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字
外观
传承字是指传承下来的汉字。在使用简化字[1]的地区,传承字是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而在汉字简化之前或者尚未经历汉字简化的地区,传承字是指前代已有的字,大致上就是新造字以外的字。在汉字构形属性历时演变的研究中,断代测查样本中前代样本中已有的字,称之为传承字[2]。
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传承字既不属于简化字[注 1],也不属于繁体字[注 2]。中国大陆目前使用的规范汉字主要包括简化字和未经简化的传承字。
大部分的汉字都是传承字。GB 2312中的传承字有四千多个,约占2/3。而《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收录的8105个字中有不到六千个传承字,超过2/3。
传承字的例子
[编辑]很多字并没有简化,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或“一班小朋友在玩耍”中的字都是传承字。这些字既不是繁体字,又不是简化字。
特点
[编辑]- 初现于汉代的楷书的书写结构,之后结构变化少,沿用至今。
- 繁体字在中国大陆出台《简化字总表》后被简化字替换。现以简化字和未简化的传承字为规范汉字。
- 繁体字目前通行于台湾、澳门、香港以及海外华人社区。
- 在中国大陆地区和新加坡一部分民众可对繁体字完整阅读,但书写多用简化字。
- 在马来西亚,大部分华人可对繁体字完整阅读,但书写多用简化字。
- 大五码为繁体中文最常用的电脑编码;常用的简体中文编码为GB 2312、GBK或GB 18030。在GB 18030和Unicode下可以同时使用繁体字、简化字和传承字。
在文字学上,繁体字较能表示中文的六书里属于独体造字法的象形和指事,与属于合字造字法的会意和形声,这四种造字原则。部分简化字则较难直接表达出中文字的此一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