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夏之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之秋(1912年2月27日—1993年5月12日),原名夏汉兴,中国音乐家、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教授,曾创作抗战歌曲《歌八百壮士》等。

生平

[编辑]

1912年2月27日他出生于武汉汉口三署街,父夏博琴祖籍湖北孝感,在汉口圣约翰小学教书,同时担任圣约翰教堂琴师,为他取名夏汉兴以纪念中华民国取代满清。他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5岁随父亲的学习风琴,8岁时开始吹小号。1926年夏汉兴入读武昌文华中学,参加了学校的校铜管乐队,期间学会了其他的一些管乐器。[1][2]

1931年其父亲因伤寒去世,当时夏汉兴正在读高二,在学校觅得校管乐队教员一职谋生。1932年考入华中大学物理系,1934年受当时他的英文老师沈祖荣指引决定报考音乐学院,1936年由欣赏他音乐才能的周小燕之父周苍柏出资500元、与周小燕一起入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黄自萧友梅吴伯超李惟宁,曾与黄一起成立上海管弦乐团[1][2]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夏之秋中断学业,返回武汉参加抗敌工作团,任其中的音乐组组长,并改名夏之秋以铭记国家的“生死存亡之秋”。同年10月在《大公报》上读到光未然的《抗日合唱》,有感于此用这首诗作的最后一句为名谱成《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大受欢迎。不久之后他又创作了以受桂涛声诗作《歌八百壮士》启发、以“八百壮士”为主题的《歌八百壮士》,经周小燕演唱后传遍国内各地。[1][2]

1938年夏,夏之秋成立了武汉合唱团,9月份前往香港宣传抗日。之前还经何伟会见董必武,受到其支持。在香港和澳门,他分别创作了《思乡曲》和《赠寒衣予负伤将士》。12月中旬抵达新加坡,见到“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组织者陈嘉庚,并且在当地举办了数场公演。次年5月开始,他们在马来西亚各地巡演一年,筹得叻币200多万,其中大部分都又捐给筹赈会。[1][2]

1940年6月他沿滇缅公路搭运输车回国,受聘于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在重庆训练由60名战时儿童保育院孤儿组成的军乐队。此外他还兼任重庆国立音乐院(今中央音乐学院)和其他几个合唱团的指挥,亦在陶行知育才学校任课,小提琴家杨秉孙、作曲家杜鸣心、指挥家严良堃就是他这段时间内教出的学生。1942年起夏之秋先后在湖北教育学院音乐系、国立音乐院作曲系、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音乐系担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在中南文艺学院音乐系担任副主任,在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担任副校长。1954年开始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的铜管乐教授直到逝世。1993年5月12日他在北京逝世。[2][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夏之秋:一位音乐家的传奇人生. 上海文联. 2013-02-27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2. ^ 2.0 2.1 2.2 2.3 2.4 方辉盛、文有仁. 《歌八百壮士》作曲者夏之秋. 炎黄春秋. 2002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