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沆
周沆(1874年2月29日—1957年)字季贞,号遁叟,贵州遵义老城东门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进士出身。[1][2]
生平
[编辑]周沆生于同治十三年农历一月十三日(1874年2月29日)。自幼随父亲在湖南岳麓书院、湘山经堂读书。1893年中举人。[2]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补殿试,中式三甲八十名。[3][1][2]以主事分户部陕西司行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奔父丧,弃官在湖南长沙草门居住。[2]
1900年复职,历任云南乡试同考官、浪穹县(今洱源)、蒙自县、文山县等县知县。1906年,奉命赴中缅边界野人山地区勘察并绘制图帖,发现在此前的中英会勘时,英国方面将中国高黎贡山定为高良工山的差错,遂促成了重勘,收回中国国土1000多平方公里,获清廷嘉奖并加三品衔,升任澂江府知府。[2]
1908年,周沆上奏云南及贵州官员关于滇越铁路丧权辱国一案,获慈禧太后朱批嘉奖,云贵总督及贵州布政使等20多位官员随即被免职。1911年,周沆任云南府知府兼云南讲武堂副校长。[2]
1911年,云南昆明重九起义胜利,成立大汉云南军政府,周沆出任外交司司长。同年11月,贵州宪政党人秘密派戴戡到云南,同周沆取得联系,串联旅居云南的贵州人士促请蔡锷派滇军入贵州。1912年3月1日,周沆先于滇军抵达贵阳。3月3日,滇军开入贵阳,推翻贵州大汉军政府,成立了贵州临时都督府,唐继尧自任都督,周沆任政务长。同年4月,周沆、戴戡、刘显世等发起成立统一党贵州支部,对贵州的“驱唐”运动进行攻击。同年8月,周沆任黔东观察使,旋即随唐继尧回云南,任云南都督府高等顾问、蒙自道道尹。[2]
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回到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袁世凯派人跟踪刺杀蔡锷,未能成功,曾参与拦阻蔡锷的周沆随即经越南逃到香港。其后,周沆历任广东琼崖道道尹、北京政府国务院名誉顾问、陕西汉中道道尹、浙江都督府秘书长等职务。1926年,任贵州驻北京代表。[2]
1931年,周沆任北平师范大学教师。1932年,满洲国成立,周沆任中东铁路理事。因工作出色,获溥仪赏赐北大荒跑马圈地,并赐“中庆循良”四个字。抗日战争期间,周沆住在北京。抗日战争结束后,周沆应何应钦的聘任,出任北平第四公路局顾问。1947年,转任云南第八公路局顾问。1948年,周沆回到家乡遵义。[2]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遵义前夕,周沆、牟琳、张肇奎等人成立维持会,周沆任副会长,维持会负责维持遵义的社会秩序,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遵义后,周沆出任遵义市(今红花岗区)政协特邀代表。1955年,缅甸联邦侵犯中国边境,周沆上书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并附呈《云南片马考察记》,述中缅边界北段片马、野人山等地的实地考察材料。1955年,周沆获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
1957年,周沆在家中病逝。[2]
著作
[编辑]- 《汨罗吊灵均》
- 《读帘碑释峋嵝》
- 光绪《浪穹县志》
- 《中华民国省区县名歌括》
- 《满洲国水道源流考略》
- 《牂牁馆记》
- 《印山草堂劫余吟草》[2]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厐思纯, 明清贵州七百进士,贵州人民出版社,ISBN 7221069026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周沆,遵义地方志,2009年4月22日[永久失效链接]
- ^ 周沆自撰《墓志铭》:光绪甲午恩科予联捷成进士,户部主事,外补云南弥勒县知县。迭膺繁据,两举循良,丙午中英会滇,缅界,画至高黎贡山片马地方,滇人誓死力拒,派予复查深入野人山,搜集证据呈部,照会英使另勘,此案遂为国际重视。澂江府知府补用道,宣统辛亥在云南府任,国变去官。
岁次甲午会试重逢,遵义二百余年科第中仅有之一人矣,予周氏名沆,字季贞,晚取遁世无闷义,号遁叟子四孙九,书其经过而勒诸石。
铭曰:科名客,风鏖吏,说甚么乡会重逢今又是。裘敝貂,枥伏骥,那堪回首平生事。呕心血,剩得几篇文字。最难忘野人山查界记,没世无称君子惧。论定盖棺任毁誉,六尺镌碑垂后裔。八十有三遁叟自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