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級戰艦
俾斯麥號於1940年
| |
概況 | |
---|---|
名稱 | 俾斯麥級戰艦 |
使用者 | 納粹德國海軍 |
前級 | 沙恩霍斯特級戰艦 |
次級 | H級戰艦(規劃) |
造價 | 1.968億國家馬克[1] |
建造期 | 1936年-1941年 |
服役期 | 1940年-1944年 |
完成數 | 2 |
損失數 | 2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戰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
型寬 | 36米 |
吃水 | 標準:9.30米[a]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船速 | 30節(56公里每小時) |
續航力 |
|
乘員 |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
艦載機 | 4架阿拉多Ar196水上偵察機 |
飛行設施 | 1副雙頭彈射器 |
俾斯麥級戰艦(德語:Schlachtschiffe der Bismarck-Klasse)是納粹德國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所建造的兩艘戰艦的船級。它們是德國海軍建成的最大型軍艦。其中俾斯麥號於1936年7月動工,1940年9月落成;而其姊妹艦鐵必制號則是在1936年10月進行龍骨架設,1941年2月完工。
兩艘同級艦的服役生涯都十分短暫。俾斯麥號僅參加了一次軍事行動,即出擊至北大西洋的「萊茵演習行動」,以襲擊從北美發往英國的補給船隊。在行動中,它摧毀了英國戰鬥巡洋艦胡德號,並在丹麥海峽海戰中擊損新式戰艦威爾斯親王號。在皇家海軍追逐了3天後的最後一戰,俾斯麥號遭擊敗並沉沒。致沉的原因仍然存在分歧,英國的主要來源主張對艦隻的沉沒負責。然而據羅伯·巴拉德和詹姆斯·卡麥隆的考察證據表明,俾斯麥號的沉沒最有可能是如同其倖存船員所聲稱的自沉。
鐵必制號的生涯並不顯赫;它於1942年被遣往挪威水域,並在當地行使存在艦隊的職能以威懾從英國至蘇聯的護航船隊。期間它曾多次遭到皇家海軍及皇家空軍的襲擊。1944年,艦隻被蘭開斯特轟炸機的三枚高腳櫃炸彈命中,造成嚴重的內部破壞並使之傾覆。鐵必制號最終於1948年至1957年間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德國海軍自1932年起便開始了新一代戰艦的概念設計,以確定在《華盛頓海軍條約》關於35,000長噸(36,000公噸)排水量的框架下,所建戰艦的理想特性。這些早期的研究已經明確,艦隻應配備八門330公釐砲、最大速度為30節(56公里每小時),並且具有強大的裝甲保護。[3]具體至俾斯麥級的設計工作是在1933年啟動,並持續至1936年[4]。1935年6月,德國簽署了《英德海軍協定》,這將允許德國以占皇家海軍35%的總噸位比例建造戰艦[5]。它也使德國得以進入自華盛頓會議所形成的國際條約體系[3]。此時,已經開始海軍擴張計劃的法國被視為是對德國最有可能的威脅,而非英國。因此,俾斯麥號和鐵必制號是旨在對抗當時正在興建的法國新式戰艦。[6]
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包括主砲口徑、推進系統以及裝甲保護[7]。致使俾斯麥號和鐵必制號採用380公釐砲的決定性因素是法國海軍明確了將在四艘黎希留級戰艦上搭載的380公釐砲。經研究決定,四座雙聯裝砲塔可為主砲的分配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因為它可在前部和後部提供均等火力,並簡化火力控制。這種布局與帝國時期的最後一款戰艦——巴伐利亞級相類似。近似之處使得人們推測俾斯麥級只是早期艦隻的拷貝,儘管主砲的布局和三軸推進系統是它們僅有的共同特徵。[8]
海軍建造者們在審視了柴油齒輪傳動、蒸氣傳動和渦輪電力傳動發動機後,將後者定為首選;因為它已被安裝在美國列星頓級航空母艦和法國客輪諾曼第號上,證實了是非常成功的[8]。設計人員還需要為新戰艦提供足夠的航程,它們必須長途跋涉從德國港口駛抵大西洋,而德國沒有海外基地可供艦隻補料[9]。由於德國艦隊在數量上的劣勢、以及假設海戰就發生在相對較近的北海範圍內,設計十分注重穩定性和裝甲保護。極厚的垂直裝甲帶,連同重型上層堡壘裝甲板和在艏艉兩端全面的防彈保護都被採納。[7]
俾斯麥號和鐵必制號的排水量還受到基爾、威廉港以及威廉皇帝運河現有基礎設施能力的約束。1937年2月11日,建工辦通知海軍總將埃里希·雷德爾,由於海港限制和運河深度,這些艦隻的排水量不可超過43000公噸。該部門還表示傾向於興建第三艘艦並保持在35000長噸的條約限制內。[10]海軍上將維爾納·福克斯作為海軍總司令部海上訓練司的負責人,建議雷德爾和阿道夫·希特勒進行必要修改以降低排水量,確保新艦符合《倫敦海軍條約》的法律要求。但隨著日本拒絕簽署新條約,以至於允許條約簽署國建造戰艦上限達45,000長噸(46,000公噸)的自動調整條款自1937年4月1日起生效。俾斯麥級最終設計的排水量為41,400長噸(42,100公噸),處於此上限以內,因此福克斯的修改被摒棄。[11]
整體特徵
[編輯]俾斯麥級戰艦的全長為251米,水線長度則為241.60米。它們有36米的舷寬;設計吃水、標準吃水和滿載吃水深度分別為9.3米、8.63米和9.90米;這些艦隻的設計排水量為45950公噸,標準排水量為41700公噸,而在滿載時則可達到50300公噸。全部兩艘艦都設有占龍骨83%比重的雙層船底,共設22個水密隔艙。艦隻有90%為焊接結構[4]。其艦艉的構造較弱,這對俾斯麥號唯一的作戰任務造成了嚴重後果。[12]
俾斯麥級艦隻的穩定性很高,這主要得益於其寬闊的船幅。即便是在北大西洋波濤洶湧的海面,這些艦隻亦僅會遭受輕微的橫搖和起伏。俾斯麥號及鐵必制號對舵機指令的反應非常敏銳,它們能夠以小至5°的舵偏角進行調動。當滿舵時,艦隻僅有3°的側傾,但速度損失卻達65%。艦隻於低速或後移時的操控性不佳。因此,在狹窄水域需要通過拖行來避免碰撞或擱淺。艦隻的標準乘員編制為103名軍官及1962名士兵。艦隻還搭載有一些小艇,包括3艘哨艇、4艘駁船、1艘機動艇、2艘中型艇、2艘小汽艇、2艘輕便艇和2艘小划艇。[13]
推進裝置
[編輯]俾斯麥級的主機為三組齒輪傳動蒸汽渦輪發動機;俾斯麥號配備的是布洛姆-福斯渦輪,鐵必制號則使用勃朗-包維利輪機。每組輪機通過減速齒輪直接驅動一根推進軸,帶動直徑4.7米的三葉螺旋槳[4]。在當時的海軍列強中,唯有德國海軍對三軸推進情有獨鍾[14]。從德國第一種無畏艦拿騷級開始,所有德國戰艦都採用了這種推進布局。較之常見的四軸推進,三軸推進具有重量輕的優點,但缺點也很明顯。俾斯麥號殘骸發現者、前美國海軍中校羅伯·巴拉德就曾指出,俾斯麥級的三軸布局存在嚴重問題。由於中央推進軸穿過龍骨暴露於艦體之外,造成艦尾結構強度不足。不僅如此,三軸推進在利用槳葉差速轉向時的效率也遠不如四軸推進[c][14][15]。俾斯麥級採用兩片橫列懸式平衡舵,由電力驅動[16]。兩片舵面並非相互平行,而是各向外傾斜8度,呈「八」字形。這種古怪的布局不僅導致舵面重量分布不均,而且也對舵機軸承平添了大量壓力[17]。這些都在俾斯麥號的最後一戰中產生了不利影響[12]。
在滿載時,高壓和中壓渦輪機的每分鐘轉速為2,825轉,而低壓渦輪機則以2,390轉運作。艦隻的渦輪機由12台瓦格納燃油過熱水管鍋爐驅動。兩艘艦的燃油貯存量有所區別;俾斯麥號的設計燃料攜帶量為3200公噸,但在常規配置中則可最多貯存6400公噸燃料;加上額外的燃料艙,所搭載的燃料可以增至7400公噸。鐵必制號的設計燃料攜帶量為3000公噸,利用增設的燃料艙則可以貯存至7780公噸。俾斯麥號可以19節(3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航行8,525海里(15,788公里),而鐵必制號按該速度的最大航程則為8,870海里(16,430公里)。[4]
渦輪機最初打算使用電力傳動,並將產生每組46000千瓦的功率。齒輪傳動的渦輪較輕,並因此有微弱的性能優勢。齒輪傳動渦輪還具有顯著更堅固的構造。[2]艦隻安裝了八台以四對排開的500千瓦柴油發電機、五台690千瓦渦輪發電機、以及一台460千瓦、連接至400千伏安的交流電發電機。另有一台550千伏安柴油發電機提供額外的交流電源。電氣裝置可輸出的總電功率為7910千瓦(220伏特)。[13]
武器系統
[編輯]主砲
[編輯]俾斯麥號和鐵必制號的主砲由裝備在四座雙聯裝砲塔中的八門380公釐SK C/34型艦砲組成;其中「安東」及「布魯諾」以背負式布局位居艦艛前部,「采撒」及「朵拉」則居後部[d][18]。砲塔可提升至30度仰角,主砲的最大射程達到36,520米。發射重800公斤砲彈時砲口初速為820米每秒。[19]主砲共備有940至960枚砲彈,其中每砲約115至120枚[13]。俾斯麥級的主砲和德國其它大口徑艦砲一樣由克虜伯設計,特點是採用了橫楔式砲閂而非常見的間斷螺紋式砲閂,並用銅製藥殼容納發射裝藥(一般戰艦主砲的發射裝藥是裝在紡織品製成的藥包內)。由於不像螺閂需要向後打開的空間,楔閂在火砲尚未完全復進時即可開閂裝填,因此射速比較快。在理想條件下,主砲射速為每18秒一發(每分鐘三發)。[20]砲塔迴旋動力為電力,砲管由液壓俯仰,其仰角可在遠程控制。每門砲的裝填角度為2.5°。[21]鐵必制號後配備了延遲引信砲彈,以對抗盟軍的頻繁空襲[22]。
俾斯麥級所使用的四座雙聯裝砲塔(4×2配置)是回歸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設計實踐。幾乎所有其它1921年後的主力艦都使用三聯裝甚至四聯裝砲塔,不僅可在砲塔數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主砲數量,而且更少的砲塔也有助於減短保護彈藥庫的裝甲帶長度並縮短艦隻本身。雖然德國曾考慮過為俾斯麥級搭載三聯裝砲塔,但卻擔心額外的砲管會拖累每座砲塔的整體射速。而且一旦一座砲塔被擊穿,勢必殃及整座砲塔內的所有火砲,導致戰艦火力劇減。他們還認為,四座雙聯裝砲塔可以獲得更好的射界和更為高效的齊射序列。尤其火砲藥室部分過大過重的問題更加大此砲改成三聯裝的難度[23]
儘管其它同時代艦隻例如美國的北卡羅來納級戰艦都裝備了406公釐主砲,但俾斯麥級仍然使用的是380公釐艦砲,因為德國人對此有足夠的經驗;而406公釐口徑的武器則需要從頭開始設計。由於在《倫敦海軍條約》解體之前,俾斯麥級便已獲得認可,並行使了45,000噸、406公釐主砲的自動調整權(其中美國便為北卡羅來納級行使了這一條款);建造406公釐砲的戰艦無疑會極具挑釁意味,特別是對假想敵的英國。但事實上,俾斯麥級的380公釐主砲比其同代艦性能更佳,射程亦較大多數同代海軍的380公釐和406公釐砲更遠(除了義大利的381公釐和法國的380公釐砲,但前者會遭受異常的膛蝕,而後者的精度非常差)[24][25]。雖然德國火砲整體來說在射程和穿透力均優於皇家海軍在一戰時代的BL15英吋Mark I型艦砲基本型, 但英國海軍在一戰後對該艦砲進行改裝,加強射擊角度以及新增重型穿甲彈從而抵消了SK/C 34型的優勢,且SK/C 34型火砲所使用的穿甲彈重量過輕導致該砲在遠距穿甲能力差劣的弱點也被暴露出來,相比擁有的口徑優勢的英國16吋Mk I型海軍砲差距更加明顯。[26]
副砲
[編輯]俾斯麥級的副砲由裝備在六座雙聯裝砲塔中的十二門150公釐SK C/28型艦砲組成[6]。150公釐砲及其Drh. LC/34砲塔來自沙恩霍斯特級戰艦。最大仰角40°,最大俯角-10°;射速為每分鐘六發。[22]發射45.3公斤彈藥時砲口初速為875米每秒。最大仰角時射程為23,000米。[19]與主砲一樣,鐵必制號的副砲在後期也配備了延遲引信砲彈[22]。
裝備150公釐平射砲的決定引來了以安東尼·普雷斯頓為代表的部分海軍歷史學家的批評。他們認為,在美英戰艦逐步換裝高平兩用砲時,俾斯麥級卻安裝防空能力有限的平射砲,是「對重量的極大浪費」[27]。海軍歷史學家威廉·賈志科(William Garzke)和羅伯特·杜林(Robert Dulin)則認為,這一決定源於德國海軍戰術思想:「使用高平兩用武器雖然能增加高射砲的數量,但對抗驅逐艦等中小型艦艇的能力會大打折扣,而後者是德國海軍專家尤為重視的」[28]。正因如此,不僅德國級裝甲艦以來所有德國主力艦都裝備150公釐副砲,而且在未建成的H級戰艦上也仍將使用150公釐砲。
高射砲
[編輯]在竣工時,俾斯麥號和鐵必制號配備了十六門設於八座雙聯裝砲架內的105公釐 SK C/28高射砲、十六門設於八座雙聯裝砲架內的37公釐SK C/30型以及十二門使用獨立砲架的20公釐Flak 30型砲作為防空武器[6]。105公釐高射砲與沙恩霍斯特級所使用的相同,分布於第一層艦艛。在俾斯麥號於1941年沉沒後,鐵必制號將兩門艦舯砲轉移至艏部以改善射界。十六門砲由四座射擊指揮儀指揮,其中兩個設於司令塔後方,三號位設於主桅杆後方,第四個則直接設於采撒砲塔後方。鐵必制號的射擊指揮儀有保護穹頂覆蓋,而俾斯麥號則沒有。[29]
37公釐83倍徑高射砲為雙聯裝,設置在上層建築內。砲架的迴旋和俯仰均依靠人力,但配有垂直-側傾雙軸穩定儀 [30]。全艦共備37公釐彈藥32,000發。俾斯麥號和鐵必制號最初裝備了十二門20公釐單管高射砲,並隨時間推移而有所加裝。[13]俾斯麥號除了單管砲座外還擁有一對四聯裝20公釐砲架,總計二十門20公釐砲。而在鐵必制號的服役生涯期間,採用單管或四聯裝的20公釐砲共增加至72門。[30]
裝甲
[編輯]一戰結束後,列強海軍陸續在新建戰艦上採用了集中防禦理念,加強砲塔、彈藥庫、鍋爐艙和輪機等要害部位防護,取消非關鍵部位的裝甲防護,在裝甲重量不變的情況下提高了生存能力。德國由於在一戰戰敗後被禁止設計建造主力艦,出現了近20年的空窗期。因此在設計俾斯麥級時,德國設計師沿用的還是1913年德帝國海軍巴伐利亞級戰艦的裝甲布局,裝甲重量被均勻分布於全艦[31]。
俾斯麥級主裝甲帶的防禦目標為,在15,500公尺(17,000碼)的距離上抵禦與自身主砲口徑相同的380公釐穿甲彈射擊[32]。為此在水線上布置了厚度為220-320公釐的克虜伯表面硬化鋼板(Krupp Cementite, Neuer Art),主裝甲帶占水線長度達到了空前絕後的70%[33]。美國海軍戰後的實彈測試顯示,這種裝甲板與英國戰艦使用的滲碳裝甲板相當,且明顯優於美國自用的A級裝甲板。裝甲板為垂直安裝,並沒有使用他國戰艦依靠傾斜裝甲來提高防護力的設計[34];最厚的320公釐裝甲板用於防護砲塔、彈藥庫和輪機艙所處的中央部分,至下層逐漸減薄為170公釐[35]。主裝甲帶兩端的裝甲隔壁厚220公釐。跟同時期的其他戰艦相同,德國在布置俾斯麥級裝甲時沒有充分考慮航空炸彈的威脅,其上層甲板只有50公釐厚[32]。不過,俾斯麥級在主甲板以下輪機室以上、水線附近還另有一層裝甲甲板,在艦舯為100至120公釐厚,向艦艏及艦艉則分別逐漸變薄至60公釐和80公釐,裝甲板在水線附近有向下25度的傾角。[4]由於裝甲甲板在艦體上的位置過低,受箱形防護區保護的內部區劃相對較少,這與同時代採用高置於艦體的單層厚裝甲甲板的英美設計形成了鮮明對比。[12]水線以下的側舷裝甲板厚45公釐,裝甲板外布置有淡水艙、燃油艙和水密隔艙。艦體外殼為53公釐厚的高彈性勻質鋼(Wotan Weich),水下防護可抵禦250千克TNT炸藥[34][36]。
前司令塔頂部及側面分別有200公釐和350公釐厚,而測距儀的頂部和側面則分別為100和200公釐厚。後部艦橋的裝甲明顯較薄:其中頂部為50公釐、側面為150公釐,而後測距儀的頂部和側面亦分別僅有50和100公釐。[4]主砲砲塔的防護相對良好:砲塔正面為厚360公釐的克虜伯裝甲、並帶有220公釐的砲盾、頂部130公釐、側面220公釐、後部360公釐、砲塔基座裝甲厚340公釐[4]。因此,俾斯麥級的裝甲總重達18,700噸(僅次於大和級戰艦的22,895噸),占全艦重量達40%,高居二戰戰艦之首[33]。雖然因沒有採用集中防禦設計,導致主裝甲帶、水線、甲板、砲塔等要害處的裝甲等效厚度均低於同期英國的英王喬治五世級或法國的黎希留級,但因其全面防護及穹甲設計,使得俾斯麥級在近距離戰鬥中防護效果更好。並且俾斯麥級的副砲防護力要比其競爭對手更強。[37]150公釐砲塔的頂部、側面和正面裝甲分別有35公釐、40公釐和100公釐厚;105公釐砲則有20公釐厚的砲盾[4]。
建造
[編輯]作為同級的首制艦,俾斯麥號於1936年7月1日在漢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廠開始進行龍骨架設[6]。該艦被分配的建造編號為509,合同名稱則定為「漢諾威號代艦」(Ersatz Hannover),以作為舊戰艦漢諾威號的替代品[4]。它於1939年2月14日下水,阿道夫·希特勒出席了相關儀式,並由艦名出處、奧托·馮·俾斯麥的孫女主持為艦隻命名[38]。與其它德國主力艦一樣,俾斯麥號最初是建有直立艦艏。但通過其它艦隻的經驗表明,俾斯麥號有必要在舾裝期間安裝飛剪形艦艏[39]。艦隻於1940年8月24日投入艦隊服役,受海軍上校恩斯特·林德曼指揮。三周後,艦隻離開漢堡前往波羅的海進行海上試航,12月再返回進行最終的舾裝工作。進一步的檢驗和測試於次年3月至4月在波羅的海完成,隨後,俾斯麥號以活動狀態被安置。[40]
鐵必制號的龍骨於1936年10月20日在威廉港的戰海軍造船廠安放,建造編號為128[6]。它是根據「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代艦」(Ersatz Schleswig-Holstein)的合同名稱訂購,以取代陳舊的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戰艦[4]。鐵必制號得名於一戰前公海艦隊的構建者、海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他的女兒,伊爾莎·馮·哈塞爾(Ilse von Hassel)於1939年4月1日在下水儀式上為艦隻命名。舾裝工作一直持續至1941年2月[41],並於2月25日投入艦隊服役[13]。鐵必制號隨後進行了一系列的試航,先是北海,然後在波羅的海。[42]
同級艦
[編輯]艦隻 | 造船廠 | 命名來源 | 架設日期 | 下水日期 | 入役日期 | 結局 |
---|---|---|---|---|---|---|
俾斯麥號 | 漢堡布洛姆-福斯船廠 | 帝國宰相奧托·馮·俾斯麥 | 1936年7月1日 | 1939年2月14日 | 1940年8月24日 | 1941年5月27日於一次水面行動後沉沒 |
鐵必制號 | 威廉港德國海軍造船廠 | 海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 | 1936年11月2日 | 1939年4月1日 | 1941年2月25日 | 1944年11月12日於特羅姆瑟遭空襲擊沉 |
服役歷史
[編輯]俾斯麥號
[編輯]在俾斯麥號入役後,海軍總司令部制定了一項出擊至北大西洋的計劃。行動原本要求的兵力是由俾斯麥號、鐵必制號以及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艦所組成。由於鐵必制號於1941年5月仍未準備好服役,而沙恩霍斯特號正進行大修;兵力被減少至俾斯麥號、格奈森瑙號和尤金親王號。但隨著格奈森瑙號受到英國對布雷斯特的轟炸襲擊而受損,致使當局決定僅由俾斯麥號和尤金親王號實施這項行動。海軍上將君特·呂特晏斯被任命為這兩艘艦隻的總指揮。[40]
5月19日凌晨,俾斯麥號離開戈滕哈芬向北大西洋進發[43]。在穿越丹麥地帶的同時,俾斯麥號和尤金親王號遭遇了瑞典巡洋艦哥特蘭號;後者將所見通過瑞典海軍傳達至英國海軍駐斯德哥爾摩專員[44]。英國皇家空軍遂對挪威峽灣展開空中偵察,以確認所見。而在挪威,呂特晏斯上將未能補充俾斯麥號在首段航程消耗掉的約1000噸燃料。[45]
至5月23日,俾斯麥號和尤金親王號已經到達丹麥海峽。那天傍晚,英國重巡洋艦薩福克號和諾福克號曾短暫與俾斯麥號交火,繼而退後以跟蹤德國艦隻。[46]在翌日06:00,俾斯麥號的瞭望員發現了戰鬥巡洋艦胡德號和新戰艦威爾斯親王號的桅杆[47]。英國軍艦徑直駛向俾斯麥號和尤金親王號,然後試圖轉舵使雙方兵力處於大致平行的航向。在轉舵過程中,至少有一枚俾斯麥號的380公釐砲穿透了胡德號艉部的一個彈藥艙,這導致了災難性的爆炸並摧毀了該艦。[48]胡德號的1421名船員中僅餘3人生還。接著,德國艦隻將火力集中轉向威爾斯親王號,迫使其撤離。俾斯麥號並非毫髮無損;威爾斯親王號直接命中其艦艏,造成了大約2000噸的進水。此外艦隻還開始漏油,這讓英國人更容易追蹤它。[49]
退避後的威爾斯親王號與薩福克號及諾福克號會合;它在傍晚18:00左右再度短暫與俾斯麥號交火,但雙方均未取得命中[50]。在此時,共有19艘軍艦參與了對俾斯麥號的追擊[51]。這包括六艘戰艦及戰鬥巡洋艦、兩艘航空母艦,以及一些巡洋艦和驅逐艦[52]。在與威爾斯親王號的第二次交戰後,呂特晏斯分遣尤金親王號繼續行動,而俾斯麥號則駛向港口[53]。5月24日午夜前不久,從勝利號航空母艦起飛、隸屬第825海軍航空聯隊的一批劍魚式魚雷轟炸機向俾斯麥號發動攻擊。一枚魚雷命中了艦舯,但並未造成嚴重破壞。爆炸的衝擊力加上俾斯麥號的高速移動,破壞了在早前戰鬥中傷害中經臨時修繕的堵漏。其速度被迫降低至16節(30公里每小時)以減少進水,並由維修團隊對重新開裂的創口進行處理。[54]
5月25日早,俾斯麥號以一次繞大圈的折返越過了其追逐者。這項操縱使其成功擺脫了英艦,後者遂轉向西行試圖找出俾斯麥號。儘管如此,呂特晏斯上將卻並不知道他已脫離英國人,並且發出了一系列的無線電傳輸,這些信號被英國人截獲,進而對他所處的方位進行粗略修正。[52]鑑於艦隻已經受損,呂特晏斯決定前往德占法國而不是繼續他的使命。5月26日上午,一架皇家空軍海岸司令部的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在距布雷斯特西北約690海里(1,280公里)處發現俾斯麥號;若以當時的航速,它在24小時內便可到達U艇和空軍的保護範圍內。英國唯一足夠接近能讓它慢下來的兵力僅剩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及其護航者——戰鬥巡洋艦聲望號。[55]在大約20:30,隸屬第第820海軍航空聯隊的十五架劍魚式魚雷轟炸機從皇家方舟號起飛,發動對俾斯麥的攻擊。有三枚魚雷據信命中了艦隻;其中前兩枚未能對艦隻造成嚴重傷害,但第三枚命中卡死了俾斯麥號的舵機,使其難以向右轉舵。損傷無法修復,艦隻開始繞圈航行,並落入追逐者的包圍中。[52]
在劍魚機襲擊約一個小時後,呂特晏斯向設於巴黎的海軍集團西線總部發送了以下信息:「艦隻無法操縱。我們將戰鬥至最後一發彈藥。元首萬歲!」[56]。在翌日早晨08:25,跟隨在喬治五世國王號身後的戰艦羅德尼號率先開火[57]。俾斯麥號於三分鐘後還擊,但在09:02,羅德尼號的一枚16英寸砲摧毀了俾斯麥號的前砲塔[58]。半小時後,俾斯麥號的後砲塔亦已啞火[59]。至10:15左右,兩艘英國戰艦停火,其目標已成為一具燃燒著的殘骸。英國人的燃料此時已經嚴重不足,但俾斯麥號尚未沉沒。重巡洋艦多塞特郡號遂向癱瘓的艦隻發射了幾枚魚雷,致使其向左舷側劇烈橫傾。大約在多塞特郡號襲擊的同時,輪機艙人員在輪機艙內點燃了自沉的炸藥引線。[60]因此,對於俾斯麥號沉沒的直接原因至今仍存在較大爭議。只有110名倖存者被英國人救起,後者在發現U艇接近後離開現場。[61]另有5人獲德國船隻救起[62]。
鐵必制號
[編輯]鐵必制號在1941年2月25日投入德國海軍服役後的首個行動,是對德國入侵蘇聯後、可能試圖逃脫的波羅的海艦隊起到威懾作用。它與裝甲艦舍爾海軍上將號以及輕巡洋艦萊比錫號、紐倫堡號和科隆號集結在一起,於奧蘭群島巡邏了數日,然後返回基爾。[63]1942年1月14日,鐵必制號離開德國水域前往挪威,並於17日抵達。[64]
3月6日,鐵必制號在三艘驅逐艦的陪同下,對前往蘇聯的英國護航船隊進行突襲[63]。德國人試圖攔截PQ-12號和QP-8號護航隊[64],但惡劣的天氣使他們無法找到船隊[63]。英國人確定了鐵必制號的方位,並從航空母艦勝利號起飛了十二架青花魚式魚雷轟炸機發動攻擊。轟炸機在沒有對德艦取得任何命中的情況下被擊退。鐵必制號及驅逐艦於3月12日返回港口。[64]這次僥倖脫險促使希特勒下令鐵必制號不得再攻擊其它護航船隊,除非其護衛航空母艦沉沒或失效。[65]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皇家空軍對停泊在費滕峽灣的鐵必制號實施了一系列不成功的轟炸襲擊。第一次,是由34架哈利法克斯轟炸機於3月31日進行。接下來的兩次是在一個月後,分別於4月28日及29日。第一波攻擊是由43架哈利法克斯和蘭開斯特轟炸機進行,第二波則是34架同樣的飛機組成[64]。德國重型高射砲和惡劣天氣的結合使得全部三次任務都告失敗。[63]在這一年的其餘時間至1942年末,鐵必制在缺乏任何類型船塢設施的條件下,於費滕峽灣進行了改裝。因此,這項工作是漸進完成的;德國人建造了一座大型沉箱以便更換船舵。[66]海軍歷史學家威廉·賈志科和羅伯特·杜林指出,「這艘艦的維修是二戰最為艱巨的海軍工程壯舉之一」[67]。
1943年1月,鐵必制號從漫長的大修中恢復過來,然後轉移至阿爾塔峽灣。在這裡,它連同沙恩霍斯特號和重巡洋艦呂措號一起參與了廣泛的訓練運作,並持續至年中。[68]9月上旬,鐵必制號、沙恩霍斯特號和十艘驅逐艦砲擊了作為英國補料中繼站的斯瓦爾巴群島。兩艘戰艦摧毀了預定目標,並安全返回阿爾塔峽灣;這是鐵必制號首次以主砲開火。[69]在9月22-23日,英國的六艘微型潛艦襲擊了拋錨停泊的鐵必制號。其中的兩艘潛艦成功引爆了放置在戰艦艦體外的炸藥,造成嚴重破壞。鐵必制號就此失效。[68]在接下來的六個月里,由約1100人組成的勞動力進行了必要的維修工作,至1944年3月完成。[70]
維修完成後,英國幾乎立即恢復了一連串的空襲。4月3日,皇家海軍發動了鎢素行動,由來自六艘航空母艦的40架戰鬥機和40架梭魚式魚雷轟炸機襲擊該艦。它們取得了15次直接命中和2次近距脫靶,造成嚴重破壞,並擊斃122人,另有316人受傷。皇家海軍試圖在三周後的24日夜間再次發動襲擊,但由於天氣惡劣而不得不取消行動。膂力行動(Operation Brawn),作為另一項緊接著在5月15日由艦載機發動的襲擊,也受到了天氣干擾。下一次航艦襲擊試圖在5月28日發動,但再次由於不佳的天氣條件而取消。由勝利號、暴怒號和不倦號航空母艦聯合於7月17日進行的福神行動則因籠罩在鐵必制號周圍厚重的煙幕而受挫。[71]
皇家海軍於8月底發起了古德伍德系列行動。古德伍德I號行動於8月22日進行,共有來自五艘航空母艦的38架轟炸機和45架戰鬥機出戰。襲擊者未取得任何命中。古德伍德III號則在兩天後實施,由來自可畏號、暴怒號和不倦號航空母艦的48架轟炸機和29架戰鬥機出戰。轟炸機兩次命中鐵必制號,但僅造成輕微破壞。皇家海軍的最後一次行動,古德伍德IV號行動發生於8月29日。34架轟炸機和25架戰鬥機分別從可畏號和不倦號航空母艦起飛襲擊鐵必制號,但大霧使它們無法取得任何命中。[71]
此後,擊沉鐵必制號的任務落在了皇家空軍身上,其共執行了三次攜帶5400公斤新式高腳櫃炸彈的空襲[71]。第一次是掃雷器行動,於9月15日發生,當時由27架蘭開斯特轟炸機組成的兵力各投下一枚高腳櫃;其中一枚成功命中了鐵必制號的艦艏。砲彈完全穿透了艦隻,並直接在龍骨下爆炸。這導致1500公噸的海水灌入艦體,鐵必制號再度失效。[72]一個月後,即10月15日,鐵必制號被轉移至特羅姆瑟外圍的哈科伊島,作為一個浮動的砲台使用。兩個星期後,在10月29日,英國發起了由32架蘭開斯特轟炸機組成的消除行動。行動僅達成了近距脫靶,儘管這使得鐵必制號灌入了更多的海水。最後一次襲擊,即教義問答行動於11月12日執行。32架蘭開斯特轟炸機襲擊了艦隻,並取得兩次直接命中和一次近距脫靶。炸彈引爆了鐵必制號的一個彈藥艙並造成艦隻傾覆。傷亡人數非常高:共有1204人在襲擊中喪命。另有806人設法逃離了正在下沉的艦隻,還有82人則是從傾覆的艦體中獲救。[64]艦隻殘骸於1948年至1957年間被逐漸拆解[73]。
相關條目
[編輯]注釋
[編輯]腳註
引用
- ^ Gröner, Erich.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Königsberg: Bernard & Graefe. 1994: 58 [2017-07-20]. ISBN 978-376374809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 ^ 2.0 2.1 2.2 Gröner,第33–35頁.
- ^ 3.0 3.1 Garzke & Dulin,第203頁.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Gröner,第33頁.
- ^ Maiolo,第35–36頁.
- ^ 6.0 6.1 6.2 6.3 6.4 Sturton,第44頁.
- ^ 7.0 7.1 Garzke & Dulin,第204–205頁.
- ^ 8.0 8.1 Garzke & Dulin,第204頁.
- ^ Garzke & Dulin,第205–206頁.
- ^ Garzke & Dulin,第206頁.
- ^ Garzke & Dulin,第208頁.
- ^ 12.0 12.1 12.2 Preston,第151頁.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Gröner,第35頁.
- ^ 14.0 14.1 Koop & Schmolke 2014,第153頁.
- ^ Ballard,第232頁.
- ^ Schmalenbach & Paul 1972,第10頁.
- ^ Backer 2008,第7頁.
- ^ Gröner,第34–35頁.
- ^ 19.0 19.1 Garzke & Dulin,第275頁.
- ^ Garzke & Dulin,第274頁.
- ^ Garzke & Dulin,第278頁.
- ^ 22.0 22.1 22.2 Garzke & Dulin,第279頁.
- ^ Bercuson & Herwig, p. 33
- ^ Sturton,第26頁.
- ^ Campbell,第229-320頁.
- ^ Garzke & Dulin, p. 454
- ^ Preston,第152頁.
- ^ Garzke & Dulin,第297頁.
- ^ Garzke & Dulin,第280頁.
- ^ 30.0 30.1 Garzke & Dulin,第282頁.
- ^ Koop & Schmolke 2014,第151頁.
- ^ 32.0 32.1 Koop & Schmolke 2014,第152頁.
- ^ 33.0 33.1 Koop & Schmolke 2014,第21頁.
- ^ 34.0 34.1 Okun 1991.
- ^ Koop & Schmolke 2014,第22頁.
- ^ Koop & Schmolke 2014,第23頁.
- ^ Breyer, Battleships and Battle Cruisers,第300頁.
- ^ Williamson,第21頁.
- ^ Williamson,第21–22頁.
- ^ 40.0 40.1 Williamson,第22頁.
- ^ Williamson,第35頁.
- ^ Williamson,第35–36頁.
- ^ Bercuson & Herwig,第63頁.
- ^ Bercuson & Herwig,第65–67頁.
- ^ Bercuson & Herwig,第71頁.
- ^ Williamson,第23頁.
- ^ Williamson,第23–24頁.
- ^ Bercuson & Herwig,第147–153頁.
- ^ Williamson,第24頁.
- ^ Garzke & Dulin,第227頁.
- ^ Garzke & Dulin,第229頁.
- ^ 52.0 52.1 52.2 Williamson,第33頁.
- ^ Bercuson & Herwig,第176–177頁.
- ^ Garzke & Dulin,第229–230頁.
- ^ Garzke & Dulin,第233頁.
- ^ Bercuson & Herwig,第266頁.
- ^ Bercuson & Herwig,第288頁.
- ^ Bercuson & Herwig,第289–290頁.
- ^ Bercuson & Herwig,第291頁.
- ^ Garzke & Dulin,第245–246頁.
- ^ Williamson,第34–35頁.
- ^ Garzke & Dulin,第246頁.
- ^ 63.0 63.1 63.2 63.3 Williamson,第36頁.
- ^ 64.0 64.1 64.2 64.3 64.4 Breyer, "Tirpitz",第25頁.
- ^ Garzke & Dulin,第253頁.
- ^ Garzke & Dulin,第255頁.
- ^ Garzke & Dulin,第256頁.
- ^ 68.0 68.1 Williamson,第37頁.
- ^ Garzke & Dulin,第258頁.
- ^ Williamson,第37–38頁.
- ^ 71.0 71.1 71.2 Breyer, "Tirpitz",第26頁.
- ^ Williamson,第39頁.
- ^ Sturton,第45頁.
參考資料
[編輯]- Backer, Steve. Bismarck and Tirpitz. Seaforth Publishing. 2008: 64. ISBN 9781783469123.Schmalenbach, Paul. Warship Profile 18: KM Bismarck, German Battleship. Profile Publications Ltd. 1972: 28.
- Ballard, Robert. Robert Ballard's Bismarck. Edison, NJ: Chartwell Books. 2007. ISBN 978-0-7858-2205-9.
- Bercuson, David J.; Herwig, Holger H. The Destruction of the Bismarck. New York: The Overlook Press. 2003. ISBN 978-1-58567-397-1.
- Breyer, Siegfried. Battleships and Battle Cruisers 1905–1970. New York: Doubleday. 1973.
- Breyer, Siegfried. Battleship "Tirpitz". West Chester, PA: Schiffer Publishing Ltd. 1989. ISBN 978-0-88740-184-8.
- Campbell, Joh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Two.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0-87021-459-4.
- Garzke, William H.; Dulin, Robert O. Battleships: Axis and Neutral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101-0.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OCLC 22101769.
- Koop, Gerhard; Schmolke, Klaus-Peter. Battleships of the Bismarck Class: Warships of the Kriegsmarine. Seaforth Publishing. 2014: 160. ISBN 9781848321977.
- Maiolo, Joseph. The Royal Navy and Nazi Germany, 1933–39 A Study in Appeasement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8. ISBN 978-0-312-21456-2.
- Okun, Nathan. Armor Protection of the Battleship KM Bismarck. Combined Fleet. 1991 [2017-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Preston, Anthony. The World's Worst Warships.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2002. ISBN 978-0-85177-754-2.
- Sturton, Ian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Battleships: 1906 to the Present.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7. ISBN 978-0-85177-448-0. OCLC 246548578.
- Williamson, Gordon. German Battleships 1939–45.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3. ISBN 978-1-84176-498-6.
延伸閱讀
[編輯]- Mulligan, Timothy P. Ship-of-the-Line or Atlantic Raider? Battleship "Bismarck" between Design Limitations and Naval Strategy.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October 2005, 69 (4).