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柯迦罗
昙柯迦罗(生卒年不详),(IAST:Dharma-kāla),又作、昙摩柯罗、昙柯罗,中文意译为“法时”,中天竺人[注 1][1],佛教比丘。昙柯迦罗在曹魏时期来到中国,他在佛教东传过程中,最大的贡献是译出《僧祇戒心》,为中国佛教戒律的萌芽打下基础[2]。
生平
[编辑]昙柯迦罗出生于乐善好施的富有人家,幼时聪慧过人,读书一遍,就能过目成诵、晓畅文义[3]。昙柯迦罗早年涉猎吠陀经典[4][5]及图谶学说,对于五明的学问,有广泛的学习和研究。加上优异的天赋,曾自负“天下文理,毕己心腹”[6]。二十五岁时,在僧坊中看到《法胜毘昙》,经再三阅读,领略佛门智慧广大,教理精深,因此舍弃世间名禄,发心出家为僧,广学佛教大小乘经典及戒律。
曹魏时期,来到中国。于魏文帝黄初三年,游化在许、洛一带。齐王曹芳的嘉平二年,于洛阳集合诸僧传授戒律。[7]这个时期,一方面,中国佛教与道教仍然在进行对话;另一方面,佛教初传,许多教典教理都还没有深耕中土[8]。昙柯迦罗认为佛教律典文繁而杂,即便翻译之后,也有难以实行的地方,所以仅译出《僧祇戒心》,让出家人作为日常修行的轨范。这是中国传授“戒律”的开始[9]。
《僧祇戒心》
[编辑]就字面来看,这是一本关于佛教戒律、戒规的典籍。据《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皆称本书为《僧祇戒本》[10],但在《高僧传‧卷一》[11]、《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一》都记载为《僧祇戒心》[12],《开元释教录》则二种用法并存[13]。
律典的内容,记载着每一条戒规的制定初机和详细内容,较为繁长。相对而言,戒本的用途,在于简单排列每一条戒规,方便僧侣读诵遵行。在佛典里头,“心”有精要之义,如为普世所熟悉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心髓精要。相对于律典的繁长,《僧祇戒心》的题名以“戒心”命名,即是取其简扼、精要之义,这也是昙柯迦罗在翻译戒本时,考量“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广”的用意。
参考文献
[编辑]- 南梁 慧皎 著,《高僧传》[14]。
- 唐代 道宣 著,《大唐内典录》[15]。
- 隋 费长房 撰,《历代三宝记》。
- 元 昙噩 述,《新修科分六学僧传》。
- 民国 杜斗城 辑,《正史选辑(晋书、宋书、梁书、魏书、隋书、旧唐书、元史、明史)》。
- 民国 沈善登 述,《报恩论》[16]。
- 曹仕邦 著,《僧祇律在华的译出、弘扬与潜在影响—兼论五分律的译出与流传》,华冈佛学学报第七期,页217-233。
注释
[编辑]- ^ 天竺是印度的古称,中天竺即印度的中部。
参考来源
[编辑]- ^ 丁福保. 中天竺. 维基文库 (中文).
- ^ 《报恩论》卷2:“东土传律。始于昙柯迦罗。”《(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1:“明帝□□□年始徙宫西佛图,作周阁百间。天竺沙门昙柯迦罗,始译诫律。”
- ^ 《高僧传》卷1:“迦罗幼而才悟,质像过人。读书一览,皆文义通畅。”、《古今译经图纪》卷1:“幼而才敏,质像璝玮。寻读一览,文义悉通。”、《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3:“家世富有。喜营福。有才辨。读书过目成诵。”
- ^ 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四部根本圣典。又作四韦陀、四围陀。雅利安族初住于印度西北境时,崇拜日月风云、水火山川等自然现象,相信有神灵而对之祈祷现世幸福。所崇拜的神灵,从自然物的当体开始,渐相信其具有道德的性质,能司赏罚与夺。因而,逐渐产生赞颂神灵及祈祷祭祀等诗歌,经汇集成四部宝典,即四吠陀。
- ^ 四吠陀
- ^ 《高僧传》卷1:“善学四围陀论,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该综。自言:‘天下文理,毕己心腹’。”
- ^ 《古今译经图纪》卷1:“文帝黄初三年,岁次壬寅游化许洛。睹魏境僧众全无律范,遂以齐王芳嘉平二年岁次庚午,于洛阳,更集梵僧,以羯磨受戒。”
- ^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3:“中夏比丘特剪发而已。斋忏事,如祠祀状。律仪之说,曾莫闻也。”
- ^ 《高僧传》卷1:“以魏嘉平中,来至洛阳。于时魏境虽有佛法而道风讹替,亦有众僧未禀归戒。正以剪落殊俗耳,设复斋忏事法祠祀。迦罗既至大行佛法。时有诸僧,共请迦罗译出戒律。迦罗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广,佛教未昌,必不承用,乃译出僧祇戒心,止备朝夕。更请梵僧,立羯磨法受戒。中夏戒律始自于此。”《古今图书集成选辑(下)》卷125:“迦罗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广,佛教未昌,必不承用,乃译出僧祇戒心。”
- ^ 《历代三宝纪》‧卷五:“魏僧祇戒本一卷”、《大唐内典录》‧卷二:“右戒本一卷。……以嘉平年于白马寺出此戒本一卷。且备朝夕。中夏戒法始自此焉。”
- ^ 《高僧传》卷一:“迦罗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广,佛教未昌,必不承用,乃译出僧祇戒心。”
- ^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1》:“自汉明夜梦之始,迦竺传法已来,草创镃基,未遑具体。众分道俗,无受归戒。年过二百,至魏齐帝嘉平年中,有天竺沙门昙摩迦罗,魏言法时。出僧祇戒心,方立大僧羯磨受戒。”
- ^ 《开元释教录》卷1:“以齐王芳嘉平二年庚午,于洛阳白马寺出僧祇戒心。”并存《僧祇戒本》之书目。
- ^ 释慧皎. 《高僧傳》. 维基文库 (中文).
- ^ 丁福保. 大唐內典錄. 维基文库 (中文).
- ^ 佛子天空藏經閣-報恩論.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