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始
外观
玄始
| ||
政权 | 北凉 | |
君主 |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 | |
历时 | 16年 | |
|
---|
玄始(412年十一月-427年)[1],或作元始,是十六国时期北凉君主,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的年号,共计16年。[2][3]
根据《吐鲁番文书》中自北凉玄始十三年起出现相当于十三、十四年的夏国真兴六、七年(424年至425年)年号,已经被认为是沮渠氏北凉在玄始十三年(424年)奉夏正朔的结果[4] [5]。同理,北凉亦奉夏国的承光年号。甘肃出土的塔有“承阳二年岁在[丙]寅……”字样[4]。由于丙寅为承光二年的干支,所以学者怀疑史籍记载承光为承阳之错误;即使承光没有错误,北凉是用了同韵意义相近的阳字代替了光字。后来北凉奉北魏正朔时,遵照谐音,将“延和”和“太延”分别改作“缘禾”和“太缘”。[4]。
纪年
[编辑]玄始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
公元 | 412年 | 413年 | 414年 | 415年 | 416年 | 417年 | 418年 | 419年 | 420年 | 421年 |
干支 | 壬子 | 癸丑 | 甲寅 | 乙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辛酉 |
玄始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
公元 | 422年 | 423年 | 424年 | 425年 | 426年 | 427年 | ||||
干支 | 壬戌 | 癸亥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参看
[编辑]- 中国年号索引
- 其他使用元始、真兴、承光年号的政权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 义熙(405年-418年十二月):东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年号
- 元熙(419年正月-420年六月):东晋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年号
- 永初(420年六月—423年十二月):南朝宋皇帝宋武帝刘裕的年号
- 景平(423年正月—424年八月):南朝宋皇帝宋少帝刘义符的年号
- 元嘉(424年八月—453年十二月):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 龙升(407年六月-413年二月):夏国政权赫连勃勃年号
- 凤翔(413年三月-418年十月):夏国政权赫连勃勃年号
- 昌武(418年十一月-419年正月):夏国政权赫连勃勃年号
- 真兴(419年二月-425年七月):夏国政权赫连勃勃年号
- 承光(425年八月-428年二月):夏国政权赫连昌年号
- 胜光(428年二月-431年六月):夏国政权赫连定年号
- 弘始(399年九月-416年正月):后秦政权姚兴年号
- 永和(416年二月-417年八月):后秦政权姚泓年号
- 永康(412年八月-419年十二月):西秦政权乞伏炽磐年号
- 建弘(420年正月-428年五月):西秦政权乞伏炽磐年号
- 永弘(428年五月—431年正月):西秦政权乞伏暮末年号
- 太平(409年十月-430年):北燕政权冯跋年号
- 太兴(431年正月-436年五月):北燕政权冯弘年号
- 嘉平(408年十一月-414年七月):南凉政权秃发傉檀年号
- 建初(405年-417年二月):西凉政权李暠年号
- 嘉兴(417年二月-420年七月):西凉政权李歆年号
- 永建(420年十月-421年三月):西凉政权李恂年号
- 永兴(409年闰十月-413年):北魏政权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年号
- 神瑞(414年正月-416年四月):北魏政权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年号
- 泰常(416年四月-423年十二月):北魏政权北魏太武帝拓跋嗣年号
- 始光(424年正月-428年正月):北魏政权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年号
- 神䴥(428年二月-431年十二月):北魏政权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年号
- 建平(415年三月-416年九月):白亚栗斯、刘虎年号
参考文献
[编辑]- ^ 李崇智作“412年十一月-428年”,疑原自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篇》。
- ^ 《册府元龟》卷219:“伪位三十三年。(永安十二年、玄始十六年、承玄三年、义和三年)”
- ^ 《资治通鉴目录》卷13:“玄始十六年。”
- ^ 4.0 4.1 4.2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 ^ 施新荣(2003年),《国内20世纪以来的高昌史研究综述》,欧亚学研究网:http://www.eurasianhistory.com/data/articles/l02/578.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UTC时间2006年1月19日 03:53更新。
前一年号: 永安 |
北凉年号 | 下一年号: 承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