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小行星514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5145 人龙星
发现
发现者太空监视
(David L. Rabinowitz)
发现日期1992年1月9日
编号
其它名称1992 AD
小行星分类半人马小行星小行星
轨道参数[1]
历元 2008年11月30日 (JD 2454800.5)
远日点4784.1 Gm
(31.98 AU)
近日点1305.9 Gm
(8.730 AU)
半长轴3045.2 Gm
(20.356 AU)
离心率0.5711
轨道周期33547.41 d
(91.85 yr)
平均轨道速度6.01 公里/s
平近点角67.49°
轨道倾角24.65°
升交点黄经119.44°
近日点参数354.92°
物理特征
大小185±16 公里 [1]
质量~6.6×1018 kg
平均密度2.0? g/cm³ (假设)
表面重力~0.052 米/秒²
~0.098 公里/秒
自转周期9.98 小时[1]
反照率0.046±0.02
温度~62 K
光谱类型(red) B-V=1.19; V-R=0.78 [2]
绝对星等(H)7.0[1]

小行星5145 (Pholus,发音为/ˈfoʊləs/,源自希腊语Φόλος),中文译名为人龙星,是太阳系的一颗半人马小行星,运行在一个椭圆轨道上,近日点土星轨道的内侧,远日点海王星的外侧。相信人龙星是来自古柏带的天体,而自从公元前764年之后,未曾接近大行星至一天文单位以内,并且会维持到公元5290年[3]

发现与命名

[编辑]

它是David L. Rabinowitz亚利桑那大学执行太空监视计划时发现的,并且被命名为人龙星(Pholus),在神话中是喀戎的兄弟,稍后被作为小行星2060的名字,以遵循穿越外行星轨道的小行星都以半人马族的诸神命名的传统。

性质

[编辑]

人龙星是被发现的第二颗半人马小行星,并且很快的发现它的颜色相当红,而被昵称为大红星,而这种颜色被推论为它的表面存在着有机化合物[4]

曾经从反射光谱使用两种空间隔离的元素估计人龙星表面的成分[5]:黑暗的非结晶碳和紧密混合的水冰、甲醇冰、橄榄石颗粒和混杂着复杂的有机化合物(tholins)。黑色的碳元素成分被用来解释这些天体的低反照率

不同于第一颗半人马小行星开朗,人龙星没有彗星状的活动特征。

估计人龙星的直径是185±16公里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5145 Pholus (1992 AD). 2008-05-27 [2008-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8). 
  2. ^ Tegler, Stephen C. Kuiper Belt Object Magnitudes and Surface Colors. 2006-01-26 [2006-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1). 
  3. ^ Fifty clones of Centaur 5145 Pholus all passing within ~100Gm of Neptune on 5290-07-07. [2009-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9).  (Solex 10)
  4. ^ Wilson PD, Sagan C, Thompson WR. The organic surface of 5145 Pholus: constraints set by scattering theory. Icarus. 1994, 107: 288–303. PMID 11539180. doi:10.1006/icar.1994.1024. 
  5. ^ Cruikshank DP, and 14 colleagues. The Composition of Centaur 5145 Pholus. Icarus. 1998, 135: 389–407. doi:10.1006/icar.1998.5997. 

外部链接

[编辑]


前一小行星:
5144 Achates
小行星列表 后一小行星:
5146 Moi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