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地 (北京大学)
三角地是指北京大学校园的中心地带,位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南,因为学生活动集中而闻名。七八十年代,学生游行总是要经过三角地;直到21世纪初,为学校活动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尤其每学期初,各家学生社团在此宣传招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三角地信息栏渐趋没落。2007年10月31日,三角地信息栏被校方拆除。[1]
历史
[编辑]1957年5月19日,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的鼓舞下,北京大学爆发了北大五一九运动,学生们大量地贴大字报、演讲、辩论。当时主战场在大饭厅的民主墙上,居其西南向的‘三角地’因场地太小,只是一个配角。
6月份,反右运动开始。大饭厅与“三角地”也渐渐恢复往日平静。运动的许多参加者被划为右派。
从1980年代初开始,“三角地”开始进一步确立它的价值,渐渐成为北大精神的象征。
1980年,中央开展基层民主改革实验,允许各高校学生自由竞选海淀区人大代表。几十年间历经政治风云的北大“三角地”,议政热情重又沸腾起来。当时,候选人各自在“三角地”前,发表竞选宣言、改革纲要,拥有竞选班子,还召开选民答辩会,做民意调查。由于参与者上千,选民答辩会移至“三角地”旁边的老讲堂。候选人讨论的议题,远非区人大代表所涉工作,从“文革”、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到论证中国改革之路,再到探讨人性解放问题。
1980年代中期,“三角地”上演了中国首场[来源请求]行为艺术。那天中午,几个年轻人从长梯子爬上“三角地”旁的学三食堂,在一块木板后,开始往下面扔衣服。衣服扔完后,几人往外走,女生都低下了头,只有男生看见,他们穿着泳裤。
1989年春,三角地亦成为八九学运的信息集合地之一,多张学生社团,教师的大字报在三角地贴出,亦是到目前为止三角地的最后一次政治言论高潮[2]。
1990年代,越来越多的商业海报开始与社团争夺“三角地”的地盘。各种考研信息、GRE与TOEFL培训班铺天盖地。北大学生社团离政治渐行渐远。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出国开始成为浪潮,北大亦不例外。这股潮流绵延至今。
衰败和拆除
[编辑]20世纪末,互联网开始在中国特别是各高校普及,三角地的信息发布、交流功能渐渐被互联网所取代。源自北京大学的知名网络社区如一塌糊涂BBS、北大未名BBS等的综合信息发布看板皆以“三角地”为名。而原实体三角地的信息栏几乎完全被垃圾广告所充斥。2007年10月31日,三角地信息栏拆除,三角地此后仅仅作为一个地点而存在。2017年1月19日,在北京大学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三角地,其地面建筑被拆除,改为草坪。[3]
参考资料
[编辑]- ^ “三角地”的现实与记忆. 南方周末. 2007-12-18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4). 北大“三角地”的現實與記憶. 中国评论新闻. 2007-11-09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89年北京大学三角地。
- ^ 北大三角地被拆除 曾是北大精神的缩影.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