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網際網路的未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網際網路的未來
作者喬納森·齊特賴恩
語言英文中文
主題網際網路 編輯維基數據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耶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4月14日(英文版)
2011年1月1日(中文版)
出版地點美國康乃狄克州紐哈芬
規範控制
ISBN978-0-300-12487-3
OCLC179832240

網際網路的未來》,全稱為《網際網路的未來:以及如何阻止它[1]》(英語: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 and How to Stop it)是一部由哈佛大學伯克曼網際網路與社會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喬納森·齊特林於2008年經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的網際網路著作[2],該部著作是喬納森·齊特林對網際網路未來發展狀況的思索與預測的結晶,闡述了他對網絡未來歧路的判斷。

內容簡介[編輯]

齊特林認為,網際網路將不再是可繁殖的、開放的個人計算機附著在可繁殖的網絡空間之中,「未來是一個不可繁殖的封閉設備被捆綁在一個受控制的網絡上」[3]。如果不加以阻止,網際網路這趟列車將失控而墜入斷崖;如果掌握好平衡及時調整方向,則可免墜深淵[4]。齊特林在書中給出了出人意料的論斷:網際網路的創新或將被Google、Facebook、蘋果等網際網路巨頭扼殺。他向讀者預示了這樣一種網際網路「9·11劫難」的可能性[5]。齊特林在《網際網路的未來》一書中披露,政府在限制網際網路接入以阻擋黑客襲擊的同時,也在將網際網路變成監視民眾生活的工具。而網絡安全隱患使得網際網路逐漸走向了封閉,甚至變成了政府監控民眾生活的工具。

核心觀點[編輯]

  • Facebook類型的封閉式社交網絡、iPhone、Xbox、TiVo以及黑莓等類似黑盒子的產品以及號稱「不作惡」的Google公司的出現,對網際網路的過度約束和對網際網路安全的擔心將摧毀此前網絡世界所建立的開放、創新的精神。從而把用戶變成了單純被動的技術使用者;
  • 簡單、開放的架構是網際網路之所以成功的關鍵,然而這也正是其缺陷所在;
  • 社會應該抵制網際網路審查管制,要提倡網際網路用戶之間的信任;
  • 當務之急是拯救網際網路,不僅僅需要技術,更需要人類社會對網際網路態度的轉變。

引發思考[編輯]

2010年,《連線》雜誌總編克瑞斯·安德森曾斷言「Web已死 Internet永生」,引發了關於網際網路前途的大討論。事實上,這並非網際網路學者第一次公開討論網際網路的未來。2008年出版的《網際網路的未來》)算得上早期研討網際網路前途的專著,書中闡釋了齊特林對網際網路未來歧路的深切擔憂。勞倫斯·萊斯格喬納森·齊特林克瑞斯·安德森等人的著作與言論引發了輿論對網際網路開放網際網路控制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網際網路自由網際網路安全之間的討論[4]

參考文獻[編輯]

  1. ^ 互联网的未来:开放与控制之争, 央廣網, 201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2. ^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And How to Stop It, 耶魯大學出版社, 2013-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9) 
  3. ^ 光荣、毁灭与救赎的预言, 光明網, 2011-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0) 
  4. ^ 4.0 4.1 互联网的未来:开放与控制之争, 搜狐, 201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0) 
  5. ^ 互联网悖论:网络世界的创造与封锁, 騰訊科技, 2008-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0)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