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的拼音历史
外观
粤语罗马化方案是把用拉丁字母表示粤语发音的转换系统,下列为历来制定的各种方案。
清代
[编辑]清代考据广东“俗字”的辞书,流行的记音法承袭古代两种方法:同音相注的直音法、以上字之声切下字之韵的反切法;此外亦有等韵图的音表。
现代
[编辑]1888年传教士湛约翰设计了粤语第一套拼音方案“粤语标准罗马拼音”。1993年推出的粤拼,于2010年代开始普及。
比较有影响的方案主要有:
- 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1993年):简称粤拼。
- 教育学院拼音方案:常用于教育界,如香港教育署语文教育学院中文系、《广州话正音字典》等。
- 不成文的香港政府音译:香港政府拼写人名、地名的方案,主要由入境事务处、路政署使用。另外该拼法与其他方案不同,并非一个成文的标准化方案,导致一拼多音以及一音多拼的可能性。在1949年以前在广州市也有被广州市政府及社会广泛使用,参见广州地名。
- 不成文的澳门政府音译:澳门政府拼写人名、街名、地名的方案。
- 粤语标准罗马字: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通行于粤语教会之拉丁化文字系统,上述港府音译方案之滥觞。
- 广州话拼音方案:饶秉才在广东省教育部门方案基础上的修订版本。
- 刘锡祥拼音
- Meyer–Wempe
- 耶鲁粤语拼音(1942年)
- 黄锡凌罗马拼音
- 粤语罗马字,赵元任先生的跟国语罗马字配套的方案,特点是不使用数字或调号而是采用清浊音搭配阴阳调及改变字母串法来表达声调。
也有一些不太流行、影响不广的方案,如:
- 越式粤拼,是一套用越南国语字拼写粤语的拼音系统,相较于粤拼,越式粤拼可使用浊音表示(如ch、sh、zh),且不用数字标声调,而使用符号表示声调[1]。
- 新法兰西粤语拼音方案
非罗马化拼音方案
[编辑]虽然有些方案并非使用26只标准罗马字母,但在粤语学界相当有影响力,包括: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 ^ 越南国语字式粤语拼音简介(英语). [201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