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校史
中山大學主體部分的前身,為時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孫中山於1924年(民國13年)在廣州創立的國立廣東大學,該校由廣東省三所高校合併而成。建校之後,中山大學在發展歷程中多次合併其他院校或者部分吸收其院系,並析出部分院系合併組建了今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其中,1952年併入中山大學的私立嶺南大學、2001年併入的中山醫科大學是當前中山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中山大學直接繼承了原私立嶺南大學的校園和文理學科,而且中山醫科大學也是由原國立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兩校的醫學院於1952年合併組建的。
沿革
[編輯]建校基礎
[編輯]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
- 1904年(清光緒30年),兩廣速成師範館創立
- 1905年(清光緒31年),更名為兩廣初級師範簡易科館;1906年(清光緒32年),更名為兩廣師範學堂;1908年(清光緒34年),更名為兩廣優級師範學堂;1912年(民國元年),更名為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
廣東公立法政大學
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
- 1909年(清宣統元年),廣東農林試驗場創立
- 1911年(清宣統3年),廣東農林試驗場附設農業、林業講習所創立;1917年(民國6年),更名為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
學校主體(1924年至今)
[編輯]- 1924年(民國13年),孫中山將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公立法政大學、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三所高校合併,組建國立廣東大學
- 1925年(民國14年),廣東公醫醫科大學併入國立廣東大學,增設為醫學院
- 1926年(民國15年),為紀念已於去年病故的孫中山,廣州國民政府將國立廣東大學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同年7月,廣東公立工業專門學校併入國立中山大學,增設為工業院
- 1927年(民國16年),更名為國立第一中山大學;1928年(民國17年),復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 1937年(民國26年),國立廣東法科學院併入國立中山大學法學院;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併入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增設為建築工程系
- 1949年11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接管委員會正式接管國立中山大學;1950年9月9日,國立中山大學去掉校名中的「國立」二字僅直稱為中山大學
- 1951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院系調整,中山大學受到拆分。醫學院併入組建華南醫學院,工學院併入組建華南工學院,農學院併入組建華南農學院;哲學系、語言學系併入北京大學,法政系、經濟系併入武漢大學及組建中南政法學院、中南財經學院,人類學系併入組建中央民族學院,天文系併入南京大學,地質學系併入組建中南礦冶學院。1952年,中山大學剩餘院系與私立嶺南大學和華南聯合大學文理學院合併,校址搬遷至原私立嶺南大學校址廣州海珠康樂園。1980年(民國69年),中華民國政府於台灣高雄西子灣復辦國立中山大學
- 2001年,中山醫科大學併入中山大學
嶺南大學(1952年併入)
[編輯]- 1888年(清光緒14年),美北長老會海外差會於廣州設立格致書院
- 1900年(清光緒26年),因義和團運動爆發,遷校址至澳門荷蘭園;1904年(清光緒30年)遷回廣州並於海珠康樂園建設新址
- 1903年(清光緒29年),更名為嶺南學堂(;1912年(民國元年),更名為嶺南學校;1927年(民國16年),更名為嶺南大學
- 1938年(民國27年),10月日軍占領廣州,遷校至香港並租借香港大學校舍;1945年(民國34年)遷回廣州
-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併入中山大學,其康樂園校址成為中山大學校址
中山醫科大學(2001年併入)
[編輯]博濟醫學堂
- 1835年(清道光15年),美國公理會傳教士彼得·帕克(Peter Parker)於廣州創立眼科醫局;1859年(清咸豐9年),更名博濟醫院[1]
- 1866年(清同治5年),醫院成立博濟醫學堂;1879年(清光緒5年),更名為博濟醫院南華學校。孫中山於1886年(清光緒12年)在該校學醫
- 1930年(民國19年),併入私立嶺南大學,更名為私立嶺南大學醫學院
- 1934年(民國23年),與私立夏葛醫學院合併組建為私立嶺南大學孫逸仙博士紀念醫學院
- 1953年8月,與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合併,組建為華南醫學院
廣東公立醫科大學
- 1909年(清宣統元年),博濟醫院南華學校畢業生於廣州創建廣東公醫學堂[1]
- 1915年(民國4年),更名為廣東公立醫科專門學校;1921年(民國10年),更名為私立廣東公醫醫科大學;1924年(民國13年),更名為廣東公立醫科大學
- 1925年(民國14年),併入國立廣東大學,成為國立廣東大學醫科,後隨國立廣東大學更名成為國立中山大學醫科;1931年(民國20年)改制建立為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1]
- 1953年8月,與私立嶺南大學孫逸仙博士紀念醫學院合併,組建為華南醫學院
私立廣東光華醫學院
- 1908年(清光緒34年),光華醫學社成立
- 1909年(清宣統元年),更名為廣東光華醫學專門學校;1929年(民國18年),更名為私立廣東光華醫學院
- 1954年,併入華南醫學院
中山醫科大學
- 1953年,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私立嶺南大學孫逸仙博士紀念醫學院組建為華南醫學院
- 1954年,廣東光華醫學院併入
- 1956年9月,更名為廣州醫學院;1957年3月,更名為中山醫學院;1985年6月,更名為中山醫科大學
- 2001年10月,併入中山大學,組建為中山大學醫學部,由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等醫學學科院系組成。
籌備設立
[編輯]1924年(民國13年)2月6日,孫中山下達總統令,任命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校長鄒魯為主任,籌建國立廣東大學。鄒魯2月21日到任,即函聘王星拱、傅斯年、鄧植儀、何春帆、梁龍、程天固等35人為籌備委員,成立籌備處,封准向廣東各機關挪借開辦經費。具體籌備委員如表:
國立廣東大學籌備處籌備委員(1924年2月21日)[2] | |||
---|---|---|---|
政界人士 | |||
姓名 | 身份背景 | 姓名 | 身份背景 |
胡漢民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 伍朝樞 |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外交部部長 |
汪精衛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 孫科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廣州市市長 |
廖仲愷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省長 |
李大釗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兼北京支部總幹事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 |
程天固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 | 吳敬恆 | 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 |
李石曾 | 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 | 楊庶堪 | 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 |
易培基 |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顧問 | 黃昌穀 |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會計司長、秘書 |
馬君武 | 廣西省原省長 | 范源濂 | 中華民國政府教育總長(未到職) |
熊希齡 | 原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 陳樹人 | 廣東省政府政務廳廳長 |
陳耀祖 | 廣東省政府建設廳代廳長 | 何春帆 | 廣東省政府教育廳秘書 |
教育界人士 | |||
姓名 | 身份背景 | 姓名 | 身份背景 |
蔣夢麟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兼代校長 | 胡適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
顧孟餘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 王星拱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
王世傑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 周鯁生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
皮宗石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 郭秉文 | 國立東南大學校長 |
任鴻雋 | 東南大學教授 | 楊杏佛 | 國立東南大學教授 |
胡敦複 | 大同大學校長 | 梁 龍 | 國立北京法政大學校長 |
石瑛 | 國立武昌師範大學校長 | 許崇清 | 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教授 |
徐甘棠 | 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教授 | 鄧植儀 | 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教授 |
關恩助 | 不詳 |
5月9日,籌備工作完成。6月9日,孫中山以大元帥令任命鄒魯為校長,令「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公立法政大學」、「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合併升格為國立廣東大學。學校於9月19日開始上課,11月11日補行成立典禮,孫中山親臨典禮現場講話,並題寫校訓。
國立廣東大學時期
[編輯]1924年(民國13年)6月21日,國立廣東大學舉行校長就職暨原學校學生畢業典禮。孫中山委託總參議胡漢民代表大元帥在會上宣讀了國立廣東大學訓詞:
學海汪洋,毓仁作聖,大學畢業,此其發軔。植基既固,建業立名,登峰造極,有志竟成。為社會福,為邦家光,勖哉諸君,努力自強。
時至今日,在中山大學畢業典禮上畢業生也需要恭讀此訓詞。
1924年(民國13年)11月12日,國立廣東大學正式成立,以鄒魯為校長。[3]按照當時《國立廣東大學規程》,國立廣東大學宗旨為:「以灌輸及研究高深學理與技術,並因應國情,為圖推廣其應用為宗旨。」學校設校長1人,並設秘書長1人協助校務,下設圖書主任、儀器主任、會計主任、學院院長等。設校務會議,由校長、各分科學長、預科主任以及全校教授互選若干人組成,評議、計劃重要校務。國立廣東大學成立時,文科學長為楊壽昌,理科學長為郜重魁。不少知名學者被聘來校任教,如文科的郭沫若、郁達夫、鄭伯奇、成仿吾等;理科的何衍睿、張雲、陳宗南等。
當時國立廣東大學分處廣州四個地方,惟校本部和文理兩學院、圖書館及附屬學校在文明路原高師所在地(今廣東貢院舊址)。該址同時也是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和孫中山演講三民主義的場所。
國立中山大學時期
[編輯]更名
[編輯]1925年(民國14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3月24日,《廣州民國日報》刊登《改廣大為中山大學之提議》[4]:
「昨有國民黨員黃行致函中央黨部云:中央執行委員會諸君並轉汪精衛、鄒海濱先生並諸同志鑒。噩電傳來,天下太息,惟先生雖死,主義猶存,吾儕正宜鼓其餘勇,努力三民,竟先生未竟之志,勵後死之責也。頃閱報載北京同志改中央公園為中山公園、南京為中山城等語,景仰元老,人有同情,而吾粵為革命策源地,又為先生桑梓所在,更不可以無紀念,似宜將廣東大學改為中山大學。查以黨建國,為先生之獨見;以黨建校,實宣傳之要圖。是否有當,伏候公決。中國國民黨黨員黃行叩。」
該提議得到中國國民黨元老廖仲愷響應。1926年(民國15年)8月17日,國民政府發布命令,改國立廣東大學為國立中山大學。[4]
抗戰之前
[編輯]同年,廣東公立醫科大學併入,國立廣東大學增設醫科。
1926年(民國15年)3月,郭沫若就任文科學長,郁達夫任英國文學系主任。郭沫若到任後對文科開始進行整頓,辭退了15名教授。4月,秘書處開始出版不定期雜誌《學藝叢刊》,進行學術文藝討論、社會改造研究、世界潮流批評、東西方名著介紹等。
1926年(民國15年)7月17日,國立廣東大學正式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同月,「廣東省立工業專門學校」併入,增設為工業部。10月[3],國立中山大學改組,撤消工業部,交回廣東省教育廳辦理,重新設校,任丘琛為校長[3]。同年,國立中山大學舉行「廣東臺灣學生聯合會」成立大會,主張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發動臺灣民族革命[5]。
1927年(民國16年)1月,魯迅從私立廈門大學被聘至國立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2月,天文台在國立中山大學理科所在地的一座山崗上建成。3月1日,國立中山大學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8月,更名為「國立第一中山大學」(1928年3月,復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原中國文學系改為中國語言文學系,英國文學系改為英國語言文學系,史學、哲學、教育學仍沿用舊式,與前兩者合稱為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科。理科一度改稱自然科學科,仍設數理化、生物、地質五系,後數學系改為算學天文系,增加天文課程,籌建天文台,並成立了心理學研究所。
在1927年(民國16年)至1937年(民國26年)的國民政府「黃金十年」中,國立中山大學發展迅猛。截止至廣州淪陷之前,國立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師等7個學科。
國立廣東大學更名後,戴傳賢為國立中山大學首任校長,時逢戴傳賢患病,暫由教育家經亨頤代職。此時,國立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中華民國國內具有相當規模的綜合性大學,各學院建設也力圖規範化。學校早期校領導人力圖將國立中山大學醫科辦為德國式,把農科辦為美國式,把文科辦成北大式。當時實際主持校務工作的為副校長朱家驊,在其主持下力求教育與社會的溝通。
時逢中國北方戰事頻繁,軍閥混戰,一批優秀教授紛紛南下。而位於華南的廣州則相對安寧,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國立中山大學開始出現一個教學與科研的繁榮時期。其中,文史科的加強最為明顯,除去原有教授,又相繼來了許壽裳、孫伏園、孫福熙、何思敬、江紹原、顧頡剛、羅常培、劉奇峰、俞平伯、趙元任、楊振聲等人。傅斯年任哲學系主任兼文史科主任,孫伏園任史學系主任。
1931年(民國20年),國立中山大學改文、法、理、農、醫科為學院。同年3月,重提成立工學院事宜,並定於下半年籌建。先設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四系,校址暫定於文明路,第二年遷往石牌新校址(今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校址內)。
1934年(民國23年),許崇清繼任校長後,將工學院的土木、化學兩系與理科合併,改稱理工學院。理工學院成立後共有4個系:電氣、機械、土木、化學。
1935年(民國24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收研究生。
黃金十年時期也是國立中山大學醫科最興旺的發展時期,特點是全盤德國化。作為國立中山大學成立初期銳意經營的學科,學校著重引進德國先進醫學教育和學術研究人才,採用德國式管理機構,選用德國教材並用德語授課,醫院查房、寫病歷、開處方均用德文。入學考試必須考德語。由於當時國內學習德語的中學很少,所以招生受到影響,每年錄取新生不足50人,截止抗戰前夕,在校學生不足200人。不過,由於其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國立中山大學培養出一批當時中國一流的醫學人才,如楊簡、王典羲、葉少芙、羅潛、張夢石、曾憲文等。當前,中山大學醫學教學與研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享有盛譽,「中山醫」的聲望就是在黃金十年時期奠定的。
醫科(學院)校址設在百子路(今中山二路),與現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相連,共占地150畝,樓房為當時中國南方最有特色的建築物之一。醫學院不分系,採用學年制,本科5年,另加實習1年,共六年。當時共有兩間附屬醫院,附屬第一醫院占地64畝,與學院相連。附屬第二醫院(現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位於西堤。
1937年(民國26年),國立廣東法科學院併入國立中山大學法學院;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併入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增設為建築工程系。
1938年(民國27年),設師範學院,理工學院增設建築工程系。
抗戰時期
[編輯]在廣州尚未淪陷之前,國立中山大學就已經屢遭日本飛機轟炸。僅1937年8月至1938年5月間,國立中山大學遭受到日軍機轟炸10餘次[6]。1938年10月21日廣州淪陷前夕,國立中山大學倉促西遷,師生分多路撤離廣州,或途經粵東羅定、再中轉廣西,或經香港、再中轉越南海防及河內,向雲南中部縣城澄江遷移。1939年2月下旬,中大師生陸續到達雲南澄江[7]。3月1日,國立中山大學在澄江恢復教學[7]。
因倉促搬遷,國立中山大學的圖書、儀器設備損失很大,僅理、工、農、研各院,兩廣地質所、廣東通志館未能遷移而損失的圖書、儀器、標本、模型等就達604箱,圖書雜誌20多萬冊[8]。
截至1939年2月底,國立中山大學各院系共有教職員245人、學生1736人到達雲南澄江。3月1日,國立中山大學正式復課,共設文、法、理、工、農、醫、師範7個學院,並設有一個綜合研究院。各學院散布在各個村寨,以寺廟、祠堂當教室。師生員工跋山涉水,往返穿梭於各村寨之間上課做實驗,最遠者多達20餘里。在雲南期間,國立中山大學校長為鄒魯,但因未到學校理事,許崇清任代校長。此時,教師有音樂家馬思聰、經濟學家黃元彬、教育家崔載陽、文學家吳康、內科專家葉少芙、圖書館學家杜定友等。
1940年(民國29年)7月,因滇南百物昂貴,加上日軍進攻法屬印度支那,學校決定遷返粵北樂昌縣坪石鎮。9月22日,師生員工從澄江啟程,橫跨滇、黔、桂、湘、粵五省,於10月16日抵達坪石鎮,各學院分散在各村辦學,條件更加艱苦。
1945年(民國34年)1月16日,日軍佔領湘南宜章縣,坪石陷入被包圍之勢。事出倉促,中山大學師生緊急疏散,遷校樂昌縣。21日坪石淪陷,一部分師生由校長金曾澄率領,經仁化縣向東行赴龍川縣,擇定東江之畔的梅縣為校本部;另一部分由總務長何春帆率領,循連坪公路向西,抵連縣三江鎮,成立國立中山大學連縣分教處。
1945年(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國立中山大學師生開始陸續從粵北各地返回廣州,1946年(民國35年)1月,國立中山大學正式在廣州舊址復校,各學院先後開課。
國共內戰時期
[編輯]1948年(民國37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開始制定遷都廣州計畫,決定將行政院遷至廣州並以中大石牌校址為院址,而中大則另遷他處。[9]
1949年(民國38年)1月28日,廣東省政府主席薛岳親自前往中大,部署行政院遷址石牌校園工作,並提出將中大遷往海南。中大師生對此強烈反對,在校園中張貼「反對遷校」等標語。[10]2月5日,行政院遷至廣州。在中大師生的強烈反對下,行政院放棄徵用中大校園計畫。[9]
6月,張雲接任校長。因華南危在旦夕,政府再次要求中大遷往海南。張雲多次召集院系負責人會議,並指令學校各單位將資產裝箱,在校內平山堂暫存後再集中運往海南。然而,在中共黨地下黨的策動下,校內爆發了大規模的師生反遷校運動。此外,中大對遷校的預算為90萬銀圓,而教育部僅撥款4萬銀圓,遷校計畫面臨嚴重財政困難。因此,中大遷校海南計畫最終擱淺。[9]
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廣東戰役,13日中華民國政府緊急疏散至重慶,部分國立中山大學師生員工隨同政府轉移,後輾轉至台灣,成為1980年(民國69年)國立中山大學在台復校的重要推動者。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州,國立中山大學留守師生自次年起(1950年)配合廣州市人民政府開展的「對舊教育改造」運動。
中山大學時期
[編輯]1949年至文革前
[編輯]文革時期
[編輯]改革開放初期
[編輯]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山大學學科凋零嚴重,僅餘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中文、歷史和哲學等專業。改革開放後,中大開始陸續復辦各學科院系。中大是全國範圍內最早復辦經濟學、法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的高校之一,因此社會科學類專業的學術研究水平長期走在國內前列。[11]
中山大學也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最早開始對外交流的高校。[12]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後,中山大學接待了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術代表團一行13人;4月21日至5月17日,中山大學派出包括校長李嘉人、副校長黃煥秋等9人的學術代表團進行回訪,為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第一個出訪美國的高校代表團。同年2月18日至3月5日,以黃煥秋為團長的中山大學教師代表團一行12人出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為改革開放後中國內地首個訪問香港的高校代表團。[13]
21世紀後
[編輯]2000年9月,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在珠海市唐家灣建成;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併,原中山醫科大學校址成為中山大學的廣州校區北校園;2004年9月,中山大學在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的新校園落成,成為該校廣州校區東校園。至此,中山大學由單一校園發展為多個校園,傳統校區康樂園也因此改名為廣州校區南校園。
2005年5月,中山大學與廣東東寶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創辦獨立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校址在廣州市天河區和東莞市麻涌鎮;2006年10月,與廣東珠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創辦獨立學院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校址在廣州市從化區。經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分別於2021年2月[14]和2020年12月[15]脫離中山大學,轉設為廣州新華學院和廣州南方學院。
2015年11月3日,中山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在廣州簽署協議共同建設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校區選址於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新湖街道圳美附近,公常路以北、廣深港客運專線以東的豬公山周邊。深圳校區預計將分三期完工:第一期校舍主要容納醫學相關學科,共150.82公頃,預計2019年8月完工;第二期校舍主要容納其餘非醫學學科,預計2021年8月完工招生;而第三期提升工程,將於2024年8月完工。2020年8月24日,深圳校區正式啟用。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母校歷史-中山醫科大學香港校友會. www.sums.hk. [201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 ^ 1944年國立中山大學畢業證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華僑華人歷史文獻檔案館
- ^ 3.0 3.1 3.2 曹思彬; 林維熊; 張至 (編). 第五章 高等教育. 《广州近百年教育史料》.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3 [2016-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 ^ 4.0 4.1 陳曉平. 百年来有过几所“中山大学”?. 澎湃新聞. 2021-03-12 [2023-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3).
- ^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2016-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4).
- ^ 梁山等編著. 中山大学校史 1983年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 第89頁.
- ^ 7.0 7.1 蔣梅. 辗转滇粤续弦歌——记抗战时期中山大学的内迁. 中國檔案資訊網. 2020-07-24 [2021-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 ^ 《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 1995年版. 北京出版社. : 第150頁.
- ^ 9.0 9.1 9.2 吳定宇 (編). 第三篇 万里风烟惨淡天(1937-1949) 第二章 又见石牌. 《中山大学校史 (1924-2004)》.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6: 第211頁–243頁. ISBN 9787306026897.(簡體中文)
- ^ 地下学联勇护中大 反对迁校海南. 搜狐新聞. 2004-10-14 [2022-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0).(簡體中文)
- ^ 黎蘅; 徐靜. 中山大学原校长黄焕秋逝世 中大人心中永远的“秋哥”. 科學網. 2010-03-03 [202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7).
- ^ 老校长带领中大走向世界. 新浪財經. 2010-03-03.
- ^ 黃義祥. 我所知道的中山大学的改革开放. 廣州文史.[失效連結]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同意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转设为广州新华学院的函(教发函〔2021〕22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入口網站 (北京). [2021-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6) (中文(簡體)).
- ^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 教育部关于同意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转设为广州南方学院的函(教发函〔2020〕129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入口網站 (北京). [2021-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6)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