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十字军东征[编辑]
外观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3月) |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 | |||||||||
---|---|---|---|---|---|---|---|---|---|
十字军东征的一部分 | |||||||||
腓特烈二世 (左)与卡米勒苏丹 (右)面谈。 | |||||||||
| |||||||||
参战方 | |||||||||
神圣罗马帝国 条顿骑士团 | 阿尤布王朝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腓特烈二世 赫尔曼‧冯‧萨尔札 | 卡米勒苏丹 |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1228年-122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条顿骑士团发动的一次十字军。虽然名为“十字军”,但其实该次行动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战斗行动,由腓特烈纯粹靠着展现军力及外交谈判,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夺回耶路撒冷,被后世誉为“兵不血刃的十字军”。
在发起十字军前,腓特烈深知欧陆诸国经过三次失败的十字军元气大伤,加上自身刚被教皇额我略九世施以绝罚,以武力夺取圣城的胜算甚微。于是,腓特烈率领军队于欧洲出发后,先到塞浦路斯短暂停靠补给,再于耶路撒冷王国的新首都阿卡出发,公开行军到耶路撒冷谈判,顺道展现军力。
当时统治耶路撒冷的埃及阿尤布王朝苏丹卡米勒正饱受内外交困之苦;外有叙利亚的塞尔柱帝国虎视眈眈、煽动叛乱,内有日渐座大的马木留克奴隶兵阶层争权夺位,无法再负担多线作战与十字军为敌。最后,经过外交谈判,卡米勒将圣城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割让予耶路撒冷王国,并与十字军缔结为期十年的和约。
腓特烈之亡妻伊莎贝拉为耶路撒冷王国前任女王,于1228年4月25日产下幼子康拉德后难产驾崩。由于当时霍亨斯陶芬王朝与教皇以及欧陆诸国关系一般,为避免与欧陆诸国燃起争端,腓特烈放弃透过婚姻继承王位的权利,改为安排未足周岁的幼子康拉德继位。1229年3月18日,康拉德于耶路撒冷登基,腓特烈开始出任摄政临朝,掌握王国实权。
是次“十字军”对欧洲影响深远,腓特烈向基督教世界证明,在没有教皇支持及劣势兵力下,仍然可以发动成功收复圣城的十字军,并为日后1239年的男爵十字军打下坚实基础,令其得以成功攻克黎凡特地区大片腹地,将十字军国家的版图扩展到最大。该次重夺耶路撒冷令圣城往后十余年一直维持于十字军之手,直至1244年被马木留克王朝铁骑及花剌子模流亡佣兵联军攻陷为止。
参考文献
[编辑]十字军东征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第六次 | 第七次 | 第八次 | 第九次 | 北方十字军 | 尼科波利斯十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