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車南京浦鎮車輛

座標32°7′14″N 118°41′7″E / 32.12056°N 118.68528°E / 32.12056; 118.6852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
CRRC Nanjing Puzhen Co., Ltd.
其他名稱中車浦鎮
公司類型中國中央企業
機構代碼91320191663764650N
成立2007年6月27日,​17年前​(2007-06-27
代表人物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定南
總經理:楊奇
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李立
總部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頂山街道龍虎巷5號
32°7′14″N 118°41′7″E / 32.12056°N 118.68528°E / 32.12056; 118.68528
產業鐵路裝備
產品鐵路客車動車組研發、製造、修理
資產446,431萬元人民幣(2009/9/30)
所有權者中國中車 編輯維基數據
員工人數7000餘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600餘人
實收資本額註冊資本:1,000,000元人民幣
77,020,200元人民幣(2008/1/14)
母公司中國中車
主要子公司中車廣東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
南京中車浦鎮城軌車輛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中車浦鎮海泰制動設備有限公司 等
網站www.crrcgc.cc/pz

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英語:CRRC Nanjing Puzhen Co., Ltd.),簡稱「中車浦鎮」、「浦廠」,是中國中車下屬的全資一級子公司,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前身為津浦鐵路浦鎮機廠,始建於1908年。公司為擁有鐵路客車製造、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研發、鐵路軸承和配件生產等業務的國家大型企業,也是中國雙層空調旅客列車的研製基地,國家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生產定點企業之一[1]。公司旗下擁有南京中車浦鎮城軌車輛有限責任公司、南京中車浦鎮海泰制動設備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歷史

[編輯]

晚清及中華民國政府時期

[編輯]

1898年9月,英國德國決定承辦津鎮鐵路(天津至鎮江)。1899年5月,清政府在英德兩國壓力下與兩國草簽貸款協議,並將修建津鎮鐵路改為修建津浦鐵路(天津至南京浦口)。1908年1月13日,清政府與英德兩國正式簽署了《天津浦口鐵路借款合同》。根據合同,津浦鐵路的修建由英德兩國工程管理公司負責,以山東境內韓莊為界分為兩段,德國負責北段(天津至韓莊)共計626公里,於1908年6月開工;英國負責南段(韓莊至浦口)共計383公里,1909年3月開工建設[2]

在開工修建津浦鐵路的同時,英國方面提出由中英合資在津浦鐵路南段建造鐵路修理廠,以修配所使用的鐵路機車和客貨車輛,以及製造維修線路、橋梁、輪渡等所需配件。工廠建設籌備工作由英國工程師負責,廠址最初選定長江北岸浦口,後因太靠長江江邊、土質鬆軟,遂改長江北岸江浦縣(原浦口舊城)西南隅浦鎮萬峰門內(即今南門鎮)為廠址,工廠名為浦鎮機廠[3],隸屬津浦鐵路局南段管理局。

浦鎮機廠於1908年建成投產,當時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廠房兩幢5318平方米,42匹馬力蒸汽機一部,金屬切削工具機20台。浦鎮機廠雖屬清政府官營企業,但經營權、管理權卻操縱在英國人手裡,從廠長到總監工,都由英國人擔任。建廠初期,工人不足百人,新式工具機、動力設備及車輛所需要的大小配件,均須向英國購買[4]。由1908年開始,浦鎮機廠一直從事配件生產,以及橋梁、輪渡、駁船及機械設備維修工作;至1914年開始維修鐵路機車車輛。1919年,隨著津浦鐵路的運輸日益繁忙,為應付需求浦鎮機廠進行了擴建,新建廠房兩幢。1923年,津浦鐵路局浦口電氣廠建成,促進了工廠電動機器設備的添置[3]

和許多其他與中國早期的鐵路工廠一樣,浦鎮機廠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早期建黨活動據點,並發起過多次工人運動。1919年,北京的五四運動席捲全國,6月9日,機匠王荷波(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組織全廠工人罷工,並在浦鎮大街上遊行示威,聲援北京愛國學生運動[5]。1921年3月,浦鎮機廠工人為反對英國監工的壓迫,在王荷波領導下成立了南京市第一個工會組織——浦鎮機廠中華工會,並於同年6月舉行了罷工鬥爭。1921年11月,中共中央局發出《關於黨的組織和宣傳工作的通告》,要求在上海、北京、武漢、南京等12個地方組織鐵路工會,隨後浦鎮機廠工人在浦鎮建立了南京地區第一個中共黨小組[6]。1923年2月7日至9日,為聲援京漢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浦口、浦鎮鐵路工人千餘人總罷工,史稱兩浦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為紀念此次事跡,現今仍然保留兩浦鐵路大罷工指揮所舊址,位於南京市浦口區浦鎮浴堂街34號,浦鎮機廠烈士群體的遺物於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內展出[7]

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英籍廠長奧斯登被解職,結束了英國人操縱工廠的歷史,廠內生產管理事務由中國人自行管理。1929年,浦鎮機廠開始組裝從國外進口的鐵路機車車輛。至1937年,中華民國鐵道部設置鐵路總機廠,將浦鎮機廠、戚墅堰機廠株洲機廠劃歸總機廠管理處統一管轄,至此浦廠擁有建築面積2.03萬平方米,機器設備306台[3]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12月日軍侵略南京,浦鎮機廠被日軍占領。1939年4月,浦鎮機廠更名為「華中鐵道浦鎮工廠」,隸屬華中鐵道株式會社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交通部下令成立華中鐵路管理委員會,接收華中鐵道株式會社所轄的鐵路。國民政府於1945年10月17日接收工廠,恢復浦鎮機廠原名。1946年,浦鎮材料廠併入浦鎮機廠,浦廠隸屬於津浦區華中鐵路管理委員會,後為津浦鐵路管理局。1946年至1948年,浦鎮機廠共檢修機車106台,修理客車93輛、貨車424輛,並組裝、翻新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伊朗運來的220輛舊貨車[3]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
南京浦鎮車輛廠製和諧長城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對浦鎮工廠進行了多次技術改造。1952年11月,鐵道部為加強對中國機車車輛工業的領導和統一規劃,鐵道部決定將一些原分屬鐵路局領導的鐵路工廠改為直屬鐵道部統一領導,因此浦鎮機廠改為鐵道部直屬工廠,行政業務由鐵道部廠務局歸口管理,工廠更名為鐵道部浦鎮機車車輛修理工廠。在1953年開始的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鐵道部調整鐵路工業結構,將部屬20個工廠劃分為製造廠和修理廠,設機車車輛製造局和機車車輛修理局分別管理,確定浦鎮工廠只負責修理鐵路客車,自1954年起停止鐵路機車貨車修理業務,工廠更名為鐵道部浦鎮客車修理工廠

1958年,浦鎮工廠在修理客車的同時開始製造客車和貨車,試製了21型客車。工廠為此新建煉鋼車間,並試製成功轉向架構架等重大鑄鋼件、貨車用冷鑄生鐵輪等。由於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運動偏離實際,對中國國民經濟造成了三年困難時期。根據中央和毛澤東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中央開始縮減投資規模、壓縮重工業生產[8]。1961年初,鐵道部對設備質量差、修造比例嚴重失調的情況,提出了「先修後造,以修為主」的方針,大多數工廠「停造轉修」[9],浦鎮工廠也不例外,停止了客車和貨車製造,又重新蒸汽機車修理。1962年2月1日,浦鎮客車修理工廠更名為浦鎮機車車輛工廠。1965年2月,根據鐵道部決定,浦鎮工廠的全部蒸汽機車修理設備及人員遷往廣西柳州,組建起鐵道部柳州機車工廠(今柳州機車車輛廠),從此浦廠結束了修理蒸汽機車的歷史[3],同時,工廠更名為鐵道部浦鎮車輛工廠

1969年起,浦鎮車輛工廠成為鐵道部定點製造客車的工廠,開始批量生產23型餐車。1970年6月,鐵道部與交通部郵電部下轄的郵政部合併為新的交通部,浦鎮車輛工廠亦改稱交通部浦鎮車輛工廠。1971年,浦鎮工廠組建軸承車間,並成為研製生產鐵路客車滾動軸承的定點工廠,並研製生產了22型行李車18型國際聯運餐車等客車品種。至1975年2月,鐵道部由交通部分離,從新恢復了鐵道部,工廠重用鐵道部浦鎮車輛工廠的名稱。

隨著中國實行「鐵路現代化」政策,浦鎮車輛工廠的產品也變得更多元化,設計生產力各種各樣的鐵路客車產品,尤以製造雙層空調客車、餐車、行李車、郵政車和發電車見長。1979年,浦鎮車輛廠試製了25.5米新型空調餐車,投入廣九直通車運營,並獲江蘇省科技優秀成果獎。1986年12月,由浦鎮車輛工廠於1970年代研製、1975年開始批量生產的209型轉向架,通過鐵道部鑑定,決定向全路推廣使用,大量裝用於22型客車,以及早期的25G25B型客車。1989年8月20日 浦鎮車輛工廠設計製造的中國第一列空調雙層旅客列車在滬寧鐵路上投入運營,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3年4月,首批由浦鎮車輛工廠為25B型雙層客車配套製造的990千瓦大功率空調發電車上線,結束了中國依賴進口柴油機組裝大功率發電車的歷史[10]。截至1992年,工廠占地面積擴大到95.07公頃;建築面積增加到46.44萬平方米;機械設備2078台;職工人數7907人;年工業總產值16266萬元人民幣。由1949年至1992年,浦鎮工廠共修理蒸汽機車451台、客車27492輛、貨車658輛,製造客車4267輛、貨車2759輛。1993年起,浦鎮車輛廠開始生產25Z型准高速雙層客車;在1996年12月於北京環行鐵道試驗基地進行的高速試驗中,裝用浦鎮209HS型轉向架的25Z型雙層客車創造了中國鐵路客車最高速度的212.6公里/小時。

上海軌道交通3號線AC03型城軌車

1999年5月,國家計委下發《計預測【1999】428號》文件,確定南京浦鎮車輛廠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定點生產企業,正式涉足城軌車輛行業。根據國家計委【1999】1287號文件,南京浦鎮車輛廠城軌車輛國產化項目被列為國家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開發及產業化專項,通過與法國阿爾斯通公司上海軌道交通3號線列車的技術合作,引進、消化和吸收國際先進水平地鐵列車製造技術,進而形成城市軌道車輛產品研製開發能力。

1994年3月23日,隨著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所屬35家工廠更改廠名,鐵道部浦鎮車輛工廠改名為南京浦鎮車輛廠。踏入2000年代,隨著國企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浪潮、中國機車車輛工業與鐵道部的脫鉤,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重組分為中國南車北車兩大集團公司,浦鎮車輛廠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劃歸為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2002年12月16日,工廠正式更名為「中國南車集團南京浦鎮車輛廠」。2007年,中國南車集團整體重組改制,發起成立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並按照中國南車集團重組改制的部署和機車、車輛共同發展的要求,南京浦鎮車輛廠於2007年6月27日成立為有限責任公司,主業重組改制為「南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成為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根據重組協議及資產交割協議,中國南車集團南京浦鎮車輛廠的經營資產已轉讓予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延續了原浦鎮廠鐵路客車、動車組、城軌車輛研發、製造,鐵路客車修理等主營業務與相關資產[11]。而其輔助業務仍保留在中國南車集團南京浦鎮車輛廠,而該廠亦繼續保留其企業法人實體地位,屬於續存企業。於2007年11月,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更名為南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

2004年,浦鎮車輛廠和龐巴迪公司開展技術合作,先後為青島四方龐巴迪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BST)生產出25T型青藏客車的AM96轉向架構架,及CRH1型電力動車組轉向架構架。2005年,浦鎮車輛廠和日本NABCO合作,生產CRH2型電力動車組制動機。2007年,引進消化阿爾斯通技術,生產出構造速度200公里/小時的CL242型高速轉向架。經過引進國外規範和技術,南京浦鎮車輛建立起城軌車輛轉向架製造及總裝、鋁合金車體加工及製造、表面處理、車輛總組裝、靜調試驗、動調試驗六大核心製造技術和全面質量控制[12]。2005年,浦鎮車輛公司成立轉向架研究所,2007年成立動車設計部、客車設計部和電氣研發部。

2006年10月,中國南車集團南京浦鎮車輛廠與新加坡麥達斯控股有限公司(Midas Holdings)、南京地下鐵道有限公司、南京高新技術經濟開發總公司和南京浦口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聯合發起成立「南京浦鎮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為專業從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及配件生產製造和銷售的中外合資企業,國家城市軌道車輛生產定點企業,於浦口區的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立中國國內最大的城市軌道車輛研製基地。

2020年3月10日,國家鐵路局正式批准中車南京浦鎮車輛量產CR300AF型動車組,亦是此公司首次獲得生產高鐵列車的資格[13]

產品

[編輯]

鐵路客車

[編輯]

動車組

[編輯]

城市軌道交通車輛

[編輯]

文物保護

[編輯]
浦鎮車輛廠英式建築[14]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宣統元年(1909年)
編號5-481
認定時間2002年
浦鎮車輛廠中共黨小組活動地
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江北新區頂山街道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民國
編號5-5-42
認定時間2023年9月

浦鎮車輛廠英式別墅

[編輯]

在建設浦鎮機廠的同時,英籍廠長奧斯登決定在浦廠內的制高點——山頂花園內興建別墅,始建於1908年。別墅座北朝南,包含英式建築兩棟,占地1500平方米,共有19間房屋,並有地下室,曾經是廠長奧斯登、總工程師韓納等高級管理人員住宅。1928年,蔣介石馮玉祥曾在此會晤、居住。1932年2月期間,汪精衛與日本間諜川島芳子也曾在此別墅秘密會晤,進行國家機密交易。

1949年後,該別墅先後作為工人療養院、工人培訓、教育場所,現在該別墅為浦鎮車輛廠招待所使用。1997年,該別墅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保護和維修。1983年被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浦鎮機廠舊址

[編輯]

2009年12月28日,南京市文物局向社會公布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南京新發現」名錄,其中包括了鄉土建築、工業遺產、文化景觀、秦淮河沿線文物等不可移動文物的認定登錄工作,第一批12項新發現名單已經被確定為不可移動文物,浦鎮機廠舊址為其中之一,至今仍保留了一批20世紀早期的典型工業建築及其配套建築[15]。在浦廠現存的歷史建築中,規模最大、最具歷史風貌的「大廠房」(現為浦鎮車輛廠客車車間),房面寬82米、進深63米、高12米,可同時容納12輛機車入庫。如今廠房內部已改為鋼混結構,但建築外貌卻依然未變[16]

參看

[編輯]

參考書目

[編輯]
  • 《江蘇省鐵路志》
  • 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2008年)
  • 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年報(2009年)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中国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 [2010-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2. ^ 论甲午战后清政府的铁路借款. 史學月刊. 2010-10-09 [2010-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3. ^ 3.0 3.1 3.2 3.3 3.4 江苏省铁路志:第四节 浦镇车辆工厂. 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2010-12-23]. 
  4. ^ 浦镇机厂建成 . 南京黨史. 2009-02-06 [2010-12-23]. [永久失效連結]
  5. ^ 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 南京文化. [2010-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5). 
  6. ^ 南京地区第一个党小组――中共浦镇党小组. [2010-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3). 
  7. ^ 南京建立职工创先争优教育基地. 新華網. 2010-10-01 [2010-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3). 
  8.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和三年调整. 人民網. 2001-06-26 [2010-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9. ^ 《當代中國》從書編輯委員會. 当代中国的铁道事业.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 ISBN 7-5004-0640-1. 
  10. ^ 附录:一、大事年表. 江蘇省省志編委會. [2010-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5). 
  11. ^ 轨道交通设备>>我市现状. 南京外資網. [2010-12-23]. [永久失效連結]
  12. ^ 十年自主创新砺炼 南车浦镇公司向百亿企业冲刺. 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09-11-12 [2010-12-23]. [永久失效連結]
  13. ^ 浦镇公司喜获CR300AF型动车组制造许可. [2020-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14. ^ 江蘇省人民政府文件. 蘇政發〔2002〕130號: 省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永久失效連結]
  15. ^ 这12处“遗产”以后不能“碰”. 揚子晚報. 2010-12-29 [2010-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16. ^ 百年浦厂变身“铁路遗产” 浦厂未来颇受关注. 南京日報. 2009-06-09 [2010-12-23]. [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