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吕世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吕世宜(1784年—1855年),字可合,号西邨种花道人瓢道人百花瓢主顽皮汉子铁生,晚号不翁髯可[1]:18[2]:70,主要斋号爱吾庐,书画家,金门人。

生平

[编辑]

吕世宜早年移居厦门,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秀才,道光二年(1822年)得举人,于漳州芝山书院、厦门玉屏书院等处任教,协助周凯主编《金门志》、《厦门志》。道光十七年(1837年)抵达台湾,接受板桥林家邀请担任西席(家庭教师),广蒐各类金石碑板,与谢琯樵叶化成并称“板桥三先生”[2]:70。晚年捐翰林院典簿,并在咸丰四年(1854年)自撰墓志铭,刻于砚背[3],翌年过世后即用该砚陪葬[4]。该砚于1989年流传至金门,画家吴鼎仁推测是文化大革命后被盗墓者盗挖出土[4]。金门县文化局将其故居东村吕世宜古厝(现址金门县金湖镇东村16号)指定为县定古迹[5]国立历史博物馆典藏其书法作品隶书四联屏,已被指定为重要古物[6]

著述

[编辑]

书有碑刻〈四十九石山房刻石〉、〈有是楼刻石〉[2]:70,著有《爱吾庐题跋》、《爱吾庐文钞》、《爱吾庐笔记》、《古今文字通识》、《千字文通释》等[1]:321[2]:70-71

墓地

[编辑]

2006年,厦门书法爱好者张文杰在大厝山发现一座墓碑,后经检查确认为吕世宜之墓[4][1]:22。目前该墓已被列入涉台文物古迹,墓碑亦遭移至博物馆,以一复制品代为展示在原处[1]:2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吕成发. 《金門名士呂世宜藝文研究》. 兰台出版社. 2017-08. ISBN 978-986-5633-61-5. 
  2. ^ 2.0 2.1 2.2 2.3 郑国瑞. 《郭尚先 - 清代臺灣書法個案研究》. 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2009-05. ISBN 978-957-555-972-4. 
  3. ^ 周凯、林焜熿、高澍然、刘仪、王乃斌、许廷圭、林树梅、庄中正、林豪、傅炳锽、刘松亭、郭炳章、恒锐、周馀庆、郑成均、林章楩、郑纪南、许耀焜、洪作舟、许春时、林资熙、林云章、许邦翰 (编). 《金門志》. 1882. 
  4. ^ 4.0 4.1 4.2 吴鼎仁. 〈發現大清呂西村墓塚〉. 《金门日报》. 2003-10-30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31). 
  5. ^ 金門縣文化局-東村呂世宜古厝. cabkc.kinmen.gov.tw. [202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2). 
  6. ^ 国立历史博物馆. 呂西村 隸書四聯屏.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