||||||||||||||||||||||||||||||||||
任期 1951年10月26日—1955年11月25日 | |||||||||||||||||||||||||||||||||||||||||||||||||||||||||||||||||||||||||||||||||||||||||||
君主 | 乔治六世 伊丽莎白二世 | ||||||||||||||||||||||||||||||||||||||||||||||||||||||||||||||||||||||||||||||||||||||||||
首相 | 温斯顿·丘吉尔 安东尼·艾登爵士 | ||||||||||||||||||||||||||||||||||||||||||||||||||||||||||||||||||||||||||||||||||||||||||
前任 | 温斯顿·丘吉尔 | ||||||||||||||||||||||||||||||||||||||||||||||||||||||||||||||||||||||||||||||||||||||||||
继任 | 赫伯特·莫里森 | ||||||||||||||||||||||||||||||||||||||||||||||||||||||||||||||||||||||||||||||||||||||||||
任期 1935年10月25日—1940年5月11日 | |||||||||||||||||||||||||||||||||||||||||||||||||||||||||||||||||||||||||||||||||||||||||||
君主 | 乔治五世 爱德华八世 乔治六世 | ||||||||||||||||||||||||||||||||||||||||||||||||||||||||||||||||||||||||||||||||||||||||||
首相 | 斯坦利·宝云 内维尔·张伯伦 | ||||||||||||||||||||||||||||||||||||||||||||||||||||||||||||||||||||||||||||||||||||||||||
前任 | 乔治·兰斯伯里 | ||||||||||||||||||||||||||||||||||||||||||||||||||||||||||||||||||||||||||||||||||||||||||
继任 | 黑斯廷斯斯·里斯-史密斯 | ||||||||||||||||||||||||||||||||||||||||||||||||||||||||||||||||||||||||||||||||||||||||||
工党领袖 | |||||||||||||||||||||||||||||||||||||||||||||||||||||||||||||||||||||||||||||||||||||||||||
任期 1935年10月25日—1955年11月25日 | |||||||||||||||||||||||||||||||||||||||||||||||||||||||||||||||||||||||||||||||||||||||||||
副职 | 亚瑟·格林伍德 赫伯特·莫里森 | ||||||||||||||||||||||||||||||||||||||||||||||||||||||||||||||||||||||||||||||||||||||||||
前任 | 乔治·兰斯伯里 | ||||||||||||||||||||||||||||||||||||||||||||||||||||||||||||||||||||||||||||||||||||||||||
继任 | 休·盖茨克尔 | ||||||||||||||||||||||||||||||||||||||||||||||||||||||||||||||||||||||||||||||||||||||||||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克莱门特·理查·艾德礼 Clement Richard Attlee 1883年1月3日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英格兰萨里郡帕特尼 | ||||||||||||||||||||||||||||||||||||||||||||||||||||||||||||||||||||||||||||||||||||||||||
逝世 | 1967年10月8日 英国英格兰伦敦西敏 | (84岁)||||||||||||||||||||||||||||||||||||||||||||||||||||||||||||||||||||||||||||||||||||||||||
墓地 | 西敏寺 | ||||||||||||||||||||||||||||||||||||||||||||||||||||||||||||||||||||||||||||||||||||||||||
国籍 | 英国 | ||||||||||||||||||||||||||||||||||||||||||||||||||||||||||||||||||||||||||||||||||||||||||
政党 | 工党 | ||||||||||||||||||||||||||||||||||||||||||||||||||||||||||||||||||||||||||||||||||||||||||
配偶 | 维奥莱特·米勒 (1922年结婚—1964年妻逝) | ||||||||||||||||||||||||||||||||||||||||||||||||||||||||||||||||||||||||||||||||||||||||||
儿女 |
| ||||||||||||||||||||||||||||||||||||||||||||||||||||||||||||||||||||||||||||||||||||||||||
母校 | 牛津大学 | ||||||||||||||||||||||||||||||||||||||||||||||||||||||||||||||||||||||||||||||||||||||||||
专业 | 律师、军人 | ||||||||||||||||||||||||||||||||||||||||||||||||||||||||||||||||||||||||||||||||||||||||||
军事背景 | |||||||||||||||||||||||||||||||||||||||||||||||||||||||||||||||||||||||||||||||||||||||||||
服役 | 英国陆军 | ||||||||||||||||||||||||||||||||||||||||||||||||||||||||||||||||||||||||||||||||||||||||||
服役时间 | 1914年–1919年 | ||||||||||||||||||||||||||||||||||||||||||||||||||||||||||||||||||||||||||||||||||||||||||
军衔 | 少校 | ||||||||||||||||||||||||||||||||||||||||||||||||||||||||||||||||||||||||||||||||||||||||||
参战 | |||||||||||||||||||||||||||||||||||||||||||||||||||||||||||||||||||||||||||||||||||||||||||
军事奖励 |
第一代艾德礼伯爵克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KG,OM,CH,PC,FRS(英语:Clement Richard Attlee, 1st Earl Attlee,1883年1月3日—1967年10月8日),英国政治家,1945年大选带领工党取得压倒性胜利,并意外地击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领导英国的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一职。他是工党首位能够度过一个国会会期,并能在国会拥有多数优势的首相。艾德礼仍然是任期最长的工党领袖,并被历史学家和公众广泛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首相之一。
在艾德礼政府的带动下,英国在战后走入了“战后共识”的阶段。“战后共识”乃原始于在1942年发表的《贝弗里奇报告》,该报告建议英国战后应扩充社会服务系统,并按照凯恩斯主义的方针,推行全民就业等政策。这报告后来被艾德礼政府所接纳,结果他在任内大力为公用事业和主要工业进行了国有化,并设立了国民医疗服务体系,使英国逐渐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保守党最初反对这种方针,但不久以后却支持[1],并为历届政府所沿袭,因此产生了所谓的“战后共识”。“战后共识”的时代一直至玛格丽特·撒切尔在1970年代成为保守党党魁才走上终结。
在对外事务上,艾德礼政府见证大英帝国的急速解体,当中以印度次大陆地区最为显著,印度、缅甸、锡兰和巴基斯坦都相继独立。他支持马歇尔计划运用美国资金重建西欧,并在 1949 年促成了针对东方集团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领导工党在1950年大选中带领工党取得微弱优势后,他派遣英国军队在韩战中与韩国并肩作战。
根据2004年“国际市场和舆论研究机构”(MORI)的调查显示,艾德礼得到大多数受访教授的肯定与推介,因而获选为20世纪和平时期最具效率的英国首相。
生平
[编辑]早年生涯
[编辑]艾德礼在1883年1月3日生于伦敦普特尼的一个中产家庭,早年入读诺夫贺学校、黑利伯里及帝国服务书院和牛津大学大学学院,1904年毕业后成为律师。他早年曾经在伦敦东区为贫民区的孩子服务,因此使他逐渐支持社会主义。艾德礼在1908年退出费边社,加入了独立工党,并在1913年成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讲师,但旋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而应募入伍。
政治生涯
[编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艾德礼曾经在加利波利和美索不达米亚服役,其后在战事中受重伤而送返英格兰休养,康复后再在1918年送到法国的西线,但当时大战已近尾声,而他在大战完结时则以少校的身份回国。战后,艾德礼再次返回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讲师,并开始投身政治。他最先在1919年成为伦敦斯特普尼自治市的市长,及后又在1922年大选出选位于斯特普尼的石灰屋选区,并当选为下议院议员,从此进入议会。当选议员后,他曾经在短暂的1922年会期中,担任拉姆齐·麦克唐纳的议会私人秘书。
艾德礼在1924年首次加入政府,在拉姆齐·麦克唐纳的“首个工党政府”中出任战争次官一职,但不久即随政府下台而去职。
在1926年,艾德礼曾积极支持全国大罢工,但到了1927年却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加入皇家的西蒙委员会,就英属印度进行自治的可行性研究。加入这个委员会,使他无暇抽身在第二个工党政府出任官职。一直至1930年,艾德礼才再次加入政府。事缘当时工党议员奥斯瓦尔德·莫斯利就解决失业问题而提交了一份意见书,但意见书被否决而促使摩兹利辞去他担任的兰开斯特公爵领地事务大臣一职,结果该职就由艾德礼接任。而在1931年的时候,正当几乎所有工党的领袖人物都失去议会议席的时候,艾德礼获改任为邮政总局局长。
反对党生涯
[编辑]乔治·兰斯伯里在1931年成为工党领袖后,艾德礼获委任为副党魁。
一如麦克唐纳,兰斯伯里也是一位忠诚的和平主义者,而艾德礼最初亦和大部分工党议员一样,与自由党站在同一阵线,反对在一战以后重整军备。工党这种态度后来曾被丘吉尔在《风云紧急》一书所抨击。但是当希特勒和纳粹德国崛起,兰斯伯里又在1935年辞任党魁以后,艾德礼又和他的工党议员们一起反对绥靖政策。
由于兰斯伯里辞职,艾德礼担任临时党魁至1935年大选。大选以后,工党举行党魁选举,艾德礼与赫伯特·莫里森和亚瑟·格林伍德竞逐,结果艾德礼成功当选,并出任党魁至1955年。迄今为止,他是在任时间最长的工党领袖。
副首相
[编辑]艾德礼当选党魁后,一直出任反对党领袖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来由于英军在挪威出师不利,使到议会对张伯伦政府提出不信任动议。虽然动议未能通过,但也促使张伯伦在1940年5月请辞。其实,张伯伦最初有意以改组战时内阁为战时联合内阁,以避免自己下野的下场,但这却在工党引发另一场危机。关于工党是否加入张伯伦的战时联合政府,各党员曾在工党大会作激烈的辩论,而艾德礼则认为,即使自己同意加入张伯伦的内阁,他的党员也不会支持他。结果,工党和自由党最后加入了丘吉尔的联合政府。
在二战期间,英国政府有三个重要委员会主导战务。头两个是战时内阁和帝国国防委员会,两者都是由丘吉尔所领导,而由艾德礼任副手。至于第三个委员会,即枢密院议长委员会,则由艾德礼任主席,而该委员会则主要负责战时的民政事务。这种分配是因为丘吉尔善于军务,而艾德礼则精于民政。另外,艾德礼也会在丘吉尔缺席议会的时候代为解答议员问题。
艾德礼在战时全力支持丘吉尔的领导,而法国在1940年向纳粹德国投降的时候,虽然内阁就继续主战或议和的决定出现分歧,但最终因为有艾德礼支持丘吉尔,使英国得以继续作战。此外,在整整五年间,亦只有他们两人一直在战时内阁任职。艾德礼最先自1940年至1942年出任掌玺大臣,1942年至1945年出任副首相。此外自1942年至1945年兼任自治领事务大臣,以及自1943年至1945年出任枢密院议长。
首相
[编辑]由于二次大战使英国社会出现了既深且广的变化,遂促使社会上出现要求政府进行社会改革的急迫需求。当中,在1942年发表的《贝弗里奇报告》,更明确指出战后政府应该以全民就业为目标,并以此为通往福利国家的踏脚石。尽管英国各主要党派均同意这个方针,然而广大民众则认为如此大任,交托工党似最为适合。
这种心态结果欧战后举行的1945年大选中充分表露出来。在艾德礼的领导下,工党在选举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并意外地击败寻求连任的丘吉尔,工党组建首个多数党政府,他成为英国首相。在对内事务上,艾德礼政府是有明确目标的,他的首位卫生部长,安奈林·贝文就在力排众议下,成立了英国的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ystem,简称NHS)。这个当年备受争议的机构,时至今日已为社会所普遍接受。
艾德礼政府亦大力为国内主要工业和公用事业进行国有化,当中以煤矿业和钢业最为显著。此外他又成立了国有的英国铁路,又创立了国家公园系统。
然而,尽管推行以上种种的措施,英国经济仍然受战债累累所拖累。加上英国的经济正过渡回和平时期,维持战略性的军事部署更造成了贸易差额失衡和美元短缺的问题。不过这些问题因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经成功向美国贷款,以及斯塔福德·克里普斯于1949年不情愿地将英镑贬值而得以纾缓。而从往后的日子所见,尽管战后配给制度和煤矿短缺时有发生,但英国经济在战后的恢复速度其实是要比想像中快的。至于艾德礼的政府虽然曾发生贪污丑闻,但艾德礼仍然得到很大的支持。
至于王室关系方面,艾德礼政府却与英国王室处于一种紧张关系中。伊丽莎白王后(即后来的王太后)在1947年5月17日写的一封信就说到,她对“社会主义政府完全没有兴趣”,又指英国选民都是“差劲的人,大部分也缺乏教育,受到迷惑”,才把选票投给艾德礼,而不是战争英雄丘吉尔。作家韦艾特勋爵亦曾指出,王太后是“英国王室最右翼的成员”[2]。
在对外事务上,艾德礼政府面对着四大问题,分别是战后欧洲之重建、冷战的开始、联合国的成立以及大英帝国的去殖民化。艾德礼对前两者尤为关心,这些事务除了得到欧内斯特·贝文协助外,艾德礼又在1945年出席了波茨坦会议,与美、苏两国的领导人,杜鲁门和斯大林会面。
在艾德礼的带领下,英国政府立即采取不同措施,与斯大林和苏联改善关系。1946年,艾德礼邀请了一批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到英国。这批专家曾向英方表示,希望可以到访劳斯莱斯的飞机引擎制造工厂,并参观由法兰克·惠特尔设计的尼恩引擎。斯大林曾私下表示没有“白痴愿意售卖自己的秘密”,而英国皇家空军亦表达强烈反对。但是在极左的贸易委员会主席,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的筹划下,苏方的科学队伍最终仍悉数取得他们所需的资料。而艾德礼本人更同意向苏联赠送40部尼恩引擎。结果,苏联人不久以后即凭尼恩引擎,秘密地改良出克里莫夫VK-1引擎,并使用于米格-15战斗机(苏方没有缴纳版权费)。苏联其后更把这种机派到朝鲜,迫使美军不能再在该区派出B-29轰炸机,也使联合国对韩国的制空权受到很大威胁[3]。
艾德礼内阁又对美国推动马歇尔计划起一定的帮助,而这计划亦对恢复欧洲经济起了很大作用。至于当斯大林后来占领了整个东欧,又暗中颠覆巴尔干半岛的各国政府的时候,艾德礼和欧内斯特·贝文方才醒悟到苏联之不可信赖。由于艾德礼不再信任苏联,遂促成了北约的创立。此外,艾德礼任内又成功研发英国首件核子武器,但是要到1952年,英国才首次成功试爆核武,当时艾德礼已经下台。
在巴勒斯坦托管地的问题上,艾德礼促成英军撤出巴勒斯坦地区,并按照了社会舆论的意愿,将巴勒斯坦问题交由联合国解决,最终促成了以色列建国。
在殖民地事务上,艾德礼政府首次面对大英帝国的大规模解体。由于英属印度争取独立成功,亦促使巴基斯坦和后来东巴基斯坦的独立(即孟加拉的创立)。至于缅甸和锡兰亦在其任期内独立。上述部分国家被赋予自治领的地位,并在日后逐渐发展成现今的共和联邦。
工党在1950年大选中再度取胜,艾德礼得以连任,不过这次工党在下议院的多数优势已经大幅收窄。其时保守党已经慢慢取得优势,自由党则步入衰落。其后,工党内部又因为资助英国参与朝鲜战争的问题而陷入紧张关系,甚至出现分裂,再加上英国民众的反战情绪日益升高、对于英国给予李承晚的韩国专制独裁政权支援产生不满,结果工党失去多数后,终于在1951年大选落败,保守党的丘吉尔重新上任首相一职。
晚年与身后
[编辑]艾德礼下台后继续出任党魁一职至1955年,1955年再次领导大选失败后,他辞去工党领袖,此后从下议院退休,并于同年12月16日赐予贵族爵位,取得艾德礼伯爵和普勒斯伍德子爵头衔,正式晋身上议院。
1954年8月,他接受了时任中国大陆领导人毛泽东与周恩来的邀请率代表团前往访问中国大陆[4]。
他在1965年1月出席了丘吉尔的丧礼,最后在1967年10月8日去世。他死后,伯爵爵位由儿子马丁·理查·艾德礼所继承。马丁·理查·艾德礼在1991年去世后,伯爵爵位则由艾德礼的孙子约翰·理查·艾德礼所继承。虽然《1999年上议院法令》使大部分世袭贵族丧失上议院议席,但约翰·理查·艾德礼仍成功保住自己的世袭议席。
艾德礼死时房产值约7,295英镑,对一位富知名度的显要来说,着实并不多钱。
家庭
[编辑]艾德礼与在1922年1月10日与维尔勒·海伦·米勒(Violet Helen Millar,?—1967年6月7日)结婚,两人育有以下子女:
- 珍妮特·海伦·艾德礼(Janet Helen Attlee,1923年2月25日—2019年2月13日)
- 费莉西蒂·安妮·艾德礼(Felicity Ann Attlee,1925年8月22日—2007年2月15日)
- 马丁·理查·艾德礼(Martin Richard Attlee,1927年8月10日—1991年7月27日)
- 艾莉森·伊丽莎白·艾德礼(Alison Elizabeth Attlee,1930年4月14日—2016年12月21日)
影响
[编辑]“一个谦虚的人,但他仍有很多事值得谦虚”——这是丘吉尔对艾德礼的评价[5]。艾德礼谦虚和沉静的背后是大有文章的,而背后的故事经历史学家们研究后,才得以重视眼前。以政府的运作而论,艾德礼相比起历任首相,办事最具效率,亦最具商业作风。诚然,他的办事作风往后都受到历任首相的嘉许,而这种赞赏更加是不分党派的。
在一个具备共识的政府下,艾德礼的管治艺术使他像一个善于协调的主席,不太像一个专横独断的总裁,这使他赢得不少历史学家和政治家的称誉。即使是反对社会主义的撒切尔主义者也曾表示对艾德礼感到仰慕。而曾在玛格丽特·撒切尔内阁出任阁臣的索梅斯勋爵就是其中一位。他说到:“玛格丽特·撒切尔并不真正带领一个团队。当你的首相要私自作所有决定的时候,那一定会把事情弄糟。艾德礼却恰恰不会这样,而这就是他那么棒的原因。”[6]即使玛格丽特·撒切尔自己在1995年写的回忆录亦讲到,“就艾德礼而言,无可奈何地,我的确是他的仰慕者。他是一位认真和爱国的人,与1990年代的普遍政客构成了颇强烈的对比,他为人真诚,并不作假。”
在艾德礼的领导下,英国始终成功由战时经济过渡到和平时期,并成功解决了遣散军队、外币短缺、贸易逆差和政府支出失控等等的问题。而他任内在国内事务最大的成就,则要数任内成立的国民医疗服务体系,以及使英国在战后成为福利国家,国民医疗服务体系至今仍影响英国社会。
至于在对外事务上,尽然当时英国人仍不知道自己将来要放眼欧洲大陆,但艾德礼却对战后欧洲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此外,他在冷战开始之时,亦成功与美国结成忠诚的盟友。由于领导作风的关系,艾德礼把对外事务的重任都交给了欧内斯特·贝文。但是著名历史学家A·J·P·泰勒却对贝文评价到,“他只会拒绝只有其他人才有的意见”。[7]
以一个社会民主主义者而言,艾德礼在年青的时候仍然肯定大英帝国的价值,他更曾认为大英帝国是为全球带来好处的一股动力。但是,他后来发觉帝国的大部分疆域都有自治的必要,最终使他以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纽西兰这些自治领作例子,在任内开始转化大英帝国为共和联邦。
总括而言,他的最大成就和贡献,相信就是成功在英国战后,不论是政治政策,抑或经济方针上,都使社会各界,各党各派都达至一致的共识,而这种共识更一直牢固于政治角力场,到1970年代才有所变化。尽管学界仍有激烈的辩论,但有些观察者认为,这种“战后共识”至今仍然存在。
杂记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书目
[编辑]- ^ Conservative Party website - the postwar consensus. [2006-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3).
- ^ [1]
- ^ Gordon, Yefim, Mikoyan-Gurevich MIG-15: The Soviet Union's Long-Lived Korean War Fighter, Midland Press (2001)
- ^ 郭大钧. 中国当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0.
- ^ Walter L. Arnstein, Britain Yesterday and Today: 1830 to the Present, Chapter 19, p.363
- ^ Peter Hennessy, The Prime Minister: The Office and its Holders since 1945, Chapter 7, p.150
- ^ A. J. P. Taylor, English History, 1914-1945
外部链接
[编辑]- Hansard 1803–2005: Clement Attlee在国会中的贡献
- More about Clement Attlee。
- 互联网档案馆中克莱门特·艾德礼的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作品
- 来自克莱门特·艾德礼的LibriVox公共领域有声读物
- 与克莱门特·艾德礼相关的档案. 英国国家档案馆.
- Annotated bibliography for Clement Attlee from the Alsos Digital Library for Nuclear Issues。
- 英国国家肖像馆中的Clement Richard Attlee, 1st Earl Attlee肖像
- 有关克莱门特·艾德礼在德国经济学中央图书馆(ZBW)20世纪新闻档案中的剪报。
- WW2DB: 艾德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官衔 | ||
---|---|---|
前任者: 奥斯瓦德·摩兹利爵士 |
兰开斯特领地总裁 1930年–1931年 |
继任者: 修比拉第的庞森比勋爵 |
前任者: 黑斯廷斯·利斯-史密斯 |
邮政总局局长 1931年 |
继任者: 威廉·奥姆斯比-戈尔爵士 |
前任者: 乔治·兰斯伯里 |
英国工党党魁 1935年–1955年 |
继任者: 晓治·盖茨克 |
反对党领袖 1935年–1940年 |
继任者: 黑斯廷斯·利斯-史密斯 | |
前任者: 金斯利·伍德爵士 |
掌玺大臣 1940年–1942年 |
继任者: 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 |
前任者: — |
英国副首相 1942年–1945年 |
继任者: 赫伯特·莫里森 |
前任者: 克兰伯恩子爵 |
自治领事务大臣 1942年–1943年 |
继任者: 克兰伯恩子爵 |
前任者: 约翰·安德生爵士 |
枢密院议长 1943年–1945年 |
继任者: 伍尔顿勋爵 |
前任者: 亚瑟·格林伍德 |
反对党领袖 1945年 |
继任者: 丘吉尔 |
前任者: 丘吉尔 |
英国首相 1945年–1951年 |
继任者: 丘吉尔 |
国防部长 1945年–1946年 |
继任者: A·V·亚历山大 | |
前任者: 丘吉尔 |
反对党领袖 1951年–1955年 |
继任者: 晓治·盖茨克 |
前任者: 新创设 |
艾德礼伯爵 1955年–1967年 |
继任者: 马丁·艾德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