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 (佛教)
外观
无知(梵语:ajñāna),又译不知、无智,佛教术语,意为不知道、不认识、缺乏正确认识,为智(jñāna)的反义。与无明的用法类似,经常被用来解释无明。
概论
[编辑]在梵文中,无知(ajñāna)是由动词ज्ञा(jñā,知道、认识等),加上否定词头a-*后,形成的名词,为智(jñāna)的反义词。它跟无明的意义类似,经常被用来解释何为无明[1][2]。但是无知的意义较为中性,单纯不知道某事,也可以称无知,因此,在阿毘达摩中,又分为有染污的无知,与无染污的无知(不染无知)二种。
注释
[编辑]- ^ 《杂阿含经》卷10〈257经〉:“摩诃拘𫄨罗问舍利弗言:‘所谓无明,复云何为无明?谁有此无明?’ 舍利弗答言:‘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何所不知?’‘谓色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灭道迹不如实知。受、想、行、识不如实知,识集、识灭、识灭道迹不如实知。摩诃拘𫄨罗!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暗、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有无明。’”
- ^ 玄奘译《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11:“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外无知。内外无知。于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于善作业无知。恶作业无知。善恶作业无知。于因无知。因所生法无知。于佛法僧无知。于苦集灭道无知。于善不善法无知。于有罪无罪法无知。于应脩不应脩法无知。于下劣胜妙法无知。于黑白法无知。于有敌对法无知。于缘生无知。于六触处如实无知。如是无知、无见、非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