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ぬえ
平文式罗马字Nue
“京都 鵺 大尾”(“木曽街道六十九次”の内、歌川国芳画、嘉永5年(1852年)10月)

怪鸟夜鸟奴延鸟(ぬえ),是日本传说妖怪物怪之一。

外观

[编辑]
鸟山石燕今昔画図続百鬼》中的“鵼”

根据《平家物语》中的描述,牠拥有猴子的相貌、的身躯、的四肢与及的尾巴。有的文献并未描述躯干的部分,有的文献则称其躯似虎。另外,在《源平盛衰记》中鵺的样貌变成虎背、狸足和狐尾。而到了室町时代亦有将其描述为猫首鸡身的资料[1]

有一说认为牠的样貌是将代表东北的(虎)、东南的(蛇)、西南的(猴)、西北的)这些干支的动物集合而成的产物[注 1]


行动

[编辑]

据称,鵺会发出类似虎鸫鸣叫声般让人背脊发凉“咻咻”叫声。

有一说认为其为雷兽

根据记载,鵺是在平安时代后期现世,但究竟是在平安时代的哪个时候出现,则有二条天皇时代、近卫天皇时代、后白河天皇时代、鸟羽天皇时代等各种说法,众说纷纭。

名称

[编辑]
根据传说所重现的鵺之塑像(兵库县西胁市・长明寺

最初,鵺(や)是指称外型似雉的鸟[2],但无法确认是此说是否正确。“夜”仅为形声字的声符,并无意义。根据诹访春雄所述,这是日本将中国博物志《山海经》“北山经”中所收录的虚构禽鸟白鵺(はくや)视同为另一种虚构的怪鸟鵼(こう・くう)[2]并同样以“ぬえ”称之,而在意义上产生了混淆[3]

在日本,鵺原是指在夜间啼叫的鸟,在《古事记》、《万叶集》中阶可见其名[4]。该叫声被认为来自鸽子大小的橙色鸟类[2],现在则普遍认为是虎鸫[4]。由于此鸟寂寥的啼叫声在平安时代的人们听来有不祥之感,遂被视为凶鸟,据说天皇或贵族们在听到其叫声后都会祷念祈求别发生坏事[4]

《平家物语》中出现的怪物只是“叫声如鵺的不明生物”,并未赋予任何名称。然而现在鵺已然被认为是此一怪物的称谓,比原本指称的对象更为有名。

也因此,“鵺”亦被用来比喻飘忽不详、无法捉摸的人或集团。

特征

[编辑]

平家物语》中记载,平安时代末期,鵺经常于夜间出没在近卫天皇所居住的御所清凉殿,令天皇苦恼不已。当时天皇敕令源赖政充当驱魔者,赖政以山鸟的尾巴制作出尖锐的箭,成功把鵺射杀。天皇为了嘉赏赖政的功劳,便把名刀“狮子王”赐予赖政作为赏赐。

鵺的退治

[编辑]

历史上的纪录

[编辑]

在《山海经·北山经》也有关于鵺(yè)的记载,样貌如同雉,但是头上有斑纹,翅膀是白色的,脚颜色黄色。吃它的肉可以治咽喉痛和治痴病。[5]

郭璞《诸犍兽白鵺竦斯鸟》也有引用。[6]

和鵺有关连的文化

[编辑]

相关作品

[编辑]
  • 孔雀王系列:在外传故事‘王仁丸退魔录’一章中,以一人之力打败意图夺取宝物的妖怪,并与作者荻野真一同寻找其祖先封印在日本九州南部老家的后山岩洞中,从前替天皇打败过妖怪‘鵺’的神器‘弓箭’。在外传故事中,‘鵺’化身成老头子,自称是作者荻野真的远亲,以一把御赐茶壶骗取他的信任,要走了作者南部老家后山岩洞的钥匙。此时现身帮助作者荻野真的,就是‘咒禁道师’王仁丸。他现身帮助荻野真打败妖怪鵺,保存了封印在荻野真老家后山岩洞中的弓箭。
  • 东方Project系列:
    • 《星莲船》第四关中头目(光球)、第六关中头目(光球)、Extra Stage头目
    • 《神灵庙》Extra Stage中头目
  • 鸦 -KARAS-:妖怪之一
  • 刀剑乱舞:太刀 狮子王的脖子上
  • 百千家的妖怪王子:妖化的葵(男主)
  • 鬼太郎
  • 鵺之阴阳师
  • 手里剑战队忍忍者
  • 盾之勇者成名录:第六集炼金术师神殿里的魔法水晶矿洞内
  • 己龙“鵺”
  • 浅草鬼妻日记

注释

[编辑]
  1. ^ 这被认为是将平安京中严谨设计成东西南北(子、卯、午、酉)向的平安大路偏斜(使之不稳定)之后的对照隐喻)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1. ^ 水木しげる. 水木しげる , 编. 日本妖怪大全. 讲谈社. 1991: 324. ISBN 978-4-06-313210-6. 
  2. ^ 2.0 2.1 2.2 角川书店角川汉和中辞典’“鵺”“鵼”[需要完整来源]
  3. ^ 诹访春雄‘霊魂の文化志’ 勉诚出版 2010 ISBN 978-4-585-23002-1 pp.88-89.
  4. ^ 4.0 4.1 4.2 村上健司. 京都妖怪紀行 - 地図でめぐる不思議・伝説地案内. 日本: 角川书店. 2007. ISBN 978-4-04-710108-1. 
  5. ^ 《山海经·北山经》:“(单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6. ^ 《诸犍兽白鵺竦斯鸟》:“白鵺、竦斯,厥状如雉,见人则跳,头文如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